吉奇小说>都市情感>明月湖>第52章

  “我是说真的。”宋同诚恳地望着他:

  “我和你不一样。你运气好,从小在遥城的市里长大,父母都是省京剧团的正式演员,现在的生活对你来说习以为常。可我是从沿海那边的农村考学考出来的,因为嗓子好、模样还算端正、又肯吃苦,从田间地头被选到县城中学的文艺班,后来又到了省戏曲学院和省京剧团,拜了师父,有了工作,还成了家。能有今天的好日子,我已经很满足了。”

  赵捷拿筷子的手微微一滞:宋同从前从未对他说过这些掏心掏肺的话。

  “我知道,你崇拜咱小师叔,我都听说过,从中学那会儿到现在,十几年了。我也知道,结婚生子这些事对你来说远远比不上事业重要。”宋同又一次拿起酒杯:“你现在能跟在他身边,算是得偿所愿了吧?”

  赵捷喝了一大口酒,红着眼睛重重点头。

  他的心情很复杂,心想:杜誉说得对,我真是幼稚又理想化。

  “那就好。其实他和咱们都不一样,但在对京剧这份工作的态度方面,你和他很像,或许这就是你与他这么投缘的原因。”宋同拍了拍他的肩膀:“我现在最大的牵挂就是媳妇和孩子,还有远在老家的父母。只要家庭和睦,孩子健康快乐,其他的顺其自然就成。”

  “师兄,其实在艺术传承这件事情上,杜师叔对我、对你乃至对全国的后辈都没什么两样,即便我现在与他在生活中的关系更亲近一些。”赵捷想起曾经杜誉的顾虑:“他对谁都不会藏私。”

  “我都知道。”宋同笑了:“我又不是傻子,跟他认识这些年,当然知道他这人光明磊落、言出必行,是个正人君子。”

  这顿酒喝到不早时候,赵捷晕乎乎的,理智只剩一线尚存。

  宋同扶着他,把他送到家门口,见了杜誉还有些不好意思,难为情地道歉:“杜师叔,对不起,我不该纵着他喝酒,给您添麻烦了。”

  “不要紧,小赵懂事,脾气乖,喝多了也不闹事,充其量多睡一会儿,算不上麻烦。”夜色微凉,杜誉肩头披着外套,手里拿着一叠装订好的纸,从宋同那边把人接过来。

  “都这么晚了,您还在工作?真是辛苦。”宋同问。

  杜誉笑道:“我又没有别的事情可以做,琢磨几出戏,消磨时间罢了。”

  “行,那我先走了。”宋同很有礼貌地道别:“您早点休息。”

  “快回家看孩子吧。”杜誉笑着调侃。

  “这一身的酒气啊。”关上门,杜誉把赵捷放到沙发上,饶有趣味地盯着他:“诶,你还认得我是谁吗?”

  “当然认得,你是我爱人,别想跑。”赵捷的眼睛睁开一条缝,含混不清地说:“几点啦?”

  “九点半。”

  “你还没休息呀?”

  杜誉“嗯”了一声,头也没抬:“看新本子呢。”

  “我想起来了。”赵捷揉了揉脑袋:“年底要出一台新编戏,三国背景的,你在里面有一个重要角色,诸葛亮。”

  杜誉把手里的东西放下,坐到他身边:“不错呀,看来你酒量见长,没醉得彻底。”

  然而他话音刚落,突然感到肩头一沉:赵捷靠在他肩膀上睡着了。

  中秋节,又一次赵捷醒来时,看到了坐在他不远处看书的杜誉。

  那人坐得并不十分端正,脊背微微弯着,翘着二郎腿,半个身子的重量倚在衣柜门上。他看起来很放松,桌上放了两杯新泡的桂花茶。

  这样的他让赵捷觉得心里安定极了。年轻人侧身痴痴地望着他,没来由的好似看到了自己想象中他最意气风发的时候,容貌青春,心性骄傲。

  与如今相比呢?

  宛如青梅被岁月酿成了醇香的酒。

  “杜誉。”赵捷轻声唤他。

  闻言,杜誉从书本资料间抬起头,递给他一杯清甜温热、正当时令的桂花茶。

  赵捷接过来喝下去,浑身暖和又舒服。他起身走到杜誉身后,发现杜誉正在看的是周荣璋的手稿。

  “千金话白四两唱。”杜誉似是在对他说,又像在自言自语:“你得知道,咱们戏曲始终是面向观众的。无论怎么变化、怎么革新,最重要的事情永远都是让观众听得舒服,必须好听、和谐、悦耳才好。”

  “师祖是个什么样的人?”赵捷双手搭在杜誉的肩头,低声问:“对你来说,他一定是个非常好的长辈。”

  “对。”杜誉伸手覆上他的手背:

  “他虽在北方的遥城土生土长,可许是在上海待久了,浸润了江南温润的气质,也可能是因为我认识他的时候他的年龄已经不小,在我的记忆里,他总是温和有礼、周全体面、极有修养,哪怕是面对侮辱他、污蔑他的人,他私下里生气,怒色却极少表露在脸上。有一次他忍无可忍训斥了后辈,心里一直过意不去,后来再见了面,他特意问人家:‘我是不是上次话说重了?’”

  他转头望向赵捷:“中秋是该阖家团圆的日子,你要回家吗?”

  赵捷无奈道:“我倒是想回,我爸妈能让我进门么?”

  杜誉知道,现如今心里不好受的不止是赵毅和李淑茵两口子,也有赵捷:“即便不回,打一通电话也好。”

  “好吧。”赵捷想了想:“我这就去打。”

  出乎他意料的是,李淑茵不但接了电话,态度也没有他想象中那般恶劣:“你和小杜的问候我和你爸心领了,但我奉劝你最好别回来。你自己好好过节就行,多吃几块月饼,贴一贴秋膘。”

  没有迎来责骂,也没有被挂断电话,赵捷又惊又喜,抬头却发现杜誉坐在沙发上笑眯眯地看着他。

  望着这意味深长的笑容,赵捷瞬间福至心灵:“昨天我出去和我师兄吃饭的时候,你在干嘛?”

  杜誉一摊手:“猜猜看?”

  “你去我家里了吧?”赵捷走过去:“你肯定是瞒着我送东西去了。你有那么多好东西,想讨好别人再容易不过。”

  “别这么说,搞得好像你爸妈卖儿子一样,哪里至于?”杜誉被他逗笑了:“我的确给你母亲送去了一件我母亲留下来的蟒袍,那是她以前演《龙凤呈祥》孙尚香的时候最喜欢穿的,还送了几只大闸蟹,秋天的蟹滋味美。”

  望着赵捷复杂的神情,杜誉笑得愈发开怀:“毕竟到中秋了,我这样做,说是替你尽孝心似乎不太合适,不如说是为了跟赵哥和嫂子多联络感情。我们是二十多年的老熟人,我还是个孩子的时候就认识他们,实在是交情匪浅。”

  他凑近了说:“你不要有心理压力。即便没有你,我也该和他们多走动。”

  “你肯定不止送了东西吧?”赵捷盯着他:“我猜你与他俩说了不少话。”

  “还行。”杜誉并没有否认:“聊聊家常而已。”

  “聊家常。中秋佳节,确实是个老熟人聊家常的好时候。”赵捷阴阳怪气地重复了一遍他的话,委屈地苦笑:“之前的事情瞒着你,是我不对,我应该多和你商量才是。可你说不许我自作主张,你这次又算什么?难道你对我和对你自己有两套标准吗?”

  “想什么呢?”杜誉笑了:“你难道觉得我在因为那些与你赌气么?”

  赵捷不语。

  “小伙子,你才二十五,但我快三十四岁了。”杜誉笑道。

  “行,我知道您不屑于跟我一般见识。”赵捷的表情放松下来,从沙发上抓了一个软垫扔到他怀里。

  杜誉说:“该面对的逃不掉,我得亲自上门对他们摆出我的态度。对不起,我保证这是最后一次,以后咱俩谁也别瞒着谁。”

  “好。”赵捷望着他:“就算扯平了。”

  但是赵捷最终也没问出来杜誉究竟和自家父母说了什么。

  “别这么好奇,一些推心置腹的话而已。”杜誉把他推进厨房:“还是先想想今天中午吃什么吧。”

  话虽这么说,但赵捷在走进去的一瞬间,看到了他已经准备好的食材和月饼。

  “这是让我想吗?你自己都决定好了吧。”赵捷故意端出架子逗他:“我真的很担心你会仗着年龄比我大、成就比我高,又是我的前辈,就对我不够尊重。”

  “哪有?”杜誉让他仔细看:“我昨天出去按照你的口味买了这些,够咱们两个在家吃好几天的。你来点菜,我来做。”

  赵捷没跟他客气,一口气点了好几道做法并不容易的菜品,可杜誉还真做出来了。

  吃过午饭,赵捷主动包揽了所有家务。待到锅碗瓢盆都洗干净,地面也清扫了一遍,他想了一会儿才试探地开口:“我跟你商量一件事。”

  “说吧。”

  他把围裙解了,观察着杜誉的脸色:“我想去房间把东西收拾一下,腾出空来。我师兄不容易,他的孩子渐渐大了,需要独立的空间。师父的遗物不能一直全放在他家书房里。本来我该把东西搬去我父母家,可我和他们吵得那么厉害,张不开这个嘴。”

  “你想把你师父的遗物搬来?”杜誉面无表情。

  “搬一部分就可以。”赵捷试探地点头,但立刻下意识地补充:“当然了,这是单位分给你的房子,是你的家。如果你不愿意,我肯定……”

  “小赵,说什么呢?”杜誉打断他:“这里也是你的家,你想放什么都是天经地义的事情,你当然有这个权力。”

  赵捷一愣:“可是这件事会不会让你不舒服?”

  杜誉摇头:“他人死了这么多年,他的徒弟也成了我的人,这点儿老掉牙的东西我没必要和他计较。”

  闻言,赵捷轻松地笑了:“谢谢你的体谅。”

  “快去吧。”杜誉活动了一下颈椎:“我去补一觉,昨天睡得晚,今天起得又早,困得慌。你千万别叫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