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奇小说>耽美小说>[综]和古代名人同在【完结】>第230章 在寻秦记里开地图24

  阿玉想的半点没错, 鲁国和东周简直就是前后脚没了,而东周的灭亡缘故……阿玉听了都牙疼。自平王东迁至今足有514年了,虽说周王室的权威日益衰弱, 在三家分晋之后更是已经基本没了地位, 除了各国需要名分的时候, 被提溜出来展示一下存在感, 基本没人在意。连着地盘都只剩下都城及周围巴掌大的一块。说一句笑话,那真是出来散个步都不敢走快了,生怕一个不小心就跑到了隔壁诸侯的地界。

  可即使这样的跌份,却也有因祸得福的好处。好歹因为不重要,不重视,这东周的君臣还能安稳的过自己的小日子, 即便吃喝花销拮据些, 但也够维持一个大面上的模样。屁股底下的位置还能维持住了!从这个角度上来说, 这名存实亡的天下共主日子真心不算太难。只要不折腾,怎么也能在拖上一二十年, 说不得就能免去亡国之君的臭名。

  可谁让这世上有一种人看热闹不嫌事儿大呢?谁让这周赧王不甘心却又脑子跟不上呢?

  这不是, 不知道怎么的,楚国考烈王在某一日起了戏拟的心, 对着周赧王说:天子好歹是天下共主,若是发出勤王旨意, 召集六国共伐秦国,指不定就能一举成功,到时那秦国的疆域可就是天子的了……

  周赧王一听, 眼睛都亮了,秦国的疆域啊!……这都城住的有多憋屈,那真是谁住谁知道,如今有这么一个六国都看不过眼的封国可以谋算,有希望一展雄姿,来个中兴什么的,周赧王兴奋的几晚上都没睡好啊!

  脑子让疆域这两个字糊住的周赧王这会儿那真是连边上的大臣劝诫,说楚国的那个老小子没安好心都听不见了,愣是将楚考烈王夸奖了好几遍,弄得嘲讽嗤笑了这都城寒酸的楚考烈王差点以为自己刚才做梦呢。

  而他这所谓的做梦还在继续,因为作为提议的一方诸侯,作为近在咫尺的七雄之一,楚王第一个收到了天子给出的勤王令,直接将他僵在了当场。

  他是真没想到,自己一番笑话,居然还能起这么一个作用,这可怎么好,别弄到最后,因为一句话,反过来还将其他六国一并给得罪了吧。虽说楚国那也是大国,可……再大他心里也有数,想要以一敌六是不成了,所以他从来都不干一次性得罪太多人的事儿,就是秦国……好歹是姻亲,如今那个快七十岁老而弥坚,当政五十年的秦昭襄王那是楚国太后的儿子,如今的四十多,快五十的秦国太子安国君的亲亲小媳妇,那也是楚国芈姓熊氏的闺女,世代联姻的秦国有多少楚国人当官,那真是,数都数不清。这要是让人知道自己在这里给同盟亲家挖这么一个坑……脸皮再厚那也是会脸红的。

  所以喽,立马楚考烈王寻了个借口,立马迅速的当做不知道这个事儿,就回了自家地盘,装傻充愣去了。

  中国自来都有那么一句话,说是一个人是龙,一群人是虫,这个概率放到这些国家上倒是也能用。要说怼秦国?往年一个国家过去怼上也是常有的,比如赵国对吧,四十万人都豁的出去。合纵连横?这个倒是也可以有,虽然基本都是输的多,白白给秦国增加了名声,可偶尔来一下倒是也能接受。可这天子下诏勤王讨伐?给东周抢地盘?呵呵,对不住,他们可没那么大方。于是没几天,不是这个大王忙忘了,就是那个大王近来身体不适,甚至还有说信件路上丢了的。反正是一个响应的都没有啊!

  甚至暗搓搓的,还一个个的都开始伸着脑袋,开始准备看戏了。

  看什么戏?呵呵,你以为他们一直留着东周的朝廷是为啥?难不成还真的都是道德君子?或者是想维护周的最后脸面?省省吧,他们可没那么好心,不过是相互牵绊,都没什么借口而已。道德君子?跑到天子这里询问鼎重的可不是一个两个。别人不说,那个秦武王嬴荡……武王举鼎的成语都传了好些年了好不。对了,说起这个,第一个问鼎轻重的好像就是楚国。擦擦的,这老小子,芈姓熊氏果然当不得人子。野心大大的有啊!这挑拨的该不是存心的吧。

  是不是存心的这个这会儿是没法子知道了,可这效果……呵呵,立马就有了看到没?人秦国老头立马屁颠屁颠的,逮着这个机会发兵了。这一次可不是什么无道之战,人老头口号喊得那是相当的牛掰,人家说了,他这是冤屈大发了,是反击,是想清君侧,是想……

  不管是想干什么吧,就这么一个巴掌大的地方,发兵?呵呵,来了一队人家晃悠了一圈,这地方就改姓了。顺带的连着工程对都是跟着一起来的,拆违章建筑的,铺路搭桥的,哦,对了,还有来运九鼎的。

  是的,你们没看错,这一次九鼎没丢,好好的在宫里待着呢,虽然其他几个国家也眼红了好久,可到底让秦国得手了,整整齐齐的给挖了出来,拉了回去,摆到了祖庙里。

  至于为啥这一次周赧王没将九鼎给送出去?没沉了,烧了,毁了,送了?呵呵,这不是有阿玉在嘛。即使他在改变历史什么的事儿上,没啥力可出,可提前想法子稳住点人,将这九鼎的事儿给安顿一下还是可以的。反正这地方离着邯郸并不远。都城雒邑也就是如今的河南洛阳,离着邯郸……不过是七百里,而阿玉家本就在邯郸西南,这么一来,这距离自然更近些。快马不过是一二日的功夫,操作起来相当的容易。

  怎么干的?这简单啊,先借着如今的名声,在事情刚有点苗头的时候,就前往洛阳附近,对着那些所谓的成周大臣做一番小小的洗脑,让他们有将九鼎藏起来的念头。而等着他们有了想法,再加上对周赧王的某些异想天开的念头不看好的时候,再蛊惑一下为了以防万一,将九鼎就地掩藏,以图将来,三下五除二的,都不用阿玉自己动手,那九鼎就直接埋到了土里。

  你说运走?亲,那都是铜鼎,还是两个人抬都费劲的大家伙,不说他们没有运走的能力了,就是有,只怕也会担心搬出宫门之后,让人给抢了。他们如今可是弱势,那周赧王脑子不清楚,那些大臣还能不知道?一个个的若非放不下面子身份,只怕早就去诸侯国混日子当官了。所以啊,动作起来那是小心再小心,而既然小心了,想利索的藏好,不埋到地下还能怎么的?除了这个法子,其他的基本没得选啊。所以喽,阿玉的目的就这么容易的达成了。至于这之后秦国是不是能找到?呵呵,那么点范围,就是掘地三尺也容易的很对吧。再说了,到了既定事实之后,这些大臣……聪明人还是很多的。

  确实很容易,上赶着给新主子立功的也不少,看看,才灭了东周没几天,那九鼎就搬到了秦国王宫,这速度,简直是绝了,惹得其他几个下手慢的诸侯国一个个眼睛都快瞪红了。

  而在这件事儿上,作为主力的阿玉却一点头都没出,半点功劳没有。这倒不是别人抢了功劳,而是没有一个人知道他在这些事儿上的作用。

  要这名声干嘛?他又没想着去秦国当官,既然不想当官,还在这赵国的地界上过日子,那自然是该低调就要低调。对于生存之道,阿玉谨慎着呢,就是周围的几个小伙伴们都没半点消息,除了知道他前些日子出去了几日之外,别的半点风声都没有。

  即使是秦国得到九鼎,外头纷纷扰扰的时候,阿玉也依然淡定的在自家的学堂,慢悠悠的教着学生呢。这心态真不是一般人能比的。也是啊,都是多少年的老狐狸了,多大的荣耀显赫都享受过,他有什么看不开的对吧。

  而随着时间的流逝,这九鼎在秦国的威力也一点点的正慢慢散开,比如人才流动开始一点点的朝着秦国倾斜,比如各处流传的秦国有大气运之类的传言,比如秦国国内百姓精气神的提升等等。在阿玉的眼里,秦国,正开始散发出称霸天下的王气。

  而如此同时,被阿玉关注的卫国,也走向了末路,虽然暂时那大王什么的还在,可人才已经开始散逸了,比如那个红缨公子连晋,就来到了赵国,开启了他的求职之路。

  最初,这样的一个二十不到的小年轻,还是那样一个谁都看得出落寞之姿的国家来的小子,想要立马混出点名声是挺难的,也还没到赵穆的身边,可谁让他这人会钻营呢,会炒作呢。

  不过是几日的功夫,和人比武,言谈犀利,结交广博,几个回合下来,将世家子弟的优势尽显无疑,随即就在邯郸武士行馆,打出了名声,等着再过几日,连着邯郸郊外,都已经传出了他功夫好的名声来。而阿玉也正是因此,将他再一次的收入眼底的。

  也许,那一个刚有些小名声,正有些小得意,为自己这一出谋划自得的青年一点都没有想到,在这个陌生的地方,陌生的城市,有那么一个人正默默的注视着他,用一种意味深长的表情,看着他的表演。不过马上,他就会感受到了。

  “卫国?他是卫国仕宦子弟?”

  “可不是,卫国如今正是艰难,不说保家卫国,居然……可见也不是什么忠良之辈。”

  看,这不是来了?说起舆论炒作,又有几个能比得上阿玉?至于之后怎么处理?阿玉是不是会直接毁了他?这个且听下回分解。

  作者有话要说:  感谢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

  古典的彩蝶 2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