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奇小说>耽美小说>[综]和古代名人同在【完结】>第137章 当个合格的锦衣卫34

  宫里的戏怎么唱, 阿玉管不着,而这里他这里的大戏那是立马就唱起来了。那些刚做出来的毛毡,这边刚露出一点子口风, 半天的时间, 立马就让一伙子人买走了, 还是那种不能不卖的。谁呢?嘿, 除了那些锦衣卫还有谁?

  前头就说了,最底层的锦衣卫其实日子过得也想当的艰难。这几年,若不是阿玉眼瞧着就崛起了,还拉吧了不少人,这附近苦哈哈一样的更多。而如今这些人家里比以往好些了,吃饭能吃饱了, 这衣食住行的吧, 自然穿的要求也上来了对吧。

  置办什么大棉袄之类的可能不怎么地, 家里能让出门的穿的体面些就已经尽力了。可这便宜的毛毡布若是在不买,他们自己都觉得自己不怎么样了, 这布在不怎么样, 好歹让家里人也冬日暖和暖和,出的了门对吧。这样的对他们这样的底层来说真的是很划算的。

  而有了一自然就有了二, 住在一片,相互联姻, 关系盘根错节的,一个人知道,基本一片都知道了, 你说,这来买的人能少了?就是匠人们也有不少手里稍微宽裕些的来寻关系买上一点呢,这样一来,你说,这速度有多快?

  反正吧,这里实验用的一点子毛,制作出了百十来卷的毛毡布,那是不到两天,全没了。让一竿子从边境回来的锦衣卫心都热了,急吼吼的开始往那边联系,想利用那边的各个关系往回运羊毛了。

  而这里这么大阵势的一动,你说,其他卫的人能不知道?知道了能不来询问?能不想着掺和一脚?就是别的干不了,弄点羊毛回来换布也成啊。反正这羊毛不值钱,几个铜板都能有一车呢。

  所以喽,这一阵风头吹起来的时候吧,在阿玉准备的制作这些羊毛的大院子里,匠人已经有了足足二十来个,而且还是只负责做布的,洗毛什么的,已经分派到了各家自己干去了。参与干活的匠人家庭不下十五个,负责卖货的锦衣卫不下十家,负责运羊毛的,那就更多了,说一句数以百计都是可以的。

  这世上聪明人永远都不会少,这里干的火热,银子哗啦啦的往里头流,外头看的眼热,又有些门路的,已经开始自己琢磨出了法子,另外找了匠人,开启新工厂了。

  至于出货?那更是供不应求的很啊,别说是这些底层的人了,就是中等人家,也忍不住买上一二,不为了别的,就是做了门帘子也挡风不是。再说了,这毛毡布做披风大氅的,真的是很挺刮好看的,不花费什么大价格弄上一件,也算是赶时髦了,干嘛不要?

  所以喽,这边羊毛收的热火朝天,那边毛毡外衣也做的十分兴旺,到了这一年深秋,京城街面上几乎三成的人都有这么一件,你说这生意做成了什么样吧。反正啊,这一个冬天,京城的羊膻味是肯定浓郁的很了。

  这样的大火趋势也给阿玉造就了一个新的问题,那就是近来上他们家说亲的人越发的多了,有些居然还是副千户人家的闺女。由此可见这阿玉的行市有多好了。若不是目前阿玉家这院子还是寒酸了点,估计这说亲的档次还能上去点呢。

  不过这个短板在最近也将被补上了。说来,自打阿玉银子越发多了之后,就是他不说这房子的问题,眼明心亮,颇有些成算的老刘头就开始自发的暗地里寻摸起了这宅子的事儿。

  当然了,他这也是有那么一点子私心的,虽说他和孙子都不是什么卖身的仆役,可到底也是这家的人。俗话说的好啊,水涨船高,若是宅院大了,那阿玉是不是还得添人?若是添人了,那自己是不是能混个小管事什么的当当?就是自己不成,那自己的孙子是不是就能摆脱这烧火做饭的差事,能一心一意的跟着阿玉外出当个常随?

  别看小厮和常随听着似乎没差,可事实上呢?小厮,一般也就在家忙乎,而常随呢,则能跟着出去。像是阿玉这样的官,能跟着出去,那就能多点见识,能学点眉高眼低,能见识更多的人……更要紧的是,一般跟着出去的,到了人家家,那是很有可能给点赏钱啥的。

  老刘头心下有那么一个念头,若是这样的好事儿能常遇上……哪怕一次就几个大钱呢,那长年累月的攒起来,凑上几年也绝对不是什么小数字,要是再加上他们的工钱,那就更多了。等着自家孙子到了能成亲的年纪,指不定靠着阿玉,就能重新站起来,置办上一点子产业了。若是真的有这一天,到了那时候,他真的是死了都能闭眼了。再不用操心那孩子了。

  有了这么一点子心思,老刘头对于阿玉的事儿自然是越发的上心。日常在胡同里走动那耳朵都是竖着的。功夫不负有心人,这才没多久,就让他寻到了一个合适的。

  “就咱们后头那胡同口,挨着外头巷子的第一栋。前后有三进不说,边上还有两个小跨院,说起来那最初也是正紧的大三进的格局,听说还是当年万家,就是万贵妃的娘家兄弟在这锦衣卫里头做的时候,置办下的宅子。后来转了几手之后,靠着巷子的那一边,被人隔出了三间廊下的铺面,另外卖了出去,这宅子看着就不怎么规整了,不然那价格……如今才250两,还是前年刚翻修过的,七八成新的模样,实在是划算的紧。”

  250两?听着这数字,阿玉就眉头一挑,你别说啊,比当初的开封价钱可低了真的合算多了,这还有什么可说的?就阿玉这到一个地方就置办一地产业的习惯,就一个字:买。嗯,不对,还有几个问题要弄清楚。

  “他们怎么想着卖房子了?我记得这一家,好像也是啥百户吧。”

  “不是百户了,是副千户,听说是要外放到西北那边去,所以升了一级。我瞅着,估计是想多带点银子傍身的,毕竟咱们这样的,外放实职的一般没有个一二十年都未必能回来。这屋子空关着白白的浪费了,还不如拿了银子到了地方上在置办,说不得操持的好了,等着年老回来,这家业还能翻得多些。”

  这倒是说得也不错,若非是进进出出的,总有这么些官员什么的流动,这京城的房子还不知道会紧张成什么样呢。

  “既然这样,我这几日也没空,你这样,封上二两银子的红封,请了胡同里营造上拿手的帮着去看看,只要不是太出格,那就请了中人来,咱们赶紧买了。房产这东西,只要置办下了,怎么也会亏空了去。还省的银子胡乱花了。”

  “可不是这么说嘛,倒是这个院子……阿玉,这也算是你家的祖宅了吧,是放着还是……”

  “先放着。嘿嘿,这说亲的那么多,你说,若是我将来生两个儿子什么的,这不正好给儿子分家嘛。”

  嚓,人还没成亲呢,连着儿子分家都出来了,这话说的脸皮可真是够厚实的,听得老刘头都笑的肚子疼。

  “那,那你这亲事可要抓紧了,不然这儿子可怎么来。”

  “什么儿子?阿玉,你莫不是外头有了儿子?这还没成亲,就有儿子?可不是正经人的做派……”

  还正经人的做派呢,你这家伙进门都不带招呼的,又是什么做派?阿玉翻着白眼看着这不拿自己当外人的铁虎,已经什么都不想说了。和这人都嘴皮子实在是浪费,这小子,如今不知道从哪里学来的油滑,居然无师自通的学会了不想听的自动过滤的法门。让人和他说话,十分的憋屈。

  不过见多识广学得多也不是没好处的,如今的铁虎,早退去了往日的青涩,不说待人接物如何,就是算账什么的,也十分的熟练,当阿玉的副手当的,十分的利索。以至于在阿玉如今常被经历司喊去忙乎的情况下,成了那羊毛的生意的掌事人,有大半生意都靠着他张罗。

  至于今儿这来……看看他从怀里的账册就知道,这是又结了一笔账款,来算账了。

  “不是和你说了嘛,以后两个月算一次就可,怎么又来。”

  “不来我可不放心,那么些银子存在我这里,晚上我都睡不好了。对了,阿玉,这羊毛最近进京的比上个月多了足足五六倍,可这东西却市面上少见,你看……”

  “是不是御马监搭手的那批?和他们,嗯,甚至是和东厂搭上的,咱们都别管,权当看不见,谁知道他们是想干什么,没得沾上什么麻烦。倒是那五城兵马司的人怎么说?夜里巡逻的有个毛毡大氅还是挺顶用的,比他们以往的顶事儿多了,怎么样?可愿意换了咱们的?”

  “这事儿啊,估计是轮不上咱们了,我听说他们那边也有人去了边境,只怕也想跟风自己干呢,倒是外头几个马场……哦,是了,那是人御马监的地盘,咱们也不好插手。唉,这样一来,这生意……”

  “那就慢慢走吧,头汤已经让咱们喝了,怎么也要给别人留下点,到底也都是自己人……”

  许是真的都大了,如今两人见面说些私房话,说些玩笑什么的,渐渐的已经开始少了起来,倒是外头的琐碎占据了他们大半的话题和生活。老刘头更是在铁虎坐下,放下册子的时候,就带着自家孙子退出了门外,以示避忌,虽说这规矩依然疏松,却依然开始有了章法。这或许就是寻常人家和官员府邸的区分,从生活上,工作上,就已经开始有了阶层。

  “爷爷,咱们这就去找人看那宅子?”

  “明儿阿玉出门上差后再去,这会儿赶紧的,做饭去,也不看看是什么时辰了,你要记得,阿玉才是最要紧的,啥事儿都没有伺候好了他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