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奇小说>耽美小说>[综]和古代名人同在【完结】>第127章 当个合格的锦衣卫24

  阿玉想的没错, 这单子一进到宫里,万历皇帝就摔碎了个碗,甚至连当天晚上的晚饭都气的没吃下去。而皇帝吃不下饭?嘿, 这事儿可就大了, 引得太后都动了气。如此一来, 这事儿……即使原本还能稍微宽和些, 拖延些办的事儿,这一股脑的也雷厉风行了起来。

  最先倒霉的是近在咫尺的官员们,哦,就是那几个家里人侵占官田的那些,罢职抄家什么的,妥妥的, 都不用找借口, 光是那一个理由, 就立马拿下没半点搁楞,谁都没法子求情。

  等着这一波好了, 趁着消息还没散出去, 那下头什么逼死人命的,什么侵占官田的大户又巴拉了一波出来, 这一个秋冬,肃杀的京城的百姓都少了些欢声笑语。当然了, 这所谓的少,更多是是官宦人家少,百姓可乐呵的很呢, 这明打明是皇帝给百姓做主啊,他们干啥不高兴?对吧!虽说这被侵占的是官田,和百姓其实没啥关系,可仇富这事儿,放哪儿都不少见。更不用说还有逼死人命的事儿了,这绝对和百姓的胃口。

  所以啊,这一个年,万历皇帝是高兴了,因为下头喊着皇上圣明的百姓多了呀,而且这一波下去,皇帝的威严又上涨了一截,就目前锦衣卫的奏报来看,下头因为这一年连着两次这么收拾,乡绅大户们明显胆子有些给吓住了,一直到冬天过年,都没几个伸手的,比刚开始那种这里抄家,那边搂钱的好多了。

  就目前这个趋势来看,到了明年,把这每一个省份跳的最前头的肥猪再宰一波,几次下来,想来这田税必定能再上涨一截。

  有了这么个希望在,万历皇帝总算是出够了气,也有功夫缓和一下朝堂上那种严肃的气氛了,没说的,先把抄家上来的东西分一波开始内买吧。就这么一个消息,前一天还噤若寒蝉的朝官们立马又激动了。一个个的都开始收拢钱财,一门心思想占一次便宜。可惜喽,这一次他们可就没以前的好运了。

  为啥?因为阿玉又遇上万历皇帝了呗。这小子现在越发的焉坏了,许是他自己轮不到享受这好处的缘故,愣是给皇帝出了个不着调的主意。嗯,当然了,话不是这么说的,人家那是不知道皇帝的身份对吧,那就是感慨,感慨的,至于皇帝怎么听怎么想,他不负责。

  “三五折的让他们买去,合着做恶人的是朝廷,得利的是朝臣啊,你说,这皇帝咋就这么想不开呢?就是宫里那些人不懂外头的行情,定不准价位,那外头不是还有朝奉嘛,找几个名声好的老手,让他们帮着按照市价定,然后让户部的,内库房的看着,一件件的往外卖不成吗?哪怕是收回来七八成呢,那好歹也算是拢回来大头了,不然,还不够这兵丁出动抄家的花销呢……”

  你说,听了阿玉这话,让皇帝怎么想?合着自己就是个冤大头?还是一干一二百年的冤大头?这心里的滋味,酸爽的不要不要的。虽说他自己心里也明白,这所谓的内买什么的,更多时候那是打一棒子给个甜枣,是一种安抚,是一种对没有犯错的官员们的变相福利,可这连着外头的小卒子都觉得自己傻,那还是很不舒坦的好不。

  心里不舒坦的皇帝会怎么整?这个问题阿玉后来听到了都吓了一跳,在某些方面,这万历皇帝的脑子真不是一般的好使。

  他让锦衣卫和东厂分别找了人,给东西都估了价,然后一样样的摆好,写上五折的低价,让后让想要买的官员自己在物品前面的箱子里投价钱。听明白了吧,这是暗标啊!绝对的够新朝。不但是新朝,因为一开始低价只有五折,连着名声都没有损耗半分。

  你买的价格高了?在高也有限,到底大家心里都有数,超过实际价值谁也不会投不是。再说了,这高了,高了能怪皇帝嘛?那是你们自己争出来的价格,人皇帝只是不想相互抢夺,场面不好看而已。你说这能怪到皇帝身上?不单不能怪,反过来还得说皇帝仁慈,这是给了所有人机会,毕竟暗标嘛,那就没有什么官大官小,不敢和上司争抢之类的事儿了对吧,多公平公正啊!

  “听说连着六品的都有不少寻了关系凑过去买,嘿,这一次,人多的差点没挤不进去,旗手卫的人说,后来还是里头几个档头看着不像,这才索性放到了屋子外头,又分了几批进去,这才缓解了。就是这样,这东西也没一次性拿出来,连着整了四五天,才卖了个干净。”

  王二贵家住的离着旗手卫最近,后头还挨着其他卫所的地方,消息也最是灵通,听到这样的热闹,忍不住就凑到了阿玉家,来和他说说闲话。如今他也算是正紧的补上了差,因为当初置换什么的时候,各个砖厂什么的都是他牵头,银子挣了不少,人又活泛,知道往上头打点关系,所以这提上来比铁虎都利索,上来就是校尉的正职。倒是铁虎因为是独子,将来顶替什么的比较方便,所以上头在照顾的时候自然相对的压了压,只补了个力士。

  王二贵家有老爹在职,又有他大哥混着个军余的差,再加上他,如今一家子三个人吃粮饷,日子过得不知道好了多少,为了这,一家子对着阿玉都十分的感激,只要是他的事儿,就十分的上心。因为知道他好听些消息,所以连着家里没事儿的也跟着竖起了耳朵。看看,这消息灵通的,连着人家去的是几品官都知道了。

  “六品?那样的有钱买这些,只怕也不是什么寻常的六品吧。”

  铁虎一边往嘴里丢花生米,一边瞪着眼睛插嘴,他虽说对于王二贵如今这身份有些眼红,可到底是从小一起长大的兄弟,更知道自己在人际交往上确实不如这小子豁的出去,所以也没怎么太吃味。只是跟着阿玉更紧了几分。他如今是认定了,跟着阿玉,那就不愁前程,想想他爹,他有时候觉得,或许将来他家许是还能出个总旗百户什么的呢。毕竟阿玉如今才几岁?眼见着连经历司都知道他的本事了,将来还能升不上去?或许也正是人看得远了,所以他太在意眼前的一点子差距,看着十分的心宽。

  “寻常的六品也不缺有钱的。那些文官又没有个世袭的职位,能当上六品,多是读书考出来的,你说,能供着一个人读十来年,一次次的奔着京城考试,这家底能差了?”

  这倒是实在话,想想那些查出来的乡绅们的家底,阿玉就想呲牙,这大明啊,坏就坏在这乡绅太多的问题上了。一个个的用读书做借口,守着田产租子不交税的过日子……得这个不说了,这会儿反正已经开始下刀了,总有将他们一个个打醒的时候,倒是这暗标的法子……开了这么一个头,只怕皇帝这会儿兴奋的,该开始盘算宫里的东西了。

  可不就是要盘算东西嘛,万历皇帝看着那一堆的银子,看着呈上来的账本,笑的眼睛都快眯起来了。从来就没有过过这么富裕的日子啊。就是当初张居正在的时候,那国库,内库的,也没这么满的时候,能不高兴?

  只是在高兴之余,万历皇帝又忍不住的心疼,想想以往,不,不用想以往,只想想上一次抄家之后内买出去的东西,他就又开始肉疼了。他这是错过了多大的一笔钱啊!哪怕这内买最后也不过是收回来七八成呢,和以往比,那可就是翻番了,这差额大的,心肝都疼了好不。

  而心疼银子了怎么办?自然是要想法子找补了!这会儿刚抄过一次家,虽然还有很多人可以用同样的理由法办了,可想想这动静……太过了,这事儿只怕不好办,别把大臣都给吓着了,那以后可没这么太平的日子了。嗯,算了,在让猪养肥一会儿好了。熬到明年,明年再来,一定不会吃这个亏了。

  万历皇帝虽然尽力的想说服自己耐心些,说服自己这是耗子给猫攒食,可这银子却总是在他眼前飘啊飘的,心里实在是痒痒的厉害。忍不住就开始往别的地方想,想琢磨琢磨还有没有别的法子。这一想二想的,自然就想到了自家宫里那些年年内供上来,又用不完的东西上了。

  内务府采买从来就不可能可着需要买,永远都是要多出一二成,以备不时之需,而这年年这么一二成的积攒,那这内库的东西……掐着指头那么一算,万历皇帝乐了,那真是不少啊,哪怕是砚台呢,估计都能匀出二三十个极品出来,若是这些拿出来卖……想想这要是卖出去可能换回来的银子,他激动地差点晚上没睡着好不。

  可现实却又给了万历皇帝一个巴掌。因为等着第二天他突如其来开始检查内库的时候才发现,这原以为应该很多的东西,居然已经只剩下小半了。其他的呢?呵呵,还有什么可说的,让人给贪了呗。甚至因为这职位很多都是父传子,子传孙的,一家家的如今家业比一般的王亲贵族都多。于是……于是内务府也迎来了一次抄家。还是大面积的抄家……

  当然这一次的抄家,人朝臣那是半点的话都没有,为啥呢?因为这是人家皇帝家里出了耗子,自家抓贼赃呢,你说他们有啥可插手的?不但不插手,相反,他们还挺乐呵,谁让他们不是一个系统的呢,谁让以前内务府看过他们笑话呢,这下风水轮流转了吧!该,让你们占着那么个个大油水的地方不知道挪窝,这下一窝子全进去了吧。

  不但是没说不好的,甚至还有机灵的,比如兵部什么的,赶着皇帝正好进了大笔的银子,开始上折子要求分钱了。理由也相当的实在,军饷啊!多少年了,就没给足过,这次这么多钱进来总该补上了吧!

  这兵部一个折子就像是一滴水掉进了油锅里,前几日还因为皇帝发火抄家有些噤若寒蝉味道的朝臣一个个瞬间被点燃激情了。工部说要修缮河道了,礼部要求划拨祭祀经费了,吏部年底要分发薪资了等等,一个个眼睛都快红了,不单是盯着前头收上来的银子,就是内务府抄家上来的银子都看上了,弄得皇帝都有些傻眼了。

  这是见不得他有银子啊,这才进来几个钱?他们就不能让银子过个夜?想想这些人家里的家底,想想往年下拨银子被漂没的份额,皇帝心火又上来了。当朕是傻子啊,不知道你们这是眼红?不知道你们这是寻着个理由想扣一笔下来?如今朕可是什么都知道了。

  作为听了阿玉无数小道消息的万历皇帝,自觉如今对于朝臣的贪婪那是知之甚深,对于他们的作为那更是看不上眼。当然该给的还是要给,想想阿玉说的匠籍三成饷银什么的,皇帝自己都觉得心虚,所以在拨付军饷的时候那是相当的爽利,只是这爽利也有底线。

  “此次补上粮饷让锦衣卫和东厂和兵部的人一起下去,这么些年屯田戍边,只看见兵籍册子,具体的下头怎么样,都有些不清楚了,正好重新理一理。对了,军籍,匠籍什么的,都理清楚,还有各个地方上的军备库房也清理一下……”

  万历皇帝越说越多,每说一个,兵部的官脸上的肉就抽一次,等万历皇帝说完,那几个官冷汗都下来了。这是清理嘛?这是要人命啊。这下头……吃空饷的都成了常例,克扣军饷的数额比册子上的最起码多一倍,这要是彻查……为啥他们突然觉得自己的官帽有点不稳了呢?或许他们该称病?再或者往下推一推……

  呵呵,还要钱呢,就一个兵部,立马就让整个朝堂的官一个个的又缩回去了。是屁股底下都不干净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