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奇小说>耽美小说>[综]和古代名人同在【完结】>第86章 当李承乾的小伙伴33

  这个冬天因为雪地靴, 长安的野兔子倒了大霉,等着雷锋帽,大手套出来, 那更是让阿玉大大的火了一把, 连着乡下庄子里的人都知道, 他们家的主子脑子好, 最聪明等等。可这样的恭维阿玉自己却不怎么接受,连着李世民难得宣了他进宫说话的时候,他都十分谦虚的说到:

  “这哪里是我的功劳?分明是那些工匠本事。”

  “哦,这话说的倒是奇了,难得还有不要功劳的人。”

  “陛下,该是我的我不推, 可不是我的, 平白的去抢了工匠的功劳……这样没脸的事儿我可不干。”

  “那你说说, 这工匠是怎么突然这么聪明,做出这么多东西来的?以前怎么就没这样的本事?”

  “劳心者治人, 劳力者受制于人, 阿玉自认是个劳心者,所以自然是将自己想要达到什么目的说出来, 然后悬赏一贯,以利驱之喽。”

  阿玉的眼睛眨啊眨的, 十分的无辜,可李世民却没让他这一副表情给糊弄过去,深深的看了他一眼, 随即对着一边坐看他们说话的李承乾说到:

  “你可听明白了?”

  “是,这是御人之道。”

  “不错,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世家贵胄,贫民黔首其实都一样,区别只在于想要的东西不一样而已。百姓质朴,要的也最直接,养家糊口,丰衣足食就是全部,而世家贵胄则眼大心大,名利皆不可或缺。新年大宴你细细的看,必有收获。”

  “是,谨遵父命。”

  这边父子两个一个教,一个学,说的那是相当的热闹,可这阿玉就尴尬了,你这当皇帝的教儿子御下手段,当着他的面,这是不是有点……好歹他也是臣子,也是要被御的一个,你说的这样清楚明白的,让他以后怎么装傻啊。

  阿玉低着头,除了将自己当成傻子,呆子,没耳朵没眼睛之外,他是真的不知道怎么办了,偏偏这当皇帝的还不放过他,一根手指指向了阿玉,对着李承乾说到:

  “看看苏玉,你觉得他求什么?或名或利?”

  “这……”

  太子也为难了,虽然阿玉确实只是个臣子,和好歹也是他朋友,是他的小幕僚,这样直勾勾的拿他作例子,这么来是不是太过了?想想阿玉往日对自己的好,李承乾忍不住用眼神哀求起自家老爹。李世民看着这样的儿子,心里有些复杂,他到底是该庆幸,还是该恼怒?

  庆幸是因为他的这个太子,重情重义,连相交不算长久的小伙伴也不忍伤害,想来将来对着他那些弟弟,必定也十分的宽容,他该十分的高兴才是,可与此同时,作为未来的皇帝,这样的心软却不是什么好事儿,很容易被大臣拿捏,说不得还会被人利用这一点做文章。

  当爹不容易啊,当一个皇帝爹就更不容易了,李世民觉得,他真的是为了儿子操碎了心。罢了罢了,到底他还小,天性善良而已,那些权谋手段的,自己以后还能慢慢教。

  想到这些,李世民终于收起了刚才那种冷清的模样,转头对着阿玉说道:

  “怎么?知道装傻了?刚才不还说什么劳心劳力的问题吗?真的当朕不知道你是什么意思?从大水车,到这火炕,如今又是这鞋子,帽子,手套的,阿玉,你想让朕重视工匠这是好事儿,可你把朕当成了什么人?难道就听不得你说话建议了?你才几岁?居然就开始学那些老狐狸,给朕兜圈子了?”

  咦?问题是出在这里?李世民是以为自己这是变相的劝谏?不对,不能上当,刚才低着头的一瞬间,阿玉将自己代入了李世民的角色,然后用几百年老狐狸的心思,重新反向的琢磨了一遍,李世民这不是为了阿玉,而是为了李承乾。他这是在考验儿子?

  那一瞬间阿玉只觉得他好像看到了满空的灰色,不过……李承乾的表现应该是让李世民满意的吧,毕竟如今他还是壮年,不够完美的太子才更能体现他这个父皇优越感不是吗?从这个角度来说,李承乾的重情重义,才是最完美的表现。

  和皇家打交道就是不好啊,看看,啥时候都一拐三个弯,还能不能让人好好的玩耍了?形势比人强啊,不管阿玉心里怎么想,这皇帝的话还是要回答的。

  “陛下,阿玉可真没这心思,学老狐狸兜圈子?我需要吗?您可是我姑父,陛下,难道您准备不认我这个侄子了?这可不成啊,金口玉言的,上次您可是认了的。”

  胡搅蛮缠有没有?李世民瞬间让他给撺掇火了,从火炕上下来,都顾不上穿鞋子,快步的就往阿玉这里过来,一脚踹到了阿玉的身上,那一股子臭脚味,同时也沾染上了阿玉的新衣裳,让阿玉瞬间郁闷了。

  火炕是个好东西,雪地靴也是个好东西,可为啥却总是伴随着臭脚味呢?他们怎么就不知道勤快点洗脚呢?还有这鞋……

  “陛下,我突然想到了一个问题。”

  “嗯?你说。”

  “这有了火炕,那咱们为什么不能有地炕?您说,若是这大殿地底下也掏空,像是火炕那样排上烟道,那这大殿该多暖和?还有啊,这火炕上下来,若是不出去,雪地靴是不是就有点太热了?那是不是该有专门在这屋子里穿的便鞋?比如地薄些,能接触到地炕热度的那种,或者宽松些,没有后鞋帮子,一脚就能套进去的,若是有那样的,这屋子里没人的时候,走动起来可就轻便多了。”

  明明刚才还说着狡猾不狡猾的问题,说着劝谏帝王这样高大上的事儿,怎么一下子,这阿玉就能扯到鞋子和炕的问题上?李世民感觉自己脑子似乎有点不够用了,难道说,他真的误会了?阿玉真没这意思?真的只是因为自己需要,所以才让人想法子的?

  想到这个,李世民忍不住重新将阿玉从头到脚的看了一遍,围着阿玉转了三圈,嗯,臭脚也熏了阿玉三圈,弄得他差点闭住呼吸直接窒息了,半响才听到李世民说:

  “想的倒是有理,只是这事儿你不觉得太过奢靡了嘛?平白的浪费钱财,耗费劳力可不是什么好事儿。”

  “陛下,话不能这么说,能想到这样取暖的,多是臣这样的闲人,而能有这闲钱置办的,基本都是有钱的人家,这所谓的奢靡对这样的人家又算的了什么?花费不多,却能让全家享福,他们乐意着呢。至于劳力?这能有更多的活干,那是让工匠力夫们多了挣钱的来路,他们也一定很欢喜,多挣几个钱,这个冬天许是就能多吃几碗饱饭,许是就能让挨冻的老少多一点取暖的木炭,衣裳,让家人不至于冻饿而死,真说起来反而是大大的好事儿才对。钱藏在家里是生不出崽子的,花出来,或者是让家里钱多的人散一些出去,让百姓多点活络钱,那才是好事儿。”

  经济流通什么的,这个太高大上了,和这些人基本说不通,嗯,阿玉就是想说,他自己也不是什么经济学家,实在是没什么系统的理论可以给人洗脑。可从富贵人家散钱,贫苦人家赚钱这最简单的道理上说,还是可以的,而人李世民也能听得懂。想来也一样能达到目的吧。

  “巧言令色,不过……你说的倒是也有道理。”

  确实能达到目的,人李世民脑子好着呢,阿玉不过是开了个头,人就开始联想起了别的,比如那些大世家,若是他们多花点钱,那是不是就能让百姓日子过的更松快些?这或许也能算是劫富济贫?

  古代的人一向认为,财富是一条河,总量是一定的,主干多了,那支流就少,相反,支流多了,那主干就少,所以他们常常因为藏富于民还是聚财于国争论不休,而隋朝被推翻,也有大隋国库太富,让世家们觉得这是夺了他们本该有的利益的缘故。

  不得不说,这样的经济论调真是有点让人无语。可偏偏,世上大多数人还就吃这一套,你说,如果真要搞什么经济建设,让阿玉怎么整?也就借着这富人穷人说说话罢了。

  感觉有些道理的李世民一个挥手,将李承乾和阿玉送到了太上皇那里,陪老人家说话,而他则准备招人过来商量这劫富济贫的大事儿了。那挥手的态度,让阿玉十分的无语,往太上皇那里过去的时候,忍不住对着李承乾说到:

  “这是用完就甩?我怎么觉得咱们好像抹布呢?”

  “嗯?”

  得,他问错人了,人李承乾没见过抹布,不知道这东西的具体功用。亏得他还小心了一下措辞,没说出一次性筷子来。

  不过太上皇看到他们倒是挺高兴的,乐呵呵的招呼着他们两个赶紧的过来和他打牌。对,还有麻将,这也是阿玉近来的新创作,没法子啊,面对时不时扭着他一起喝酒,一门心思逗孩子玩的太上皇,不给他找点能长时间玩的乐子,那他自己就要变成人家的乐子了,所以喽,麻将就被隆重的推出了,解救了自己,也解救了太上皇,最起码这老头自打有了这东西,吃酒瞎来的次数开始减少了,或许,因为这个他还能多活几年?这个真的有可能啊,若是这样,阿玉这德积的绝对感天动地。

  “前几日寻了几个老家伙来打,那帮老小子,居然学坏了,窜起来合伙想挣朕的钱,好在朕眼睛利索,不然还真是让他们糊弄了,所以啊,我最近又想了个新招,专门挑不对付的过来开局,你猜怎么着,嘿,这一个个的立马恨不得咬对方一口,让朕实实在在的过了一把瘾,一日就赢了足足三贯。”

  李渊越说越高兴,可阿玉却越听越黑线,一日,三贯?亲,真是没想到啊,和我这样的小孩子来一两文的局还说的过去,您和人家那些家财万贯的居然也来这样的局,不觉得太小气了?这太上皇的名声啊,全让你自己给毁了,抠成这样真的好吗?

  不过这让敌对的一起打麻将?这个招倒是挺不错的,果然,这当过皇帝的对于坐收渔翁之利都很有心得啊。

  “三条。”

  “碰。阿玉啊,你这行不行啊,这都让我碰了三回了。”

  因为三缺一,被李渊火速招来的李泰趁着阿玉一个闪神,居然又占了一次便宜,这让阿玉忍不住怒目而视,可转头他猛地又想到了前头李渊的话,对头?李渊这是也看到了李泰和李承乾的问题?

  阿玉的眼角偷偷的往老头那里一扫,咦,啥反应没有?难道自己想错了?不过说实话,如今的李泰,可不是历史上的李泰了,或许那想要成为太子,成为储君,将来当皇帝的念头还有,可却未必会像是历史上这样,大家来个你死我活什么的,他已经不小了,在有了阿玉和李承乾明里暗里的提点之后,多少也感觉到了这储位之争下的暗流,所以他即使想,也未必真的动手,即使动手,也未必会那么的没有底线。若是这样说,这对头?或许李渊更多是一种隐晦的警告?对李世民的一种暗示?

  不懂,嗯,也不想太懂,他毕竟不是皇家人,有些事儿即使插手也不能插手太深,不然越了界,吃亏的是自己。

  这么一想,阿玉立马全当自己什么都不懂的模样,乐呵呵的说到:

  “碰吧,碰吧,不到最后,谁输谁赢谁知道呢,倒是你,这样沉不住气,该不是和我亲近,想要提醒我多注意你吧,哎呦,青雀啊,你这么好,我就大度的原谅你上次在我家抢我年糕汤的事儿了。”

  “谁,谁对你这么好了,还年糕汤,我什么时候抢过了?别瞎说。”

  “嗯?有好吃的?你们两个不孝孙,有好吃的怎么不知道弄点给祖父尝尝?阿玉,朕可是你叔爷爷,明儿赶紧送点过来孝敬孝敬,不然小心输死你。”

  嗯?他说的是不是让人误会了?为啥他从李渊的话里听出了想要庇佑他的意思?呵呵,或许这是他想多了?哦,也许吧,唉,在宫里就这一点不好,啥事儿都容易让人想多啊,在这么下去,阿玉觉得,自己绝对会未老先衰,连将来早死的借口都不用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