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奇小说>耽美小说>[综]和古代名人同在【完结】>第72章 当李承乾的小伙伴19

  被认为文武双全的阿玉, 虽然不免受到小伙伴们无数幽怨的眼神洗礼,可不得不说,有这么一个名头好处还是大大的。比如再去各家玩的时候那待遇就好了不少, 家长总是希望自家的孩子能和好孩子玩耍的, 因为他们相信人以类聚, 这样更有利于他们的孩子成长。

  与此同时, 因为他的学问得到了李世民的默认,所以在和皇子们一起的时候也自然了不少,虽说那些被李世民加了功课的皇子们忍不住总要对着他吐槽,埋怨,可阿玉的比赛,他们却依然不舍得错过, 总是想尽了办法空出时间来参加。

  当然了, 这也和阿玉举办的比赛实在是别出心裁有关。比如这一次, 阿玉愣是组织了一次采药比赛。

  “都看清楚了啊,这桌子上的一共十种药材, 每一种是什么价格下面的木牌子上也写的十分清楚, 三个时辰,大家只有三个时辰, 四个人一个小队,那一个小队最后结算出的价值最高, 就能获得最后的胜利。当然了为了公平起见,大家回来之后的药篓都会被套上编号,然后送到后头回春堂的大夫那里, 请他们帮忙清点和计算,绝对的公平公正。现在……比赛开始。”

  随着阿玉的一声开始,早就各自组队完毕的孩子们飞一般的就开始往后头的小山奔去。因为考虑到深山密林的,危险太多,这里头又有不文官子弟,所以这选择比赛的山离着长安并不远,就在北面的龙首原一角。而也正是因为离着长安不远,所以常年来,一直都是附近药农采药的必经之地,这样的地方,药材数量肯定是比不得深山,这么多孩子一起进去,谁先到自然谁更有机会获得更多,这些孩子一起比赛那么些时候,就是再小白的孩子,如今也懂了不少,那里会想不到这些?所以这竞争从迈开腿的第一步就已经开始了。

  “大哥,大哥,等,等等我啊。”

  皇子四个自然自成一组,这也是阿玉从一开始定下这个人数的目的,而更在他计算之内的,还有李泰同学的体力。稍微知道点唐史,或者看过点武则天之类的电视剧的人都知道,李泰同学虽然说在文学上是比较有天分,可同样的,因为是个超级宅男,所以无可避免的成了一个胖子。

  这样的一个胖子在做别的事儿的时候体型并没什么问题,可登山?采药?那就真的是障碍相当的大了。而在这四人组里头,虽然都是兄弟,可两个不同母,一个还是弟弟,他想要求助还能找谁?自然是只有找上自家大哥的份。

  而只要他求助的口那么一开,嘿,这心理上气势上自然而然的,就会弱上一分,而这样的事儿若是多上几次,亲,你们觉得这李泰还有那个勇气去挑战李承乾的太子地位吗?即使他依然不甘心,依然被身边的人教唆着起了心思,依然被李世民的宠爱迷住了眼睛,就凭着困难时李承乾的救助,也会让他产生一种愧疚感,甚至引发见过这种救助的人对李泰的鄙视,这样一来,他成功地概率又能有多少?

  阿玉对李承乾什么都没说,这样的算计也不用说出口,被阿玉指点过的,已经领悟了自己处境的,依然处在聪慧清明状态的李承乾心下怎么可能不知道该怎么办?

  所以当李泰呼喊的声音一响起,李承乾第一时间就停下了脚步,转过头看了自家这个老四一眼。

  “怎么,可是走不动了?你啊,日日都窝在屋子里,只知道读书,看看,知道这样不好了吧,来,把你的背篓给我,我帮你拿着,老五,你怎么样,可走得动?”

  “大哥,我……算了,大哥,你拿着四哥的已经够多了,我自己能行的。”

  李佑还只有11岁,身体虽然不像是肥宅李泰那样全是虚肉,可到底年纪还小,怎么可能不累,可看看这皇宫中,对自己最好的大哥背着两个背篓的模样,他怎么也说不出再让他多负担上自己一个的话来,所以只是喘了喘气,随即就努力的挺直了腰背,说起了拒绝的话。

  而那头李恪也停住了脚步,回头看了看李承乾,还有那两个弟弟,眼睛一闪,不知道想到了什么,索性也回头走了几步,然后一手拉住了李佑,对着李承乾说到:

  “大哥,让他背着吧,平日和孙猴子似的,应该没事儿,再不济,我拉着些也就是了。倒是四弟,你赶紧的走中间,我在后头盯着,免得出岔子。”

  这是怕李泰腿软摔跤?李承乾一听这个,立马点头了,顺带的还在附近寻了根小孩儿手臂粗的木棍子递给李泰,

  “也是,青雀,你拿着这个,好歹也能借点力,记着,跟着我的脚印走啊,这可是山里,有蛇的。”

  说完,背着两个背篓,还提着个刀的李承乾就走到了最前头给弟弟们开起了路,养尊处优长大的李承乾虽说往日打猎什么的,也没少干,可这样开路的事儿却从没做过,虽然知道怎么干,可真上手却十分的吃力,每几下就浑身开始出汗了,手臂酸软的很,可即使这样,他依然坚持着,还时不时的回头看看弟弟们,生怕他们有什么不妥。

  这样的哥哥,你说好不好?那能不好嘛,就是往日心有不忿,觉得自己分外优秀,却只因为生的晚就没了太子之位的李泰也忍不住眼睛有些酸胀起来,看着背对着自己的大哥,目光亲近温和了好些。

  而后头的李恪呢,这感悟就更直接了,一边拉着李佑,一边脑子里不断的闪现自己亲妈说的话:

  “恪儿,虽说外头那些人说的没错,你血脉尊贵,集两朝皇室血统于一身,可同样的,也正是因为你这血脉,所以处境分外的尴尬,你只想,那些推翻了大隋的功臣们可愿意看到一个留着杨家血,有可能为外祖父复仇的皇子继位,就知道那些都是妄想。甚至你还要小心,那些人为了斩草除根,害了你的性命。所以,儿啊,别听那些大隋旧臣的,他们不过是想借着你,搏一搏而已,输了死的是你,赢了他们就成了复兴功臣,哼,若是他们真的那么忠贞,怎么会做这大唐的臣子?……”

  “儿啊,将来这帝位若有他主,那只能是嫡子中的一个,长孙家可不会让别人的了去,只是这几个嫡子,唯有太子登基,我的儿,你们两个才有可能活命,其他人……哪怕是为了你这除太子外最长的排行,也不会容得下你。恪儿,跟着太子,让你父皇知道你的恭顺,对你没坏处……”

  往日杨妃说的这一切,李恪听了虽然知道有理,却感触不深,甚至还常常在身边那些围着他的老臣的嘀咕下,产生一种动摇,觉得帝位什么的,好像真的触手可及。

  可近来许是跟着太子出来次数多了,渐渐的倒是真的感觉到了许多以往不曾注意的事儿。比如那些一同比赛的孩子中,功勋贵胄子弟每每遇上他,似乎总会避忌一二,而世家门阀的子弟则客气的很有些假,即使是大隋老臣家的孩子,所谓的亲热也透着几分生疏,似乎很怕让人知道他们和他亲近一般,这让他对自己的处境越发的明了了。那些大人,表面功夫做的滴水不漏,足够糊弄人,可孩子却不会,他们这样其实更能说明这些人对他的态度,不是吗。

  明了了那些所谓的忠心,所谓的亲近又多虚浮,李恪那刚刚有点起苗的野心立马就偃旗息鼓了九成,剩下的那一分不甘,藏在了身体最深处,或许只有深夜梦回的时分他才能偷偷的品味一二了。

  而对这一种处境有了清晰的认知之后,再回想杨妃的话,李恪自然对那跟着太子这个事儿也上了心。他本就是个聪明人,对于李泰的妒忌,怎么可能不知道?甚至他觉得,太子其实也一样知道,可再看看李承乾是怎么对待李泰的?哪怕这里头有太多的作假,太多的刻意,李恪也不得不说一句,太子这个大哥做的,真的是很合格,让人怎么都挑不出错来。

  一边是,宽容,大度,长兄风范十足的太子,一边是小心眼,爱妒忌的老四,李恪觉得,即使没有杨妃叮嘱,没有继位希望的他,也知道该选谁。那么既然想清楚了,李恪自然也不会一点动作都没有,好歹他和太子同年,寻个话题,帮上一把,还是很容易的。

  “大哥,听说又有人要弹劾你,说你总是出宫玩耍,有碍学业?这些人怎么就和苍蝇一样,不知道消停呢?怎么样,你可有应对的法子?要不要弟弟帮忙?”

  这是要表明态度?难道这小子想清楚了?嗯,难说,不过既然他那边先伸出了橄榄枝,李承乾自然也不会推却好意,只是……

  “有什么应对的法子,嘴长在他们身上,我还能堵住了不成?再说就是阻止了这几个,还会有其他人,一样。他们啊,就靠着这个刷存在感,刷政绩呢。我还能怎么办,谁让我是太子呢,这个位置天生就是让人弹劾的。”

  这是李承乾头一次将太子这个位置的性质说出来,你别说,这一下挺猛,一下子就将三个弟弟都给镇住了,特别是李泰,瞪着大圆眼,喘着粗气,满是擦诧异的问到:

  “什么意思?就因为是太子?不管是谁?只因为太子?”

  “不然呢,你以为他们是为了什么?这些靠着弹劾彰显功绩的人,不弹劾太子,难道去弹劾父皇吗?他们敢吗?魏征……这样的毕竟是少数。既然他们胆子小,不敢直击君上,又想彰显清名,那不拿着太子做文章,还能拿谁?其他大臣?除非是敌对,否则……看阿玉那么多亲戚就知道,这些人关系错综复杂,可未必狠下手。倒是孤这个太子,说是君又非君,说臣又非臣,大臣想帮也顾及多多,位置尴尬,还目标显眼,他们怎么可能放过?反正即使喷到脸上孤也只能忍,不然就是不够大度,不够宽容,这样的软柿子多趁手。”

  这一番话说的,直接让另外三个傻眼,而李承乾满脸的苦笑,就像是一个大大的巴掌直接扇到了他们的脸上。作为皇子,哪一个不对这太子之位没有过蠢蠢欲动的心思?可他们从来不曾想到,他们看着光鲜亮丽,让他们忍不住妒忌羡慕的太子之位,居然带着这样的艰辛。

  他们傻嘛?不,作为皇子,只要能顺利的活下来长大,就绝对不是傻蛋,而这样自认不是傻蛋的他们,居然从不曾透过那一层光芒细看过太子这个名分下的如履薄冰,如临深渊,这让他们脸色都有些难看。特别是李恪和李泰,忍不住设身处地,将自己代入了去想了想,顿时浑身冷汗,转过头再想那些曾撺掇他们的大臣,更是忍不住心寒。

  倒是李佑,作为早就知道自己没份的皇子,他这变脸的时间短了点,不过是转瞬就直咧咧的开始骂人了。

  “好啊,我说呢,他们怎么总是义正言辞,总是天下最有理,合着都是一群伪君子,早知道这样,当初我和那群家伙家的孩子打架的时候,就该多踹几脚,好好的出出气。”

  咳咳咳,这骂人骂的,李泰先撑不住了,因为那所谓的天下最有理的清流,里头有好些都曾对他表示过善意,曾夸赞过他有父祖之风,往日他还曾沾沾自喜,只觉得这是得了朝臣的人心,如今看来,自己那就是个棒槌,是成了别人的棋子了,你说他心里有多别扭吧。

  更让他别扭的事儿还在后头呢。呐,李承乾继续下刀了。

  “你啊,何必和他们闹腾,没得让他们又趁机寻了理由弹劾你。难道你这板子还没挨够?在这么下去,我看啊,你这屁股是不想要了。”

  “我就是不闹腾,他们难道就不折腾我了?反正只要我活着一日,他们就能时不时的将我外祖父的事儿扯出来闹一回,弄的好像我活着就是犯罪一般,既然我总是有罪的,那我干嘛不闹腾?好歹还能出口气呢。”

  “他们除了弹劾又能如何?只要你姓李,只要你这一半的李家血脉还在,只要父皇还认你,他们也就只能弹劾而已,难不成还能上来咬你?你权当他们是犬吠就是了。”

  “可是,大哥……”

  “行了,以后少折腾些,出来也跟我一起,有我在前头,他们且不会盯着你,就是再不济,我总能护住你的。”

  这话说的,李佑眼睛都红了,到底只是个11岁的娃娃,容易感动。

  “好,我听大哥的,都听大哥的……”

  这边演着兄弟情深,兄友弟恭,那场面,让偷偷跟着他们,以防万一的阿玉都忍不住起了鸡皮疙瘩。至于另外两个……李恪已经投降了,乐呵呵的朝着李佑眨眨眼,笑着说道:

  “知道为什么我最近总是跟着大哥了吧,你没发现近来我的麻烦少了?就是那些撺掇我,恨不得我们斗起来的,也少了不少,我这日子可比以前松快多了。”

  李泰听着,低着头默不作声,他从来不知道自己的兄弟过的是这样的日子,从来不知道……第一次,他对于自己的聪慧,自己的才华起了疑惑,自己真的有他们说的那么好吗?真的值得他们另眼相看吗?他们这样到底是为了什么?或许他真的该好好想想了,是,他承认,他妒忌,就因为晚出生,就错失了太子之位,将来子子孙孙都将成为皇室旁支,所以他不甘心,可再怎么不甘心,他也不想成为别人的棋子,他是皇子,他有属于自己的骄傲。

  “大哥……”

  “好了,闲话说了半天了,在这么折腾下去,咱们这比赛可就输定了,赶紧的,继续往上走……”

  冲击什么的,一次怎么够,总要多来几次,才能有个完美的结果,所以有什么还是先别说了,免得以后不好收回。

  至于偷听的阿玉……看着另一边树上,某个一闪而过的身影,无声的笑了笑,虽说李承乾说的话里头,有些……如果被那些喜欢弹劾的人听了,免不得套上一个心怀怨望,不满太子之位这样的话,可若是密探直接递给皇帝……作为心疼儿子的父亲,想来听到的,看到的都是自家儿子无处可诉的满腹委屈吧。呵呵,这一手,李承乾可以出师了。就是李恪那家伙,脑子也不慢,转瞬居然也把自己细白了一遍,果然两代皇室血脉,脑子就是不简单啊。

  皇子外出必有密探护卫,这还用人告诉吗?哦,要这么说的话,其实李泰的脑子,真心没他自己想的那么聪明。对就是这样,不然历史上也不会说出杀子传弟这样的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