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奇小说>历史军事>废话三国:董卓你得支棱起来啊>第294章 杨彪的政见

说起来杨彪如今也是中二千石的高官。

但杨家奔赴长安的车队遇见西去的羽林营,却仍旧停车道旁让出路来。

这么做一来是因为杨氏一贯的低调,另一方面,却也更能看出杨修他爹的急切了。

不愿因小事引起任何纠纷,为在庚哥治下的发展埋雷。

但若你要以为这老货一直会这么谨慎小心,你就错了。

到洛阳之后,他马上就上了一封奏章,大放厥词臧否现行朝政。

批判理由如下:

第一,尊周立圣是没问题的。

但孔孟封王虽易刘姓,也是不符合高祖皇帝异姓不得封王的规矩,何况还有荀颜二姓的公爵位。

乃至二颖的武烈公,他也颇多意见。

总而言之,庚哥改祖宗的规矩,是为不孝。

第二,河南与弘农富户举族迁徙去长安,那是被逼的。

但朝廷却借机籍没了他们的田产,这是借机苛民。

固然朝廷将这些田产籍没之后低租发放给了黔首耕种,不失为仁政,但如此借机算计百姓士绅,是为不仁。

第三,商籍低贱,这是历朝传下来的规矩。

庚哥借着抬高商人地位的手段,鼓励士绅从商。

却又变相从他们手中强掠土地,导致作为国家根基的士绅皆都成为逐利之辈。

这必然导致礼乐崩坏,是为不礼。

第四,昔年王莽篡位后行王田制,导致天人共愤,最后秀陛下拨乱反正。

历史已经证明了的错误,庚哥却换着名目重新来一遍,不吸取历史教训,是为不智。

第五,庚哥兴推举制、科试制度,看似复古国民大会之制。

但却让天下皆赞许认可其才能的人物,官职仅限于一县之令长。

而小范围人员把控考核判卷中胜出的人物,却能骤升府寺之贵。

这种人才选拔方式,是不信任天下人的眼光,只相信自己暗室内考核的结果。

如此亦必将失信于天下之民,是为不信。

还有东西廷之分,太师之设,总而言之,庚哥的各种新政,均为不孝不仁不礼不智不信之举。

言辞之激烈,情绪之愤慨,令东廷众人愕然。

你说前头你那么谨慎小心,怎么突然就搞这么大个炸弹出来,这不符合人设啊。

那是你不了解杨彪对自己的定位。

他杨氏四世三公,都以忠直闻名。

什么叫忠直呢?忠诚且正直。

既然正直,那自然是口无遮拦,觉得不对劳资就要说。

不会为讨好你皇帝说你喜欢听的话,自己怎么觉得对就怎么来。

杨彪杨文先此举,也有他自己的算计。

因为镜事司的命名缘由和庚哥偷李二那句话以人为镜的话,以及朱儁人镜的名声已传遍天下。

杨彪也听闻过,他这是对标上朱儁了。

甚至为了对标朱儁有点故意危言耸听夸大其词的味道。

你皇帝不是善于纳谏有容人之量么,那我跟朱公伟学,你肯定不会把我怎么样。

为了成全自己善于纳谏的名声,十有八九还会重用于我。

杨彪这么做,其实也是相当认可庚哥,将庚哥当做自己心目中的圣明之君对待了。

只有圣明之君,才能容忍并重视他这种程度的冒犯。

可惜他只知其一,不知其二。

庚哥哄朱儁那时候,他手底下没几个毛人可用。

朝堂上的确也需要个别的反对派拾个漏补个缺。

但到现在,随着小朝廷蚂蚁搬家式的逐步补全,镜事司已经取代了朱儁个人,起到了慎政的作用。

庚哥手底下也不缺人用了。

在这种情况下,你要他按照杨彪心目中那种近乎喜欢自虐的圣明之君的做派,找人来专门给自己添堵。

你想屁吃?

何况当初朱儁凡事都给庚哥挑刺儿的时候,庚哥都玩儿过罢工。

劳资惹不起,那劳资就躲。

直到荀彧去找朱儁,跟他厘清了人镜的应用范围之后,庚哥才复工。

但为了为尊者讳的原因,朝堂诸人没让它传出去。

杨彪当然也就不知道还有这事儿,也忽略了庚哥的任性。

庚哥:劳资才没兴趣扮演什么你们理想中的圣明之君。

所以杨文先这回,等于是十足的画虎不成反类犬了。

而且他全盘攻击已经确立并且执行效果良好的新政,这更加不符合东廷一直以来尽量追求共识,讲求平稳与互相妥协的政务风格。

卢植还因此叫上蔡邕后又邀请了杨彪一起饮宴。

他想让蔡邕帮忙劝一下杨彪,不要这么生猛,顺茬想给他解释一下新政的各种设置动机。

蔡邕对这些倒是接受良好。

他们仨当年曾与马日磾、韩说等人共同担负续写《东观汉记》的职司,算是老同事有些老交情。

哪知道杨彪油盐不进,根本听不进去。

他的奏表,的确有危言耸听的成分。

但也的确是他从心里觉得对新政不爽。

他觉得新政跟皇家重用宦官一样,甚至比重用宦官更严重的在削弱世家与豪强。

杨彪的思想里,世家豪强才是维护皇权的正统力量。

皇家就应该依赖并倚重世家豪强。

这才是正途,任何违背这条道路的方式都是歪门邪道。

至于世家豪强丧良心因私心坏国政损皇权怎么办?

那用他们这些有良心的世家豪强去对付那些人不就好了?

杨氏的家学是治《欧阳尚书》。

研究记载历史的文献出身,并且致力于对这些上古历史记载进行各种解读,来获取学问与治国的智慧。

这种家族的人说好听点叫有上古遗风,说不好听点叫做泥古不化。

所以他们更相信君臣相得,相信君仁臣贤,不像研究孟氏《易》的袁家那么懂得变通。

这样的杨彪,怎么可能轻易转变立场?

而随着杨彪的坚持,从长安一路跋涉到洛阳的老牌公卿,也一窝蜂的涌上了。

他们的心思,就未必有杨彪这么单纯。

虽然杨彪自己的动机也很难说有多单纯。

但这帮人景从杨彪政见的心思,私心杂念就更多一些。

无他,他们不在洛阳的这段时间,东廷修修补补重新设立了所有需要的部门。

导致他们原本的官位等于都被架空了。

原先二颖还在的时候,他们就算降俸,好歹以西廷之职的名义,在三辅与凉州多多少少还能有点实权。

现在眼见着西廷与东廷要合一了,新政这边的诸司都是陛下用熟了的。

不彻底否定掉新政,新政之下的各种府寺官职等于就顶掉了他们本身的官职。

对于他们就等于要被大面积废黜了。

会连家都不回着急跑来洛阳的,那都是存了保住自己官职的心思。

为了自身的利益,他们也要全盘推翻新政。

别以为陛下属意如何就能如何,党锢不就是在他们的要挟下废除的么?

如今天下虽然没有黄巾之乱,却也有各地不尊皇命的诸侯。

他们以及他们背后的家族势力,照样能威胁王权。

pS:关于今古尚书与孟氏易的科普

(不爱看的可以略过,与主线剧情关系不大)

《尚书》,原名为书,是一部追述上古事迹的记言古史,分虞书、夏书、商书、周书,原有百余篇,经秦焚书亡失。

尚书之分古今文,古文是汉代中期以后,曾经陆续发现过的几种侥幸流传下来的本子。

这些书简均为先秦大篆写就,所以称古文尚书。

但这几种书在晋永嘉之乱以后也都失传了。

东晋元帝时有豫章内史梅赜曾献出过一部《古文尚书》。

这部书献出之后,立刻得到了朝廷的承认并被立于学官。

唐宋期间曾经广泛地流传,唐孔颖达编《尚书正义》就是采用这种本子。

后经过宋吴棫、朱熹,明梅鷟,清阎若璩、惠栋诸家的考证,梅赜所献的《古文尚书》,被确认为伪作。

而今文是汉初时秦博士伏胜根据记忆口述的二十八篇尚书。

后经过历代学者递相授受,分大小夏侯及欧阳三家。

因为是以汉隶书写,区别于当时的古文《尚书》,故称“今文尚书”。

不止是尚书,各种古今文派的区分大都是这么分的。

今文派一般都是世代传家,所以大都为不曾断过传承的世家豪强和权贵所习。

反而古文派比较多祖上阔过的寒族士子。

《后汉书·孙期传》记载, 济南伏生 传《尚书》,授济南张生及千乘欧阳生。

欧阳生授同郡儿宽 ,宽授欧阳生之子,世世相传,至曾孙欧阳高 ,为尚书欧阳氏学。

杨氏的家学,就是研究和分析欧阳氏传下来的这二十八篇尚书。

袁家的家学孟氏《易》,跟孟子没什么关系。

他们学的是汉代兰陵孟喜传下来的今文《易》学派。

孟喜受《易》于田王孙,诈称田生且死,独传喜。

喜传白光、翟牧,其学杂以阴阳灾变,故焦延寿、京房亦托之孟氏。

东汉许慎、三国虞翻,均习孟氏之学。故孟氏《易》学乃汉魏之大宗。

虞氏“消息”之说,郑氏“爻辰”之说,疑皆出于孟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