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奇小说>历史军事>废话三国:董卓你得支棱起来啊>第277章 长坂坡的张三爷和赵四姐

阿瞒救白马之后,要带着当地百姓与他一起回撤。

文丑就是在这种追击过程中,纵兵抢辎重被阿瞒回首掏弄死的。

孙小狸花大符策攻下庐江之后,留了李术带少量兵力守庐江,却将庐江人口全部强行迁往江东。

这年头人口是比土地更珍贵的财富,是重要的税源兵源更是生产力。

面对还没开打就投降的荆州,没仇没怨的,阿瞒是发了失心疯了会去屠杀已经投降了自己的荆州治下之民么?

不过小民不知道这些,的确可能因为恐慌跟着备崽儿跑。

我们暂时先不排除这种可能。

有说是新野之民仰慕备崽儿的仁义,心甘情愿跟着他一起撤退的。

这种说法就有点侮辱智商了。

备崽儿投刘表之后,是作为刘表豢养的打手存在的。

先屯南阳新野,因为备崽儿在南阳搞事招兵买马招贤纳士,被刘表弄到樊城盯着。

阿瞒进入荆州时,他驻扎在樊城,而非新野。

那会儿的新野是县城,县,不是郡。

新野郡是九十年后(元康八年即298年),晋惠帝分义阳郡所立。

这会儿才208年。

因此备崽儿不可能担任过什么新野太守这种违反常识的官职。

备崽儿在刘表那边没做过任何牧民官。

更不可能去担任新野县令。

对于还带着左将军印绶的备崽儿,这种官职纯属侮辱人。

那么问题来了,新野百姓是通过何种方式感受到备崽儿的仁义。

以至于举县百姓愿意抛家舍业跟他同生共死。

这觉悟也太高了点吧。

跟当个县尉也就是县公安局长,不到半年能让全县父老冒死为他哭告一样超现实。

你是让你的兵卒帮百姓砍柴挑水还是什么?

有这种事史书会不记载?

做这种事刘表刘琮会不因此忌惮你在他的地面儿公开收买人心?

问就是一句全县百姓感其仁义,这仁义就跟魅魔光环一样,不必有任何具体事例与事实佐证。

不讲任何逻辑。

比诱拐走小孩儿的花衣魔笛手都好使。

真实的历史跟新野没什么关系。

七月曹军南下,八月刘景升病死,刘琮继任荆州牧。

九月份曹军到达新野,阿瞒接受了刘琮的投降,先抄捷径轻装前进,疾趋至宛城、叶县。

屯兵樊城的备崽儿一直不知道曹军来了以及刘琮投降的消息。

直至曹军到达宛的附近时他才发现,于是派亲近询问刘琮怎么回事儿。

这时刘琮才派宋忠告知备崽儿。

刘备既惊骇又颇气愤,只好立即弃樊南逃。

过襄阳的时候,备崽儿在城下呼喊,刘琮不愿意与他见面。

这里有人说阿亮劝备崽儿攻打刘琮,但备崽儿不忍心。

跟忍不忍心没啥关系。

襄阳乃坚城,备崽儿在荆州笼络的各种人等也没一个重要到有足够的实力献城。

况且襄阳的兵力不可能弱于备崽儿手头的兵。

不是他不打,而是不一定打得过,就算打下来了疲敝之下又马上要面对曹军。

拿命赌也赌不赢啊。

为了体现备崽儿才是人心所向的荆州之主,有说荆州不甘心投降的臣属和百姓纷纷投奔他的。

也就是城里早就被他笼络到的自己人跑出来了而已。

鉴于史书有载,备崽儿在徐州就劫掠过饥民。

正常点推测,如果真的有所谓投奔他的荆州百姓,大抵是备崽儿用军力携裹的襄阳城外百姓。

还有就是备崽儿依从阿亮的建议,“令国中凡有游户,皆使自实,因禄以益众。遂强。”

你刘表不让我动你治下的百姓,那我招揽北方来的游户总没有问题吧?

这部分人在他的安排下屯田当地,算是他的治下之民。

这可是备崽儿好不容易积攒的家底儿,不管家底儿自己愿不愿意,那都是要带走的。

前面说了,曹军新占,这边又是主动投降,基本没什么掠杀本地百姓的可能。

为什么排除是害怕兵灾主动跟着备崽儿走的无知百姓呢?

曹军是追击,目的是歼灭荆州范围内有组织的抵抗力量,防止备崽儿到江陵获得辎重。

成建制撤退的正经军队还没有击溃,曹军会跑去劫掠百姓?

这种军纪我特么随便扔点百姓岂不是可以打他们伏击?

你当曹军先锋有这么白痴?

所以真正的保护百姓,是让你的军队离他们远点儿。

你们才是曹军目标。

他们不愿意跟着走自然会躲不会有兵过的山旮旯。

要愿意跟随,告诉他们你的目的地自己去就好。

用你的军队带走曹军,而不是把你的军队和百姓搅合在一起。

把军队和百姓搅合在一起,只可能是一种目的。

携裹,用军队看守押送!

保证百姓不跑,跟着我去我想让他们去的地方!

但只用一句百姓感其仁义,扶老携幼相随,这种行为背后的血淋淋的真相就被掩盖了。

自然有人跳着脚喊:我汉昭烈之仁义,天人共鉴。

当然,以上分析也只是一种可能。

或许汉昭烈的仁义是我辈无法理解的形式存在并发挥作用的呢?

刘玄德是一个枭雄,而不是圣人。

在那样的乱世中一个道德无暇的圣人,不可能创造出他那样的功业。

他拥有他堪比魅魔的人格魅力,他对他的臣属和兄弟都足够厚道与交心。

而一个喜欢华衣美食斗鸡走狗的皇帝远房宗亲,有点社牛擅长跟人交朋友,能吸引别人跟随他是正常的人物属性。

突然毫无逻辑的就转变成了仁义的化身这就有点扯。

他的成功,并不完全因为宗亲身份,更不是因为那虚无缥缈的仁义。

我们理解陈寿曾作为蜀臣,为自己曾经的君主遮掩污点,树立更为光辉的形象,不惜书写秽史的心情。

我们也能理解历史上文人与民间艺人们,为了朴素的正义观,为汉昭烈涂抹上的一层又一层伟光正的光环。

但当我们遥望历史,或许需要尝试让我们的眼睛穿透一些有意无意的迷雾,去发现一些真相和可能。

这比自我感动于自我想象的英雄或许更为有意义。

阿瞒到襄阳后,听说备崽儿已经过去。

他知道江陵贮有军用物资,恐怕刘备先到,因此亲自率领五千名精锐骑兵急追。

一天一夜跑了三百余里,才在当阳县的长坂追上备崽儿。

所以并不存在什么为了保护百姓耽误行军。

备崽儿没想到曹军来这么急,他劫掠携裹人口是准备类似坚壁清野,将人口都带去江陵固守。

纯属是阿瞒不讲武德,用骑兵生追。

这就是长坂坡之战,备崽儿被迫抛下妻儿,与阿亮等数十人骑马逃走。

这一段儿也是赵四姐七进七出,张翼德喝退三军的演义背景。

但其实《赵云传》的记载仅为:及先主为曹公所追于当阳长阪,弃妻子南走。

云身抱弱子,即后主也,保护甘夫人,即后主母也,皆得免难。

七进七出推墙掩井夺剑斩将之类的都是艺术加工。

撤退的时候一直抱着幼主守在主母身边,护着杀出来没出事儿。

当时的情形是真的紧张,备崽儿至少有两个女儿在这次被曹纯所俘。

所以四姐也是很分得清重点的。

我们也可以唾弃他重男轻女,女权主义者可以开始鄙视他了。

倒是三爷的演义故事真实点。

《三国志-张飞传》记载:先主闻曹公卒至,弃妻子走,使飞将二十骑拒后。

飞据水断桥,瞋目横矛曰:“身是张翼德也,可来共决死!”

敌皆无敢近者,故遂得免。

(感谢子言未发同学的2个爱电和钟仲卿同学的爱电,爱你们哟-恶意卖萌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