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奇小说>历史军事>废话三国:董卓你得支棱起来啊>第104章 坑与祸根及举太师诏

最大的一个坑,他们让士绅自举牧守令官。

但哪些士绅有资格推举,多少士绅推举才有效?

其中县令一级应该是多少士绅同意,郡守一级得多少,州牧级别得多少?

你特么连个指导意见都木有。

就一句我就是个建议,但你又说了各地可以先凭借这份诏书试行。

各地凭借自己的理解想怎么来就怎么来,那特么不乱成一锅粥了么?

卢喷喷和皇甫嵩本来是想在这块儿细化一下的。

吵得最凶的就是这个部分。

俩人被张让带着一群宦官撅着脖子给怼了个满面桃花开。

陛下是想撒肉骨头引恶狗斗。

你们这是唯恐恶狗不其乐融融分骨头。

就怕它们打起来是吧?

细化明确,细化明确个啥?

你们想干啥?

卢喷喷弱弱却理不直气也壮的喷着唾沫回了句。

不稍微细化点,他们不知道如何执行,又如何引起纷争?

被夏恽冷笑着怼了回去。

说你有见过恶狗见了肉骨头,不知道怎么分就不抢的么?

还是皇甫嵩鸡汁,说此等事可候天下太平之后再细定。

咱们现在就看他们乱。

也可以多积累些反面教材,以后真制订相应规则的时候就可以规避了。

卢喷喷因此才偃旗息鼓。

看似皇帝让出了地方官的任命权这么大的蛋糕。

其实吧蛋糕早就不在他们手里了。

袁术在豫州号称举荐刺史郡守甚至给自己封豫州牧,跟你皇帝真打过招呼么?

各地割据军阀也在自己控制范围内乱封官了,都号称是举荐。

可你皇帝准不准人家也照常上任。

反董之势掀起前,二颖以皇帝名义任命的官员还能上任。

到刘表那会儿就已经难了。

八俊出道的刘表刘景升都得自己偷偷溜过去荆州,然后串联当地豪族起兵,才能坐上封给自己的位子。

除了曹了大德的阿瞒那种,当地郡守刚好空缺,又在自己友军控制范围内。

你再封地方官员,你看谁理你?

总有人把曹魏取代刘汉的成功原因,归结为他挟了天子。

但你看人家曹老板哪块儿地盘不是自己打下来的?

袁家那位楷模跟他翻脸的时候因为他挟天子而手软过么?

都知道他是第二个董卓,庚哥那憨批弟弟献帝是被他挟持的。

对董卓各镇诸侯怎么就没手软过呢?

要成也得二颖先成啊。

从吕大憨批和拉皮条的王允,到郭汜李榷甚至再到白波贼杨奉,哪个没挟过天子?

怎么就他曹了大德的阿瞒挟天子有用?

大耳贼还号称汉室正统,怎么也是老刘家自己人。

那名义不比一个被挟持没办法有自己主意的傀儡皇帝正?

所谓曹魏成在挟天子,不过是曹了大德的阿瞒麾下那帮子当了失足妇女的二臣,强行给自己立的牌坊。

你看,我本来是忠心汉室的。

可我信错了老板,最后没办法才这样儿的。

可还真有那么多人信。

不能说没用。

用处也就是你围困一地儿快打下来的时候,人家投降多个台阶。

呐呐呐劳资是投大汉天子,不是投你曹了大德的阿瞒。

没台阶该跪阿瞒的时候照样给跪。

还有就是那些本来就馋阿瞒家俸禄待遇的。

投过来的时候多个理由说嘴。

就这么点儿用,聊胜于无,真不必太夸大。

那憨批献帝落到袁楷模袁恶鬼兄弟俩手里头,或是孙狸花刘八俊公孙大玉儿甚至大耳贼手里。

曹老板该起来还是起来。

献帝没法儿替你上战场。

从桓帝时代世家豪族就甩膀子跟皇家斗了,真没那么卖皇家脸面。

可皇帝可以封官的这个名义上的权力,却照样能引很多野心家想挟天子。

成为给庚哥他们引祸的根苗。

这次属于借着这个各地自举的由头,把祸根扔出去而已。

诏书其余的部分,其实都是同样的道理。

譬如给各地更大的自治权。

你都割据了,我不给你就不自治了么?

公田解放农奴租税打包降至十取其一,而且我只要其中租税的三分之一。

降不降解不解放我说了都不算,虽然公田产权归我,但佃租税钱你也不给我啊。

不如慷他人之慨,让你不给的更理直气壮。

没准儿你爽完还看着我要的少,愿意当打发叫花子一样打发给我点儿。

私田税赋人头税分文不取,我取你们肯给我么?

盗匪大赦地方自行安置,我不赦你就不收服招安他们了么?

我还不如赦了,让他们多点想回去种地的心思。

给你们招兵买马拖拖后腿。

我扔了这么多名义上的好处出去,换一个司州境内不被攻打不过分吧?

我还嚷嚷到满天下都知道,展现我的仁德。

让有些傻子以为各地割据不是皇家失了权威,而是我太不切实际的理想主义,不知道你们有多恶所致。

让你们不照办反而背恶名。

别以为就你们能抹黑宦官抹黑皇家,运用舆论劳资们也会。

因为庚哥他们自己先嚷嚷开了,各州郡没办法还真把诏书逐级下发了。

县衙外的布告栏上也都贴了诏书的抄写本,有人给不识字的乡人讲解。

天下哗然。

哗然之后呢,还真有迂腐憨批的忠心士人将劝诫的奏表着家人雨点般的送到洛阳。

说庚哥仁德他们理解,但这事儿不能这么办,会天下大乱的。

留中不复,也就是说皇帝已阅但不回复你。

连朝你扔个白眼儿都觉得多余。

也有看出庚哥他们鸡贼的,所以破口大骂。

但不敢骂皇帝包藏祸心。

因为皇帝有祸心的前提是他们先承认自己想造反。

所以只能骂皇帝天真迂阔。

这种大都是公开发表意见,连奏折都不上。

装不知道好了。

这种舆论反而有助于传播庚哥仁德滥好人的好名声。

更有上奏折对执行细则进行具体建议的,提各种具体条款修改或者反对意见。

一律留中不复,这是早就定好的调子。

哗然之后就完了,没什么动静。

倒是在二颖控制的右扶风郡,丰县那地方有几个土鳖乡绅小世家,真傻乎乎私下聚会议论推举县令之事。

还商量得挺好,县令谁谁谁来县衙中的各种职务如何如何分配。

结果被探知到消息的二颖派人去给全砍了,真正把当地杀到血流成河世族尽墨。

二颖找了个借口,说陛下说过司州境内他亲自管。

扶风郡属于司州,你们跳特么什么跳?

消息传出,天下肃然。

原本心思蠢动的其他世家豪族也暂且压下了心思。

原本反董的势力也没吱声用这事儿继续攻讦二颖残暴。

一是因为要用这事儿攻讦二颖,等于变相鼓励他们自己治下的士绅这么干。

他们心里没底儿,不知道小皇帝葫芦里卖的什么药。

二来是其实除了公开的那份诏书,同时下发的还有另一份秘诏。

举太师诏。

“朕闻上古之时……”

又是这么个开头,意思是上古统治者都是推举出来的贤人,所以国家昌盛。

皇权世袭虽然避免了统治权交接时候的天下混乱动荡。

但君王后代有愚有贤,这个没法儿控制。

古代是以有道伐无道,但这样的皇权变更还是会让天下遭乱。

怎么能避免因为帝王家一人的愚贤,导致天下大乱呢?

所以朕想了个主意,由天下州郡共举太师,以太师之职开府辅政。

这样能避免皇权变更导致的天下混乱,又能让真正的贤人始终拥有对朝堂的更大影响权。

太师之职就暂时以天下州郡过半的支持率为标准吧。

任期多久你们先讨论一下,出个大家都认同的确定版给朕公布给天下。

至于董太师,朕希望他能给你们立下一个太师辅政的范例。

所以你们不要打来打去了。

这个诏令你们知道就行了,具体的措施没出来,没必要嚷嚷到天下皆知。

变种版的君主立宪制。

当然太师的权柄不可能到后世的首相什么的那种程度。

皇室还是会拥有相当大的权柄。

各地割据势力接到这份诏书的第一想法。

哎哟喂你特么原来知道没有具体实施措施的诏令,不适合嚷嚷到天下皆知啊。

那你另一份诏书为啥不这么干?

而第二个想法,则是怦然心动。

不用挟天子也能令天下的怦然心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