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奇小说>历史军事>从放牛娃开始的古代生活>第114章 发现重大机遇

这是一个二层的建筑,面积很大,一进门就看到店铺两旁放的博古架。

赵小山一脚刚踏进店铺,迎面就走来一个小二,“客官里面请,客官看着面生,是第一次来我们洋货行?我们店里的东西都是从番邦外洋来的,您见了保准新鲜,客官有啥需要的和我说,我为您带路。”

赵小山今天还是一身普通的棉布衣服,身上没有一点值钱的东西,看起来就很普通。

但这小二并没以貌取人,态度热情殷切的很。

“我没见过洋货,就是想进来看看见见世面,小二哥你不用招呼我。”

“行,我就在后面跟着,客官看上啥了和我说。”

赵小山点点头继续朝前走。

这博古架上东西不是很多,但样样精品!

犀牛角、沉香、吉贝等新鲜玩意儿,赵小山可是见过大世面的人,对这些东西扫了一眼就过去了。

他这态度倒是让他身后的店小二刮目相看,心里纳闷:这人到底是看不出门道还是根本不屑一顾?这也太淡定了。

赵小山走着走着,在一个架子前停了下来。

琉璃酒杯!

“客官好眼色,这可是我们店里的镇店之宝,比你前面看到的那些东西都值钱,这叫琉璃,是我们东家花了大价钱在远洋船那买来的,你看这酒杯的样式,都是透光的,若我拿到阳光下晒一下再看,锃亮!”

“这一个酒杯多少钱?”

“客官,咱这琉璃你看它好看,但特别脆弱,一个不小心就容易碎了,运输时要非常非常小心才行,你看它小小的,可是废了我们老大的力气,所以这价钱也不便宜,这一个要二百零九两银子。客官要是诚心买,我们新店开张给抹个零头,您给二百两就行。”

一个小破玻璃杯竟然要二百两?

他们明明可以去抢,但偏偏要卖!

这玩意儿在现代,给他都不要,他还嫌没有钢化的结实呢。

到这竟然要二百两,简直开了眼界了!

话说,他的肥皂那么粗糙的工艺还让他收获满满,一下跃升成古仙村第一人。要是自己再研制出来琉璃,岂不是能成大景朝第一人?

话说这玻璃应该很简单吧?

原料是石头?什么二氧化硅?烧一下,再干啥来着?

果然学好数理化走遍全天下,自己这渣渣!

此时的赵小山真恨不得狠狠抽自己两巴掌,让他当初懒,让他学了文!

回去研究!必须研究!就不信他一现代灵魂这点小事都搞不定!

店小二见对面的赵小山一会皱眉一会懊恼的表情就知道没戏了。

这位主明显是个没钱的,纯粹是进来凑热闹的,真是浪费了他一片热情。

“客官,您再往这面走走看看?”

赵小山点点头,抬脚又朝左转看了一圈。

这片架子上的东西不都是洋货了,还有不少胡人用的,有精美锋利的胡刀、整张的貂皮,还有一些乱七八糟的东西,看的赵小山虽然啧啧感慨,却一点想买的意思都没有。

这些华而不实的东西不适合他,又贵又花哨,适合淳县侯那样需要壮阔摆架子的。

看了一圈,赵小山便觉的兴趣缺缺了,这些东西也就能勾引一下那些没见过世面的本地有钱土着了。

赵小山无心再逛,略带歉意的对店小二微笑着点了点头便信步朝外走去。

当他正要跨步出去时却突然顿住了!

他看到了什么?!

店铺角落里有一个花盆里种的是不是玉米?

真是玉米!

这个时空有辣椒有南瓜有胡萝卜有白菜有大葱,但他还从没见过玉米地瓜土豆这些东西。

他记得在高中历史书中说过,胡萝卜胡椒这些姓胡的都是从西域那边传来的,像番薯番茄都是从外番传过来的。

但这几样东西刚传入时都是观赏性植物,比如玉米便是如此,明朝时传入,到了清朝乾隆年间才慢慢推广,成为广泛种植的农作物。

现在他竟然在这间洋货店的角落里看到了玉米!这种高产农作物不比那些琉璃沉香更有价值?!

赵小山心里砰砰乱跳,此时他的脚不知是该迈回来还是迈出去!

‘我直奔而去会不会显得太刻意了?万一这店小二心里起疑怎么办!’

经过了一番心里挣扎和脑补,赵小山决定今天无论花多大代价都要将这株玉米拿下。

他装作若无其事的样子故意清了清嗓子,道:“咳咳,小二,我突然觉得刚才看的那件貂皮不错,你能不能再拿给我看看?”

店小二不妨这客人明明都要走了又转了回来,还说要买貂皮,立马又扬起笑脸介绍起来。

赵小山边摸貂皮边用余光瞄那盆玉米,没错,他没看错,这百分之百是玉米。

只不过这么珍贵的东西怎么放进花盆里?还和别的花草堆在一起,一副半死不活的样子?

店小二好一顿介绍后又说了价格:“客官,您摸也能摸出来,这真的是好东西,要您一百两真不算贵了。要不是春天马上要来了,就凭这么完整的一块,东家少说也要卖个二三百两的。”

“五十两!五十两我就买!”

“客官,您杀价行,但也别杀的太过分吧?您看看,这块是那五十两的货么?你看看我们店,哪有五十两的东西?您想想也不能给我五十两吧?”

“六十两,不能再多了,再多我真走了!你也说了,春天都来了,这貂皮我买回去就要放一年,等冬天再拿出来估计都臭了!而且再如何它就是一块,顶多做个围脖帽子的。”

自过年后店小二就没开过几单,今天好不容易遇到个真心要买的,竟然还这么能杀价,气的他眼睛一鼓一鼓的。

“九十两,不能再少了。”

“七十两,再不成我就真走了。”

“八十两,这个价格您要还是不能接受,那您就去别人家看看。我就这么说,整个密水,我们店铺是唯一一家你能买到这品质的。这东西你拿到荣河,没有二百两下不来!”

赵小山低着头皱着眉,故作一脸纠结的样子,“八十两行倒是行,但我要点添头!”

“客官您想要啥添头,我们店里的东西您也看到了,就没有啥能当添头的,拿出来任何一样都是一百两起步的。”

“我也不要你别的,我看你角落里那几个花盆不错,你都送给我我就买这貂皮!”

店小二都做好了防御的姿态,不妨赵小山架势挺足,竟只要了几个花盆,顿时大松一口气,这几个花盆的主他还是能做的了的。

“成!客官不难为小的,小的也愿意和您成这一单,您看您要几个花盆,我好给您装上?”

赵小山看似随意的走过去,眼睛紧紧盯着那株玉米,手指却是指向另一个,“这个不错,要一个这个,这个也挺好,要这个,唉,算了,这个盆有个缺口,不要这个。”

点了一个后,赵小山来到那株玉米面前,故意踢了一脚,“这个行,看着新,就这个吧,多了我也拿不过来。”

说完,赵小山实在没忍住心中的好奇,用漫不经心的语气又问了一句,“这盆里什么东西,怎么没见过?”

“这东西也是前几天刚到,我们东家说是放屋里开着好看的绿植,小的也不晓得它叫什么名。客官,您的马车在哪,我帮你拿过去。”

“我今天自己出来的,没坐马车,这样吧,我在布庄还定了不少棉花,你帮我去牛马行租一两车过来吧。”

八十两的大买卖都做了,这点小忙完全没理由拒绝,叫来另一个人看店,店小二自己颠颠跑出去叫车了。

等马车来了后,这店小二将两盆花亲自捧上了马车,对着赵小山一顿点头哈腰的说慢走。

赵小山先去布庄将刚才买好的棉花啥的装车,告诉完“司机”地址后,将车帘一放,第一时间端起那盆玉米看了起来。

第三次确认,没看错!

这确实是玉米!只不过这株很矮,还有点蔫。

这东西应该是从沿海温暖的地方运过来的,到这有点水土不服,冻到了,所以叶子耸拉着,看起来要死不活的。

赵小山心里紧张的很,生怕它坚持不住再嘎了,怕它再受风,连忙将车帘挡的更严实。

这么一株小小的植物代表的可是他广阔的未来!现在他恨不得把自己的衣服脱下来将它包起来!

这一路上赵小山心急如焚,恨不得马上到家将他挪进温暖的屋里,快点浇水,让它快点长大。

一个半时辰后,马车好不容易晃悠到了古仙村,赵小山直接将刚买的貂皮披在了玉米身上,抱着它一路狂奔跑进了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