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奇小说>历史军事>穿越古代,经商失败的我只好造反>第227章 纪念碑和使者

李琦原本计划登基后立即展开行动,消灭北方的北虏和东边的东夷人。

然而,现实总是与理想有所差距。登基之后,他必须处理国内的内政事务。

即使凭借李琦大夏军的实力,国内不会有任何人有机会挑战他的统治,但这次他纯粹是为了自己心中的事情而行动。

他的心愿是为为这些年来为他南征北战、付出牺牲的战士们建立一座纪念碑,而且是在全国范围内。

他深知,这座纪念碑将成为永恒的见证,记录着那些无畏勇士的壮丽事迹。

李琦站在皇宫的高台上(李奇虽然贪图享受,但也没有到了洁癖的程度,大辰留下的旧皇宫修缮一下,就是自己的新皇宫),眺望着国家的辽阔疆土。

他的目光凝视着远方的山峦,那里曾经是一片纷争与血腥的战场。他的心中涌动着对那些牺牲的战士们的深深感谢。

突然,一阵微风轻轻吹过,抚摸着他的脸颊。

李琦闭上双眼,回忆起那些战士们奋勇杀敌的场景。他们如猛虎般勇猛,如翔鹰般高飞,为了自己的命令,他们英勇奋战,不畏艰险。

李琦决心要让这些战士们的事迹流传下去,激励后人。

他想要建立一座纪念碑,以表达对这些无私奉献的战士们的敬意。

这座纪念碑将不仅仅是一块石头,而是一个宏伟的结构,彰显着种族的尊严和荣耀。

在大夏官员的指挥下,工匠们开始着手这个庞大的工程。在全国各地,人们积极参与,筹集石料。整个国家都沉浸在这个建设事业中。

经过艰苦努力,纪念碑终于矗立在大夏各地。它们高耸入云,庄严肃穆。

李琦亲自站在京都的纪念碑旁,仔细观察每一个细节。他心中充满了自豪感,同时也感到内心的安宁。

纪念碑上刻满了那些战士们的名字,他们的英勇事迹也被细致地雕刻其中。

每一道痕迹都代表着他们的付出和牺牲。这座纪念碑将成为后人追思的地方,也将激励着更多的人投身于国家的建设与保卫之中。

李琦深深地鞠了一躬,向那些逝去的战士们致以最崇高的敬意。他发誓,将以自己的力量守护这片国土,永远铭记那些为国家献出生命的英雄。

自己国家所牺牲的军人建立荣耀象征以及纪念碑的本来是个好事。

清晨的阳光洒在大夏军的纪念碑上,照亮了那庄严的石碑,仿佛是在将这些英勇士兵的荣耀镌刻在历史的长廊中。纪念碑高耸入云,规格宏大,象征着他们为国家献身的伟大奉献。

然而,李琦这个人与众不同。他不仅要给大夏军建立纪念碑,还要给几支辰军建造纪念碑。

辰军们的纪念碑相比之下显得简朴,只有一块简单的纪念碑文,虽然规格和大小不及大夏军的纪念碑。

李琦给这些人建造纪念碑,并非为了纪念他们对国家的奉献,因为他们并没有为大夏做出过贡献。

相反,他们的纪念碑是为了纪念他们的忠诚和不屈的英勇。李琦精心挑选了几支辰军,因为他们每个人都有着独特的优点和价值。

首先是忠武大将军杨海荣以及他的两个儿子杨鹏、杨兴,他们为大辰去平叛而与李琦敌对,最终在禹州战死。他们所率领的大辰禁卫军也是辰军中的精锐。

其次是在成平府战死的齐正初及他麾下的寻安府标营。他们在战场上浴血奋战,为了大辰的安宁而献出了生命。

还有一个辰军部队也备受争议,李琦在思考是否给他们建立纪念碑。那就是北关铁骑。

尽管每次与他们交战时他们总是选择逃跑,但在大辰灭亡之前,他们一直坚守到了最后一刻。他们没有选择投降,壮烈牺牲的战士占据了他们队伍中的大多数。

最后,李琦决定为北关铁骑的众多士兵立碑,而不是单独为将军们立碑。这座纪念碑将见证着这些勇敢士兵的英勇与牺牲,他们的名字将被铭记在历史的长河中。

这些纪念碑伫立在广袤的原野上,宛如巍峨的峰峦,向世人宣示着这些英勇士兵的伟大事迹。风吹过碑文,发出低沉的呜咽声,仿佛在向逝者致敬。

这些纪念碑加在一起成为了国家的象征,见证着这个国家的兴衰和英勇的士兵们的付出。每当风吹过,纪念碑上的名字似乎都在轻轻低语,让人心生敬畏和感动。

李琦眺望着眼前耸立的碑石。这些碑石有的是为了纪念当初自己战胜的那些大辰官员和士兵而立的。

阳光洒在碑石上,映出一道道深深的阴影,仿佛是在诉说着岁月的沧桑。

他并不是希望通过这些碑石让民众继续怀念过去的大辰,或是让他们反夏复辰。

相反,他深知一个国家的民众除了要成为国家的助力之外,还应该铭记一些事情,那就是何为勇武。

因此,他决定将这些勇敢坚定的辰军官员和士兵永远铭记于此。

站在碑石前,李琦凝视着它们,每一块碑石都犹如一个镜头,将那段历史一一展现在他的眼前。

他想起当初战场上的壮丽景象:硝烟弥漫的战场上,刀光剑影交错,勇士们奋不顾身地冲锋陷阵。他们的身影如猛虎般威武而矫健,每一次挥舞武器都带有无比的力量和决心。血肉横飞,战歌嘹亮,他们将士气传递给每一个战友,仿佛他们真的成为了一体。

李琦还记得那些辰军官员和士兵的表情,他们面对敌人时的坚定和勇猛,以及在战斗中的默契配合。

每一块碑石上都镌刻着一个个名字,那是那些勇敢战士的名字。他们或是年轻的面孔,或是满是皱纹的老者,每一个名字都代表着一段辉煌的历史。李琦轻轻抚摩着碑石上的字迹,仿佛能感受到他们的存在。

这些碑石不仅是对那些辰军官员和士兵的致敬,更是对勇武精神的纪念。李琦深知,一个国家的强大离不开每一个人的努力和奉献,而尚武和忠诚则是这个国家繁荣昌盛的基石。

在碑石上,李琦看到了过去,也看到了未来。他希望这些碑石能够永远矗立在这里,让后人能够铭记历史,激励自己。每一次经过这里的人,都能感受到勇敢和坚定的力量。

李琦转身离开,留下了对那些勇敢战士的敬意和感激。他知道,只有通过记住过去,才能更好地面对未来的挑战。每一个国家的民众都应该有这样的记忆,这样的勇武精神,才能共同铸就一个强大而团结的国家。

..........................................................................

等到李琦好不容易把的民生工作安稳下来,纪念碑的事也安排完了。阳光透过朱红的窗帘洒进宫殿,映照着一片宁静。李奇坐在一把舒适的躺椅上,轻轻摊开一本书,心情悠然自得。

就在这时,一个手下人匆匆走进殿内,躬身禀报:“陛下,有各国使者前来朝见,是否要在京都接待一下?”

李奇轻轻皱起眉头,思考片刻后,悠然道:“那你来告诉我,目前到京都的使者有哪些国家的呢?”

手下人恭敬地回答道:“回禀陛下,目前最先到达的是北虏人孛兀汗国的使者。此外,还有东夷人的使者。另外,西边儿杆堡国的使者也抵达了京都,。甚至还有来自瀛国的使者,。”

李奇微微点头,眼中闪过一丝兴趣,他将书合上,站起身来。他穿着一袭华贵的龙袍,脚踩着绣花鞋,整个人显得庄严而威武。他走到窗前,望着远处的宫殿,思索着如何接待这些来自不同国家的使者。

李琦一边听着一边用,大拇指捏着自己的手指头。听到手下汇报完问道:“就这四家?西南方向的那些小国没有使者愿意来拜访吗?”

“挥兵陛下他们不是没有派出使者,而是他们距离的太远,已经有地方官员上报,有使者队伍正在向京都赶,只不过到现在都没赶过来。”

李琦决定,在京都的宫殿前布置一座宏伟的花坛,花坛中簇拥着各种绚丽多彩的花朵,绽放出五彩斑斓的光芒。在花坛周围,摆放着精美的瓷器和雕刻精致的玉器,散发出迷人的光泽。宫殿前的大门两旁,摆放着高大的花瓶,瓶中栽满了盛开的牡丹,花朵娇艳欲滴,如火如荼。

再怎么说面子工作得做一点,等把这个安排完了就接着那些使者进来吧。

.........................................................................

拜音图心中充满了激动,他是东夷这一次挑选出来的出使大夏的使者。

他远眺着眼前广阔的大地,感受着风吹拂过他的脸颊,带来的清新气息。远处的群山连绵起伏,蜿蜒的河流如银带般穿过山谷,构成了一幅壮丽的画卷。

拜音图回想起过去的种种,他心中油然而生一股复杂的情绪。

本来他都打算放弃了,毕竟东夷人不止一次给李奇派出使者,表示愿意对李琦称臣纳贡,但结果每次连李奇本人的面都没见着,就被驻守宁州的文官一句主公(就是指李琦)压根就没打算接受你们臣服回去吧。

这不仅让东夷人的领袖那木都鲁头痛不已,也让东夷人民陷入困惑之中。

曾经,当东夷人的六万精兵傲视群雄之时,他们狂妄地认为天下尽属于自己的掌控。然而,那时的李琦带领着八万兵力亲自出征,将东夷人打得狼狈不堪。这一场战役之后,东夷军队的六万大军只剩下了一万人,他们逃进了茂密的森林,才勉强保住性命。

多年来,东夷人目睹着李琦南征北战的英勇事迹,再加上他们自身与李琦的对抗,使他们深刻认识到李琦已不再是曾经宽容而又大度的君主。他们意识到,李琦心机深沉,绝不容忍其他蛮夷在自己的领土上肆意妄为。

因此,如果东夷人想要继续在这片土地上生存下去,他们只能跪在李琦的脚下,做他的小弟。然而,关键是以前连续派出两次使者表示愿意效忠,却都被李琦拒之门外。

这一次,拜音图本来只抱着试试看的态度,没想到宁州的文官接待了他们,甚至将他们护送到了京都。拜音图站在城墙上,目睹着京都的繁华景象,心中充满了期待和不安。他不知道在这座古老的城市里,将会发生怎样的故事和命运的转折。

过来出使大夏心慌的使者不止一个北虏人准确来说是孛兀汗国的使者也很慌。

他们穿越过茂密的森林,越过一片片蔓延的山峦,眼前豁然开朗,出现了一片广袤的平原。这片平原上就是大夏国土了。

想当初孛兀汗国在汗王阿古达木的带领下,可以说是战无不胜,整个国家是欣欣向荣啊。直到道他们遇到了李琦和他手下的大夏军。

孛兀汗国占领的北方四州被人家拿走一个。孛兀汗国最精锐的铁林军也被打的全军覆没。

面对现在这个兵强马壮实力雄厚的大夏,阿古达木也不得不派出的这个使者来向李琦表示称臣纳贡。让自己当小弟来从李奇手下留一条命。

现在北虏人的心气被大夏军轻易地摧毁殆尽。

使者们继续前行,他们的目的地是大夏的都城。城墙高耸入云,宛如一座巨大的屏障,将城市和外界隔绝开来。进入城门,使者们被城内的繁华景象所震撼。高楼林立,熙熙攘攘的人群穿梭于街道之间,衣着华丽的贵族和商贩的叫卖声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幅繁忙而又热闹的画面。

北斗的使者团也是心惊胆战,怀着对未来的不安,在大夏文官的带领下,来到了京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