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奇小说>历史军事>寒窗读书人>第501章 文德帝的安排

许恒看了眼文德帝,他不过三十出头,不知是为了显示威严还是他就这个审美,现在脸上留了胡子,别的不说这胡子打理的还挺整齐,不比头上修整的差。

只是环境最养人的气质,文德帝身上确实有一种不怒而威的架势,他当皇子时,虽然身份贵重,

可是这种威压不重,现在却高很多,哪怕他跟许恒说的如此亲热,这种距离还是很遥远。

“嗯,如此甚好,按照规矩本来你该在云州那里继续留任,让你继续安稳云州,只是朕这里更需要你,这才把你宣召进京,希望你能多帮帮朕。”

文德帝这番话就是说了,他这次的机遇是他给的,这也提醒许恒今后在京城得好好为他卖力。

“为皇上解忧本是臣下的职责,只是臣在外地多年,对于京城之事一概不知,皇上需要臣做什么,尽管吩咐就行。”

“哎,你在云城恐怕也有感觉,朝廷经过这几年的波折,尤其现在北境胡人咄咄逼人,朝廷想多派兵清除胡人,都有点难以为继。

最主要就是国库实在空虚,连刚刚安定的云州都支援不了,幸亏你把云城治理的好,实现了自给自足。

所以我调你进京,就想着能让你好好整理户部,可以解朝廷危机”

说白了文德帝就是想让许恒给他搞钱,这财政历来是朝廷重要的职务,文德帝把许恒调来直接担任户部二把手也是因为相信许恒的能力。

若不信任,抱着试一试,这平调户部员外郎就可以了。

“这圣上如此信任微臣,臣倍感荣幸,只是微臣刚到京城,对于这户部还不了解,行事得多番考虑吧。”

许恒虽然是二把手,这上面一把手的户部尚书的态度是啥啊,总不能自己想东,这尚书想西,许恒再有能力,也做不成事啊。

“这户部尚书卫广已经年过六旬,这身体在康健,精力也不足,在户部多年,为人还算稳妥,你尽管放心大胆的做。

若有什么特殊情况,尽管来找朕。”

这是文德帝给许恒下了保证,让他放心大胆的做,户部尚书现在就是这个摆设了。

许恒表示自己明白后,看来文德帝也没太多要跟许恒叙说的,就让许恒早早回去休息,明天就去户部上任。

许恒出了皇宫后,直接被礼部的人带到了自己的公舍,现在许恒在京城落脚点还是公舍,主要是许恒在京城没有房产。

其实大部分京城官员来到京城后,也都是先住公社,有条件的官员会立马着手租买房子,当然一些立功的官员,还会被朝廷奖励房产。

这些房产一般都是抄家充公而来,等有新的立功官员,再做奖励赠送,来了一个循环再利用。

许恒回来后,阿朗他们已经把所有行李收拾好,不过只拿出来必须的日用品,因为这个公社舍肯定不会住太久,过不了多久就会离开,现在把所有东西都拿回来,到时还得收拾。

虽然许恒现在已经是礼部侍郎,这个官位分配的住宅不算小,可对于许恒来说还是远远不够。

因为房子只是一个小院子,许恒肯定自己要住一间,许壮夫妻也得住一间,刘妈妈,阿朗,王虎等等护卫。

这公舍远远不够,其他人都暂时住客栈了,许恒这里主要是安全一些,明天许壮就会去看房子,许恒为官这几年,花销不算太大,留有不少银子,这些银子买一个住宅还是够的。

许恒这个官位,可以以优惠的价格买一座朝廷名下的住宅,明天许壮就回去办理此事。

许恒已经得到文德帝指示,明天就得上任了,连一条假期都没有,这么着急让许恒上班,看来户部真的缺钱了。

许恒秉持着明天上班,今天养精蓄锐的状态,收拾好床铺就睡觉了,天大地大睡觉最大。

许恒好眠的一夜到天亮,许恒让阿朗给自己穿戴好户部侍郎的官服,这个衣服是有点显大的,因为这官服都是朝廷分发,自己是制作不了的。

许恒的身形,朝廷这都是不太清楚的,所以制作的官服普遍会大一些,等有空了可以让裁缝来修改。

许恒昨天才到京城,根本没时间来修改官服,好在这衣服只是偏肥了一些,没有出现下摆过长这类问题,所以肥大一点也还好,里面多穿件衣服就能撑起来。

许恒身为户部侍郎每天是要早起上朝的,虽然许恒勤勉一些,不过这么多年都没这么早起过,许恒还真有点不适应。

尤其是京城已经进入深秋,每天挣扎起床都是一件痛苦的事。

许恒坐着轿子抵达皇宫,一进入等候区域,就被各个“熟人”围拢过来叙旧,其中最亲热的还是属于户部主事郭矜。

其实许恒当年只跟郭矜有过几面之缘,还是因为那京报的筹办之故,不过想想也能理解,许恒也户部侍郎,怎么算也是他的上级,跟许恒交好肯定对他有利。

许多人都厌恶趋炎附势,溜须拍马,可是等你处于这个位置,都会尽力跟上司交好,毕竟人都是趋利避害。

尤其这个时代阶级森严,官大一级压死人可不是说着玩的,哪怕不喜欢交际,对于自己的顶头上司,大部分还是和平相处的。

这些熟人中,苏安博是许恒真心认可的,毕竟自己当年被人陷害身陷囹圄时,苏安博没有袖手旁观还帮了自己一把,雪中送炭的情谊肯定比锦上添花来的珍贵。

苏安博对于许恒返回京城也是高兴的,跟许恒的寒暄也让许恒感觉舒服。

“哎,你总算回到京城了,你当年离开京城,这京报的内容就不太让人惊艳了。

你这次回来后,我这翰林院的京报你可得好好给我写几篇文章,我看了你的自传,有一些内容写的着实不错,看来在外面,你也收获颇丰,这次可不能藏私啊。”

苏安博以京报来跟许恒叙旧,而且说的真情实意,许恒很是高兴,毕竟京报是许恒当初一手创办出来的,他那时希望通过这个京报能让这里的读书人有更多的角度思考读书的含义。

这其中他是倾注心血的,许恒离开京城后,每年还是会让许老四想办法从京城给他收集京报送给他。

只是他这一走,京报内容就有点乏善可陈了,苏安博今天能跟他说这话,说明京报他也是用心经营的。

“苏大人这么说,许某一定照办,等过两天,我这安顿好,就给京报投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