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奇小说>历史军事>寒窗读书人>第498章 父母亲情

许恒特意的跟常山县令聊天,这个场景也让周围的许多人注意,官场老油条的心思,在眼睛里都转了两圈。

许恒表现的一副很是赏识常山县令的架势,就相当于认可他,将来对于他的官场仕途肯定有正向的引导。

比如李知府看到这个场景,为了讨好许恒,将来对于常山县令的政绩考评肯定会多想一层。

许恒看这该交往的人都聊过后,抬手抱歉的说

“诸位在此等候许某,多谢各位的厚爱,本想多亲近几番。

可惜我离家日久,现在就不能多做耽搁,需要尽快回家,拜见双亲等等,所以只能先行告辞了。 ”

许恒给其他人告辞,这理由谁都理解,也不能拒绝,嘴里都说些应该的,只是人还围拢在许恒身边。

许恒没办法只能被簇拥的上了马车,跟着许老四一块去了他在并州的住宅,现在是人先回去,至于行李自然有人帮忙搬运。

只不过只要表明了这些行李的来历,这并州地界肯定没人敢打这主意。

许恒刚坐着到达许府门口,就看到台阶上站着一大群人。

现在最前面的肯定是自己的父母,许老二和樊氏,许恒看到父母先是震惊,接着又很伤感。

因为他发现这几年没见面,父母的头发已经灰白不少,面部都掺杂了皱纹,尤其父亲的背影,已经开始有明显的驼背。

这么明显的衰老痕迹,让许恒才意识到自己让父母错失了什么,就是儿孙承欢膝下的晚年。

许恒也真正意识到什么是忠孝难两全,许恒自认是一个性格比较豁达的人,但看到这个情景,眼眶还是发热。

许恒深吸一口气,急步走到父母面前,直接跪下叩头,语含愧疚的说

“父亲,母亲,孩子不孝,让你们担心了,不孝子给你们请罪了。”

许恒来了这么多年,因为规矩礼节等问题,磕了无数头,从皇上到黄天后土,再到祖宗父母,总会有下跪磕头的时候。

只是做了多年现代人,哪怕迫于形式,许恒内心对于磕头的礼仪还是没什么特殊的感情。

今天许恒觉的自己给父母磕头,是真情实意,天经地义,应该的,自己愧对他们许多。

想到许氏夫妇对自己的付出,许恒深刻感受到自己是一个自私自利不孝子,不说这个时代孝顺的标准,就是后世,自己也不能说自己是一个孝顺的孩子。

这么多年,许恒离家为官,父母都在常山老家守着,他们一思念自己,就会紧忙让人收拾一些家乡的物品,托许老四派人送过来。

频繁的时候一两个月许恒就能收到一些,这里面有家乡的特产,也有樊氏准备的衣物,最重要的就是其中夹杂着托人代写的书信。

为了让许恒安心,这信的内容永远是报喜不报忧,让许恒在外面好好做官,不用记挂家里,顺便说一声父母想他了,望他一切安好等等。

话语虽然啰嗦重复,可字里行间包含了浓厚的父母亲情,还没等许恒恭恭敬敬磕完三个头,樊氏就情绪失控的上前抱住许恒,思念之情再也制止不住,一直哭着喊着,儿啊,儿啊,你终于回来了。

这场景谁看了都动容,每个人不约而同的,偷偷用手帕擦一下眼泪,二丫和大丫赶紧把眼睛擦好,收拾好心情,上前扶住母亲,劝解起来

“娘,之前你不是说,见了弟弟一定不激动嘛,这才刚见面,这么激动,万一把他吓的不敢去京城了怎么办。”

樊氏听女儿这么一说,心情也平复起来,嘴里一直宽慰,“能见到就好,能见到就好”,不过这手一直没放开许恒,许父上前打量儿子一眼,高了一点,也壮了一点,不错,在外面没怎么算受苦。

许恒喊了一声爹后。看着面前被驼的厉害的父亲,也是感慨万分,环视家里人一周,除了跟自己同龄的人或者小辈之人,老一辈都普遍带了老相,这种久久才见一面的人,才能感受到时间的残酷。

许恒被家人拥簇着进家门时,突然低头看了旁边樊氏的腿一眼,樊氏也察觉了儿子的目光,拍了拍他的手,糊弄起来

“赶紧进屋吧,你爷爷奶奶年岁大了,站不久。”

许恒当着这么多人面也不好多说什么,和二丫一人一边扶着樊氏进屋。

许恒是察觉母亲走路有点问题,全程都被二丫搀扶,这樊氏虽然上了年纪,可还不到真的腿脚不便的程度,像许恒的爷爷奶奶,也没樊氏走路那样吃力。

许恒的家族长寿基因应该不错,因为许爷爷和许奶奶两人在这个时代都属于高龄,因为两人都已年过七旬,在这个时代属于实打实的高寿。

这也幸亏许家后来发家,许爷爷不用在辛苦劳作,可以享受儿孙福气安享晚年,他的身体除了耳背一些,身体还算硬朗,家里其实这次没打算让他来并州。

可是架不住许多人是越老越任性,许爷爷是一定要亲自来看看许恒,这个让他骄傲的孙子。

许恒这么多年带给许家人的荣光,是她们一生的骄傲,许爷爷在外面说话,永远三句不离许恒,哪怕许奶奶当年对许恒感情一般,没有太重视,现在都是张口闭口许恒。

吃完家宴后,许恒特地找到樊氏,看了看她的腿说

“娘,这是怎么回事,你还想瞒我吗?”

“你这是说啥呢,就是上了年纪腿脚不利索了。”

樊氏对于许恒来问自己,直接轻描淡写的带过,许恒明显不信

“你不说实话的话,家里人我就一个一个找来问,大姐,二姐,陈骞总有一个人会说。”

樊氏看着许恒这么较真,只能无奈的说出实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