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奇小说>历史军事>换不幻>第13章 该来的还是来了

靳不幻一行人离开山海关当日,吴三桂即派人给多尔衮去书一封。写到“摄政王径启:今贼寇入京至国破家亡,三桂率部孤守关外,望乞念亡国孤臣忠义之义,速选精兵,直入中协西协,三桂自率所部,合兵以抵都门,灭流寇于城下,示大义于中国,则我朝之报北朝者,岂惟财帛?将裂地以酬,不敢食言”。

吴三桂派人将此书信通过祖大寿转交至多尔衮手上,祖大寿是吴三桂的亲舅舅,已于崇祯十五年锦州城破被俘降清,皇太极死后,祖大寿追随多尔衮做随军幕僚。

祖大寿投清后多次去信给吴三桂劝其投清,吴三桂从无所动,今祖大寿收到吴三桂书信知道此事有了转机,迅速将此书信上报给多尔衮。

多尔衮打开书信,只见首行写到“摄政王径启而不是台启”不由得皱眉起来,在读完此书信不由得放声大笑道“这个吴三桂,如今已是危在旦夕,还对本王不敬”。

说罢将书信递给了祖大寿,祖大寿迅速的通看书信,也觉尴尬,解释到“摄政王,这吴三桂,在下自幼看她长大,此人自幼就有一些傲气,今给摄政王来信,随用‘径启’二字,或许事出紧急,想表达更为直截了当,才用了此一般公私书函通用之词,还请摄政王勿与其计较。”

多尔衮听后也是淡然一笑道“本王自是知道吴三桂此人有几分傲骨,如今还未臣服于本王,未有上下关系,本王也不与其计较,只是此事你意见如何”

祖大寿听后也不敢出主意,只是说到“摄政王,不如召见诸将前来商议”

多尔衮听后点头称是,派人召见多铎、阿济格、洪承畴前来商议。

多铎等人进殿后兴奋的说“十四哥,我已接到密报北京城被李自成打下来了,此次召见我们,是不是要挥兵南下去把北京城给抢了过来”

多尔衮听后训斥到“老十五,休要胡说,北京城我们也去攻打过几次,也没见打下来,他李自成只一回就能打下北京城,看来他也是有些本事,此事还需从长计议,本次召见你们,就是商量接下来如何行事。”

说罢拿出一封书信对众人说道“吴三桂派人送来书信一封,你们看看再议”

说罢将吴三桂书信交于众人传阅。

多铎看后喜道“十四哥,这吴三桂想给我们借兵攻打北京,不如我们来个顺水推舟,先借他兵来把北京城打下来再说”

多尔衮听后未置可否转头问到“洪先生,此事你看如何”

洪承畴见多尔衮问他回到“摄政王,这吴三桂来书,上面只提借兵,只字未提归降之事,在下与吴三桂同僚多年,自是知道此人能征善战勇武过人,如今还手握伍万关宁铁骑,在下认为必先劝降吴三桂归附于摄政王,再行出兵攻打北京城,如若只是借兵攻打,如真打败李自成,于理不是还得把北京城还给他不成,这岂不是给他人做了嫁衣”

多尔衮听后点头道“先生所言,正合我意,北京城和吴三桂,本王都要取之,只是本王需先降服吴三桂,得此猛将,可助本王夺取天下,到时北京城不就只是天下一城而已。”

说罢对众人说到“多铎、阿济格你二人各自回去点齐本部人马,随时做好出征准备,洪先生代本王统帅所部做好出征准备,本王这就入宫向陛下和太后禀报南下之事。”

说罢众人各自离去。

多尔衮快马进入盛京皇宫之中。

崇政殿内,六岁的顺治皇帝坐在龙椅之上,孝庄太后坐在龙椅之后的垂帘之内,多尔衮立于殿中,对顺治和孝庄行礼后,太监端来椅子请他坐下。

多尔衮对他二人说到“皇上、太后,如今大明国都已被李自成攻破,大明皇帝据说已经上吊自杀,现尸体被李自成挂于北京城的东华门外”

说把看看顺治和孝庄,顺治太小可能也听不大懂上吊自杀是什么意思,孝庄在帘后也看到他有什么表情。

多尔衮接着说到“大明已行国运贰佰七十六年,如今气数已尽,他们皇帝已死殉社稷,如今我大清国运正隆,本王奏请皇上全权授权本王出征北京入驻中原。”

孝庄听后心中一股兔死狐悲之感油然而生,想到“大明是如何只强大,统治中原大地二百余年,如今落得个君王死社稷的下场,想必他们后妃皇子也是只有一死的结局,不由得一种同病相怜之感,在他内心深处只想守着他的儿子守着皇太极打下来的这份基业,他着实没有想过要一统中原。只是听多尔衮如此说也不知道如何是好”

只能接着说道“摄政王,此事全凭你做主就是,只是要不要召集各位王公大臣再商议商议。”

多尔衮听孝庄如此说来,心中虽然是不爽,但是也知道,现在自己只能调动两白旗和正蓝旗这三旗兵马,如要要调动其他五旗兵马,也得需要其他旗主同意才行。

多尔衮也就回答道“请皇上、太后尽快召集王公大臣进宫商议,战况稍重即时,不得有所耽搁。”

孝庄听后,急忙让太监召集众王公大臣进宫商议。

次日早朝,崇政殿内,大清满朝文武都已到齐,顺治端坐在龙椅之上,多尔衮坐于大殿前首左侧。

众人行礼后,多尔衮首先发言“诸位,想必是都已知道,大明京师已经被李自成攻打下来,今本王想趁李自成立足未稳,率我大清精锐,南下攻打北京,不知诸位意下如何。”说罢傲气的看着众人。

片刻也没有人开口,代善只好开口说道“皇上太后,意下如何。”

孝庄见代善如此问也没有好气的回答道“皇上年幼,哀家深居宫内,才召见众王公大臣前来商议,如今大贝勒却问起哀家来。”

代善见孝庄发火了也不好多言,此时豪格接话说到“诸位,本王认为此时正好趁火打劫一场,如能打下北京城最好,就算打不下来,我们入关去打打秋风也是好事一桩,怎么看也不会是亏本的买卖。”

多尔衮听后,心中暗暗的鄙视了一下豪格,用眼角余光打量了一下,嘴角微微泛起笑意,心想这豪格也就这点志向,果真是烂泥扶不上墙的东西。

众人商议片刻后一致同意出动八旗精锐南下攻打北京。

多尔衮见大家都同意出兵后说到“诸位,此次出兵兹事体大,关系到大清国运之战,本王不才,愿做本次出征之统帅,带领众将士一定乾坤。”

说罢众人对此倒是无人再有异议,此时代善出列请奏到“皇上太后,本王年迈,出征之事本王怕力不从心耽误军机,本王请皇上太后恩准,本王所帅的两红旗交由鳌拜统帅,跟随摄政王一同出征。”

孝庄听后面露满意之色急忙接话到“大贝勒确实已逾花甲之年,军中出征之事确实不宜,鳌拜乃我们大清第一勇士,大贝勒将两红旗交由他,本宫与皇上认为极好。”

多尔衮听后心中虽有不爽也没有表露出来。只是接着说到“既然皇上太后和众王公大臣一致同意出兵南下,就请大家各自回去集结大军,三日后跟随本帅一同出兵北都。”

三天后,盛京郊外集结大军八万余人浩浩荡荡的向山海关方向杀去。

这八万余人分别是,多尔衮、多铎、阿济格率领的两白旗和正蓝旗,豪格率领的两黄旗,鳌拜率领的两红旗,济尔哈朗率领的镶蓝旗,八旗精锐尽皆出动,一人二马,一路马歇人不歇只是三日功夫就到达塔山。

山海关就在跟前,此刻山海关还被吴三桂牢牢掌握在手中,多尔衮下令塔山城外安营扎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