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奇小说>历史军事>秦始皇征战无限副本,大秦赢麻了>第181章 人口多了,干活的人却少了

始皇四十五年正月二十七,嬴政五十七岁生辰。

转眼三年的时间一晃而过。

如果用后世的纪年法,现在应该是公元前202年,一个在华夏历史上非常特殊的年份。

当然,始皇四十五年,对大秦来说,也是一个特殊的年份。

在经历了四年,总计十二次副本任务之后。

百万大秦精锐,还剩下六十万人。

当然,除了驻扎在骊山的这六十万大军之外,天下其他八个州加起来,还有几十万的守军。

当然,这些守军的战斗力,和骊山大营这六十万人是没办法比的。

而也正是陈平提出的九州策略,让位于咸阳城的大秦中央朝廷轻松了很多。

各州的琐事,都由各州州牧处理掉了。

咸阳城的文武百官,大部分的精力都放在了修炼上。

骊山之巅,过完今天,整个大秦也就算是正式进入了始皇四十五年。

嬴政的小院子里,少有的汇集了很多人。

“从今年开始,异世界的入口暂时关闭。”

嬴政开口第一句话,便如一道晴天霹雳砸在了众人的脑袋上。

“陛下,是有什么变故吗?”

作为整个大秦最高级别的军事指挥官,蒙恬当即开口问道。

从始皇四十一年开始,这四年,虽然折损了三十万精锐,但剩下的六十万人,在经过十几次的异世界任务洗礼,战斗力早就有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毫不夸张的说,这六十万人,放在大秦一统天下之前,大秦根本就不需要用那么的计谋策略。

六十万人估计只需要派出十万,就能平推天下了。

听到嬴政说,异世界的入口关闭,蒙恬第一反应便是出什么大事了。

不然,这可以让将士们一直成长的好东西,陛下不可能就这么弃之不用的。

嬴政没有回答蒙恬的问题,只是看向了人群中,头发已经长回来的萧何。

“萧卿,如今全天下人口几何?百姓们的生活怎么样?国库里又有多少钱粮?”

萧何掌管户部已有八年之久。

前面四年,他的日子有多难过,那么后四年,他的日子就有多爽。

前四年,萧何恨不得把一粒米掰成两粒来用。

这四年,萧何连国库粮仓里的老鼠都懒得去抓了。

“启禀陛下,根据去年十二月,九州州牧上报的奏章来看。

全天下,记录在册的人口数量有六千七百二十万,其中,有近四成,是这几年出生的新生儿。

至于天下百姓的生活,家家有余粮,月月能吃肉。

各郡县的粮仓,就算全天下的百姓三年不种地,也足够大家吃得了。

国库如今更是十分充盈。

粮仓里的粮食每年都是新收的,旧粮都要全都发放出去,粮仓才能放得下。

有了从东海之外运来的金银,钱仓也都已经堆满。”

俗话说得好,钱包鼓了,腰杆子就挺了。

萧何掌管着整个大秦的钱包,现在国库里的钱粮都要快堆不下了,他说话的时候,自然是底气十足。

要不是如今整个大秦还有一个吃钱的大户,萧何甚至可以拍着胸脯保证,十年内大秦全境衣食无忧。

而正是这个吃钱的大户,如今是萧何心头最后一块心病。

倒不是说钱粮供不起,而是缺人。

萧何难得有机会直接向嬴政汇报工作,自然不会只报喜事。

这个困扰整个朝堂的问题,自然也是要提出来的。

“只是...”

当然,汇报工作也是有技巧的。

萧何面露难色的说出了‘只是’两个字,然后目光微微在嬴政和李斯的身上来回流转了一下。

这件事情,可仅仅是萧何一个户部尚书所要面对的。

所谓‘温饱思xx’。

在最基本的生存问题得到保障之后,天下又会出现各种其他的问题。

“恩?”

嬴政的鼻息里发出一丝疑问,然后便看向了李斯。

萧何这点小伎俩,这间屋子里的人,全都看的一清二楚。

“启禀陛下,如今天下,四海安康,百姓安居乐业。

只是,百姓的家里,余粮多了,干活的人就少了。”

虽然大秦的人口相比战争刚结束的那几年,翻了一倍有余。

但六千多万人口,对于大秦广袤的领土来说,依旧是地广人稀少。

农家培育出来的那些粮食,让全天下彻底摆脱了饥饿的问题。

只是,种一年的地,收获就够三年吃的了,却让很多人变懒了。

也不能说懒了,说是安于现状更合适。

最重要的是,萧何心中的那个吃钱大户,就是整个大秦这几年正在火速发展的工业化。

工业化的目的,是为了解放出大秦百姓的劳动力,让他们以后有时间去修炼。

可在实现工业化的过程中,劳动力却是最关键的。

举个最简单的例子,没人的话,那些钢材铜材,就不够人手冶炼。

而原本,大家口粮不够吃,家里总会有人去朝廷的工厂和矿场里去打工,赚钱贴补家用。

现在,家里有房有地,税收还少,粮食收的还多,谁又愿意去干那些又累又危险的活呢。

于是,农业和工业两者就这样相互牵制住了。

唯一值得庆幸的是,现在这个问题才刚刚出现一点苗头。

工业的发展依旧在如火如荼的进行着。

最起码,三年的时间,咸阳城已经多出了好几条通往周边郡县的铁路。

上面这些,李斯并没有一口气全都说出来。

这些都是造成劳动力不足的原因,他并不需要向嬴政诉说这些理由。

李斯只需要把‘干活的人变少了’这件事情告诉嬴政就行了。

“说说你们的办法。”

“臣等已经将各处薪水提高了五成,勉强将大半人留住了。

但是,照眼下的情形下去,不出三年,估计就没有人愿意出工了。”

其实,在李斯的心中,最好的方法就是恢复强制徭役。

但似乎,这个提议支持的人不多。

不说向来以仁义着称的大皇子扶苏,就连外派出去的八个州牧,都不同意这个提议。

这件事情,早就已经在嬴政的计划中。

“恩,知道了,朕今日将你们叫过来,就是为了解决这个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