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奇小说>历史军事>秦始皇征战无限副本,大秦赢麻了>第148章 感动的范增

“陛下,臣以为,陈平所言甚对!”

李斯没有犹豫,立马就和陈平站到了同一个阵营。

或许,这就是嬴政偏爱法家弟子的原因吧。

陈平到底是年轻,他完全没有想到,上一刻还在极力驳斥自己的左丞相李斯,转头就认同了自己的观点。

一时间,他也不知道该说什么。

嬴政对于这种情况,倒是见怪不怪。

“冯相,你怎么看?”

如今整个大秦的文官之首还是冯去疾,再加上他还兼任着吏部尚书,冯去疾也知道这件事情自己肯定是逃不掉的。

也不知道陛下曾经说过的吏部尚书人选现在在哪里?

这都一年多了,一点消息都没有。

说实话,此刻冯去疾的大脑还是有些混乱的。

陈平刚刚的话,的确是打破了他脑海里一存在的桎梏。

这桎梏,就连他自己也不知道。

不过,混乱归混乱,被点名了他也只能硬着头皮往前走。

当然,对于冯去疾来说,就算他现在脑子里还没有什么头绪,但应对的话还是不假思索地脱口而出。

“陛下,事关重大,设立九州不是一句话就可以的,州牧之下,肯定还需要搭配各级官员,还有州名、一州主城等等一系列问题需要考虑。”

在冯去疾的视角来看,这件事情已经是板上钉钉的事情了,他根本没有想要反对的意思。

只是,这么临时地被嬴政拉出来,他也想不到什么太好的策略。

这种拖延话术,是眼下最好的选择了。

这话说出口,也就意味着冯去疾也同意了‘九州’的说法。

左右丞相都已经同意了,就算他们身后还有一个扶苏站着,也没有人再发出什么不同意见。

对于嬴政来说,他心中其实本来已经有了一个完整的思路。

但陈平的话,却让他的思路又继续发扬了一些。

九州,比行省更加合适。

因为以后的大秦,将会是一个全民成仙的王朝。

不仅如此,大秦的头顶还有一柄利剑一直悬着没有落下。

他的确可以效仿上古人皇,在这片大地上设立九州。

同时,造九鼎镇九州。

想到这里,嬴政才在众人的注视下缓缓开口。

“陈平,九州的事情,你写一份完整的奏折交给朕,有什么不懂的,去找他们几个问。”

这件事情既然是陈平提出的,那么嬴政索性就把事情交还到他的手里去做。

有没有真本事,不是看他能不能提出什么惊世骇俗的观点。

而是看他有没有把自己观点落实的能力。

纸上谈兵不难,百战不败才是真实力。

当然,就算陈平徒有其表,没有能力给出完整的政策,也无伤大雅。

朝堂上,能写这份奏折的人可太多了。

给陈平安排完任务之后,嬴政接着转头看向人群里的冯去疾。

“冯卿,朕有一件事要交给你。”

这一下,冯去疾顿时就打了一个激灵,将脑海里那些乱七八糟的想法甩了出去,打起十二分精神。

“天下所有官员,从上至下,分成九等。

以后,所有官职前都要加上相应的等级。”

嬴政引入九品官制,只有一个目的。

让大秦官员能够有更明确的分级,修炼功法的时候,接受的好处也更加明确。

西游世界十二年,嬴政可没有闲着。

在三位‘弟子’的帮助下,嬴政终于利用《长春功》从《洪荒人皇功》中剥离出了一套适合大秦官员们修炼的功法。

这套功法,虽然不能像《洪荒人皇功》那般逆天,直接就可以用大秦国运让大秦官员获得修为。

但是修炼这套功法之后,还是可以利用国运来加快自身的修炼速度。

不同等级的官员,享受的加成也各不相同。

甚至,在不同郡县之中,效果也尽不相同。

富裕安稳的郡县,其中的官员,享受的加成也会比民心不稳的郡县更多。

当然,最后实际的修炼速度,还要看每个个体不同的天赋。

“是!”

冯去疾开口应道。

嬴政已经下达的命令,就没有任何反驳的余地了。

...

讨论完九州和官员分级的事情之后,嬴政并没有让所有人都离开。

几位重臣被留在了麒麟殿。

见此情景,大家也知道,陛下还有重要的事情要宣布。

不得不说,几人心中还是挺激动的,因为自从陛下‘仙法大成’,返老还童之后,每次的重大决定都给大秦带来了意想不到的好处。

麒麟殿里‘无关紧要’的官吏学生离开之后,范增第一个抵达了麒麟殿。

御史台的办公场地离麒麟殿也不远,就算现在的范增已经身体衰弱,但他依旧每天坚持在御史台坐镇。

范增拄着拐杖,在一个内侍的搀扶下缓步走进大殿。

见到殿内几个人的时候,范增原本有些浑浊的眼睛里,立马就爆发出了一道精光。

本来,他在收到赵高的消息之时,还以为陛下只召见了他一个人。

从御史台到麒麟殿其实并不远,但范增走得却很慢。

一路走来,他的脑海在不停地回忆自己这些年做的事情。

范增在御史大夫这个位置坐了三年。

这三年,为了御史台的事情,可谓是呕心沥血。

说句自大的话,没有他范增,全天下的御史台建立绝对不会这么顺利。

六国旧地的那些旧臣们,也不会这么容易就认可大秦。

但,人力终有穷极时。

范增也知道现在的自己已经没有什么作用。

他自己每天在御史台也都是坐在那里,已经没有精力处理那些从全国各地送到咸阳的御史奏折。

甚至,每天坐在御史台,对他来说,也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情。

七十岁的范增,是时候告老还乡了。

一路走来,范增已经在心里盘算,向陛下举荐谁来接替自己的位置了。

田家、蔺家、赵家都不错。

可是,看到麒麟殿里的人,范增立马就意识到自己想错了。

如果只是想和自己说告老的事情,陛下没必要让大皇子,左右丞相都在场。

倒不是说自己不值得这些人相送。

而是时机不对。

如果是自己退下来的时间已经定了,现在是给自己送行,那么这些人在场没得说。

那么现在,肯定是陛下还有重要的事情要颁布,才会把这些人都叫来。

想到这里,范增眼中精光闪过之后,竟然有些感动。

自己都已经七十了,陛下竟然还能用到自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