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奇小说>历史军事>秦始皇征战无限副本,大秦赢麻了>第104章 十月十五

“陛下,医科侍郎念端到。”

两本书,嬴政研究了许久,赵高的声音从外面传来。

念端到了。

此刻念端的心情有些忐忑不安。

她也不是第一次被嬴政召见。

但,嬴政这次召见她的地方,是嬴政的寝宫。

念端研究了一辈子医学,在年不到四十的情况下就已经能坐到医家领袖的位子,根本就没有时间时间和精力处理自己的个人问题。

如今被嬴政叫到他的寝宫,由不得念端不胡思乱想啊。

“微臣念端,见过陛下。”

怀着忐忑的心情,念端跟在赵高身后走进了嬴政的寝宫。

唯一让念端比较安心的是,嬴政并没有让赵高退下。

见到念端走进来,嬴政也没有收起自己面前的书,反而是将书交给了拱手站在一旁的赵高。

“念侍郎,这本书你先简单翻阅一下。”

念端接过《本草纲目》,眼睛都直了,心里的那点忐忑直接一扫而空。

她甚至都忘了回嬴政的话,直接就开始查看书里中药理论和所载药物。

《本草纲目》一书,虽然名为中医学书,但其中也有关于植物学、动物学、矿物学、物理学、化学、农学等等学说的大量记载。

念端最感兴趣的自然就是中药理论,以及植物学和动物学的相关知识。

“咳咳。”

五分钟后,赵高的咳嗽声把沉浸到书里的念端拉回到现实中。

“念侍郎,陛下问你话呢。”

“啊?陛下,实在抱歉,此书...此书实在是太过精妙,臣一时失神,望陛下见谅。”

念端有些惶恐。

不过就算如此,她手里却依旧死死地捏着这本《本草纲目》。

“无妨,那朕再问你一次,有此书,未来五年,让你留在章台宫不得外出,你可愿意?”

“啪嗒!”

书掉了。

“陛...陛下,臣...臣立过誓,此生只为救治天下百姓,无心...无心男女之事。”

尽管手中的医书非常精妙,但如果让她就此深居宫中,无法为人治病,那抱着这医书又有何用呢。

至于那什么五年之类的话,念端是根本就没有听到,只听到了‘留在章台宫不得外出’这几个字。

皇帝让一个女子留在宫中不得外出,还能有什么事!

正常情况下,念端拒绝嬴政之后,赵高得站出来骂两句‘大胆’,‘不知好歹’之类的话。

以此来向嬴政表示自己的忠心,同时也向这些外臣展示自己的权势。

但现在的赵高已经不是往日的那个赵高了。

把嬴政奉为神明的赵高,此刻站在一旁一动不动。

嬴政没有说话,他就不会有任何动作。

“念侍郎,你误会了。”

念端的反应倒是让嬴政有些哭笑不得。

也不知道这女人的脑回路为何会如此清奇,嬴政的后宫都已经三年没有进新人了。

“朕让你留在宫中,是因为接下来让你做的事情需要严格保密,不仅是你,还需要你挑出十位天赋最高的弟子,一同在宫中住五年。

如果,你们能尽早完成这件事,那么早些离开也是可以的。”

嬴政的话,让念端愣住了。

脸颊肉眼可见的爬上两抹红色,这个时候,她恨不得能有个地缝让自己钻进去。

“当然,你要是不愿意,朕换太医署的人来也是一样的。”

其实,从忠诚以及听话的角度来看,太医署的太医更好用。

嬴政先问念端,也是因为医家的人比太医要更年轻。

年轻人学习理解新事物的能力就是要更强。

嬴政主动询问念端的意见,也是想让他们愿意主动承担下这件事情。

不然,他直接下令就可以了。

念端调整好心情,开口问道。

“陛下,此事是否和这《本草纲目》有关?”

“正是。”

...

时间一晃,两个多月的时间过去了。

这天,距离武庙立碑之事刚好过去整整一年。

虽然朝廷没有颁布具体的法令,但十月十五这天,在全国老秦人的心中,已经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日子了。

而且他们相信,再过些年月。

随着剑碑上出现更多的名字,除了老秦人之外,其他百姓也会把今天当成一个重要的日子。

就像楚地之人纪念屈原一样。

尽管如今北方战局不利,但在这天,咸阳城和骊山脚下的小镇,依旧是人声鼎沸。

两个多月的时间,嬴政也终于把修炼的相关事项安排好了。

黑冰台,秦墨相里氏,念端和医家弟子,都各自开始了秘密修炼。

这次,就连赵高也拿到了一份《长春决》。

十月十五,嬴政带着文庙祭碑来到了骊山广场。

按照流程祭奠了一番武庙剑碑,一道熟悉的流光冲天而起。

这一年时间里,剑碑收集到的香火,正好可以召唤一位武将之魂。

嬴政并没有着急上前查看这次的武将是谁,而是拿出了文庙祭碑。

文庙前的金属竹简打开,张仪、商鞅、百里奚、范睢等辅佐大秦六世明君的各文臣的名字出现在了上面。

只是,相比于召唤武庙祭碑的时候,文庙祭碑的动静就要小很多了。

相应的,文庙祭碑也只召唤了两名文臣之魂。

第一道文魂升空,朝着北方飞去。

而第二道文魂流光竟然在空中转了一圈,然后一头扎进了赵高的身体里,这是让嬴政没有想到的。

不过,不管流光如何选择,嬴政都没有进行干扰。

这是他们自己的机缘。

倒是赵高,流光入体,脑子里出现一些奇怪的知识,以及对大海的莫名向往。

“多谢陛下赐福!臣必当肝脑涂地!”

嬴政没有理会赵高的高呼,来到竹简的面前。

伸手一摸,两个名字出现。

对于这两个人,嬴政是有些意外的。

他本以为会像之前的武将一样,不说能在两千年的历史中能排到前几,但最起码也是功盖一时,名留青史的。

没想到文庙这边第一次召唤出来的两道文魂,竟然都不是常规的文官。

郑和。

历史上难得的有正面记载和评价的太监。

不出意外的话,赵高得到的应该就是郑和的能力和天赋。

至于,另外一道向北而去的流光。

沈万三。

一个嬴政完全没有印象的名字。

具体是谁,嬴政还得去翻书找找看有没有这个人的记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