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奇小说>历史军事>秦始皇征战无限副本,大秦赢麻了>第46章 刑罚之责,关乎国本

上一章末,有一个投票,有兴趣的可以去评论投一下票。

-----------------

-----------------

凡事都怕但是,这句话在任何时候都是通用的。

许七现在就担心嬴政会说出任何不利于农家弟子的话。

“陛下!”

从许七五体投地之后,他第一次抬起脑袋,看向了嬴政。

“臣自知死罪难逃,但请陛下再给臣几天时间,外面的稻谷刚刚收下,交给那些弟子们去处理臣不是很放心,恳请陛下,允许罪臣处理完那些稻种再赴死。”

农家学说以上古神农氏为始祖,但真正的学派祖师是和孟子同一时期的许行。

许七是许行的第七代传人,他一生都在践行先祖‘贤者与民并耕而食’的理念。

只是落后的生产力与贫乏的生产资料让他始终无法实现心中的理想。

但是,秦始皇嬴政却让他看到实现先祖理想的希望。

虽然让上位者和底层农民一同耕作这样的理想一时难以实现,但只要将自己培育的这三种粮食送到天下百姓的手里,那么整个神州大地将再也不会有饥荒一事。

嬴政听到许七的话,倒是有些欣慰,并没有因为自己的话被打断而生气。

果然,相比于未来对华夏历史有深远影响的儒家,嬴政还是更喜欢这种对民生有巨大帮助的实干学家。

“许爱卿,等处理完那些稻种,朕手里还有很多东西需要你来培育呢。”

嬴政的话让许七直接愣住了,他没有想到,一向信奉依法治国的嬴政现在却没有要杀自己的意识。

“不过,死罪可免,活罪难逃,学部尚书一职你就不要做了,以后就待在学宫帮朕和大秦多培养一些对国家有益的农家弟子。”

许七还没有从嬴政的话中反应过来,嬴政接着又给他抛去了一个终极难题。

“另外,鉴于你刚刚立下旷世奇功,朕再给你一个机会,你儿子许胜,他的罪责和刑罚就交给你来定,如何?”

嬴政这话一出,不仅许七父子呆住了,就连一旁的其他大臣也都愣住了。

不过很快,这些人精都隐约猜到一些嬴政的想法。

虽说不是非常准确,但在心中多想几种可能,总有一种能对上答案。

而没有猜到答案的人眼见其他人没有开口说话,也都没有多嘴,默默的等着嬴政下一步的指示。

只是,事情总是有一些反转的。

“父王,不可!”

自从进入到这大秦学宫之后,就一直没有说过话的扶苏开口了。

自扶苏从上郡归来,被任命为刑部尚书已经有大半年的时间。

身为刑部尚书,刚刚嬴政让蒙毅直接把颜路带出处决的时候,他就已经想要开口反对了。

因为这不符合国家律法的流程,在扶苏看来,如果一国之主公然违反国家律法,这将会给整个国家带来毁灭性的打击。

不过,由于颜路已经主动认罪,那么皇帝直接下令处刑也并没有太大的问题,他也就没有说话。

然后,嬴政的第二决定又让扶苏有很大的意见。

许胜不仅参与了这次的行刺事件,更是严重违反军法,而许七包庇军中逃兵,按律是要连坐的。

只不过,扶苏本来就很反对连坐制,加上许七刚刚立下的功劳大家也都有目共睹,功过相抵也不是不可。

可扶苏怎么也想不通,为什么一向严厉的父王会让许七去审判许胜。

这时候,即便三年前他因为反对父王坑杀方士而被放逐边疆,他现在依然要出声反对。

“父王,刑罚之责,关乎国家稳定,如果父王继续这么肆意妄为的话,那是要动摇国本的。”

扶苏的话依旧那么的犀利且难听,但嬴政却反而有些欣慰。

如果是三年前的扶苏,估计在颜路被拉出去的时候就已经跳出来了。

如今却能一直忍到他接连下达三个非常过分的命令,已经是很大的进步了。

只是,进步还是不够啊,性子还是着急。

忠厚仁义没关系,但是不够稳重却是致命问题。

不提他皇子的身份,这间屋子里,不管是官职还是资历,扶苏都要排在后面。

不说蒙毅、李斯、范增这三位位列三公的内阁首辅,就连萧何、韩信这些六部新贵也都没有开口说话,扶苏最后却没能忍住,可见心性还是不够稳重啊。

“恩,你说得有道理。”

“既然如此,额...”

扶苏习惯性的想要反驳嬴政的话,却没想到嬴政的话竟然是认同自己,脑子一时间没有转过来,原本将要说出口的话瞬间就被堵住了。

“这样,你都担任刑部尚书好几个月的时间了,事情也都办的还不错,许胜和张良两人就交给你去审查。”

今天嬴政来到这即将竣工的大秦学宫,最重要的事情已经做完了,其他的事情其实也没有那么重要了。

“另外,许七学部尚书之职已经不能做了,那么就暂任学部农科侍郎一职,今天的事情就发生在农科治下,许七协同扶苏一起审查。

不过,审查工作得在农家弟子处理完那些稻种之后再进行。

许七,这批稻种不能出现任何问题,你可明白?”

目前来看,现在堆在外面的那些稻种说是重于泰山也不为过。

“臣明白,许七拜谢陛下!”

虽然嬴政一系列的迷惑行动让许七脑子有些转不过来,但有一件事情可以明确,那就是除了许胜之外,农家弟子应该都没有什么危险了。

至于许胜,本就是死罪。

...

这边,嬴政刚刚处理完这些‘琐事’,整个过程也没有花太多时间,也就不到半个时辰的时间。

外面,铁鹰也带着他收到的情报走进屋子。

情报上记录着的是和大泽乡兵变的相关信息,事情和许七所说差不多。

但有一件事情不一样,一千名兵役,并没有全都逃跑,甚至于是大半都没有逃跑。

两名负责督军的郡吏也没有什么大碍,只是被打晕过去而已。

而最终,即使剩下的士卒抵达渔阳的日子晚了两天,但他们并没有死。

有两名郡吏作证,证实众人的确是因为天灾而延误,在渔阳的将领并没有对这一批士卒做出责罚。

因为,年初之时,嬴政曾经在各种军律中加上了一条,非战时,进行军法处置的时候,要考虑不可抗力因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