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奇小说>历史军事>没有科技领先的穿越?不,我有>第94章 刘家村二三事

“粮食都装车了么?”

说话的人叫做刘己,是这个村的里长。

“里长,都装上了。”

刘老三指着眼前的五辆大车说道:“各家除了必要的口粮和种子,其他的粮食都在这里了。”

说到这里,种了大半辈子田的刘老三还是有些不忍,用手轻轻摩挲着装着粮食的草袋子,哪怕是三十年前娶媳妇那天晚上,他怕是也没有这么温柔过。

“刘老三,你最好说的是实话。”

刘己有点不耐烦,只得不断用手去撕扯着脸部耷拉下来的皮肤。

这一幕虽然有点惊悚,但刘老三并不在意。

现在的刘己只是一个黑黢黢干巴巴的老头子形象罢了,但刘老三知道,在皇帝陛下的圣旨到村子的那一天,刘己作为附近百里最大的地主,还是一个白白胖胖,长得颇为富态的老头子,嗯,就是看上去很有福,过年的时候你都想把他直接挂在门口祈福的那种。

后来,刘老三是亲眼看到传旨的官差进了刘己的院子,两人聊了蛮久,直到刘老三磨了两簸箕的面粉,他们都还没有聊完。

以往的官差都是放下公文就走,最多最多嘱咐几句,例如说:“这是上面很是看重的事情,一定要抓紧”,或者是:“这事不用急,上头也就是一时头脑发热罢了,你拖个几天自然就烟消云散了。”但绝对不会在一个里长家里滞留如此长的时间...

总不能是不认识圣旨上的字,几个人在屋里查字典吧?

更何况刘老三亲眼见到官差们是黑着脸进去的,说明绝对不是好事,若是好事,报喜的声音和讨要赏钱手在五里开外就伸过来了。

又过了不知道多久,总之就是很久,久到刘老三一直悄悄盯着的蒋家寡妇都洗完衣服回去了,刘老三都没有注意到,那两个官差才从刘己家里出来。

刘老三发现出门送官差离开的刘己,脸色已经和锅底差不多了,甚至于比刚刚那官差来的时候还要差。

说起来刘老三和刘己也算是亲戚,虽说自己算是刘己的半个佃户,但刘老三更多的时候认为自己只是在帮亲戚的忙而不是佃了亲戚的田,而刘己给他的也不是工钱而是亲戚之间的人情往来罢了。

有了这样的心思,刘老三就能和刘己说一点佃户与地主不能说的话。

他觉得他有必要过去问问发生什么了,看能不能安慰一下刘己--天底下没啥难事,毕竟刘家还有足足五仓的粮食,不可能存在这样的富户过不去的坎。

但在刘老三距离刘己还有五步远的时候,他第一次看见这个天下第一有钱人(他认知中的)崩溃了。

常年带着和煦笑容,哪怕见到条狗都要打声招呼的刘己突然暴起,虽说以他的身材和体重,不仔细看实在是看不出来他还蹦了一下,然后指天大骂,在短短半盏茶的功夫里,大凉帝国中部乡村里所有的骂人土话都从这个和善老头的嘴里喷涌而出,有些比较狠的词汇甚至出现了不止一次。

刘老三惊呆了,他倒不是担心骂了老天爷会被上天惩罚,这些年日子过得不顺的时候他没少骂老天爷,但老天爷要么真的是不介意,要么真的是没办法,总之就是没有和传说中一样用雷直接把他给劈死。

既然他刘老三不会死,那么刘己也不会,咱的思想就是这么的纯朴。

他在意的是经此一骂,刘己几十年在村里创造的和蔼人设就彻底崩塌了,而这是刘己最在意的事情。

他怎么就这么不珍惜呢?

看着左邻右舍全都出门观望,有人甚至开始指指点点,刘老三有心想把看热闹的人都劝回去,却根本不知道从哪里下手。

正当他焦躁不安时,刘己停止了对老天爷的输出,一屁股坐在家门口的地上,然后带着十万分的悲痛哭嚎道:“陛下,我的陛下啊。”

!!!

难不成夏君傲陛下?终于驾崩了?

不至于啊,陛下春秋鼎盛,听说后宫的不少宫女都送给那个林海陛下了,怎么还能好端端的驾崩?

难不成是被刺杀?这也不对啊,陛下不是都和其他陛下一起在黎明城了么?怎么可能出事?

总不能是黎明城里面出事了?或者说黎明城会盟根本就是个阴谋?

刘老三一时间想到了很多很多...

刘己很快澄清了自己给大家带来的误会,他嚎哭道:“是臣无能,让陛下冒此奇险,受此大辱啊...陛下您是一国之君,身系天下,您怎么可以亲自去啊...还说借?借什么借?老臣的身家性命都是陛下的,老臣一定为陛下做到...”

经过这样不清不楚的澄清,刘老三更加困惑了。

他知道刘己年轻的时候考过科举,不过最好的成绩是童生的最后一名,所以注定是无缘官场的,最终也只得花点钱弄个不入流的里长当当,算是过过官瘾。就这样的地位,根本就不配在陛下面前自称臣的好吧。

更何况陛下找刘老三借东西?

这刘老三还有什么能被陛下看上眼的?总不能是他那个每日除了吃就是睡,最擅长的技能是挖鼻屎,陪嫁已经出到了五百斤粮食都没有人愿意娶的女儿吧?

倘若真是这样,这个大凉帝国吃枣药丸。

嚎哭了足足半个时辰,稍稍缓过来的刘己便蹒跚的走向村口的大钟,刘老三这时才放下心来:还知道召集村民议事,看起来人没有失心疯。

不多时,全村所有的当家人都集中在村口的老槐树下,刘老三搀扶了刘己站上了树下的石磨,然后刘老三高举着手中的那张公文,对着还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一头雾水的当家人嘶吼道:

“这是陛下的圣旨!”

“帝国有难了,陛下有难了!”

“帝国需要我们的帮助,陛下需要我们的奉献!”

“自今日起,各家留下必要的种子和口粮,其他的全部收缴大库,运往黎明城...陛下说算他借的。”

“自下月一日起,年十六至五十之男丁,年十八至四十五之健妇,均编组成军,会有军官前来指导训练。”

“各家各户不得擅自增丁,四年后,陛下领头,带我们去打仗,全都要去!”

刘老三没读过书。

刘老三听人说过书。

听人说书也是要钱的,哪怕没钱,一小袋子粗米或是灰面总是要的,总不能让人家说书先生白来一趟不是?

但听了几十年的书,关于打仗的事情他也听了不少,有些耳熟能详的段子他甚至能背下来,但他从未听过打仗需要如此准备的。

有点丧心病狂了。

不,这就是丧心病狂。

只不过贫乏的词汇量让刘老三说不出这个词,但他懂这个感受。

到底是要打个啥,才需要大凉帝国的皇帝带着全部的百姓,带着全部的粮食去攻打?这么多的人和粮食,哪怕是要把天上的天宫打下来给皇帝陛下住都足够了吧。

刘老三一边想一边听,总算是把内容听了个七七八八,说起来也不复杂,就是说有个叫做“暗渊”的人还是地方,总之就是那里坏透了,四年后要冲出来把大陆上的人全给杀了,连刘己家的傻子女儿都不放过。

现在皇帝陛下和其他几个国家的元首商量好了,大家并肩子上,弄死那个暗渊,不过听说那个暗渊很是厉害,就连现在风头最盛的清河皇帝都不是对手,所以皇帝陛下要动员全国,集中全国的人力物力去决一死战,当然,其他国家也会这样做,到时候西南最偏远的山区里的山民都会扛着打猎用的短弓来支援他们...

这话听完,有人忧,有人哭,有人无所谓。

刘老三就是那个无所谓的。

毕竟他全家最值钱的财富就是他现在身上的这身衣服--仅有五个破洞和七个补丁,算起来还是件九成新的好衣服。

若是要他去打仗,皇帝陛下总不能把他衣服收走,让他光着屁股去冲锋吧?弄不好还得发他一身军装。所以对于刘老三来说,去打仗,一定不会亏,弄不好就血赚。

有人就很忧虑,因为陛下要求把所有的粮食都集中起来,只留下必要的部分。

在这个年头家里还能有存粮的,起码都是个有自家土地的自耕农,说实话,攒一点粮食是真不容易...

还有人哭,嗯,那就是刘己...刘老三觉得最该忧虑的就是他,毕竟他家里五仓粮食,藏都藏不住...

刘老三记得,就是从那天开始,刘己就在村里东奔西走,劝说大家主动登记从军,劝说大家把半夜悄悄埋在地里的粮食取出来,装车,再拉走...

为了服众,他首先就当着全村人的面,清空了自家的五个粮仓,只给自己和闺女留了一缸粗米...

用他的话说就是,总不能让陛下饿着...

也不知道陛下能不能看上他家的粮食...

有人想逃荒,他去劝,有些劝了回来,有些劝不动的,还把他推到了田地边的灌溉渠里,还得刘己差点就交代在了那里...

刘老三不止一次的听着刘己在窸窸窣窣的自言自语,大概都是什么“臣来护驾”之类的鬼话。

不到半年,刘己黑了,瘦了,嗯,瘦了不止一圈,以至于脸上和肚子上的皮肤都耷拉了下来,现在扯着自己的耷拉在外的皮肤玩耍成了刘己的一个新的喜好。

“车装完了,我出发了啊。”

从回忆里走出来的刘老三对刘己说道。

“走慢点,走稳点,一定要把每一粒粮食都叫到县衙的公仓里!”

刘己记不得这是发出的第几车了,不过没事,他都有记录,只要回去翻翻本子就好,不过不管是第几次发车,他都会如此的嘱咐到。

“放心,这条路走了几百次,熟!”

“那就走吧。”

说完,刘己头也不回的就走了,他还赶着去田里看看,这几天收粮食,田地里应该有不少可以捡拾的,那些汇聚起来也不少,可不能给人私藏了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