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奇小说>总裁豪门>重生八九:青春作伴好还乡>第342章 分东西

李明很快就把炉子拉了回来,其中给梅斌和林明久各送了一台过去,收取出厂价八十元。

在林军的批发部卸了十一台炉子。

其中一台炉子将随往滨城送防盗门的车送到唐凯那里,炉子钱唐枫给套了。

这还剩下七台炉子全部拉到了徐西村。

其中五台将送到郭显易那里让他代为销售。

这还有两台炉子送到闫三小店一台,不要也得要。

最后剩一台炉子唐枫想送给了姥爷家,但担心他老眼昏花玩不明白再来个煤气中毒,最后也打消了这个想法。

就放在家里当样品,说不定谁就买走了。

不过这炉子确实出来的有些不合时宜,再早出来哪怕一个月也行。

现在想把它推销出去,不太容易。

大英机械厂明显也没有钱去做电视广告,只能听天由命了。

只要能坚持到明年,这产品还是很有潜力的。

但大英机械厂能坚持到明年冬天吗?

十一月十三号这天,老天突然的就来了一场雪。

虽然雪不是很大,落地就化了,但是气温是实实在在地下降了,直接就到十度了。

气温在十五度的时候,人体就会感觉到凉,十度的时候就会感觉到冷。

到五度就开始感觉冻。

现在室外十度了,自然也就冷了。

唐家锅炉开始启动了,在十三号这天开始上水。

唐枫雇来的水暖工仔细地检查取暖线路,看看有没有漏水的地方。

上水合格完毕,就开始供暖,什么早一天晚一天的,需要就供暖。

因此十四号早晨,唐家锅炉房就开始冒烟。

为了保证供暖,唐枫雇佣了两个锅炉工,他们一个白班一个夜班,每人每月四百块钱。

唐枫早晨一起床,就感觉家里的温度温暖如春。

看了一下温度计,二十六度。

这个温度有点过分了,能保证二十二度就可以了,二十六度就感觉热了。

家里是这样的温度,厂房里也是如此,员工们穿着短袖就可以工作了。

梅玲穿了件淡黄色的线衣,在唐枫面前晃来晃去展示美好身材。

再有一个月,这一年也就结束了。

“没算一下,咱们今年挣了多少钱?”

今年游戏机组装厂挣了多少钱唐枫根本不知道,不能不说这很不负责任。”

梅玲从保险柜里拿出一个账本:“你自己看!”

这是一本游戏机销售账,上面一笔一笔清清楚楚地记录了今年厂里每一台游戏机出厂的详细信息。

某天某时,几台游戏机出厂,游戏机上安装了什么游戏,成本多少,利润几何。

记录的清清楚楚,有条不紊,每个月还有一个总结。

唐枫哪有兴趣一天一天的往下看,他直接后拉到每个月的月底。

六月售出了八百三十台游戏机,实现利润一百三十万元。

七月售出八百五十八台游戏机,实现利润一百四十九万元。

八月份售出九百二十台游戏机,实现利润一百七十万元。

九月份,售出游戏机是一千三百五十八台,实现利润二百二十万元。

前四个月,每月的利润基本保持在一百三四十万元上下。

从十月份开始,游戏机的销售数量和利润都有了大幅度的增长,利润则超过二百万元。

从六月份到现在,游戏机厂总计实现利润八百万元。

总计卖出了五千多台游戏机。

握草!卖出过这么多的游戏机吗?

都让谁卖去了?

看来要实现千万元的利润也不是不可能了,这就剩两个月了,一个月拿回三百万的利润,也就能达到千万元利润了。

看完了这些数据,唐枫才开始看本月数据。

今天是十一月十四号,算是到月中了。

嗯?

唐枫意外地发现,这个月游戏机厂竟然销售出去了一千四百台游戏机。

真看到年底了,上游戏机的人是大有人在。

这怎么还有发往冰城的?而且还是一次性发了四十台。

这可是他的游戏机销售距离最远的地方了。

半个月就卖了一千四百台,剩下一个半月都按这个速度,有可能达到一千五百万的利润。

接下来唐枫就看这些游戏机都卖到哪里去了。

这浪费了他整整一上午的时间,最后总算是归纳清楚了。

买游戏机最多的地方自然是滨城,包括滨城周边的县级城市,但不包括红崖县。

滨城一共买走了一千六百台游戏机。

红崖一个小县城竟然也消化了三百多台游戏机,这确实有些惊讶。

其中红崖县城消化了二百四十台,青石镇消化了八十台。

红崖农村还消化了五十台。

排第二位的是省城沈城,拉走了一千四百台游戏机。

关键的是沈城的这些游戏机基本都是八月份以后才出现的。

也就是说沈城人发现红崖有游戏机组装厂,应该是八月份的事情。

沈城用两个半月的时间,就拉走了一千四百台游戏机,潜力巨大呀!

销售榜的第三位是安东地区,一千多台。

再往下就是辽省的其它城市,从百八十台到四五百台不等。

省外的就是白显文经手了三百多台,和冰城已经成交的四十多台。

省内的市场差不多也就这样了,省外的市场还没有开拓。

看来下一步就是往省外开拓了。

一上午的账本看得唐枫头昏脑涨。

今年冬天,游戏机厂的员工应该多发些东西,发什么呢?

员工们给他创造了这么多的利润,他自然也要多分些东西回馈员工。

“过年的时候我准备拿出五十万分东西,你有什么意见没有?”

虽然梅玲现在还不是他媳妇,但也要征求人家的意见,这是一种尊重。

“咱们厂所有人都划拉在一起一百四十人,一个人分三千多块钱的东西,不算太多。”

“那就这么决定了,我想想该分些什么东西。”

“现在离过年还有三个月,你想这个问题是不是早了?再说饮料厂那边什么情况你还不了解,你还能光想着这边呀?”

很有道理。

不过饮料厂才开了三个月,连投资成本都没弄回来,想来也不会有多少利润。

但就是没有利润,过年该发也得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