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奇小说>仙侠武侠>秦淮鸣月>第57章 十年之期 今日更完

寺院大殿处,人群有序的排着队进殿上香祈福。

殿内的僧人们维持着秩序,看起来井井有条。

不知为何,在寺院门口处喧嚣繁闹的景象,来到寺中一切变得祥和安泰,仿佛一道墙隔开成两个世界。

大殿外还有一条长队蜿蜒至一旁的偏殿,老方丈和几个弟子正在殿内。

从殿外看到老方丈慈善自若的面容,给人一种安定感。

此处的队伍大部分是慕名而来求医的,有的人孤身前来,有的是携老及幼,几人同来。

一部分人伸长了脖子张望,焦急等待着,而在殿内较近处的人,则是聚精会神的听着,安静的候着。

铛铛几声钟响,吸引了寺内或赶路,或观望的人们。

人们向钟声处集聚,一处厅堂里,有序的摆放着数十个蒲团。

蒲团正前方,明觉持佛珠正中站立,一些提前到来的人,向明觉行礼后,端坐在前排的蒲团上。

明觉一一合掌回礼,不曾懈怠。

后来的人们也陆续坐在蒲团上,有些人来的晚了些,已没有空着的蒲团,只得站立两旁。

明觉环视了一周,合掌行礼后,开始了今日的讲经。

前院的一处空地上,里三层外三层的围了很多人。

空地上是数十名僧人,或持长棍,或空手合掌,扎马步立于当众。

明俐在圈中缓步行走,边走边向身边的人群讲解着什么。

喝的一声,数十个僧人变换了姿势,或白鹤独立,或罗汉伏虎,或一苇擒龙。

片刻后,招式再变,聚拢的人群看着不断变换的招式,惊呼不绝。

明俐见聚拢来的人越来越多,便合掌对人群道:“阿弥陀佛,各位施主,修习拳脚之术,为强身健体,可磨砺意”。

“现向大家传授一套强身之术,虽只有寥寥数招,但持之以恒,对身体大有裨益,若有感兴趣的施主,可由场内众师傅传习”。

说着明俐将手转向了场内的僧人们,围拢的人群听言,脸上展露惊喜的表情,纷纷行动起来。

围住了场内的僧人,圈外的几位僧人走上前来,维持着现场的秩序。

明俐看着渐渐向自己这里围拢过来的人,微笑的合掌点了点头。

不到一个时辰,明辰手中的号牌便发放完毕。

看了眼空空的竹筐,与守门的几位僧人相视一眼,看着还在向寺门涌来的人群,略带歉意的合掌行礼。

“阿弥陀佛,各位施主今日号牌已发放完毕,请各位施主明日再来”。

明辰的话语声音洪亮,传声很远,近处的人甚至有些振聋发聩。

愣了一下,一青年人道:“怎么就发放完了,我明明看到前面那么多人都进去了,怎么到我就没牌子了,你这个和尚不老实”。

明辰闪身让出空竹筐,合掌:“阿弥陀佛,施主号牌确实发放完了,根据府衙的规定,结合我寺的实际接待情况,每日只能定量发放好牌,请施主见谅”。

“什么发放完了,我们都排了这么久的时间,怎么也得让我们进去看看啊”不远处的人群中嚷嚷道。

明辰和几位师兄弟好言安慰着大家,只是人群不满的躁动越来越强烈,明辰和师兄弟们难以应付。

这时,不远处的官兵列队走了过来,带头的军士,一声令下,官兵分成几组,穿插进人群中,将人群分割开来。

军士一挥手,官兵器械前倾,喝道:“后退,所有人后退”。

看着近在眼前闪着亮光的刃器,人群渐渐停下了躁动,在兵刃指挥下慢慢退出了距离。

军士走上前来,重声道:“凡不听劝阻者,以擅闯寺庙论处,就地伏法,押回府衙”。

人群闻声,低声议论了片刻,便不再向前,逐渐散去。

明辰向军士及官兵合掌感谢,军士拱手点点头,领官兵去往一边。

与前院的热闹不同,越往寺院里走,声响逐渐被层层墙门阻隔。

到了后院,与平日并无不同。

后院一处竹林内,程不悔带上石铐,凝神入心,气沉腹海,修习起来。

此时的程不悔与数月前,有了明显的变化,虽身形在石铐下依然显得乏力,但招式的流畅却是之前不可比拟的。

站在竹旁的景文,眉头却皱了起来,待的程不悔一套拳法打完,喘气休息间,景文走了过去。

将语不语的神情,程不悔看在眼里,笑了出来。

程不悔笑道:“怎么了,景文,有什么话是不能跟你程叔说的么”。

景文低头沉默了片刻,抬头道:“程叔,您的伤势究竟恢复的怎么样了”。

程不悔拿起粗布一边擦拭汗水,一边问道:“为什么这么问”。

景文眉头更紧了,有些急切道:“程叔,我刚刚看你练习之时,并未感觉到丝毫内力的波动”。

程不悔似乎被逗笑了,笑着说:“你程叔伤势并未痊愈,你怎么会察觉到内力呢”。

“可是,程叔你疗伤时间已不短了,与当初并无大的分别,功力也未有恢复的迹象,我是怕”。

见景文停住,程不悔道:“怕什么”。

景文身体微微抖动道:“如果治疗效果不佳,怕是要耽误伤势,可能造成更可怕的后果”。

程不悔感到话中的关切之意,也深知景文所说的道理。

程拍拍景文的肩膀道:“我相信方丈大师,而且我觉得这也是眼下最好的疗伤方式,景文,你相信程叔么”。

景文看着程不悔坚定的眼神,片刻后重重点了头,程不悔嘴角露出笑容,似乎松了口气。

“先别管这些了,听说你练的不错,来吧,让我看看”。

景文沉下一口气,点点头,衣摆腰间一系,曲腿蹬竹,腾空而上,拍竹枝,踏竹叶。

回身翻转,双脚勾竹杆,转身落下,身法依然飘逸潇洒。

程不悔的目光,从始至终都没离开景文,见景文收招落下,收起了脸上的喜色。

景文有些紧张的看向程不悔,程不悔起身严肃道:“身法飘逸未失,招式快准流畅,可见内功之扎实,不错不错”。

听话是在夸自己,但看脸色还以为又出了差池,景文也松了一口气。

“一招一式间,仍可看到运功的生疏,招出功滞后,功停招未收,还欠些火候”。

景文闻言,轻咳几声道:“程叔,我就知道你还留着后手呢,总是这样”。

程不悔哈哈道:“尚需努力,不可懈怠,今次给我的惊喜要大于以往”。

“真的嘛,程叔,那你回去可要跟我父亲好好夸夸我”。

“什么事情让你们开心成这样”卓琬凝提着竹篮,从远处走了过来。

程、景二人扭头看到走过来的琬凝,程不悔道:“刚试了景文的功夫,值得一笑”。

琬凝有些不信的看了眼景文,对着程不悔笑道:“是么,是你要求低了,还是眼花了”。

景文瞬时来了脾气,不满道:“你别门缝里看人,手下败将”。

琬凝一听,也不生气,和气道:“我知道你最近在练功,看你练了这么久,没想到气量还是这么小,白练了”。

“你”景文一时气堵,没说出话来,程不悔顺势接过琬凝的竹篮,好奇道:“琬凝,篮子里是什么,是采的冬笋么”。

琬凝含笑看着二人,拿过篮子,调皮道:“你们猜猜呀”。

程不悔看了景文一眼,回头道:“我还猜是冬笋”。

景文见二人看自己,胡乱想了个道:“是冬菇”。

琬凝呵呵的笑了起来,掀起盖子,一股香气扑面而来,景文闻着桂花的香气,咽了口水,看向篮子。

篮子里放着三碗粥和一盘点心,景文好奇道:“这是琬凝姑娘熬得粥么”。

琬凝笑笑道:“我哪有这么闲,给你们熬粥,这是前院的师兄送过来的”。

景文上前要端碗,被琬凝瞪了一眼,景文只得道:“程叔,您先来”。

程不悔摆手道:“你们先喝吧”。

琬凝端起一碗递给程不悔,程不悔有些不好意思,只得感谢的接下。

三人喝着粥,品着点心,景文饮下一口道:“这粥真香啊”。

忽然想到什么,脸色一变惊道:“哎呀,我忘了,今天答应跟馨莹一起去喝粥”。

见二人并未搭理自己,景文有些尴尬,看着点心问道:“琬凝,这个点心是你做的么,很好吃啊”。

“问题那么多,吃都堵不住你的嘴”。

程不悔听着二人斗嘴,喝着香气满满的粥,内心难得的平静下来。

抬头看天,星星点点的竹叶,偶尔也飘落几片,程不悔伸手接住一片,脱水后的竹叶,有些曲卷,泛黄的枯色从叶边慢慢侵入。

此时要是有壶好酒该多好呀,程不悔小心翼翼的看了眼琬凝。

瞬间就打消了这个念头,算了,还是不要打破这平静的氛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