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奇小说>历史军事>龙飞凤翔>第5章 洛阳失守

洛阳之战还不到五天,形势已经非常危急:守城的官军损失将近一半,城内剩余物资不断遭受无影门的破坏,尽管长孙刺史拼死保护,收到的效果微乎其微,箭矢几乎消耗殆尽,抛石车所用的石块一块都不剩,就连计划运送至城头的金汁,也在途中被歹人和愚蠢的百姓破坏……只有粮草还算是勉强维持——这是重中之重,长孙刺史安排了大量人力守护。

神丐再次见到长孙刺史的时候,发现他的头发已经急白了一半,神丐本想安慰忧愁满面的长孙刺史,可又找不到合适的言辞,只能拍了拍他的肩膀,无奈地叹口气离开。神丐的内心其实也很郁闷,他扒掉酒葫芦的塞子,对着酒壶咕咚咕咚灌了两大口后,心情稍微舒畅些。

他虽然闯荡江湖多年,可从没经历过如此的大战。眼前的一切来得太突然了,洛阳城现在外忧内患,能否坚守得住,还是个大问题。如果洛阳城破了,那么洛阳城的这些百姓怎么办?他实在不敢想象。

虽然以他的能力,可以救走一两个人,可他救不了一整城的人。他想到了龙清川,这是一个有勇有、进退有度的年轻人,

神丐找到龙清川时,他正在跟吴大财、乐凡小声地交谈,也许一个健康快乐的乐凡,才是他最大的安慰。当神丐委婉地询问龙清川对洛阳战局的看法时,龙清川毫不掩饰地告诉神丐:“以洛阳目前的战况,我们定然是守不住了,可能会出现三种结果。”

神丐在旁倾耳相听。

龙清川缓缓说道:“最好的结果是军令能够畅通下达,军队有组织的交互后撤,逐步放弃洛阳——但这会收到不抵抗的骂名,等此次战事一过,朝廷那些夸夸其谈的刀笔吏,定然会找机会秋后算账。”

吴大财反问:“这是最好的结果?我听着怎么像是最坏的结果了?”

乐凡不解地问:“那些刀笔吏真有那么坏吗,还秋后算账?”

龙清川说道:“一部人是坏,洛阳防守战的规模较大,以后必然会载入史册。这些人高举伦理道德的幌子,攻击封将军等人不战而退,无论结果如何,至少他们会在青史上留下名声;另一部人则是蠢,他们只会纸上谈兵,以文人的眼光罗列出若干个假如,假如洛阳守军坚守不退,假如封将军再果断勇敢点,假如朝廷另任用贤明的主将,假如洛阳的粮草军械供应及时……这些人哪知道如今战场上真正的局势?古人说书生误国,诚不我欺。”

吴大财啧啧舌,问道:“其他情况了?”

龙清川摊开双手苦笑:“其次,守军步步为营,不计代价的死守,以消耗叛军力量,但这需要封将军强有力的压阵,以防军队集体溃逃。如此下去,结果也是毫无疑问,守军定然是全军覆没。这样一来,朝廷和封将军的名声是有了,但就整个大局来看——于事无补,我认为这是个没有意义的牺牲。”

乐凡忧郁地问道:“我们还要听最坏的结果吗?”

神丐也是苦笑,示意龙清川继续说下去。

龙清川吸一口气后,缓缓吐出,然后说道:“最坏的结果,是洛阳的守军全线崩溃,无组织的逃跑,将找不到兵,兵找不到将,军队失去抵抗后集体被叛军俘虏或屠杀。”

“实在太惨了!”此刻神丐的脸上神情呆板,目光无神,他焦急地问道,“就没有别的办法吗?”

龙清川摇摇头:“我刚才骑快马巡视洛阳城几个关键城头,在城外叛军和城中无影门的内外夹击下,洛阳几乎不可能守得住。如果任由情况继续蔓延下去,我估计将会出现最坏的结果。如果有可能的话——我是说如果,建议封常清将军尽早做决策。有组织的战略撤退,与无组织的溃退,完全不可同日而语。”

可龙清川也深知,封常清是征战沙场多年的老将,他定然能看出战局的走向。他又何尝不想撤退呢?可谈何容易啊!

朝廷上那些纸上谈兵的重臣,日后定会追究封常清不战而退之责。更何况,封常清还在圣人面前吹牛,他定会献上安禄山的人头,所以,他又怎能这么窝囊地退出洛阳了。

战局的变化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双方军事实力的强弱,最终都会在战果上反馈出来。

叛军集中所有的力量攻击上东门,各种攻城器械持续地、轮番地进攻,在防守力量不断地衰减下,洛阳守军已没有能力支撑。

终于,洛阳的上东门失守了,叛军一拥而上攻入洛阳城。

封常清带领所属人马边战边退!

都亭驿失守!

宣仁门失守!

一点击破,全线崩溃!

此时的唐军兵败如山倒,最坏结局还是出现了!

无计可施的封常清,组织身边剩余的几百亲信,砍倒大道两边的树木,焚烧后以阻碍叛军的追击。然后他带着残兵败将一路向西逃跑,洛阳城在坚守了一个月后失守。

长孙瑾在刺史府忙得晕头转向,长孙瑜一身戎装披挂,拄着长枪一拐一拐地走进刺史府,看他的神情已是疲惫之极。长孙瑜沉痛地告诉众人:“洛阳上东门已经被攻破,叛军已经攻入城了。”

长孙瑾心里悬着的石头终于落下,全身反而轻松了许多。

洛阳迟早有这么一天,就是没想到官军会如此的不堪一击。长孙瑾静静地瘫坐在胡椅上,不知不觉中,他已泪流满面。所有人都心知肚明,洛阳的沦陷,意味着洛阳的百姓即将面临灭顶之灾。

龙清川拉着神丐和吴大财悄悄地商量:“前辈,洛阳城破,叛军两个时辰之内必定杀入刺史府,当务之急,是劝说长孙刺史赶紧撤退,再晚恐怕来不及了。”

面对神丐的劝说,长孙瑾摆摆手:“洛阳城已破,百姓陷入叛军之手,我岂能独自苟且偷生?我又有何面目再见圣人?”

龙清川见长孙瑾颇有殉国的意愿,便想法劝说道:“长孙刺史,你要是不带头撤退,跟着你一起出生入死的兄弟,他们怎么办?你还是大唐洛阳城的刺史,保家卫国的使命还没有完成,岂能临阵打退堂鼓?”

长孙瑜也劝道:“是啊,阿爹,虽然洛阳城已破,但长安城还在,圣人还在,我们总有一天会收复洛阳。你还是我们洛阳郡的主心骨,千万不能自己乱了方寸啊。”

长孙瑾眼前一亮,双目恢复了往日的神光,喃喃道:“对,对,圣人还在,我还不能倒下,我还要组织力量跟他们拼到底。”他立即站起来,在屋子里来来回回地踱着步子,片刻后,他问道:“我们还有多少州郡兵?”

司兵参军赵二牛在旁回道:“以目前统计的人数来看,我们大概还有两百余人。”

长孙瑾默默点点头,然后吩咐道:“这样,你带着他们所有人,将洛阳仓库的金银、布帛全部运走,不能留给叛军一丝一毫。”

龙清川一听,急了,都火烧眉毛了,他还在考虑这等事,这是要钱不要命啊!

他赶忙建议道:“长孙刺史,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为了能尽快撤离战场,我们只能带着随身干粮突围……”

长孙瑾摆摆手:“我又何尝不知,可这些都是洛阳百姓辛辛苦苦积累下来的财富,我怎能忍心看着他们落入叛军之手?”

龙清川道:“事急从权!集中力量突围才是目前重中之重。”

神丐劝解道:“这样吧,赵参军带着州郡兵转移财宝,我们几人跟刺史府的侍卫一起,掩护刺史和眷属突出重围,你们看怎么样?”

龙清川彻底急了,怒吼道:“行军打仗,需要根据实际战况而作取舍,而不是普通人眼里的仁义道德。如今叛军大军已攻破洛阳城门,城内守军的抵抗微乎其微,叛军推进的速度必然很快。而我们是失败的、撤退的一方,必须要快!”

龙清川大声吼道,他几乎不能控制自己的情绪:“我们的动作必须要比叛军快!”

长孙刺史阴沉着脸,不再言语。龙清川不知他脑子里到底在想什么,也不知怎么劝诫,急得团团转。

乐凡悄悄拉着龙清川的衣角,眼神示意他不要做无谓的争辩。龙清川冷静下来,无奈地苦笑,摇摇头低声叹气。

洛阳城内大火漫天,烟气遮天蔽日!

叛军攻入洛阳城后,烧杀抢掠,无恶不作。所到之处,哀鸿遍野,血流成河,生灵涂炭,年轻貌美的女子被无情地蹂躏,平民百姓的财产、粮食尽数被劫夺,数之不尽的城池和乡村遭到了摧毁。

洛阳城的尸首堆积如山,鲜血成河,士卒惨死的状况以及血腥味令人直呕。战场就是这么残酷,一将功成万骨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