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奇小说>古代言情>白月光君后失宠了>第26章

  姜宣与姜守惊讶地对望了一眼,姜守问:“什么病?怎么病的?”

  “伤寒。”侍卫答道,“前几日夜里饮醉了酒,又受了凉,起初没当回事,接着几日连续饮酒,病情便加重了。如今仍在发热,似乎起不来床。”

  “太医怎么说?”

  “说好好将养,会没事的。”

  “将养多久?”

  “一月左右。”

  姜守点了点头。

  姜宣的目光在姜守和侍卫二人间挪动,渐渐回过味儿来。

  尊者生病,太医的说法历来含糊,“将养”、“会没事”、“吉人自有天相”之类多是虚话,但如今既然加上了准确的时日,那问题就应当不大。

  这时姜守又问:“朝上情形如何?”

  侍卫道:“这几日陛下龙体有恙,对朝务稍有懈怠,朝臣们颇有微词。而且有些朝臣已经知道了陛下从宫外带回来一个人,还将君上发来冷宫的事,认为陛下行事荒谬。此次陛下生病,连朝会都难以坚持,他们更认为陛下是受了那人迷惑,耽于享乐,玩物丧志。”

  姜宣:……

  这些朝臣先前总说他和哥哥的不是,现在看季恪宠爱白玉弓,借选秀谋权的如意算盘落空,便又针对白玉弓,还把自己当作工具,好讨厌。

  他不屑地哼了一声:“肯定是御书房大臣、兵部尚书和九门卫都统说得最起劲儿吧?从前他们就凶死了,好像不跟季恪作对就不舒服。”

  “御书房王大人的确劝诫了陛下,但不算凶。”侍卫微笑着说,“兵部尚书这回没吭声,九门卫都统倒还帮着陛下说了几句话。”

  “唔?”姜宣一愣,这倒是没想到。

  “其实自打君上管理九寺五监起,九门卫都统就收敛了许多。”

  “为什么?”

  “属下也不懂,或许是因为他发现君上有才有德,因而折服。”

  “我才不信。”姜宣愤愤地说。

  一直没说话的姜守这时道:“好了,你不能在此久留,下回再说吧。”

  “是。”侍卫行了个礼,提着吃过的餐盒离开。

  房门关上,姜守仍不说话,姜宣便凑过去问:“哥哥你在想什么?”

  姜守神情复杂道:“事出反常必有妖。”

  姜宣:???

  怎么好像突然就危机四伏了?

  -

  季恪生病,朝务挪到了寝宫。

  药香弥漫,他披着袍服靠在床头,听几个重臣奏事。

  一个多时辰过去,重要紧急之事议完,朝臣告退,他按了按眉心,刚有些放松,突听一人又道:“陛下,臣有话密奏。”

  季恪斜眼一瞥,其他人都走了,只有九门卫都统站在那里。

  想起朝上他曾为自己缓和剑拔弩张之势,便应允道:“准奏。”

  “谢陛下。”九门卫都统上前,“陛下,如今局面,臣以为只有一法可解,请陛下以身边之人取姜氏而代之。”

  季恪:!!!

  被臣下直言私事,他本能地厌恶,但他毕竟是皇帝,皇帝没有私事,只好忍耐。

  九门卫都统观察着他的脸色道:“名不正则言不顺,有了名,众人自然无可指摘。”

  季恪沉声道:“然君后无罪。”

  “身为君后,拈酸吃醋不能容人便是罪,私自离宫更是大罪!何况大将军擅离职守深夜闯宫,便是诛灭九族亦至允至当,陛下已然仁慈至极,又怎能再为了那等不忠不义之辈失了人心呢?”

  季恪登时目光凌厉:“内廷之事你如何得知?”

  九门卫都统提衣跪下:“禀陛下,天下没有不透风的墙,如今知之者尚是少数,等到了人尽皆知的时候,陛下威德便会尽丧,陛下登基时日尚短……”

  “够了。”季恪摆手,阴鸷地压着眉眼,“兹事体大,朕会细细思量。眼下卿既有此担忧,走露消息的事便交予你,若再让朕听到议论,拿你问罪。”

  九门卫都统一怔,而后伏低身体:“臣遵旨。”

  “下去吧。”

  终于都走干净了。

  季恪倚在床头咳了一阵儿。

  方才九门卫都统的话令他很是上火,因为那些话都对,他现在把两个人、两件事弄僵成这样,他也不知道接下来究竟该怎么办了。

  尤其近日生病之后,他越发觉得自己无能,有时甚至在想他是不是并不适合做皇帝?从前为了这个位子拼命的种种,是不是都错了?

  他咳得伏在床边,一手攥着被面。

  其实他从小就体弱,时常生病,母妃因此很看不上他。

  那时他听说民间穷苦人家的孩子病了,父母都会给孩子买些平时不舍得买的东西,就深感自己连个穷苦孩子都不如。

  他只好努力练武,期望强身健体减少生病,但最一开始却是越练越病,母妃便整日将那些无用无能的话挂在嘴边,直到过了好几年,他才终于不太生病了。

  侧门一响,白玉弓端着药进来,看到季恪在咳,连忙过来帮他捶背顺气,愧疚地说:“都怪我没照顾好陛下龙体,陛下喝药。”

  季恪接过碗,压抑着咳嗽,边喝边皱眉:“这药似是比昨日更苦了。”

  “陛下近日胃口不好,单是喝药,自是越喝越苦。”

  季恪叹了口气,靠上竖枕,突然说:“当皇帝却是件比喝药更苦的差事,有时候真想撂挑子不干。”

  白玉弓去一旁的热水盆中搅帕子,劝慰道:“九州万方扛在陛下一人肩上,陛下自然最累,所以陛下一定要好好将养,天下民生没了您可不行。”

  季恪黯然。

  这话原是没错,然而此时此刻,他却更想听一句“撂挑子就撂挑子,不想干就不要干”。

  就像那日郊野春游,姜宣曾经说过的那样。

  -

  时光飞逝,转眼两个月过去,秋天到了。

  今年比往年凉得更快,这几日尽是下大雨。

  姜宣歪在窗边躺椅上读书,半晌后打了个哈欠,却不想睡,便来到廊下看雨。

  昏暗的天空上一行大雁飞过,由北向南。

  记得今年初春进宫时,正是大雁从南方飞回,一路上,他几乎是和大雁一起。

  那时他觉得这是个很好的寓意,因为他要去成婚,而大雁是最最忠贞的鸟儿。

  那时的他就像一只忠贞的大雁傻乎乎地飞进了季恪的怀抱。

  然而由春到夏,再由夏到秋,天气冷了热,热了又冷,他的经历与心绪也冷热交替,直到如今趋于平静,除了肚子里的小宝宝,再也什么都不剩下。

  如今小宝宝长大了一些,把他原本十分平坦的小腹撑起了一点,穿了衣裳看不太出来,可实际上,小宝宝已经会动了。

  每每一动,就好像他肚子里有一条脑袋很大眼睛很圆表情很呆的游鱼正在摆尾,令他一会儿惊讶,一会儿乐不可支。

  想到这里,他笑了起来,露出脸颊上的酒窝。

  他伸手揉啊揉,所有人都说这酒窝是他最可爱最好看的地方,唯独季恪不喜欢。

  ……所以季恪不是人!

  哼,哥哥跟他透露了,如今诸事已妥,十日内必定行动!

  他要离开了,管他季不季恪、喜不喜欢,最多十日后就都烟消云散!

  -

  明威殿。

  季恪披衣靠在榻上,片刻后打了个哈欠,放下手中的书,双眼无神地望向虚空。

  上次一病当真是病来如山倒,至今没好利索,药方连连地换,大的症状是没有了,但依旧体虚无力精神不济,心情亦不好。

  秋雨寒凉,窝在寝殿里,他越发惫懒,什么都不想做、什么都不愿管。

  不远处的案前坐着那道清淡的身影,周围布满了奏折——

  白玉弓正在按先前他和御书房大臣们商议好的结果批红。

  宫灯正好,药香与熏香正好,提笔静思细写的人也正好,仿佛不一会儿,那人就会抬起头来,开心一笑,露出脸颊上的酒窝。

  季恪乱飞的思绪一顿,心也揪紧了。

  最近他时常恍惚,时常看错或想错,不知道是为什么,但有一点他确定了:姜宣和白玉弓的确不像,举手投足,由外到内都截然不同。

  “陛下,我给您念念刚批的十份。”白玉弓放下朱笔。

  “不了,朕信你。”

  季恪的语气透着疲倦,白玉弓走过来扶他躺下,含笑道:“陛下乏了就睡一会儿。今年秋雨多,正好借机调养,不如过几日去行宫温泉?如今九门卫都统大人也入了御书房,得力之人更多,陛下不必忧心朝务。”

  季恪“嗯”了一声,闭上眼睛准备入睡。

  白玉弓拨暗灯光,将熏香挪近榻边。

  不多时,季恪呼吸沉稳,白玉弓垂着眼帘片刻,缓步走到一旁,轻轻打开立柜,取出其中一个精致的长盒,翻来覆去地琢磨。

  -

  八月初一。

  大雨噼里啪啦地砸在地上,激起一连串气泡。

  姜宣捧着暖手炉坐在茶桌边,如临大敌地看着对面的姜守。

  姜守一改近日燕居的随意,穿了身黑色的箭袖紧衣,头发束起,露出发迹处一道浅浅的伤疤。

  他拎着酒壶与小杯,不急不缓地自斟自饮,仿佛在思考,又仿佛在预备。

  雷声起,姜宣紧张地咽了下口水,姜守把小酒杯捏在指尖,平静地说:“一切就绪,今日行动。”

  然而姜宣却从他的眼里看到了一丝担忧。

  “哥哥还有顾虑?”

  “不是顾虑我们。”姜守放下酒杯,皱眉看窗外的雨势,“而是总觉得要出别的乱子。”

  “什么乱子?”

  姜守摇了摇头,起身道:“直觉罢了……不管了,先办咱们的事,我这就去见陛下,你在此等候,一个时辰后不见我,你就换上这个,依计而行。”

  他从茶桌底下拾起一个包袱扔给姜宣,转身跳出大开的窗,快步走进雨里。

  姜宣跟到窗边,只见姜守犹如一只夜鹰,在雨中“唰”地一掠,跃过高高的宫墙。

  打开包袱一看,那是一身宫中侍卫的制服。

  -

  明威殿。

  白玉弓扶着披了毛领大氅,面色仍见虚白的季恪向外走。

  銮轿在殿外等候,按先前提议的,季恪今日将前往京郊温泉行宫养病。

  刚刚登轿,一名侍卫从雨中快步而来,单膝跪地。

  “禀陛下,大将军求见,说有要事禀奏。”

  季恪蹙了下眉,白玉弓迅速瞥他一眼,进言道:“陛下,雨天路难行,行宫远在京郊,不便耽搁。”

  季恪思索数息,突然一按扶手站了起来:“宣他进殿,尔等退避。”

  白玉弓低垂的眼眸一顿。

  这个尔等,看来是包括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