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奇小说>历史军事>旅明【完结】>第536章

  来文的……还是那句话,只要姓曹的不在广东举旗造反,只要北方的鞑子一天不死绝,崇祯是绝不会给两广盐运司并一干盐商背后的那些政治势力撑腰的。

  话说回来,既然盐政在盐商和腐败的盐运司手中日益败坏,朝廷同样是收不到税,那么曹川贩私盐牟利和一干盐商贩盐,对崇祯来说有什么区别?走了王八来了鳖而已。

  最令正人君子们恶心的一点是,原本在这件事上理应做大家后台的两广总督,却是熊文灿这个坐着曹氏大舰来上任的老贼……

  明暗试探了两手,发现面对的真是一头钻入体制内的超级大老虎后,广东的盐政系统感到了绝望。

  接下来是一段时间的混沌时期:任何人只要有钱,就可以去新区码头批发食盐,不分良贱。

  这期间一部分盐商还试图搏一把,全数吞下曹总兵手里的盐货囤积居奇,然后头铁的人就被无穷无尽从夷州运来的细盐给弄了个倾家荡产——台湾七股盐场早已实现中等规模生产了,新区码头随时都有500吨以上的库存盐待售,穿越众抠着脚就把盐商给办了。

  通过这种方式,穿越众得以在最短的时间内,用“食盐倾销”,一举冲垮了原有的食盐官私销售渠道,旧有格局被彻底打乱。

  到了这时候,穿越众施施然出来收拾乱摊子了。办法很简单:划片销售,各地设置代理商,和其他货物一样。

  而经历了和曹总兵暗中掰腕子的盐商们,这下终于知道了厉害,再也没人敢扎刺,一个个老实拉着银车,去新区码头竞标各地的食盐代理权了。

  在表态投靠新主,竞拍到了各地盐业代理权后,一个由部分盐商和新兴商人们组成的两广盐业批发代理商集团就形成了。

  而盐商们很快就发现自家参与进了一个高效,廉洁的新式商业批发网络。感受到新模式的魅力后,很多有远见的人欣喜若狂——只要曹总兵不倒台,那么大伙今后赚的钱只会更多。

  在这件事上真正受损的,其实是广东的盐政衙门。曹总兵用海量的精盐做武器,掀了桌子,掌握了事实上的广东盐政,侵蚀了固有的官府权利。

  最终,穿越众大获全胜,得以在广东复制了福建的盐业格局,形成了新的,和穿越政权利益捆绑的新盐业集团。

  这之后,一种后世再熟悉不过,却在这个位面属于惊天一声雷的合同要求,实实在在颠覆了两广商人们的认知:两广盐业总公司给所有代理商都规定了最低销量,代理商来年卖得少,有惩罚,卖得多,总公司有返利。

  商人们确实震精了:从古到今,只听说过货物不够,还从没有听说过这种逼着大伙多卖货的章程。

  其实穿越众在这件事上也满无奈的。三年多来,他们在台湾开办工业区疯狂搞工业建设,然而到了今天,真正能在数量上颠覆传统的卖方市场,实现倾销,体现工业化优势的,却反倒是食盐这种原材料——尽管这些食盐也是用工业化模式生产出来的,但是总不如流水线上出来的东西有成就感。

  食盐大肆倾销的后果,就是第一时间消灭了私人盐枭。现如今在福建和广东,大盐枭都洗白当了穿越众的经销商,小盐枭真绝迹了。因为各地经销商都在地盘内按照合同拼命销货,以前没去过的沟沟坎坎都被经销商开发了起来,遍地都是价格便宜的私盐,私人盐枭的获利空间没了,这种职业自然而然也就消失了。

  前因后果说清楚后,吴掌柜这一次来到贺家坝子的真实背景也就呼之欲出了:白记连锁杂货公司作为增城县的食盐代理商,现如今需要把之前不重视的本地市场都开发出来,所以吴掌柜这次在年后不久,就带着商队来到了偏僻的贺家寨,其根本目的,还是联络老客户维护渠道,为今后更多的商品找到销路。

  事实上明人一点都不傻。认识到食盐货源充沛到需要订合同完成规定销量后,反应过来的白记杂货,很快就调整了商业模式,从等客上门变为主动出击,多年未见的老兄弟,这次主动上门来看望老哥哥了。

  第524节 吴掌柜的日常(三)

  穿越众先是用倾销冲垮了盐业旧格局,然后利用自身庞大的武力做担保,强行建立起了新的市场机制。

  关于新规则,执行力度最强的,自然是在穿越众眼皮底下的广州城。至于县域,由于时间太短和交通信息闭塞,所以很多地方目前还处在新旧交替的混乱状态中。

  不过增城县是例外。借助一波剿匪,当地有能力和曹总兵作梗的势力眼下灭得灭散得散,其余人等噤若寒蝉,县域内一夜间变得路不拾遗平安喜乐,所以包括盐业在内的商业新秩序很顺利就执行了下来。

  商业需要+道路安靖,这2条原因,也是促成吴掌柜此次亲自带队来贺家坝子的前提条件。

  ……

  双方在寨子里的晒场称量完盐货后,贺管事扔下手中一把细盐,然后满意地捋捋胡须,点头赞道:“俱是上等货色,价钱也合适。老弟,有心了啊!”

  “呵呵,这也算是年礼了,自然要克己一些子。”吴掌柜当即是打蛇随棍上。

  贺家寨子由于地处偏僻,不管什么消息通常都要落后一些,故而这里的人对于县城方面的商业格局肯定是不太清楚的。老练的吴掌柜肯定不会告诉对方,其实盐价已经降下来了,而且货源充足,现在是渠道为王的时代。

  验看完盐货后,接下来是农具。

  这之前,由于穿越政权不愿意用工业品冲垮已有的传统手工业,所以产自窑区的农具基本上就是在岛内使用,鲜有外销。

  然而这种情况随着广州特区的新建,已经有所松动。

  考虑到即将在本地修建钢厂和开办一系列金属加工企业,所以穿越众现在开始在广州本地试水销售一点金属制品,其中尤其以农具居多。

  这中间的用意很明白:打出夷州金属制品在广大农民那里的口碑,顺便给传统手工金属加工业制造生活压力,为下一步收编这帮人做好准备。

  于是,伴随着吴掌柜的到来,贺家寨子的农夫们,生平第一次见到了钢制农具。

  用高碳钢锻压而成的锄头,闪烁着一层灰蒙蒙的金属光泽,刃口锋利,大小厚薄规格完全相同,从外表上看去就和传统的手工货有很大区别。

  另外还有闪烁着蓝色光芒,看上去单薄,却是韧利无比的钢铲,以及斧头等等一批高档农具。

  得知这批农具是精钢打造的夷州货后,寨子这边当即现场实验了一下,效果自然是不用说,传统的熟铁农具根本不是对手。

  贺人仲这下又笑呵呵地点头表示愿意掏银子了,尽管这批农具的价格要比普通货色贵一些。

  最重要的两种战略性货物验收后,剩余的就是一些日用品。这些日用品就不用寨子里统一收购了,而是放开来归各家自行采购。

  到了1631这个时间段,穿越众对这个位面的渗透已经越来越深,这其中最有代表性的,就是这些产自窑区的独特货物。

  就像当年的洋火洋烟洋铁钉销遍我大清一样,穿越众生产的暖瓶,油灯,灯油,缝衣针这些特产,一直以来也已经被商人们销售到了全球各地,哪怕是大明一个偏僻角落的寨子里,人们也对这些独一无二的美好货色不陌生。

  这个时候,寨子里赶来的贺家族人,已经将晒场位了个水泄不通,家家户户都在挑选着商队里的货物,男人女人那粗糙的脸上,纷纷露出了笑容。

  不过总得来说,农人的消费能力还是很低的。对于这些庄户来说,最受欢迎的货物,毫无疑问是缝衣针,牛仔布和蜡烛这些价格能令人接受的商品。

  缝衣针不用说,这正是最能展示工业化成果的一种商品。另外,用江南和印度的棉花纺织出来的牛仔布和卡其布,也是庄户们最喜爱的货物之一。

  古代的土布,由于工艺原因,包括所谓销遍天下的松江布,都有一个特征:光板。后世人熟悉的那种带着小圈的毛巾,或者毛茸茸的线衣内衣袜子等等衣料,古人是织不出来的。

  同样的原因,结实耐磨,穿着又舒服的牛仔布,卡其布这些布料,也在第一时间受到了明人的欢迎。

  然而即便是普通布料,对于底层庄户来说,价格也是不便宜的。所以男男女女们在犹豫半天后,最多也只能扯一身给当家人穿的份量,买不了很多。

  兜里的银钱总是有限的,哪怕今年的日子莫名其妙好过了那么一点点,但是庄户们依旧消费不了太多东西,买了点布料后,买一管缝衣针,也就差不多了。

  至于说油灯,暖水瓶这些数量少的高档货色,最终的消费者,还是以庄主家为代表的贺家寨高层了。

  今天庄主不在,作为亲信族人,贺人仲当然知道庄主家的需求,于是做主买下了油灯和大部分的上等夷州无烟白蜡,打火机和两个暖瓶,以及煤油也买了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