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的周末通常过得很快,尤其是生活节奏紧凑的竞赛生。

  麓州本土的高中参赛学生按照往年旧例从预赛就齐聚麓大,一个是就近方便,另一个则是让学生早早熟悉赛场,多少累积点主场优势。

  总的来说,没有太重的火|药味儿。

  沈稚星碰到了一中的老同学,被两个男生压着揉脑袋,气得他一边挣扎一边伸脚去踹人:“干嘛啊,干嘛啊!老子早上才洗的头发!”那两人才不怕他呢,其中一个直接从背后扣住他的肩膀将人顶着抱起来,八卦地问道:“听说你和蒋姐又开始啦?”

  沈稚星挣脱开来,反身提脚就朝顾瑀屁股上踢了一下:“开始个锤子!”

  顾瑀才不生气呢,他和李用就是喜欢这么逗弄人。

  他拍拍屁股,又倒回来哄人:“好好好,现在不开始,下次也一定行!”

  沈稚星没在答这回事,既不承认也不否认。

  这三人打打闹闹,和附中高二物竞班几个站在一起的周遇冷眼看着,到底没把人喊回来。理科二班三人组在旁边叽叽咕咕:“顾瑀也很强的,高一联考全市第五。”周遇听了两句之后,彻底转过身,不再看那边。

  搞竞赛的,要么就是各科成绩相当均衡,要么就是超级偏科。顾瑀显然和周遇、沈稚星是一类情况:学什么都优秀,索性就挑了一门自己喜欢的冲竞赛。

  也不需要刻意去做什么宣传,对这类学生而言,竞争对手早就不限于年段里的那些同学,而是全市、全省范围内的尖子生。

  所以说呢,学霸和学霸之间要么惺惺相惜,要么看不顺眼。

  如果说周遇对沈稚星是神交已久,对顾瑀,那就是多听他说半个字都嘈地耳朵疼!

  今天大家都来得早,尤其是一中和附中本来就更靠近大学城,这会儿正三三两两扎堆聊天,直到时间差不多沈稚星不得不去集合了,顾瑀和李用才放人离开,临走之前,还招呼待会一起去吃饭,沈稚星嗯嗯一顿点头,飞快跑开。

  周遇看他回来,脸色终于回来了点儿,但语气依然冷淡,“说完了。”

  沈稚星也没察觉他情绪哪里不对,最后检查了一边随身带的东西,“对啊。”想想,又加了一句,“有机会的话,我得介绍他们和李祺祯认识,这三个人要是在一起那真是绝了……”

  周遇又不说话了。

  你和老同学玩儿都能想起要介绍李祺祯认识,那我呢?

  明明我就站在你旁边好吧?

  偏偏沈稚星注意不到这一点,各自去各自考场之前,伸手握拳轻轻在周遇肩膀上锤了一下,“加油兄弟,以你的水平满分可以期望一下吧?不准的话我就奖励自己吃个火锅!”周遇反手拽住他,也像顾瑀李用他们那样,揉了一把沈稚星的头发:“你就是想吃火锅!”

  *

  物理竞赛的预赛也就是这样,没什么特别的,200分的满分,按照总体成绩划分数线。以X省这种高考大省、竞赛强省的水准,往年以市为单位、麓州的预赛分数线都在100左右,今年看样子也不会差太多。

  分数线的确和题目简易难度有关但不至于格外大,而是本省鼓励竞赛的体制摆在这儿,参加的人多了、自然要把要求拉满,在这之后筛选出其中更优秀的学生参加复赛,从而提高省队整体的竞争力。

  很显然,绝大多数下过功夫的竞赛生都能跨越这道坎。

  X省会读书的人属实太多。

  考完出来的沈稚星神清气爽,姚静笑着拉住他:“感觉怎么样?”

  沈稚星一口气喝完了带过来却一直没开动的牛奶,甚至还当着姚静的面打了个奶嗝儿,点点头道:“挺好的呀!”

  姚静又笑着看向周遇:“周遇呢?”

  紧跟着出来的酷哥也点头,声音低沉:“还行。”

  只是,说完之后,说要去扔垃圾的沈稚星就不见人影了。

  姚静摇头:“这小子,跑得倒快!”

  周遇再定睛一看,一中的顾瑀和李用一左一右勾着他的肩膀,三个人已经走到了麓大校门口马路边上,拦了一辆出租车,看样子是往步行街那边去了……

  等到星期一下午结果出来,高一物竞班十九个人,果然周遇和沈稚星拿到唯二两个满分,高三那边满分也有四个,麓州的及格线划在110分,来到近三年的新高。

  复赛安排也紧跟着释出,时间就在两周之后,增添了实验项目,难度上也远大于预赛。

  沈稚星和周遇平时上课时间也不得不为此做出调整,在可协调的范围内极限压缩时间来做最后的冲击准备。

  一周时间下来,李祺祯寂寞极了。

  虽然他还是有人陪着吃饭、打球、跑网吧,但好兄弟不在身边,总感觉少了点儿什么。

  因此,当单良怀着“重新打入竹马圈”的目的再次靠近李祺祯的时候,这只热情的阿拉斯加毫不犹豫地接纳了他,丝毫不觉得自己“落单”的时候接受了另一个在班级里常年落单的同学有什么问题。

  单良压根没有想过,一旦沈稚星和周遇回来,李祺祯会抛弃自己重新和他们俩挤在一起。因为物理竞赛的周期不算短,省赛之后还有集训和国赛,以及各个高校组织的自主招生考试,在这期间,这部分竞赛生或多或少会暂时搁置校内的学习,尽管对他们而言,追赶普通学生的进度没有太大难度……

  这样一来,等竞赛生重新回归校园和课堂,单良有信心凭借和李祺祯的关系,重新拉近自己和周遇的联系。

  另一边,沈稚星不紧不慢地跟着姚静准备复赛。高二物竞班和高三物竞班短暂的合班了一周,介于在座基本从初中就开始备战,整体上说并没有差距。

  在这期间,顾瑀和李用也加紧了和沈稚星的联系。

  一中的物竞班同样备战紧张,每晚在实验楼熬到十一点都是正常的,比四楼机房里上课的信息竞赛班还走得晚。周末下了课沈稚星和周遇还有时间一起出来吃点东西,顾瑀那边连饭菜都是同学买好了打包带过去给他们吃。

  “老赵恨不得我们能睡在实验室。”顾瑀的声音太大了,手机听筒里漏出来的声音就连旁边的周遇都听得见,沈稚星不得不尴尬地朝他笑了笑,“那也得能考实验啊……”

  周遇表示理解,自己先看菜单。

  “可不是——”顾瑀哀嚎一声,“预赛开大门放猪猡猡,复赛关门杀猪,我真想原地退役回去准备月考!我就不信我一年拿12个年段第一,高三学校不给我校长推荐信!”

  沈稚星听了哈哈大笑,“你拿你拿,反正我走了,剩下的不就都是你的。”

  顾瑀呜呜假哭,“谢谢阿星,阿星对我最好了!火锅真好吃,下周还能再来一次吗?”

  沈稚星大骂:“滚,你真是猪!下周就吃你!”

  顾瑀乖得不行:“吃我也可以,想吃红烧猪猪还是烧烤猪猪呢?”

  沈稚星:“你快滚去复习啊!我要点菜了。”

  顾瑀声音拖得老长了:“负心汉——”

  周遇捏着菜单,声音一如既往的平静,“想吃什么。”

  沈稚星从他手里拿过菜单,点了三盘麓州人爱吃的凉菜,大大小小的荤串素串勾了好几笔,又加了一份猪油拌粉,“你吃吗?”

  周遇点头,沈稚星又把括号里的勾划掉,在上面写了个“2”。

  服务员过来收菜单,顺便给两个帅哥送了一壶冰镇凉茶。

  两人一边等餐一边猜测今年复试的热点。

  其实怎么说都无所谓,谁知道出题团队会怎么处理呢?

  顾瑀的焦虑通过N通电话多少转移了一些到沈稚星身上。自从前两年熵变加入考纲,每年每届每个学习的老师都要着重提,不是复赛、就是决赛,总而言之肯定会出现,只是早晚的事儿。

  于是,沈稚星又和周遇打赌。

  不说准确猜到哪种考法,打个比方,从“波动光学”范围里具体到“干涉”这个考点,就算猜准,输了的就请赢了的吃饭喝奶茶。

  说做就做,两人就用点单的那只铅笔,各自列了一个单子,交换保存之后,就算“下注”完毕。

  吃了晚餐,路过奶茶店,沈稚星停下来买了一杯打包。

  周遇猜他可能是给蒋嘉息带的,抿着嘴唇一路都没和他说话。

  两人走路回到学校的时候,晚自习还没开始。

  周遇和沈稚星习惯性从后门进,看到单良搬着凳子坐在李祺祯座位边上听他讲题,转头就和他们俩打了个招呼:“回来了?”

  李祺祯跟着抬起头,眼睛瞬间就亮了:“好星星!奶茶奶茶!”

  过道实在是走不动人,沈稚星探过身子、隔着周遇把手里提着的打包奶茶递给李祺祯,后者也不客气,喊了声谢谢,拆了吸管纸戳进杯子里喝了一大口,心满意足地靠在教室后墙长叹一口:“爽呀——”

  倒是周遇把课桌往沈稚星的方向挪了挪,顺手把沈稚星桌面上发下来的好几张英语周报都叠好放好。

  很快,两人紧紧挨着的桌面又干干净净整整齐齐了。

  单良看了两眼,低下头,胸口一股闷气怎么都散不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