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奇小说>古代言情>将军威武【完结番外】>第60章 将军威武060

  苗疆那块土地, 无论是江俊还是李吟商,在原书中一次都没有踏上去。

  信奉着月神的神秘部落, 瘴气弥漫的森林、毒物横行的土地, 还有那些苗女身上叮叮当当发出清脆碰敲声响的银器……

  观锦朝历史, 除太|祖皇帝永宁年间曾与苗疆公主有过交锋外, 锦朝对苗疆全部的了解,都来自于京城八大家族中的“紫氏”。

  据称紫氏乃是那位间接逼死宁王的苗疆公主后人, “紫”姓是他们苗姓的汉语音译。这支族人经过累年的迁徙、融合, 终于成为京中望族, 列于八大家族之末位。

  乾康年间,紫家官阶最高的, 便是正一品刑部尚书紫隼。

  倘若按照原书剧情所写,胡力、胡百万那么折腾下去,宋思远的案子只怕还要捅到这位紫大人跟前儿, 然后做成了锦朝历史上最大的冤案。

  原主“江俊”同紫隼没什么交情,江俊更是从没见过这位大人。

  但若要借苗疆公主来搞事, 必定还得同紫大人有那么些交情。

  只是这位大人出了名水米不进:夫妻恩爱、为官清廉, 江俊倒一时不知要如何拉拢、突破了。

  这厢想着,李无章却已经讲完了他的见闻, 正想着再讲两件江湖上的事儿的时候, 无烟却已准备好了晚餐。

  四人便止了话头、移步到了桌前用晚餐。

  许是为了映衬大戎国与锦朝开战这一茬事儿, 羽城秋日里素来晴空万里的天也渐渐变了,日落时分乌云聚拢过来,一线地将羽城上空的天压成了浓浓的黑。

  入水墨滴儿似的团云, 层层叠叠压坠在天顶上,远远看过就令人心慌——好似再多加一点点,就要整个塌下来一般。

  眼下正是日落时分,西沉的落日并未被乌云遮挡,所以那一大片的黑云,都被染就了一层层诡异的血红。

  像是黑色的褶袍丹砂镶边儿,衬得再高一层的云儿,变成了绛紫颜色。

  江俊他们在恭王府地下,自然没有看见外头的天降异像。而远在数千里之外的京城中,不少百姓却都在明里暗里传着——“国祚衰微,福禄浅薄”、“天要变了”之语。

  这一年的秋天似乎别样多事:

  容妃崔氏小产,凌承因此将贺兰氏幽闭冷宫,最终废弃。

  江南瘟疫,百姓死伤千万,不少举子因此不得上京,错过秋闱,与锦绣前程失之交臂。之后一场霜冻,更险些将这鱼米之乡闹了个颗粒无收。

  古来天灾不断,皇帝都要东临泰山祈福。

  然而乾康帝凌承,似乎并没有这个打算。群臣进谏也好,太后温言相劝也罢,他都一意孤行,每日下朝后,都只同新进的两位美人在明光殿内下棋、听琴。

  直到堕星台的星官死谏,说出了——“锦绣衰微,山河祚薄”之语,这才让凌承惊醒,仓促布置、意欲成行泰山。

  可惜,为时已晚。

  凌承前脚还没能踏出明光殿,北地的加急文书便呈在了御前——

  大戎国的图门公主弥雅容,带领五十万大军压境、瞬间南下宣战,占领了冬自言城、西至乌兰沙漠,羽城西北部以及各塞要地。

  大戎虽然称“国”,但并非与锦朝同制。

  图门弥雅容虽是公主,却并非大戎国国君的女儿。她所在的部落眼下是戎狄当中最强的部落,她的父亲、叔伯们,半数充于十二翟王之中。

  部落中被尊为“翟王”者越多,部落的地位也便越高。

  听闻这位公主虽为女子,却骁勇善战、不输任何戎狄勇士。甚至被大戎国那位神出鬼没的大巫看中,成为了大巫座下唯一的传人。

  戎狄的大巫与国君同权,不同的是大戎国的国君由能人居之——哪怕杀父弑君都理所应当,而大巫则需要师徒传承,有些像苗人的大祭司位。

  锦朝官吏、百姓只以为戎狄凶横,礼仪未开。

  却不知戎狄如此,正应了“物竞天择、优胜劣汰”一语。戎狄的铁骑南下,可谓无往不利。且这位图门公主指挥得当、屡出奇兵,眼看就要威胁到羽城、霄都附近。

  虽未及京中,但羽城是北方不能丢的重镇,霄都辖西域六塞,此二者若缺其一,锦朝的半壁江山定然要落入敌人之手。

  凌承不是庸主,虽然暴虐成性、喜怒无常,但眼下也知道是危急存亡之时。

  他从御前站起身来,右手一点一点将那张战报捏皱、捏成小小一团。凌承看着御前跪着的那个脸色苍白的小兵,又看了看身后挂着的“尚方宝剑”,突然翘了翘嘴角。

  然后龙鸣剑啸、一个激雷拍打下来——

  两声尖叫响起,凌承面无表情地将宝剑入鞘,捏着那小团纸便朝着宣政殿走去。

  直到他走后,汗湿了重铠的小士兵在摇晃两下整个人瘫软在地,看着不远处已经香消玉殒的两位美人,他颤抖了半天,都没能自己站起身来。

  凌承刚才手起刀落毫不犹豫的狠辣,让他这一辈子都不会忘记。

  所谓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漂橹。

  面对大戎国的宣战,凌承这一次倒是没有表现出任何的昏懦,在战报送呈过来的第一时间就召集了群臣入宫议事。

  只是,面对兵强马壮的大戎国,已经失去了北地十八州的锦朝之上,素来意见不一。

  如宰相龚安邦、中军都督府韩俊志之流,向来主张的都是与戎狄讲和。而如镇国大将军江氏、左右军都督府的舒永忠、上官尘,却主张与大戎开战。

  凌承不主和,但他也不主攻,他想要主防。

  凌承是天子,但是他这个天子来得名不正言不顺,锦朝看似歌舞升平,实际上却隐藏着无数的危机:如远在北地羽城中的恭王,又如朝堂上仗着外戚萌荫起来的这班纨绔子弟。

  没有稳固自己的根基之前,凌承根本不想大动干戈。

  “陛下!戎狄素来蛮横嚣张,我们已经失去了北地十八州,如今,难道还要眼睁睁地看着他们侵吞我们更多的土地、杀戮我们更多的百姓吗?!”右军都督府的都督上官尘急道。

  “戎狄如猛虎,古来打虎者,若无武松的拳脚功夫,只怕多半有去无回,”尹正似笑非笑地看着上官尘:“上官将军慷慨激昂,怎不见将军在阴山一战上、立些功绩?”

  上官尘听见“阴山一战”四个字,立刻变了脸色。

  “尹大人,”纳言阁大学士舒庆山微微一笑,捋着胡须道:“我倒觉得戎狄如洪水,堵不如疏,古来治水,可多的是奇人妙计。”

  尹正张了张口,只能狠狠地瞪了这老头一眼。

  “戎狄大军南下,直逼霄都和羽城,他们带军的是个女娃娃,目前吞兵言城休养生息,与我西路大军之间在言城附近对峙,若此刻能够出击,定然能够杀他们一个措手不及——挫一挫戎狄的锐气!”

  镇国大将军倒是多日没能上朝议事,此刻慷慨激昂,倒引起了不少主攻人士的共鸣。

  凌承皱眉看了这位老将军一眼,眸中悄悄地闪过了一丝厌烦。

  “江大将军,听闻令郎在北地,对戎狄倒是取得了不少胜利,”宰相龚安邦似笑非笑地道:“怎么孩子家过家家酒玩的玩意儿,就让大将军昏了头——以为此次的事情,如此简单?”

  “本王倒是赞成江大将军的话,”群臣中走出了个华服公子来,他冲着凌承一拜道:“陛下,若陛下愿与戎狄一战,愚兄倒愿替陛下打这头阵。”

  凌承眯了眯眼睛,原本不耐的眼眸里闪过了些光彩。

  面上,他还是不动声色地看了那华服公子一眼,装出几分惊讶道:“桓盛?你——”

  “臣知道陛下顾虑,朝廷也需要陛下在京中稳定民心。愚兄不想只当一个安乐闲散王爷,也想为诸多兄弟做出表率,为锦朝的百姓守护太平!还望陛下能够了愚兄夙愿!”

  华服公子说着,就冲凌承行了大礼。

  先帝膝下诸子,凌承只有一个异母的哥哥。

  而龚太后之所以能够从入选的秀女走上贵妃之尊位,身边也自然有自己的姐妹。

  这位被凌承叫做“桓盛”的王爷,便是先帝胡氏惠贵妃长子,唤名凌华,取义光彩照人、锦绣繁盛意,字桓盛,封诚王,封地远在江南沿海一带。

  近日,这位王爷陪着妻子省亲回到了山东一带,这才顺道请旨进京,见了皇帝和太后。

  这位诚王爷,也算得上是少数几个、凌承信得过的兄弟。

  “桓盛此话……”凌承站起身来,眼中一直混沌的神色也渐渐清明:“当真么?”

  “臣愿往北方入杀阵、破戎狄,驱除大戎兵燹,恢复我锦绣山河!”

  诚王的声音掷地有声,而如江大将军等战将,也纷纷跪下请命:“臣等不求军功、无为战绩,只求为民请命——愿陛下降旨,命我等带兵前往北境!”

  文臣中聪慧的,也已经看出来了事有转机,于是纷纷跟着请命,倒一时间大殿上,请命求战的声音,却已经叠了三叠。

  袅袅余音,响彻穹顶。

  凌承望着匍匐在自己脚下的群臣,嘴角不着痕迹地露出了一抹讽刺的笑容,不过很快就被他掩饰过去,他看了看众人,才道:

  “如此,朕便年任诚王凌华为征虏大将军,征远副使白溪为左副将军、右军都督府上官尘为右副将军,各率兵十五万人,于三日后分三路出征——!”

  诚王一愣,而被点名的上官尘更是愣住。

  ——他们没想到凌承心中这么快就有了计较,兵分三路,只怕是个奇正并用、而后三路合击的路数。

  白溪远在北地,还不知任命。

  可诚王和上官尘却只能立刻跪下谢恩,然后留下继续议事。江大将军却有些遗憾,为自己多争了两句,却又被凌承冷冷的眼眸给浇灭了心里的热情——

  将忌主疑,凌承既然不信他,那么他此生便再无可能带兵。

  江大将军郁郁归宅,却看见尹氏笑着捧着一碗莲子汤等在门口,这女人心性一直叫他捉摸不透,可是秋日奉莲子汤等人的模样,却叫他想起了亡妻。

  老将军喉头哽了哽,看着尹氏,竟忍不得唤了尹氏的小字一声。

  尹氏面上带了红晕和喜色,他们夫妻之间虽然充满了算计,可这男人到底是她曾经最爱的那个少年将军,她淡淡一笑,低下头掩去了眼中狠辣、阴狠的扭曲表情。

  再抬头时,却已经换了一幅温婉的神情——

  “良人,听闻皇帝陛下派了三路征虏军去讨那戎狄,不知,我能否为我们的俊儿,去求上一份恩典?”

  江大将军愣了愣,似是怀疑自己听差了。

  尹氏说什么?——我们的……“俊儿?”

  似乎看出来了他的疑惑,尹氏脸上泛起红晕,嗔怒地哼了一声:“以前你总说我苛待那孩子,我却也不是个生来就不讲理的。我听说他在塞北屡建奇功,当真是骁勇异常、令人敬佩。”

  “从前是我一个妇道人家不懂你们军中的事儿,如今……”尹氏低下头嚅嗫道:“我……我……也想试着去补偿那孩子……一些。”

  江老将军一愣,眼中忽然生了几分红,他颤抖着手,轻轻提尹氏理过鬓边的碎发,并没有多话。

  “俊儿是个好孩子,以前……他在军中的时候,想必是个喜欢战场的,今次是对戎狄,我就想着——能不能,能不能替他在军中某个小差事,也好让孩子、得了个机会回来。”

  尹氏殷切地说,想了想,还补充了一句:“荣归故里、衣锦还乡。”

  江大将军一愣,没想到尹氏会提这一茬:“可是俊儿的身体……”

  “听他舅舅的朋友说,俊儿的身体可好得差不多了,”尹氏眨了眨眼睛,揽着江老将军的手往回走:“若没有好,俊儿怎么能够带领他们取得墨城的胜利?”

  “可是陛下刚刚还……”江老将军欲言又止:凌承对他们江家的防备不可谓不多,尤其是江俊——这个做过太子府侍卫的人。

  尹氏笑起来,冲江老将军眨了眨眼睛,笑得风情万种、明艳动人:“这不还有我吗?俊儿的舅舅——可是陛下的心腹,不是么?我的良人。”

  江老将军皱了皱眉,一时却不知要如何。

  尹氏多说了两句,便劝得江老将军答应此事。然而一时在大殿上的郁郁,让这位虎将忘记了,尹氏自从来到江家以后,从没有让江俊叫过那位御史中丞舅舅。

  作者有话要说:  恭王成为了背景板,江小俊也成为了背景板,来自亲妈失败的一声叹息:唉——

  儿子大了留不住,留不住啊。

  埃:他成背景板你就追随他而去吗!

  江小俊:OVO是呀是呀~

  -----------------------------

  尹氏温温柔柔笑眯眯:怕你们忘了我,老娘又出来了嘿嘿!

  剧情:嘻嘻~

  ---------------------------

  本来应该还有点戏,但是我觉得我写完又要明天了,放在明天更新吧,正好明天新的榜单(咳咳)

  感谢各位不离不弃追文至今的大宝贝儿,讲真的,我觉得写文最快乐的就是能够遇上你们(*/ω╲*)

  (虽然我是经常讨不到饭啦_(:зゝ∠)_)

  --------------------------------

  抱住么么一下可爱n(*≧▽≦*)n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