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奇小说>古代言情>夫郎赘婿又在硬饭软吃【完结】>第七十五章 二更合一

  野猪来了!野猪下山了!

  孔麦芽虽然年纪小, 但农家长大的孩子都力气大。

  虽然人还没比轮椅高多少,多使点力气,推动是没有问题。

  在外面转了两圈, 他们就把轮椅收到了一旁,预备一会儿用牛车拉到孔家去。

  看够了轮椅, 温二妞终于把目光挪到了板车上其余的东西上。

  院子里太冷,等到把所有东西都运回屋里,温二妞就先打开几个食盒看了一眼。

  好家伙, 鸡鸭鱼肉点心, 样样俱全。

  哪怕已经凉了, 结了油花,可她仿佛还是能闻到阵阵的香味。

  还有那条大羊腿, 喻大哥可是同她说过,要做一样新吃食!

  温二妞咽了下口水,继续看别的。

  只见角落里还有一口惹人注意的藤编箱子, 看起来做工精美,和他们村里人用来装衣服细软的截然不同。

  “大哥,喻大哥,这箱子里是什么,能打开么?”

  喻大哥走上前, 顺便把蹲在另一边看食盒的温三伢招呼过来。

  “这箱子里的东西是钱少爷送的,三伢, 你去打开瞧瞧。”

  “那钱少爷人还怪好嘞!”

  上回过节时这个钱少爷送了她们姐弟一人一个银锞子,连带钱夫人给的珠花一起, 被温二妞放在了自己的小荷包里。

  那一阵只要闲着没事, 她就拿出荷包看看摸摸, 觉得自己绝对是斜柳村最富裕的姐儿。

  没想到一转眼, 钱少爷又送东西了。

  “是什么,三伢你快打开看看!喻大哥,只有三伢的,没有我的么?”

  喻商枝摸了摸她的发顶,笑得颇有深意。

  “这份礼物不拘你还是三伢,大家都能用。”

  话音刚落,温三伢就在温二妞满怀期待地注视下打开了箱子。

  只见放眼望去,里面别的,全是写着密密麻麻字的书!

  温二妞浑身一抖,下意识就要往外跑。

  生怕跑晚了一步,就要被喻商枝按下,让她选一去背了。

  喻商枝也没管她,她也看出温二妞着实不是这块料,总之现在不是大字不识就够了,又不用她去写诗作赋。

  反观温三伢,小小一个身子都快扑到书箱里去了。

  “喻大哥,这些都是钱少爷给咱家的么?看完要还么?”

  喻商枝比划了一下书箱里的书,少说也有个三十本往上,别说是三伢,就算是给他,他怕是都要看上几个月。

  而他家三伢雄心壮志,已经瞬间想到看完要不要还回去这个问题了。

  回想到钱云礼看到这些书时,与温二妞如出一辙的表情,喻商枝不由笑道:“不必还了,钱少爷现今长大了,用不着再看这些书。”

  温三伢闻言顿时更激动了。

  喻商枝见状,不忘嘱咐道:“这回可要记得劳逸结合,别再把自己累病了,别忘了开春之后你是要会学塾念书的。”

  温三伢抱起最上面的两本,翻看一边看一边小鸡啄米般地点头。

  “我知道,喻大哥你放心罢!”

  这之后他帮着温三伢把书箱运回房间,往桌上放的时候才意识到书实在太多。

  原先温三伢满打满算没有几,家里也没想着给他做个书架。

  这回钱云礼大方地把自家书房搬空了一半,就显得温三伢的书桌局促起来。

  温野菜路过门口,往里瞅了一眼,遂道:“这有什么难的,等我去一趟水磨村,找木匠再打一个书架便是。”

  有了大哥这句话,温三伢也不急着把书往桌子上摆了,而是又小心翼翼地放回箱子,盖上油纸,打算等书架到了之后再把这些宝贝拿出来。

  忙忙碌碌转了几圈,这回从镇上带回来的东西便都安置好了。

  给许家分出来的那一部分吃食也已送去,送东西的温二妞同样没空手回来,手里多了一兜蜜桔和好些柿饼。

  许家的院子里有一棵柿子树,苏翠芬的娘家则在山上种了不少橘子树。

  所以年年一入秋冬,他们家都不缺果子吃。

  多余的柿子还会晒成柿饼,给左邻右舍分一分。

  温二妞乐呵呵地给家里人分柿饼,分到温野菜时,她见大哥忙着切羊腿,刚预备单独拿出来一个,等温野菜忙完再吃,就见喻商枝已经洗干净手后掰开一块,递到了大哥的嘴边。

  温二妞耸耸肩,知道这里是用不着她了。

  温野菜就着喻商枝的手咬了一口柿饼,甜得舔了舔嘴唇。

  随后手起刀落,斩骨刀一把砍断了羊腿上的一块骨头,喻商枝及时避开,才没让骨头渣溅到身上。

  “你要做的那个羊肉串,怎么搞?”

  温野菜动动鼻子,此时整个灶房里都弥漫着一股鲜羊肉独有的腥膻。

  他猎到野羊基本从不会留下自家吃,哪怕是多加清酱红烧,也觉得有一股羊骚味。

  不过中午在朱家食肆吃的火锅涮羊肉,还勉强可以。

  至于喻商枝说的这个“羊肉串”,他就更好奇了。

  依着喻商枝的指点,温野菜割下一大块羊肉,再切成拇指大小的肉块。

  喻商枝接过去,用水冲洗干净后控干,往里依次撒上好多种调料开始腌制。

  根据他的了解,烤羊肉的吃法早就有了,但起码温野菜还没见过串成肉串来烤的羊肉。

  这样的吃法,因为加入的调料足够多,足以压过羊肉本身的膻味,很多不爱吃羊肉的人也能入口。

  加上不少调料本就也是一味药材,家里根本不缺。

  趁着等羊肉腌制入味的工夫,一家人又坐下一起削竹签。

  帮忙的不只有孔麦芽,还有昨天就被温野菜嘱咐过,今天来家里吃饭的付岳。

  说让他来吃饭,他肯定不会赶着饭点来。

  想着早来能帮忙干点活,正巧赶上帮着做竹签。

  他家穷,为了多挣钱,付明接过不少杂活,巧的是削竹签这事他们兄弟两个以前就干过,所以付岳削得又快又好。

  原本碍于时间和条件都有限,喻商枝想着做上二三十根就足够,大不了吃完一轮,串上继续烤。

  付岳加入之后,没一会儿他自己就做出十几根。

  因为他速度够快,笨手笨脚搞不定的温二妞就被发配到一旁,和温三伢一起给竹签子串肉了。

  烤肉的架子也是现成的,家里本就有一个冬日里架在炭火上用的小架子,大多是用来烤地瓜或是玉米。

  喻商枝比划了一下,觉得能用,就是火候不太好把控。

  他也是新手上路,只企求能熟、不糊就好。

  做羊肉串也用不了那么多羊肉,温野菜见竹签削的差不多,就去把剩下的羊腿用草绳绑了,吊在灶房的房梁上。

  现在这个天气还能放上几日,他打算拿一半出来包饺子,余下的抹上盐风干。

  此情此景令喻商枝感慨,其实来到这里之后他最怀念的电器不是手机电脑,也不是空调风扇,而是冰箱。

  民以食为天,延长贮藏食物的时间才是最重要的,可惜也只能想想。

  最后他们一共做出来五十根竹签,足够吃一顿饭了。

  羊肉还需要一点时间入味,喻商枝和温野菜商量了一下,决定先趁着天没黑,把轮椅运到孔家去。

  才进院子,就听见传来几声咳嗽。

  孔麦芽加快步子进了屋,给孔意端了杯水,喂他喝下。

  孔意倒换了两口气,听到院子里有声响。

  “可是喻郎中来了?”

  孔麦芽点头,“师父和师母都来了,来给咱家送一样东西。”

  孔意一听,当即皱眉道:“怎么又来送东西,我不是说过,让你别要。”

  孔麦芽扁了扁嘴,“我说过,可师父他不听。”

  孔意叹口气,他又掩嘴咳了几下,让孔麦芽扶着他靠着床头坐起来。

  这么一会儿工夫,喻商枝和温野菜已经把轮椅搬进了屋里。

  喻商枝觑了一眼孔麦芽的脸色,就知道孔意八成又说她了。

  他也理解孔意不想欠自家太多的心情,可孔麦芽已是他的徒弟了,他怎么偏心都是应当的。

  孔意只听喻商枝三言两语解释了这东西的来历和用处,基本没他插话的份。

  末了,他也只能说道:“多谢喻郎中和温哥儿,没想到我这一把病骨头,还能用上这么好的东西。”

  不过等到真的把孔意挪到轮椅上,几人就发现了问题。

  与钱员外不同,孔意是支撑不住自己的上半身的。

  再加上轮椅是木制的,表面十分光滑。

  三人商量了一番,决定给这轮椅缝一套合尺寸的软垫,再在中间的部分拴两条带子。

  另外门槛也要拆掉,不然轮椅进出不方便。

  孔意插不上什么话,却也一味地摸着轮椅的扶手。

  不得不说,算起来从受伤瘫了开始,他就再没有出过这间屋子。

  他也有些期待坐在这东西上,去院子里吹吹风,晒晒太阳的感觉了。

  正在出神之际,他听到喻商枝同自己搭话道:“孔大哥,我们把麦芽带走了,今晚家里吃羊肉,等麦芽吃完,我让他给你也端一碗过来。”

  对此孔意也没有多说什么,最初他还会让孔麦芽别总留在温家吃饭,还连吃带拿的。

  但后来喻商枝上门时专门同他说,自己管徒弟的吃穿用度是应该的,孔意这才不再多言。

  “那就跟着你师父师母去吧,我才能吃几口,不用给我带。”

  这一晚住在温家附近的可算是遭了罪,虽说平日里温家吃的就好,饭菜也香,可今日这香味尤其霸道!

  原本这会儿各家各户都是吃晚食的时候,香味飘过来,这下好了,任是桌上摆的什么,吃起来都像是吃树皮石头,半点滋味没有。

  而“罪魁祸首”的温家,喻商枝把烤好的几串羊肉分出去,温家三兄妹,还有两个小徒弟一人一串,他手上忙活着没法吃,温野菜便把他的那一份从竹签上撸下来,用筷子夹着喂他。

  “你觉得味道怎么样?”

  这算是喻商枝第一次亲手操作自己记下的菜谱,看起来不需要什么技术含量,可他心里也很忐忑。

  好在包括温野菜在内,在场的几个人都给了他满意的评价。

  小吃货温二妞拿的那串偏肥,吃的嘴唇上油光光的,最为捧场,“喻大哥,这个好吃!”

  “好吃就行,不过也别吃太多,一会儿桌上还有别的菜呢。”

  一小盆羊肉串出来五十根羊肉串,把做好的竹签全都用完了。

  再加上热好的朱家食肆的菜,这一晚一家人亦是吃得满足。

  左邻右舍也在这份煎熬中,足足等了半个多时辰,空中的那股肉香总算是被风吹散,消失不见了。

  他们个个吞了下口水,心道今晚这个觉怕是都睡不好。

  想吃肉?

  且等到过年吧,横竖快到腊月了。

  到时候再穷的人家也得想办法割一点肉,让嘴巴沾点油水,讨一点来年顺遂富裕的好彩头。

  饭后,孔麦芽和付岳帮着收拾了碗筷,去后院照料了牲口。

  结束后喻商枝送孔麦芽回家,温野菜也把付岳叫进了屋里头。

  他拿出一个新的荷包,搁在付岳的掌心里。

  “今日我和你师公去镇里把那些猎货都卖了,这是你的那部分银钱,你拿着收好。”

  付岳难以置信地看了看手上的荷包,又看了看温野菜,随后把荷包一把塞回温野菜的怀里。

  “师父,这不行,我不能要。我跟着你学打猎已是占便宜了,哪有当学徒的和师父分钱的道理!”

  温野菜不由分说,把荷包又还给他,这回还按紧了他的手,不许他再动。

  “什么道理不道理的,你听好了,道理都是人定的,在我这没这个道理。再者说,你和那些学好几年都没法独当一面的徒弟不一样,你现今不是已经能自己打兔子、野鸡,那日咱俩一道追野山羊群的时候,你也出了不少力。”

  说完后,他见付岳还板着个小脸,不禁摸了摸他的发顶。

  “你师父我不是那等烂好人,若不是早就看好你,觉得你有这个胆色和本事,我压根不会起意收你当徒弟。岳哥儿,你我都是哥儿,知道哥儿在这世上立足的艰辛,可我看得出你不是那等随波逐流地嫁了人,从此日子是好是坏都认命的。有句话你也没说错,你还是个学徒,所以我分你的钱不多,你若想报答我,等以后出师了,打一只野羊,分你师父我一条腿就成。”

  他这番话说到最后,把付岳逗笑了。

  后者捏着荷包,有些哽咽,好半天后才道:“谢谢师父。”

  ***

  冬日里虽是农闲,有“猫冬”一说,可庄稼人要做的事也并不少。

  除了田地依旧要时常料理,各家的汉子基本都成日结伴去镇子上找活。

  若是凉溪镇找不到,他们就起得更早,去更远的梧桐镇。

  各家留守的老人、女眷或是哥儿,则除了料理家事之外,抓紧时间做针线活和种种手艺活。

  譬如绣帕子、绣钱袋、编草鞋、编筐子,大家伙基本都是奔着过年前后的大集去的,到时把自个儿做的东西拿去换了钱,便能给家里添置年货。

  时间如此推移,很快就到了腊月中旬,斜柳村落下第一场细雪。

  经阳河早已上了冻,河水在冰层下汩汩涌动。

  半月前温野菜最后一次上山,打到不少东西,其中还有三只狐狸。

  可惜都是灰狐,毛色不太正。

  温野菜挑了其中杂毛稍微少一点的一张拿去镇上卖了,给付岳分了点钱,另两张就留在了家里,打算给喻商枝做一个斗篷。

  按理说用狐狸皮做的应该叫狐裘,不过两张狐狸皮不太够,温野菜打算再添点兔子皮凑一凑。

  皮草面当里子,外面那层用钱府送的锦缎。

  斗篷这东西乡下是没人穿的,华而不实。

  但入冬后喻商枝去村外出诊都赶马车,在车厢里穿一穿就刚刚好。

  若是再配一个小手炉,妥妥地城里公子哥。

  那之后,直到前几天下了第一场雪,他才又带着大旺和二旺在山腰一下巡视了几圈,看看有没有雪落后找不到吃的,朝山下走的野兽痕迹。

  结果还真被他发现了野猪的粪便。

  他及时把这个情况告知了许百富,许百富也很快敲锣召集了村人,通知大家没事不要去山脚下转悠。

  在家里多做几个浇了火油的火把备着,关键时候可以吓唬一下野猪。

  说归说,几日过后野猪也没来,大家遂渐渐放松了警惕。

  村内,严家。

  严虎妞坐在灶房里掰完了几根干玉米棒上的玉米粒,便算是把今天手里的活计干完了。

  她拍拍手上的尘,进堂屋跟自己娘亲喊了句,“娘,我今个儿想去找二妞绣花。”

  严于氏在屋里给棉被里子打补丁,她那小儿子睡觉不老实,上回刚在棉被另一侧打了个补丁,这才一个月,又把另一头给蹬破了。

  她低头抿了棉线穿进针鼻,随后抬起头道:“去吧,别空着手,记得拿点干枣和花生,对了,不是还有红薯干,你也装一些。”

  她家虎妞大小就和温家的二妞关系近,两人年岁一般大,还都不是个温婉性子,小时候还跟着村里小子舞棍弄棒的玩什么打仗游戏。

  那会儿温家在村子里风评不好,好些人都劝严于氏管管虎妞,让她别跟二妞走那么近,再被带坏了可怎么办?

  严于氏不懂为何如此,在她看来温二妞是个好丫头,温野菜这个长哥儿也当得好,她不让虎妞和二妞玩,那成什么了?欺负人家三个没了爹娘的孩子么?

  后来虎妞和二妞都渐渐大了,虽说偶尔还流露出些假小子脾性,但好歹也都开始学些女红。

  起码如今凑在一起玩的不是爬树、滚草坡,而是比着谁绣花好看了。

  自从温家的日子过起来,因为虎妞和二妞的关系,虎妞也没少往家带吃的喝的。

  严家放在村子里条件也是一般的,严于氏只能紧着家里有的东西,时不时让虎妞拿去送送,算是还一还人情。

  虎妞答应下来,找了个布兜子抓了些吃食放进去,又把布兜子搁进自己放绣线和绣绷的小竹篮。

  预备包头巾出门时,严于氏又叫住她。

  “你顺道看看墩子那混账小子去哪里野了,这么冷的天,亏他还往外窜。”

  墩子就是虎妞的幼弟,家里最小的孩子,今年六岁。

  这小子从生下来就不省心,现今更是村里同龄孩子里最调皮、最不听管教的一个,偏偏还精心旺盛得很,成日里把亲爹亲娘气得倒仰。

  正巧这时虎妞的大嫂,严于氏的大儿媳妇从外面回来,她是拿着铜板去桩子家买豆腐的。

  严于氏忙问,“冬香,你路上可看见墩子了?”

  胡冬香摇摇头,“没看着呢,这天寒地冻的,也没见谁家小子在外头玩。”

  严于氏没来由地心有点打突突,奈何家里两个男人都去镇上做工了,她想想还是放下了手里的针线,起身拿过挂在一旁半新不旧的棉袄套上。

  “虎妞,我和你一道出门,去找找那小子。若是找到了,看我不好好拿鞋底子抽他一顿!往后到过年,他都别想给我溜出去玩儿!”

  出了门,母女俩却一时也不知道该往哪里找。

  走了几步,见有一户人家的门开着,一个老夫郎正要转身回去,严于氏连忙上前把人叫住。

  “刘家小伯,您可是从外头刚回来,有没有瞧见过我家墩子了?”

  那老夫郎停下脚想了想,“没瞧见。”

  他见严于氏一脸愁容,不禁问道:“怎的了这是?墩子找不见了?”

  严于氏苦笑,“嗐,也不能说找不见,就是头一个时辰就出去野了,这么久也不见回来,我这心头不踏实,这不寻思出来寻寻,带回去好好打一顿!”

  老夫郎一听,也道:“是得赶紧找找,现今这个天,水泼出来都结冰呢,可别是在哪里摔了。”

  严于氏被他这么一说,更是慌了神,正待走时,老夫郎的儿子挑着两桶水从远处回来。

  他见了严于氏,打了个招呼,“婶子好。”

  说罢又疑惑地看了看道:“这是出什么事了?”

  老夫郎跟着叹气,“也没什么事,就是你于婶子家的墩子不知道跑去哪里玩了,好半天都没回家。”

  这家的大儿子恍然道:“找墩子啊?我挑水去的路上还看见他了,他和庆有、二坎两个小子往山那边去了。”

  严于氏一拍大腿,“这混小子,什么时候了还敢去山上耍!”

  说罢便匆匆和刘家父子俩告别,拉着虎妞道:“你先别去温家了,跟我去把你弟逮回来!”

  虎妞也气着了,村长千叮咛万嘱咐,不让上山不让上山,哪怕在山脚,也说不准会遇见野猪。

  那野猪光獠牙就那么长,一下子能顶死人!

  “好的娘,我跟你一道过去!”

  母女两个窝着火,揪着心,一路朝伏虎山的方向走。

  也不觉得天冷了,因为走得快,头巾里的脑袋都冒汗。

  越靠近山脚,她俩就越是不安。

  又往前走了几步,严于氏猛地收住步子,一把抓住虎妞的胳膊。

  “你有没有听见什么动静?”

  虎妞被她吓了一跳,随即侧耳去听,眼睛微微睁大。

  “好像……”

  还没等她说出下文,二人就瞧见不远处三个小子正玩命地朝这边狂奔!

  为首的一个正是刘家大儿子说的庆有,他一边跑,一边用含着哭腔的声音仰头大喊,“野猪来了!野猪下山了!”

  作者有话说:

  立一个flag:今天晚点再加更一章

  所以先不说明天见(疯狂搓键盘ing)感谢在2023-09-01 11:13:50~2023-09-02 10:54:57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六月的距离 20瓶;好想洗头、阿陈、衡珩桁横竖 10瓶;看淡伤感美 7瓶;mirrofly 5瓶;许默 2瓶;爱糖的小猪、落星、乔乔鱼鱼鱼 1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