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奇小说>耽美小说>折红英>第12章 芍药

在钦定太子妃之前,郑宓对这个位置就有七八成的把握,但这一切非她所愿。


当日,天气阴沉,云层厚塌如棉絮覆盖,不见一丝天光。皇室宗亲、文武百官齐聚天极殿广场,雅乐齐奏,赞礼高声宣颂仪式典章。


广场上黑压压一片,庄严肃穆。


太子戴乌纱翼冠,身着赤色衮龙袍,腰间玉带銙,脚踏皮革皂靴,龙章凤姿、器宇轩昂缓步阶下,手持玉如意目光在侍选待诏秀女面上一一逡巡而过。


郑宓知晓,他一定会选自己。


低垂的视线里出现玉如意的那一刻,她如释重负。


慌忙抬头,还来不及欣喜,太子满是嫌恶的脸就映入眼帘,她唇角还未绽放的笑意一下子僵住。太子倏忽冷笑,勾起她被微风吹散的一缕头发别到她耳后,凑到她耳边道了一句话。


别人看来亲昵无比的举动,郑宓却瞬间如坠冰窖。


“婉伸郎膝上,何处不可怜。太子妃在这大典之上也一样做派吗?”


郑宓强忍着上了马车才哭出来,回到家郑夫人先是大喜过望,见到她一副梨花带雨的样子又惊讶地抱在怀里哄劝询问,“我的儿,这是天大的喜事,你这是怎么了?”


“母亲,太子竟当众羞辱我!”当下将太子在大典上的话说了出来。


为了家族,郑宓可以忍着羞耻委身伺候男子,但她的教养、自尊心却决不允许大庭广众之下被人如此狎昵取乐。


谁料闻听此言,郑夫人却突然推开她,神色冰冷,反而冷笑道:“我是平日惯坏了你,叫你忘了自己姓甚名谁?你的父兄现在还在北边给人放马呢!这点委屈算什么,我跟你长姐筹谋算计帮你拿到这个太子妃的位置,就算他是个獐头鼠脑、混账杂碎你也得给我嫁了!”


“来人!备厚礼,这次得好好谢谢燕王妃和丹鸿道长。”


郑宓拽着母亲的袖子,被她拂开,撕心裂肺哭喊着:“母亲心里只有父兄,没有女儿么!”


回应她的只有母亲决绝的背影。


储君大婚仪典定在金秋九月,热闹喜庆,一改宫廷积日以来的沉疴暮气。


太子妃待人亲切,与人友善又进退有度,从不争风讲排场,很快赢得阖宫称赞。



快到十二月的时候,黄河正值枯水期,工部都水司增派巡防河道人手,勘察水文,提防来年秋汛可能会发生的洪涝灾害。


第一道折子,黄河在商都等中下游地区地上河趋势加重,要求朝廷拨款来年春天征调民夫疏浚河道、加高圩堤。朝廷官员左右推诿,不了了之,最后工部只得到了往年一半的钱。


原因是皇帝听信了丹鸿真人的话,要在紫薇山上修建上清宫,琼楼玉京,可闻天声。


耗费金银,不计其数,百万徭役,八方来聚。


年前结算的时候,工部日日堵在户部门口,差点没打起来。


皇帝躲进了后宫,年宴上满面春风,对唱祝词的儿女们每一个都大手一挥,统统有赏,流水宴席开了三日三夜。


最后一日赵妧带着赵嫣先行告退。


在路过梅坞时被曹裕并杨承安二人堵住去路。


赵嫣已经见怪不怪,自去年那件事后,他们想方设法进宫总要堵上几回,绞尽脑汁递书信给赵妧,但她却从未对这些假以辞色。


婚事告吹后,赵妧就再也没提起过这回事。


曹裕领着赵嫣走开,远远瞧着对立的两人。


“你说,你那个公主阿姐到底什么时候才能不摆架子,这都一年了,我们还不够诚心吗?”


赵嫣皱眉,“阿姐不是摆架子,她说了好几次不要你们再来了,是你们不听。”


“哎,话不能这么说,”曹裕得意一笑,胸有成竹道:“有句老话说得好,好女怕缠郎,这回我们可是花了大心思,肯定能成,你就瞧好吧!”


他说完眼见赵嫣一副懵懂之态望着他,顿时像一拳打在了棉花上,自晒一笑,“嗐,我跟一没开窍的小娃娃说什么,真是。”


宫道上。


杨承安从袖中掏出一支芍药来,花枝在寒风中颤颤巍巍仍不减其娇美绮丽,这花品名金缠腰,红艳如醉,窈窕依人,经风一送,芳香蔼蔼扑鼻而来。


芍药多姿,是从古至今的有情花,赠芍药便是有求爱之意。


但它却是出了名的殿春花,只在暮春时节开放,寒冬腊月中,芍药难得,情意更难得。


“公、公主,”杨承安觑她脸色,暗暗懊恼自己这结巴的毛病怎么一见她就犯了,“小生今次还是来……来求娶公、公主的。诚然公主见弃,但某、某还是要痴心妄想一次!”


“某家里园子本不植花木,但今岁已全都栽种芍药,来年春年定会花开满园,不知某是否有幸能邀公主一同观赏?”


“芍药斩新栽,当庭数朵开。东风与拘束,留待细君来。”他要娶的女子就在眼前,要共赏芍药的心上人就是她!


杨承安深吸一口气急速说完这段话,竟没卡壳。目光灼灼望着赵妧,但她毫无反应,仍旧原地伫立,他又不禁心里打鼓。


他鼓足勇气想将手中芍药插向她的鬓间,手伸出,还没到她面前就被一把打掉,赵妧慌乱捂住自己的面纱。


杨承安恍然大悟,“非也非也!某某某不是这个……意思。”他懊恼不已,急得满头大汗不知怎么解释。


赵妧凝望他急得抓耳挠腮的样子,寒冰封住,坚不可摧的内心似乎裂开了一道冰纹。


她思忖良久,下定决心,缓缓揭开自己的面纱,目光牢牢锁在他脸上,没有放过对方脸上一霎惊讶的情绪。


杨承安迅速收敛表情,他只是有些惊讶,堂堂天家公主,为何脸上会有丑陋的白斑?仅此而已。


“公子的芍药留给真正与你情投意合之人吧。”冷冰冰一句话,说完转身离去。


第二日赵妧长跪不起,请求皇帝允准自己终生不嫁。她没带面纱,皇帝看了她好几眼,摆摆手无所谓同意了。


这夜赵妧一夜枯坐。


屋外赵嫣等主仆三人担忧望着她,谁也不敢进去,这还是她们认识以来赵妧第一次不理自己的妹妹。


赵嫣自言自语,“阿姐不喜欢杨公子就算了,为何要终生不嫁?”


小圆看她一眼,意味深长道:“我们公主哪里是不喜欢杨公子才不嫁人的。”


“那她喜欢吗?”


小圆没回这个问题,反而取笑她,“殿下还是孩子呢!奴婢不与你说这些,免得教坏了你。”


*


“这把琴分为阳阳两面,琴面为阳,桐木为材;琴底为阴,杉木为材。公主试试有什么不一样的?”


“……”


赵嫣学琴天赋、悟性都是一般水准 ,唯有一腔热忱,又兼之勤劳苦练,如今弹起来倒是有模有样。


近两年时间,苏玉卿与技法、琴道一术上已经没什么可教的了,索性教起了制琴。


灯花噼啪,发出荜拨拔节之声。


苏玉卿预料今夜恐怕有风,吩咐汪世英将门窗关紧实。


赵嫣回头看了眼窗户在身后一扇扇合上,转头趴在桌案上,望着苏玉卿替琴调试琴弦。手下这把琴已经制了近两年,她眼瞧着它从一堆琴胎木料到如今的趋于完备。


只差琴弦了,苏玉卿试了几种总是不满意。


“怎的不走?”


“待一会,”赵嫣眼睛一瞬不眨地望着她手上试弦的动作,声音低闷,似有心事。


苏玉卿停顿片刻,深叹口气,问:“殿下有事?”


“不算有事……只是,阿姐不出嫁了,我以后也不愿意成婚了。”话里语气竟透出几分老气横秋来。


身后“噗嗤”一声没憋住笑,汪世英忙回头请罪,“奴才失仪,请殿下责罚。”


赵嫣有些羞恼,埋怨他,“你笑什么?有什么好笑的?”


“这、殿下还小呢,奴才冒犯……”说着要跪下去,苏玉卿却使眼色,“你出去吧。”


汪世英告退离开。


她放下手里蚕丝制成的琴弦,随口道:“十二公主事出有因,你不必全然遵从,你……等日后你长大些就知道了。”


苏玉卿见她如小鹿般湿漉漉的眸子,一尘不染,纯真无邪盯着她看,看得她喉咙发紧,一时不知如何开口,只好语焉不详。


“怎么大人你也这样说,我哪里小了?今岁生辰一过,我就十四了,可以议亲了。”赵嫣嘴里嘟嘟囔囔,佯装生气,“到底有什么是我不能知晓的?”


“无非就是杨公子心悦我阿姐,我阿姐却不喜欢他,不愿意嫁他罢了。”


苏玉卿睨她一眼,见她一脸认真,煞有其事的样子,唇角勾了勾,“一切恩爱会,无常难得久。这世上越是喜欢、珍惜越难以求得圆满。”


“为何?”


“因爱故生忧,因爱故生怖。若离于爱者,无忧亦无怖。殿下不要去问十二公主这个问题,总有一天公主会明白的。”


赵嫣望着眼前人,烛光下眉目如画,秀鼻高挺,清冷出尘,唇边只有浅淡笑意。她突然胸中有千言万语,却只趴在桌案上静静瞧她,一个字也吐不出来。


这夜,赵嫣夜里就寝时,凝望着床帐边一左一右两盏花灯,怔愣出神。


今年,她又送了她一盏花灯。

----

1、婉伸郎膝上,何处不可怜。乐府《子夜歌》

2、芍药斩新栽,当庭数朵开。东风与拘束,留待细君来。——(唐)卢储《官舍迎内子有庭花开》

3、一切恩爱会,无常难得久。——《佛说鹿母经》

4、因爱故生忧,因爱故生怖。若离于爱者,无忧亦无怖。——《妙色王求法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