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奇小说>耽美小说>【棠棣之华】玄丘纪事>第十六章 不归 洛阳行

  六月下旬,有传言说皇帝赐死了一位宫外的男乐师,似是太子曾宠幸的那位。

  知道的人只听了个新奇,也没有人敢放明面上说。

  略知些事理的也明白,东宫与两仪殿的嫌隙只怕埋下了。

  八月二十四,夜。

  窗外的夜雨打得芭蕉扇阵阵作响,雷声在耳边不时隐约响起,空气里弥散着湿气和凉意。

  少年掖了掖正熟睡的孩子的被角,在黑暗中注视着孩子的睡颜。

  明日就是自己随圣驾离开帝京前往洛阳的日子。

  此行姨妃亦要同行,把小孩交给淑妃娘娘,也不知小孩多久适应得了。

  “七哥哥……”

  “嗯?玄丘还未睡吗?”

  听见小孩在叫自己名字却不回话,顾言恕只得轻轻附耳过去。

  小孩似是睡得极不安慰,鼻息紊乱,口中呓语。

  “七哥哥…快跑……”

  暗叹一声又是梦魇,顾言恕拍了拍小孩的身子,道。

  “七哥哥在,玄丘不怕。”

  可小孩仍没有反应,一直重复着口中的话,竟带上了哭腔。

  “快跑…七哥哥,快……”

  “七哥在……玄丘?玄丘!”

  见小孩如中了邪祟一般,顾言恕急忙起身点蜡。

  昏黄的烛光下,床上的小孩额头冷汗涔涔,眉头紧皱。

  顾言恕抱起小孩一摸手脚冰凉,又见迟迟不醒,只得掐上小孩鼻下的人中。

  须臾,悠悠转醒。

  外头守夜的琉璃听见了声响,匆匆推门进来。

  “殿下……”见顾言恕正抱着醒了的顾言慈,琉璃一顿,道“御医开了些治梦魇的药,奴婢去煎药。”

  说完话,琉璃便关上了房门,入了雨幕。

  “玄丘莫怕,七哥在这儿。”

  小孩趴在少年的肩上不语,呼吸渐渐平静。

  外头的雨下得正大。

  “七哥哥……”

  “嗯。”

  “梦里有好多火,七哥哥在火里,玄丘叫七哥哥赶紧跑,可七哥哥好像一点也听不见……”

  说到这里,小孩的声音又嗫嚅起来,搂着少年的脖子,头一低,把脸埋在了少年的颈窝里,闷声道。

  “玄丘……还看见了父亲。”

  “父亲?”

  少年不禁问到。

  “嗯,父亲站在玄丘身边看着七哥哥,玄丘叫父亲帮帮七哥哥,可父亲也不理玄丘,就一直看着七哥哥在火里……玄丘好害怕……”

  小孩逐渐呜咽起来,泪水浸湿了少年的衣襟,微凉。

  “七哥哥不,不要走了好不好……玄丘好害怕……呜呜七哥哥不要和父亲去洛阳了,七哥哥不要把玄丘一个人丢在这儿……七哥哥,七哥哥……”

  小孩一遍遍抽噎着叫少年着哥哥,一遍遍乞求着。

  一种可怕的直觉告诉他,自己抱着的这个人这次一去,就再不会回来了。

  那是从心底升腾起的一种诡秘的感觉,小孩不知道是真是假,他只从内心深处害怕着,恐惧着。

  少年把小孩抱着学姨妃的样子轻轻拍着,哄了许久。

  最后给小孩一口口喂下熬好的汤药,把脸上的泪水拭去,才把哭累了的半睡的小孩放回到被窝里。

  只是泪痕仍未干,少年直不眠。

  从长安至洛阳,若是快马加鞭,两日足矣,若昼夜不休,一天多便可抵达。故而朝中虽无人监国,若遇不可决之大事,飞驰报告皇帝, 也耽误不了什么。皇帝出游的行辕人员众多,又不赶时间,自然且行且息。

  此次出行,非为祭祀拜陵,查察民生,而以玩乐休闲为首要。皇帝登基二十余年,乃是第二遭,遂以亲蔸狩即狩猎之礼便宜。一路之上鸣锣奏鼓,气势非凡,却也不至于繁缛入微。

  随行的大臣有谏议大夫裴杭之,黄门侍郎詹孝,大理寺少卿舒清让和侍御史崔野平。后宫则是贵妃司马若桃,叶昭媛,裴才人和袁御女四位。而皇子,仅顾言恕一人。其余便是近百宫女内侍、御医御厨,苦力劳役无算。

  翌日,出行的队伍浩浩荡荡。

  以皇帝玉辇为中心,诸人或乘轿,或骑马,或步行,摆出数十方阵。前后环绕精锐轻骑,有六团之数,计一千八百人,由一都尉统领。

  最前坊有天子仪仗。中间供奉天子旌旗,以日月星为图,三辰高悬。左右有戎装卫士,手持金瓜斧钺,四象兽旗。

  顾言慈被萧淑妃抱在怀里,在城楼上看那队前骑着白马的少年翩然而去。

  只留下一个如春山秋水的回眸。

  入了九月,天渐渐冷了起来。

  萧淑妃也本是个恬然淡泊的女子,到和顾言慈安静的性子相称。

  小孩到了去百孙院启蒙的年纪,太皇太后特地与百孙院的夫子嘱咐了几句,小孩慢慢学着书,偶尔还被夫子夸赞上一两句。

  只平日里,仍多是一个人和小狐狸玩,看得太皇太后心中怜惜,最后把小孩接到自己宫中,待到皇帝巡游归来时再送回华月殿。

  直到十月,皇帝巡至洛阳,洛阳郑国公司马陌兴兵作乱,妄图弑君造反,重复大梁国祚,举国动荡。

  [郑国公司马陌,贵妃司马若桃、管城候司马陵之长兄,前朝司马氏后嗣。]

  七皇子顾言恕,于郑国公府大火中失踪,生死不明。

  银烛吐青烟,金樽对绮筵。

  离堂思琴瑟,别路绕山川。

  明月隐高树,长河没晓天。

  悠悠洛阳道,此会在…何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