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奇小说>耽美小说>感君怜>第74章 74

  年节欢快的日子过得极快,蓝忘机跟着魏无羡在莲花坞进进出出,过得清闲自在,却苦了蓝曦臣一个人留守云深不知处,里里外外忙得焦头烂额。

  蓝曦臣是真的心疼自己弟弟,他永远不会忘记蓝忘机满月时候的样子,粉粉嫩嫩的这么一个小肉团儿,要多可爱有多可爱,虽然蓝曦臣那会才三岁多,但是第一眼看到弟弟就让他喜欢得不行,那时的他举着小手跟母亲要弟弟来抱,可惜他年纪太小,力气不够,只能勉强搂一搂,还得母亲帮他托着才行。从那时起蓝曦臣有了空闲就会跑去趴在蓝忘机的摇篮前盯着,盼着自己快点长大,好有力气能抱得动弟弟,只可惜等他长到能抱得动弟弟的时候,蓝忘机已经学会走路,再也不肯让人抱了,蓝曦臣至今都为此扼腕不已。

  后来蓝忘机渐渐长大,性子却变得越来越冷,真的是端方雅正,不染尘埃,直到魏无羡出现才让他又找回了些凡人的味道。

  这回自家弟弟陪着媳妇儿回家过年,虽然走得草率了些,但也算是机会难得,为了让忘机高兴,蓝曦臣也只能自己多担待些,谁让自己是做哥哥的呢?幸好,他还有阿瑶在他身边陪着,帮衬着。

  时间一转眼便到了正月十五,姑苏蓝氏过年的礼仪虽然繁复,但是到了上元,也差不多都完成了。

  元宵的家宴安排在了午时,这样也便于前来云深不知处过年的叔伯长辈们早些回返。于是在用完了无甚滋味的家宴之后,蓝曦臣亲自将诸位叔伯长辈送至山门前,目送他们离去后才回到自己的寒室休息。

  不管怎样,这个年可算是过完了。

  孟瑶帮着蓝曦臣安排好了午时的家宴后就下山去了,今日是上元佳节,他回彩衣镇去瞧了瞧自己母亲。孟诗经过这几个月的调理,心境大变,人也开朗了许多。孟瑶陪着母亲用了午膳便开始惦记蓝曦臣,担心公子身边缺了人手行事不便。孟诗自然知道儿子心思,于是催促孟瑶早些回去,孟瑶便辞别了母亲,赶着回了云深不知处。

  蓝曦臣回到寒室,坐下歇息了片刻,便四处找水,想漱漱口。蓝氏家宴上的药汤,不仅苦,还苦得后劲十足,直到现在,蓝曦臣嘴里还是一股子没法形容的苦涩味道,虽然蓝曦臣喝这种苦味药汤已经习惯了,但是不代表他就能忽视嘴里那股味道。

  哪知等蓝曦臣拎起茶壶,才发现茶壶是空的,蓝曦臣这才想起来阿瑶不在,没人给他沏茶。

  蓝曦臣苦笑着摇了摇头,好吧,阿瑶才去了半日不到,他就开始有点想了。

  蓝曦臣念叨着孟瑶,正打算唤人取些白水来,却瞧见孟瑶从外面走进寒室的小院。

  “阿瑶?你回来了!”

  乍一瞧见孟瑶,蓝曦臣面露欣喜之色,孟瑶看到了蓝曦臣自然也很高兴,快步从外面进来,到蓝曦臣面前先行了一礼。

  “公子!”

  蓝曦臣点了点头,拍了拍自己身边的位置道,

  “快坐。”

  “谢公子。”

  孟瑶点点头,除下身上披的斗篷,挂在门口,走到蓝曦臣身边坐下,

  “公子,今日家宴可顺利?”

  蓝曦臣闻言点了点头,

  “还好,家宴结束之后,长辈们大都回返了,叔父也回去休息了。只不过家宴的菜色你也知道,我嘴里到现在都还是一股子苦味,阿瑶,你回来得正好,不如帮我沏些茶喝可好?”

  孟瑶闻言嘻嘻一笑,

  “公子,再好的茶也是苦的,公子嘴里发苦,再喝茶,那不是苦上加苦吗?”

  蓝曦臣无奈的笑了笑道,

  “唉,那你说要如何是好?”

  孟瑶笑了笑,从怀里摸出自己的乾坤袋,打开来取出一个方形的食盒,等孟瑶把盒盖打开,蓝曦臣才发现那竟是满满一盒子的元宵,只不过没有煮过,都是生的。孟瑶捧着盒子对蓝曦臣道,

  “公子,这是我阿娘和陈伯伯一家做的元宵,芝麻馅的,可甜了,阿娘让我给公子带些回来,既然公子嘴里发苦,那吃些甜的正好,我现在就煮给公子尝尝。”

  蓝曦臣见此欣喜的笑了出来,

  “适才家宴,我光顾着与宾客寒暄,其实没吃多少东西,孟夫人的元宵当真来得及时,不过……”

  说到这,蓝曦臣踌躇了一下,又道,

  “寒室既无厨房也没有炉灶,你要如何烹煮?”

  “这个我自有办法,公子随我来。”

  孟瑶故作神秘的笑了笑,随后站起身,蓝曦臣见他模样也觉得有趣,于是起身跟着孟瑶来到了他居住的东厢。

  孟瑶安排蓝曦臣坐下休息,自己去取了平时煮茶用的炭炉和烧水用的铜壶,从取暖用的炭盆里取了些白炭放在炉里,又将备着煮茶用的泉水倒入壶中煮起来。等水滚了,孟瑶把食盒取出来,把里面的元宵投了几个进去煮上,然后笑着对蓝曦臣道,

  “公子,这铜壶既然可以用来煮水,自然也能用来煮元宵。”

  孟瑶俏皮的模样将蓝曦臣逗得乐了起来,心里暗道也亏他能想到用这个办法来煮元宵。蓝曦臣笑着对孟瑶道,

  “嗯,此法甚妙,不过阿瑶,寒室可没有备碗,一会煮好了,你拿什么来装?”

  孟瑶嘟着嘴想了想,拿了两只茶杯过来过来备上,又拿了平时取茶用的勺子过来当作餐具。对蓝曦臣道,

  “公子,茶杯小一些,但也能装两只元宵,我把元宵给公子倒在这只杯子里,公子吃完了再换另一只不就好了?”

  蓝曦臣闻言忍不住大声笑了出来,笑完了,叹了一声道,

  “我还是第一次这么吃元宵,这般有趣也是难得,不知道阿瑶你特制的元宵,味道会不会格外不同?”

  孟瑶笑着点了点头,

  “公子尝尝不就知道了?”

  元宵煮好,孟瑶小心翼翼的倒了两只到茶杯里递给蓝曦臣,蓝曦臣捧了杯子,用取茶的小勺子托起来吹了吹,小心的往嘴里送。不过取茶用的勺子毕竟太小,蓝曦臣试了几次才成功把元宵吃进嘴里。

  “公子,小心烫!”

  孟瑶坐在蓝曦臣身边小声的提醒。蓝曦臣看着他点了点头。等他咬破嘴里的元宵,一瞬间甜甜的芝麻馅流到舌尖,原本嘴里的苦味立刻被驱逐了出去,真真是甜到了心里。

  蓝曦臣细细咀嚼,慢慢吞入腹中,顿时觉得浑身都是暖暖的。蓝曦臣笑着看向孟瑶道,

  “阿瑶特制的元宵,果然格外的香甜。”

  孟瑶闻言,立刻欣慰得笑眯了眼,赶紧把铜壶里的元宵往另一只茶杯里装。

  这一顿饭后甜点吃得虽然麻烦,但是蓝曦臣的心情却格外的舒畅。蓝曦臣吃饱了肚子,又去了嘴里的苦味,舒服的吐了口气,转头对正在收拾用物的孟瑶说,

  “阿瑶,左右今日也无事了,不如一会儿我们手谈一局如何?”

  孟瑶闻言放下手里的东西想了想。蓝曦臣过年这些天一直在忙碌,孟瑶看着都心疼,又听蓝曦臣说今日可以休息,孟瑶心里便有了个主意,于是对蓝曦臣道,

  “公子,今日我下山去看阿娘,见彩衣镇的大街小巷和水道两边都挂满了各种各样的花灯,今晚镇上怕是有灯会,公子辛苦了这些日子,不如晚上我陪公子去镇上逛逛,咱们去看看灯会散散心如何?”

  蓝曦臣闻言眼中立刻放出些光彩,道,

  “当真?”

  孟瑶点了点头,

  “自然,今日镇子里可热闹了,我听陈伯伯说,晚上好像还要放烟花呢。”

  蓝曦臣闻言迫不及待的站起身,对孟瑶道,

  “那还等什么?咱们现在就下山,这会时辰已经不早了,冬日里天又黑得早,咱们现在去,到镇上差不多花灯正好亮起来。”

  孟瑶点了点头,扔下手里的东西,赶紧跑回蓝曦臣的卧房取了保暖的斗篷过来给蓝曦臣披上,确保自家公子不会受凉,这才披上自己的斗篷跟着蓝曦臣离开了寒室。

  依旧是蓝曦臣御剑带着孟瑶往山下走,等他们快到彩衣镇的时候,天色已经暗了下来。此时彩衣镇家家户户门前的大红灯笼都亮了起来,装饰在街巷内和水道边各式各样的花灯也都被点亮了。蓝曦臣带着孟瑶从空中俯瞰整个彩衣镇,只觉得整个镇子仿佛沉浸在光海之中,美不胜收。孟瑶见此兴奋得拽着蓝曦臣的袖子转头对他笑道,

  “公子,你快看,快看!好漂亮啊!”

  蓝曦臣笑了笑,赶紧收紧搂在孟瑶腰上的手臂提醒道,

  “小心,我这就带你下去,先别急。”

  孟瑶赶紧站好,不好意思的点了点头,

  “是,公子!”

  蓝曦臣看着孟瑶的笑颜,心里泛起一阵阵暖意,催着朔月慢慢往下,最后落在了贯穿彩衣镇中央的水道旁边。

  ****

  此时的彩衣镇早已成了一片欢笑的海洋,熙熙攘攘的人群走在街上,有父母带着孩子看灯,有小夫妻相携而行,也有大姑娘小伙子各自结伴畅游。

  长街两边也摆满了各种小摊子,有卖吃食的,卖花灯的,卖各种小玩意的,甚至还有表演杂耍的。小孩子们更是提着灯笼在街道上追追打打,又笑又闹。看这样子,整个小镇,除了那些走不动的,几乎所有人都出来了。

  不仅仅是长街,贯穿小镇的水道上方也挂满了各式各样的花灯,红红绿绿的灯光又映照在水面上,两相辉映,若是坐船看灯倒也别有一番风味。

  孟瑶见此便征求蓝曦臣的意见道,

  “公子,咱们是沿街走走?还是租只小船到河道上去看灯?”

  蓝曦臣看了看街上的人群,又转头望了望水面,然后道,

  “游河似乎更有风味……”

  蓝曦臣话音刚落,孟瑶立刻便点了点头笑道,

  “好!那我现在去租船!”

  说完就转身想往码头上跑。没想到孟瑶刚走了两步就被蓝曦臣拉住了,

  “先别急,阿瑶,你饿不饿?我方才被你喂了几个元宵,倒是不觉什么,可现在时辰已经不早了,你若是饿了,我们可先去用些晚膳再去游河也不迟啊。”

  孟瑶看了看河道,眼见着船只越来越多,若是等他们吃了晚膳再去游河,那八成船都多到走不动了,孟瑶犹豫了一下,他虽然确实有那么一点点饿感,但是也不想因此而扰了公子看灯的兴致,赶紧摇了摇头,

  “公子,我一点也不饿,公子不必为我担心,咱们去游河吧。”

  哪知蓝曦臣却摇了摇头,

  “咱们蓝家的作息,我能不知道吗?让你饿着肚子陪我游河可不行,咱们不如退而求其次。”

  蓝曦臣说着笑了笑,把孟瑶拉回自己身边,

  “咱们就沿着长街过去,你看这街边这么多吃食,咱们不妨边走边看,也不必特意找什么地方,就顺道买些小吃如何?”

  孟瑶想了想,觉得按蓝曦臣所说似乎也颇有乐趣,于是便点了点头,两人相视一笑,顺着街道往前行去。

  两人才走了几步便遇见了一位卖小吃的老伯挑了一副担子放在路边,正吆喝着出售自家做的豆沙凉糕,蓝曦臣瞧那摊子上摆放的凉糕白白嫩嫩的颇为养眼,便侧头对孟瑶道,

  “阿瑶,你看,那位老伯卖的凉糕好似不错。”

  孟瑶闻言赶紧扭头看了一眼,然后笑着对蓝曦臣道,

  “那我去买一些。”

  说完,孟瑶赶紧快步上前。

  蓝曦臣虽然站在原地,但是眼神并未离开过孟瑶。只见孟瑶上前买凉糕,那老伯用油纸包了好大一包给他,孟瑶迟疑了一下,取了钱袋出来付账,那老伯又推拒了好一阵才肯收下孟瑶手里的碎银,蓝曦臣见此低头一笑,作为蓝家人,遇到这种事实在一点也不奇怪。

  不过让蓝曦臣比较欣慰的是,孟瑶总算学会了用自己放在他那里的钱袋来付账,不枉费自己辛辛苦苦的教了那么久。

  孟瑶抱着一纸包凉糕回来,一脸哭笑不得的对蓝曦臣道,

  “公子,那老伯看我是蓝氏门生,给我包了好多凉糕,说让我拿回去跟师兄弟们分着吃,还不肯收钱,我好说歹说半天他都不肯收,最后我说不付钱会触犯家规回去要被罚的,他这才肯收下银子,让我好生过意不去。”

  蓝曦臣闻言低头闷笑,回答,

  “啊,这位老伯大概也是受过蓝氏恩惠的镇民,这种事常见,以后遇到记得遵守家规,不要让老百姓吃亏就是了。”

  孟瑶赶紧点了点头,

  “这个我明白,蓝氏门生当谨遵家训。不过公子……刚才那种事,其实我都遇到好几次了,那些人都只是见我穿了一身蓝氏家服便不肯收钱,让我真是……”

  蓝曦臣闻言笑了笑,回答,

  “其实,彩衣镇大半的产业都归属蓝氏,大都租借给镇民们经营,每年只需支付极低的租金即可。而且彩衣镇不设官府,只有一位公推的德高望重之人担任镇长,这里的安全一直是蓝家在维护,镇上发生了任何不平之事也都是镇长先行处置,处置不了也会找到蓝家仲裁,蓝家向来待人处事公平公正,镇民对蓝家仲裁的结果大都心服,再加上蓝家还为彩衣镇修建学馆医馆,建桥铺路,让百姓们在此安居乐业,如何会不受敬重?”

  “原来如此!”

  孟瑶叹了一句,心里欢喜得紧,赶紧打开手里的纸包,捻了一块凉糕凑到蓝曦臣嘴边,

  “公子快尝尝。”

  蓝曦臣见那凉糕块头可是不小,若是一口吞掉难免有些失了风度,于是就着孟瑶的手咬下了其中一半,嚼了几下咽下去,然后对孟瑶道,

  “好吃,又甜又香,你也尝尝。”

  孟瑶赶紧点了点头,把手撤回来,自然而然地把蓝曦臣咬剩下的那一半送进自己嘴里。然后口齿不清的道,

  “嗯!真的好好吃~”

  蓝曦臣见此愣了一下,他的本意自然不是让孟瑶吃他剩下的那一半,可是孟瑶吃都吃了,现在再说什么似乎都有些多余,还显得自己矫情。而孟瑶完全没觉得有什么不对,吃完这半块,立刻又从纸包里捻出一块递到蓝曦臣嘴边。

  “来,公子,再吃一块~”

  既然有一也不在乎再有二了,蓝曦臣笑了笑,索性又咬了一半,孟瑶立刻把剩下的一半塞进自己嘴里。两人如此这般一连分食了四五块,孟瑶才把剩下的凉糕包好,塞进乾坤袋,准备带回去给爱吃甜食的薛洋。

  吃完了凉糕,两人接着一边赏灯一边往前走,一群小孩子提着灯笼笑着从蓝曦臣和孟瑶身边跑过,孟瑶望着他们眼里流露出一丝艳羡之意,蓝曦臣见此便问,

  “阿瑶,你喜欢那些花灯?”

  孟瑶闻言转过头来看着蓝曦臣轻轻摇了摇头,

  “也不是,只是那群孩子让我想起了小时候的事,我小时候每年上元节云萍也会有灯会,街坊邻居家的孩子每人到这个时候都会得到一只花灯,大家聚到外面一起玩,而我没有灯,只能躲在乐坊门后偷偷看着,心里特别羡慕……,不过……那都是小时候的事了,公子听听便罢,不要笑我。”

  蓝曦臣明了的点了点头,

  “这有什么,现在给你补回来好不好?”

  说着蓝曦臣扭头看了看身边,果然离他们不远处便有个摊子挂满了花灯,蓝曦臣对孟瑶笑了笑,拉着他上前,

  “阿瑶,挑一个喜欢的吧。”

  孟瑶有些惊讶,但还是有些腼腆的点了点头,转头挑了半天,指着一个粉色莲花型的花灯对蓝曦臣道,

  “公子,我想要那个。”

  蓝曦臣点了点头,即刻招呼老板过来,那年轻老板刚送走一位客人,闻声扭头瞧见蓝曦臣,急忙笑着迎上来。

  “大公子!您也来看灯会啊!”

  在彩衣镇,几乎没人不认得蓝曦臣,蓝曦臣见那小哥热络也不觉得奇怪,只是微笑着点了点头,

  “正是,小哥,你家这个花灯如何卖?”

  那小哥转头看了看笑道,

  “大公子有所不知,这些花灯不是卖的,都是镇上备了送给大家凑趣的,不过每个灯都对应一个字谜,有难的也有简单的,自然越漂亮的灯字谜就越难,只要猜对字谜,花灯立刻奉上!每人一次机会,童叟无欺,要是猜不对那就没办法喽~”

  蓝曦臣闻言眉头一挑,看了孟瑶一眼,笑了起来,

  “这倒是有趣,那不妨让我试上一试。”

  “好嘞!大公子稍待。”

  说着,那小哥转身将莲花灯取下来,从里面摸出一张字条递给蓝曦臣,想来便是谜面,蓝曦臣接过来打开,孟瑶赶紧凑上来看,只见字条上书:身无一点玉,走来万里长,两两相会日,醉美是琼浆。

  蓝曦臣略略一思索,随即对孟瑶笑道,

  “这不就是你的名字吗?”

  孟瑶愣了愣,随后反应过来急忙对那小哥道,

  “小哥,这字谜谜底可是‘瑶’字?”

  那小哥闻言,急忙从花灯里摸出谜底,打开一看,真的便是一个‘瑶’字。那小哥哈哈大笑,赶紧把花灯递给孟瑶道,

  “大公子就是大公子,前面来了好几拨人都看上了这个灯,但没一个人猜对的,大公子就是学识渊博!不过……公子能不能告诉我,这谜究竟是如何解的?”

  蓝曦臣笑了笑道,

  “身无一点玉,玉字无点便是‘王’,走来万里长,走字为底代表万里长的字除了‘远’便是‘遥’,两两相会日,指王字与遥字或远字的一部分凑在一起,那便是瑶或者玩,醉美是琼浆,琼与瑶都是美玉之意,故此,谜底便是这个瑶字。”

  “啊~明白了!多谢大公子指点!”

  那小哥笑着说了一句,取了一截短烛过来,帮着孟瑶把灯点上,这才与蓝曦臣和孟瑶作别。

  孟瑶拿到了自己想要的花灯自然高兴,小时候的愿望得以实现,难免觉得新鲜,所以孟瑶小心的把莲花灯提在手里,一边跟着蓝曦臣走,一边还不停的凑过去看。莲花灯略带粉色的柔和光华照到他脸上,倒使得他原本清秀隽永的容颜里多了两分童真。

  蓝曦臣见他一门心思都放在莲花灯上,觉得这样的孟瑶实在可爱,又见他只顾着看灯,差点与其他路人撞上,刚准备出言提醒,却突然听到砰的一声巨响在他们头顶高处炸开,紧接着彩衣镇的上空开始流光溢彩。

  蓝曦臣闻声不由得停下脚步抬头,孟瑶也随着停下了脚步抬头去看,只见天空中美丽的烟火轮番绽放,五彩缤纷,把夜空照得如同白昼,所有的游人都停了下来,驻足观看,孟瑶拉着蓝曦臣激动的叫到,

  “公子!你快看!快看那个!好漂亮,我还没见过那么漂亮的烟花!”

  蓝曦臣点了点头,却没有去看天上的烟火,而是转过头来看向身边的孟瑶。

  此时的孟瑶满眼皆是光华,笑容如此干净纯粹,不见半点尘埃。而这个样子的孟瑶,才是蓝曦臣心中孟瑶最该有的样子。

  蓝曦臣心头一暖,重重的疏了口气,抬头望向孟瑶所指的方向,心中暗暗叹道,

  这样的阿瑶,真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