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元子看到悟空自己来了,并没有多问,只将三人领到一个房内。

  穿过房间墙壁后,里头凭空生出来了一个隔间。

  隔间的顶上和四壁可见星汗灿烂,地面则点了十掌灯,按照天干五和的相生相克分布,有九盏的火光泛白,剩下一盏燃得通红。

  悟览问道:“仙尊,这灯盏的意思是?”

  “你们师父的十世轮回,每遭遇一世,灯会由红转白,如今已过了九世。

  “上一盏灯灭于十三年前,如今存世的,是三魂中的爽灵。爽灵主财禄,能使明气制阳,使人机谋万物,劳役百神,生祸若害①。故而你们师父这世,当有经世之才,若要找寻,可往过去十三年至十年间的神童中找。”

  “这些灯,天界可也知晓?”

  镇元子原本替悟空备了好些劝阻之词,不想他已这般冷静,能这么快想通其间关窍:“仅我和你们师父知晓。既说到此处,还须提另一件事——

  “你们师父并不是第一次入十世轮回。”

  镇元子并不去看三人的惊讶,他的目光落在那盏红灯上,想起了那些极遥远的记忆,话音亦虚幻了两分:“那事算来也有九万年了……”

  彼时的菩提虽也悲悯万物,却没有如今万事看淡的脾性。

  他不忍看世间生灵受苦,不平于天上一天地上一年的歪理,愤于天上仙佛耽于长生之乐而将凡间苦难也视作转瞬的麻痹。故而自觉万事俱备之后,便在天宫举事,欲重建天庭秩序。

  说到此处,镇元子看向悟空,笑中有些不屑:“想来你该知道我当初为何看不上你?同是大闹天宫,你师父可比你有勇有谋得多。”

  “师父自然诸般都比我厉害。可师父后来遇到了什么?”

  镇元子知晓自己将幼年得道的悟空与彼时的菩提相较并不公平,不过为好友呛他一句,未想悟空会是这般反应。

  镇元子为他话语中的担忧一颤,感慨这顽石竟也有了心,继续将后来的事讲了下去——

  当初与菩提一同举事的仙佛也不过贪图更高的仙位,菩提所言只为师出有名,待发现菩提真有此意后便纷纷倒戈,一时满怀壮志之人成了心怀不轨的众矢之的。

  然而,菩提起初仍以一己之力对抗天宫与西方众多仙佛。他虽处下风,天庭与西方却也未能将人擒住。

  这般对抗了一旬,地上已过十载,菩提恍然回神,见凡间灾祸丛生动乱四起。一片善心反作恶,菩提心如死灰,到镇元子处连夜翻了七日古籍,查到十世轮回之法,就此弃了仙身坠入凡尘。

  悟空冷笑:“什么一片善心反作恶?师父已处下风,他们若真有心关怀下界,又怎会一心平乱,而丝毫不顾黎民死活。”

  镇元子想起当初好友入阵前的木然神色,仍心有悲戚:“你既知晓,你们师父又如何不知?然而众仙如此,独木怎支?便是他真能荡平天境,又有何人来掌管潮汐、施云布雨、评定因果?”

  所以,即便那人欲肃清不平造一个海晏河清的盛世,也只能认命于“水至清则无鱼”,服从于这勉强可运行的天道。

  悟空体会那人彼时的处境,寸心如割——

  那他当初选择十世轮回,又何曾求生?不过求个死得其所罢……

  镇元子继续讲旧事:“也是那之后,十世轮回才为众仙所广知。无人认为他能再回来,直到你们师父重新站到玉帝和如来面前。

  “众仙以为他会再来一场大乱,他却自此与天庭和西方割席,下到灵台方寸山,一心传道授业解惑。此后,菩提这个名号成了天上的禁忌,在那之后成仙的甚至不再知道这位仙人。

  “故而你们师父十世轮回的详细遭遇,只有他和我知晓。”镇元子的目光落回明灯上,“依据那些遭遇,我们从他的三魂七魄中各捋出一丝作灯芯,设了这十盏明灯,可知他每世的起末。只是……”

  悟空接道:“只是单凭明灯找到人并不容易。更要紧的是即便找到我师父,也无从帮他,反可能叫天界知道他的下落,不如相信他能凭自身闯过十世,是吗?”

  镇元子点头:“你们既然知晓,便早些回去吧。如今已是最后一世,你们师父很快就会回来了。”

  悟云与悟览欲言又止。

  室内沉寂半晌,两人要叫悟空一同离开时,只见听完镇元子的话后一直低头沉思的人抬起头,平声道:“可是,若我说我还是要去找呢?”

  这番不仅两人愣住,连镇元子也目光一滞,要拿出先前收回的劝阻之词,却无一句可应对眼前的情境,最后只得问:“为何?”

  “你们皆知,师父乃代我受过,先前却都瞒着我,如今又要劝我置身事外吗?”悟空话中并无质问之意,反而字字真切,“师父一日不回,便一日有倒悬之急,我这元凶便不当袖手旁观。我自有方藏匿行踪,只望仙尊和二位师兄帮我隐藏去向。”

  悟览先一步给出了答复:“你决心做的事,我向来不拦你也不劝你,需要多久?”

  “天上一天,地上一年,多不过两月。”

  悟云望向镇元大仙,见他亦无阻拦之意,说道:“再过两月是黎山庙会,你可同我到黎山去,借口去帮忙筹备。”

  “黎山?”悟空忽有些恍然大悟,“我西去路上曾两次遇到黎山老母,怪道她待我有些……”悟空斟酌了一会儿措辞,“慈爱。”

  三人闻言皆笑出声,房内的紧张淡了些许。

  悟云解释:“黎山老母同师父有淡水交情,只是较少往来。师父走后,我因她打点才成仙。不过,你遇到她可不止两次,而是三次。”

  “八戒撞天婚一次,多目怪承蒙她指点一次,还有一次?”

  “还有一次你被三昧神风吹迷了眼,她替你治眼睛。②”

  “原来是她!”悟空想起当时见不得人,只由八戒扶他去借宿,这般说来,之后试禅心一事便说得通了,“如此,待我回花果山一趟便去。”

  既商定好此事,悟云也就不再久留,同镇元大仙告别后先一步去了黎山。悟览原要留下盯着悟空,也被悟空赶走。

  隔间里只剩下镇元子和悟空两人,悟空方才问道:“你先前说过要同我讲我师父的往事,可还说吗?”

  “你倒记得清楚。”镇元子没想到今日说的这么多,居然没把他绕过去,“不过如今我改主意了,彼时让菩提自己同你说吧。但可以和你说说金蝉子转世的事?”

  悟空不解其意:“什么事?”

  “五百多年前菩提转世轮回后,旁人或许不知,如来却能猜到其中缘故,这才效仿设了这十世取经之事。再则,隐世的能人本就不多,愿意十世轮回的更少,想来如今天界也该猜到了你和菩提的关系。我虽信你,也要提醒你莫要弄巧成拙。”

  悟空沉吟半晌,方道:“多谢提醒,我六日后会记得去受职听封了。”

  长安,法师同唐王讲取经诸事便讲了四日。

  打算次日再讲一日时,不成想离去的悟空回来了。

  人既然回来了,法师开始收拾经文:“我原以为受职听封一事你不会去了?”所以他原还打算将三日的水陆大会往后推迟,叫灵山去凑下一个藏数。

  一脸困倦的猴打了个哈欠,接过他理出的待讲的经文:“师父说的哪里话?这般要事我自然要回来的。”

  法师若有所思打量了他一眼,没有追问。

  当夜,唐王听到次日午时便可开办水陆大会虽有些猝不及防,但还叫人将榜放了出去。幸好所需的场地器物皆已准备齐全,故而接连三日的水陆大会也算圆满。

  办完水陆大会,师徒四人同唐王相辞,前往灵山受职听封。法师做了旃檀功德佛,悟空成了斗战胜佛,八戒做了净坛使者,悟净封了金身罗汉。彼此道过喜,各奔东西。

  悟空回了一趟花果山。

  众多猴妖看见他喜出望外,兴致勃勃带着他去看新种的桃李,悟空不愿他们扫兴,陪了转了一遭,而后将自己关进水帘洞,只说要睡一觉。

  元神早离开花果山,一路下到幽冥府,打开二十多年前的一本簿子,开始笔走龙蛇。

  没日没夜编了五日,终于编出一个早孤的寒门学子柳匀,从小在兄嫂的虐待下讨生活,却聪敏好学,才华横溢,但也因此遭同门欺侮。后来家乡遭洪,他孤身一人逃难至他乡,还在路上被戳瞎了眼睛,幸遇神医替他复明……种种惨况,叫人不忍卒读。

  好容易编完了前半生,悟空咬破舌尖喷出血将这命理同自己连在一处,又将残余的血使了障眼法,叫除自己外的人看不清楚。

  前前后后检查了一番,确认了并无披露,便要合上时,忽听得门口传来动静。

  悟空一惊,匆忙拢了书放回架上,一路脚不沾地回到了花果山。

  猴妖们正在水帘洞外守着。

  看他这一觉到如今已睡了五天,只彼此感叹大王这一路去取经太过辛苦,连好觉也不得睡一个。忽听得洞中响动,未及进去,见悟空已驾着云出来,同他们打过招呼说要去黎山,眨眼便不见了身影。

  悟云悟览早在黎山等他。悟空同两人打过招呼,又去拜见了黎山老母,而后便同悟云到了替他准备的洞府外。

  悟空谢过,同两人说了接下来两个月不用寻他,便腾云进了洞。

  合上洞门,布置好一切,悟空方才抛下原身和元神,只将剖出的三魂七魄同化出的人身打包的行李一起抛至簿中柳匀身处处,此时方才双脚落地。

  一片灌木,周遭无人,悟空抬头看了会儿太阳,绕进大路,看到高耸的城门和门下登记难民的铺子,提步走去。

  “名字?年纪?亲眷?营生?”

  “柳匀,二十五,无亲眷,书生。”

  作者有话要说:

  ①来源百度

  ②就是两次就是两次就是两次,但我随电视剧加了一次(do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