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奇小说>耽美小说>清平调>第21章 露华宫中

  好不容易打发走了为自己操碎了心的微生沅,汐裳长舒一口气。

  她瘫在桌边疲倦地闭上眼。

  其实,她和凤倾芸的事没打算瞒着微生沅。

  汐裳很少交朋友,微生沅是她这辈子唯一一个朋友。

  汐氏同微生氏世代交好,微生沅自幼学医,不知瞒着汐裳父母替她悄悄治了多少伤。

  及笄礼那天汐裳自刺,那时她尚未修行,不过肉体凡胎。

  她能活下来并且到现在还活蹦乱跳,亦是赖于微生氏的全力相救。

  是以,于汐裳而言,微生沅是挚友,也是恩人之女。

  本来今日她欲就此坦白,孰料微生沅听多了传言,自己倒是会脑补。

  罢了,随她怎么想。

  玄澧令已被凤倾芸带走了,汐裳百无聊赖,于是闷头再睡。

  迷迷糊糊不知过了多久,她嗅到一抹酒香,以及独属于凤倾芸的微微香气。

  她喃喃道:“好香。”

  凤倾芸闻言将手中的罐子递给她,笑道:“尝尝?”

  汐裳闻了闻:“梅子酒,给风隐带的?”

  “不是,给他的酒我已交给若禹,请她代为转交。这个,是特意给你的。”

  汐裳笑道:“这般好,那我可要快些尝尝。”

  凤倾芸也笑:“莫在此处饮酒,我们也该走了。”

  “去何处?”

  “归家。”

  汐裳愣了片刻,只觉一阵恍然。

  造化弄人,泯灭了本该静好的岁月。满目疮痍之下,曾经的美好仿若镜花水月,再难企及。

  好在,走过那段各自孑然的时光,她们仍可再度携手同行。

  汐裳缓过神,瞧见凤倾芸向她伸出手。

  她轻笑一声,将自己的手放上去。

  十指相扣,凤倾芸灼灼地盯着汐裳:“这次,我定不会再放开你了。”

  “我也不会走了。永远都不会。”

  古籍记载,群玉山位于北域,原本是座寸草不生的荒山。

  但就是这座不起眼的不毛之地,当年不知

  怎么得了陌伊仙尊的青睐。

  陌伊一眼看中了这方土地,并决定在此创立门派。

  “所以,你究竟为何选在此处?”

  雪花飘飘扬扬地洒下,汐裳想了想:“当时倒没什么具体缘由,不过瞧此地顺眼。”

  “遇见你之后,我只觉得自己当初的眼光甚好。”

  凤倾芸失笑:“这是为何?”

  漫天飞雪,天地一色,皆是无尽的白。

  她的银发随风微微飘扬,笑魇绽放,亮晶晶的双眸异常夺目,世间至美莫过于此。

  汐裳莞尔一笑,却答非所问:“你真好看。”

  她搂住凤倾芸的腰,把脸埋在她肩上:“我们就留在这好不好?”

  凤倾芸抱住她:“当然好。”

  这是她毕生所愿。

  想了想,汐裳从凤倾芸怀中脱出,二人牵着手继续向前走。

  很快到了一处空地。

  汐裳自觉闪到一旁,等凤倾芸打开结界。

  她眼尖地发现了不同之处:“结界,你改良过了?”

  凤倾芸颔首:“周围的阵法我亦修整了,露华宫也修葺了些许地方。”

  说着,她凭空撕裂出了一个小门,回头拉过汐裳,二人并肩走入。

  门后一片绿意盎然,草木旺盛,跟外头的冰天雪地截然不同。

  千年前,陌伊倚仗水相玄澧令之力,将光秃秃的荒山一改为郁郁葱葱的仙山,并起名为群玉山。

  ——根据微生沅独家小道消息,没文化的陌伊翻了好几本书才想出这么个名字。

  把群玉山划为自己的仙府后,陌伊费了不少力气设下一个结界,结界内四季如春,结界外则和北域大部分地区一样,常年飘雪。

  陌伊又在结界内耗了不少灵力,修建了一座宫殿。

  于建筑上,陌伊可谓一窍不通。书上那些东西她也看不进去于是干脆随心所欲。

  建了一座正殿、几座偏殿,再添置一些零零散散的建筑……也就竣工了。

  最后宫殿竟看起来美轮美奂,景色宜人。后来在凤倾芸的修缮下,露华宫的风光一度被誉为天下一绝。

  无数人想一睹盛景,尽被陌伊拒之门外。

  对外,她言自己修炼时常走火入魔,担心误伤无辜之人。

  对凤倾芸,她笑说是为了金屋藏娇。

  凤倾芸白她一眼,看破她的心思:“你不愿与他们来往?”

  陌伊不置可否。

  她置了一块长佑岩,上书“露华宫”三个大字,立在正殿前百丈处。

  时至今日,除了她们二人,无人敢越过长佑岩一步。

  汐裳在灰黑色的岩石前蹲下,手在露华宫三字上来回抚摸。

  最终停在“华”下面一横上。

  她在手中聚集灵力,将长佑岩划出一条口子,然后将手伸入,从中取出了什么物事。

  没等凤倾芸凑近,她便将那物事藏入怀中。

  “是何物?”

  “不告诉你。”

  凤倾芸见此也不多问,与汐裳一同径直踏入露华宫宫门。

  露华宫变化颇大,汐裳不禁一阵恍惚。

  耳侧响起凤倾芸的声音:“一起逛逛?”

  “好。”

  如今,露华宫所有建筑都被精心修缮了一番。

  檐角如鸟斯革,雕花栩栩如生。院中花卉纷杂,相互映衬,显得格外生机勃勃。不远处一泓清泉倾泻而下,潺潺流水发出悦耳的声音。

  一切都很符合汐裳的喜好。

  通过她嘴角上扬的弧度,凤倾芸便知道她很是满意。

  汐裳说:“我想去屋里看看。”

  而在凤倾芸为她推开卧房门后,她却怔住了。

  话本堆在几案上,早已干了的砚台上摆着一只毛笔,鲜红的外衫隐隐显露在床榻上。

  分明已过千年,却俨然如昨日。

  “这些年来,我一直不愿破坏此处。仿佛如若这些东西还是原来的模样,你也会如同从前那般,就在我身边。”

  听了这番话,汐裳心中很不是滋味。

  她张张口,却又不知说什么好。

  于是她只好笨拙地握住凤倾芸的手,认真地说:“我一定不会离开你了。”

  凤倾芸笑着点头。

  汐裳心情低落下来,不愿再逛,遂在房中歇息。

  凤倾芸想哄她高兴,便道:“我取些食物,温上酒,去瑶台赏景可好?”

  汐裳心不在焉地点点头。

  凤倾芸备好酒食回到卧房时,却不见汐裳的身影。

  已是傍晚,一弯弦月从天边升起,暮色笼罩之下,耳房里的光亮极为惹眼。

  凤倾芸走到半开的门前,向内望去。

  微弱的火焰旁,汐裳静立不动,目光紧紧盯着墙上的一张张画。

  这间狭小的耳房内,贴满了同一个女人的画像。

  女人眉目锋利,英气逼人。

  数不尽的画像中,她或喜或嗔,或悲或怒,一笔一划十分逼真。

  画像中出现最多的场景,是在一间荒废的小院,女人赤脚踩在石板上,一身红衣灼灼烫眼,长发披散在脑后,直到腰迹。

  她手中握着的蓝色长笛熠熠,流光溢彩,仿佛有水泽流动。

  她微微偏头,嘴角扬起。

  清浅的笑容隐着几分蔑视与嘲讽。

  凤倾芸看着自己亲笔绘就的画像,渺远的记忆逐渐清晰起来。

  那时她初入璀错谷,总是担忧凤青琰帮她设下的障眼法会被人看破。

  于是她时常往偏僻无人烟的地方修炼。

  一次偶然,她发现了一个破落的院子,残缺的牌匾上依稀是“茯苓院”三字。

  后来她每日在院中修炼,那里无人打搅,她很是喜欢。

  直到有一天,她听见有笛声从茯苓院中传来。

  她快步走进,见一个红衣女子靠坐在树下吹笛。

  额间妖冶的彼岸花让她迅速认出了陌伊。

  她急忙施礼。

  笛声止住,陌伊慢悠悠站起来,将好奇的目光投在她身上。

  凤倾芸一动不敢动。

  片刻,她听见陌伊意味不明地问道:“你唤作何名?”

  凤倾芸抬起头,对上陌伊的眼睛。

  漂亮的桃花眼里藏着几分不羁,几分桀骜。

  许是那双眸子能蛊惑人心,凤倾芸没来由地心跳加快。

  她答:“云容。”

  陌伊赤脚向前迈步:“不知是哪个芸?”

  凤倾芸说:“白云的云。”

  陌伊似是想到了什么,噗嗤笑了一声。她没再多说,径直走过凤倾芸离开。走出院门前,她又回头笑着瞥了凤倾芸一眼。

  敏感如凤倾芸,自然察觉出了她的蔑视之意。

  只是这蔑视很浅,更多的是,她觉得有趣。

  ——就像是小孩子刚看了一场热闹。

  过了很久很久,凤倾芸仍然清晰记得她那时的笑。

  那时,她觉得自己大约是鬼迷心窍。现在看来,或许一切都早有预兆。

  凤倾芸走到汐裳身侧,轻轻握住她的手。

  汐裳神色怏怏,只默默反握回去。良久,

  她开口道:“你的丹青,几时这般好了?”

  凤倾芸轻笑道:“画得多了,自然会精进。”

  汐裳没搭话,只是将手握得更紧。

  她看向耳房的另一边。那里摆着许多架子,上面放的,俱是竹笛。每一根都擦拭得干干净净,摆放得整整齐齐。

  “这些是我在露华宫各个角落找到的,没想到你竟会削了这么多。”

  “因为无聊。”

  “因为什么不要紧。只要是你做的,再多我也要一个个收起来。”

  汐裳偏过头。

  “可惜我找到了这么多,却没能找到最重要的那一个。你的夷则,我无力寻得。”

  “够了,这些,已尽够了。”

  汐裳的嘴唇微微颤动,眼眶泛着红。

  作者有话要说:

  夷则:十六律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