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奇小说>其它小说>阴婚的尸体他活了>第二十四章

  连巡逸坐在自己摆的小摊后,今日他换了条稍远些的街道。

  昨夜他几乎是彻夜无眠,就天快亮的时候趴在书房的桌子上小憩了一会。

  今日最好能赁个住处,不然还真是无处可去了。

  不过,若与他过去落难之时的遭遇相比,现今这些根本算不得什么,大不了在县衙的书房再多留几日,再不济,他或许能去义庄找俞河“收留”自己。

  想到俞河,连巡逸忍不住叹了口气。他与衙门一众差役交恶,似乎也是因俞河而起。只不过,这怨不得俞河。

  衙差们自有他们的道理,况且说到底他们才是一路人。

  也不知俞河这么些年是怎么忍受过来的,难怪他曾自嘲义庄后继无人。若有了子嗣,又继续如此遭人排挤,还不如就此断了这门营生……

  思来想去心绪纷乱,连巡逸勉强打起精神,提笔沾了些水,在桌上练习誊写。

  很快便过了晌午。

  凑巧,牙行伙计路过的时候瞧见连巡逸,跟他说有处屋舍不错,就在后街。

  二人于是同去看屋舍。

  是一处较为偏僻的廊房,只因朝向不佳,要价便低了不少。

  这回连巡逸没犹豫太久,立即便商定下来。

  眼见时候还早,连巡逸打算先将那书信摊挪去新住处,晚上从衙门拾掇些被褥连夜搬走。

  俞河今日又来了衙门,在路上没见连巡逸,还以为他没出摊留在县衙。

  不料去了衙门又扑了个空,不禁心生疑惑。

  既然没在街上摆摊,又不在衙门歇息,那还能去哪?

  俞河有些担心连巡逸是否遇到了什么事,赶忙又去其他街上转了一圈。

  照理说,连巡逸一个大活人,行动自如,大白天去了何处,完全用不着俞河如此担心。可俞河这些天不知怎的,总不自觉要留意连巡逸的去向。

  原因……俞河自己也说不清,或许是因自老俞过世后,再无人待他好,陪他说话,与他解闷。且不说他身陷牢狱时连巡逸为助他四处奔走,出狱后他染了风寒,也是连巡逸衣不解带在身边照看,即便是亲如兄弟,有些亦未能如此关照。自出狱后,他几次起了与连巡逸结拜兄弟之念,可话到嘴边,却又不由心生退怯。

  自己区区一个下九流仵作,怎配与秀才称兄道弟?想当初若不是因为自己救过连巡逸,他又怎会常来义庄?更妄论与自己攀交情,还同去验尸?他们二人,到底是有贵贱之分。

  有了这般顾忌,俞河也不好再有结拜之念。只不过虽说不敢奢望当兄弟,却也总想着得做连巡逸的生死之交。

  可惜自从连巡逸不在衙门当师爷,二人似乎便没了什么公务往来的机会,见面是越来越少,俞河生怕二人就此疏远了,便总想着多往衙门走动。平日里除非狄县令有事传令,俞河是根本不在县衙的。可近日,没有公务在身的俞河是三天两头赶着小驴车来县衙混个脸熟。若连巡逸不在,他便常去书信摊附近转悠,再假作偶遇打声招呼。

  之所以如此,自是因为他如今心中总是有股子冲劲,便是迫不及待想要为连巡逸做些什么,好证明他也是个能用得上的人。

  俞河如无头苍蝇般在街头转悠,想找的人都没遇见,倒是碰上了正在巡街的大嘴巴衙差。

  这一问,才知道原来连巡逸是悄悄换了摆摊的地方。

  连大嘴巴衙差都知道了,却没告诉自己。

  俞河心中说不出的失落,越发看这大嘴巴衙差不顺眼。

  正当二人一前一后顺路往衙门走之际,却见前面稍显拥堵的人群中,有个人正狼狈地收拾散落一地的纸墨书信——此人正是连巡逸。

  俞河见状赶忙上前,大嘴巴衙差跟二人关系不算差,也跟着拾起地上的纸张。

  待三人收拾妥当,这才知道,方才连巡逸正要将书信摊搬去新居附近,不料途中被一个匆忙从赌坊里跑出的人撞倒,随后赌坊的打手追来,连巡逸避让不及,又被撞倒在地,这笔墨书信便散了满地。

  俞河已知晓连巡逸搬了住处,此时听闻连巡逸先提起那新居,便也故作刚知道的样子,看似随意道,“你搬了新住处,怎的也不先知会声。”

  连巡逸正要答,一旁的大嘴巴衙差接话道,“就是啊!俞兄满大街的找你,愣是没找着,这不,还好遇上了我!”

  此话一出,三人皆静。

  连巡逸奇道,“俞兄找我?是有什么要紧事吗?”

  俞河本来是有些在意连巡逸悄悄搬了家却没先告诉自己,方才也是心有所想,才忍不住说了那句话。

  不曾想大嘴巴衙差出言一搅合,把话扯偏了不说,还非得给出个找人的理由来了。

  俞河支吾半天,赶忙拿衙门近日公务繁忙急需人手来搪塞。

  连巡逸闻言又问是否狄大人有所指派,见俞河否认,料想许是俞河苦于衙门公务,找人倾诉,不由叹道,“若我尚在衙门,或许还能为狄大人和二位分忧,可如今,我已搬出县衙,当真是个局外之人了,若非狄大人亲口下令,便不好再插手衙门事宜了,否则恐惹人非议……”

  俞河闻言只得宽慰几句,又和衙差坐了一会儿便起身告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