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奇小说>穿越重生>被小木匠捡回家后>第61章 新房(二)

不出顾启明所料,等到了第十日,家里的房屋就修缮完成了,傍晚给大伙结完最后一天都的账,看着焕然一新的院子,两人心里都是一阵轻松。


顾启明抻了抻胳膊,长舒了一口气:“忙活着这么久,可算是盖好了。”

没得到身边人的回应,他扭头瞅见林星看着家里的院子发呆,笑容不禁更深了些。


灶房重新收拾过,两个铁锅灶都拿黄泥补了补,还有堆的一些个坛子,都拿到库房里去了,这会儿看着又大敞亮。


前院原先的仓库已经快堆满了,他打猎的工具,木料什么的都在这里头,还有家里腌的火腿,在角落里堆着他俩也不放心,生怕让耗子给啃了。


新库房修的大,两间房加起来能存上好几年的粮食。前院的库房就能拿来存灶房里那些瓶瓶罐罐跟腌肉了。

房顶的瓦片顾启明全换了一遍,买的都是好瓦片,结实,至少未来十年都不用担心房子会漏雨。

后院这盖好的三间屋子,两间拿来做仓库,一间是给林星做活用的,他特意嘱咐师傅开了个大窗,既亮堂又干净,让人看着就舒心。


后院自然是没再铺石板了,只在三间房屋门口铺了一条窄窄的碎石路,够两个人来回走动了。


屋后头是围的篱笆,做的不小,拿来围家里这十只鸡鸭绰绰有余了,往后林星想自己孵些小鸡仔也能养里头。只不过先前搭的窝散了,前些天没抽出来时间修补,过几日才能重新搭一遍。

前院四处都铺上了青石板,比原来干净了好些,就连狗窝林星也重新修缮了一番,往后下雨再也不用担心院子里会走不了路了。


除了前院,耳房自然也铺上了青石板,他俩常在这沐浴,这下就是把地板打湿了也不怕了,后头的茅房自然也少不了重新修缮,家里的茅房几乎是推倒了重建的。


三间正房每一间都完完整整铺铺上了一层青石板,花了家里不少银子。卧房里头是新垒的炕,顾启明让人垒的炕不小,比原先的实木床还大,别说是他们俩,就是再来两个他睡着也一点都不挤。

原先的实木大床搬到另一间正房里去了,这一通下来往后家里三间房都能住人了,只不过这几年他们家也用不着。


两排整齐的大木柜摆在墙边,一旁是林星打的长衣架,冬日里他们拿来烘衣裳的,边上就是平日里休息用的塌子。


他们家不设书房,顾启明来了之后用过的笔墨还有买的几本书都在林星常用的梳妆台上堆着,这会儿他怎么看怎么不顺眼。


顾启明坐在烧热的炕头上给林星揉肩,“回头打个书架摆屋里头吧,家里的书光放桌上也不成。”

屋子大就是好,想添些什么家伙事儿都有地方能放,一点也不嫌挤。


“屋子都修的差不多了,明日咱一道去镇上再给家里添些物件,还有我跟你说过的新厨具我已经托人跟宋哥打过招呼了,啥时候去取都成。”


“成,”林星推了推他的胳膊,示意不用再揉了,他穿上鞋起身,“你看看家里还有什么缺的,我去把饭煮上,今晚给你炒个猪耳朵出来。”


难得闲下来了,今日得吃点好的,顾启明念叨家里熏的猪头好几日了,林星一直没得空做,闲下来了得好好做一顿。


顾启明赶紧搓搓手,披上外衣下床:“我去烧火,晚上闷个腊肉饭吧。”


“还想吃点什么菜?再焖个萝卜酸肉吧,上回腌的酸萝卜能吃了。”

林星今年还没做过酸萝卜炒肉呢,萝卜也快过季了,等到了二月份家里能种的菜就多了,冬日里能吃的菜少,他们家也没种什么别的,顾启明早就吵着腻了。别说他了,干吃萝卜白菜连林星都快吃腻了。


“成,两个菜就够吃了,多切些腊肠,焖出来的饭才香。”


林星笑了笑:“家里今年熏了这么多斤肉呢,吃到明年都成。”


新灶用了好几日,烧着比原来舒服多了。烟囱也打通了连着屋里的火炕,等晚上睡觉的时候一整晚都暖烘烘的。


顾启明在屋里烧火,林星把米饭蒸好后正打了水清洗猪头。


腊猪头先用火把猪皮表面用火烤一遍,烤的焦黑之后再放清水搓洗,这只腊猪头就不再挂上去接着晾了,紧着这几日吃。


两只猪耳朵简单切成细丝,加上大料在锅里翻炒,他第一回做这道菜,还不知道炒出来口味怎么样呢。


年前杀年猪炸过的猪肉还剩一罐子,林星取出来一块切片,酸萝卜切成丁当底料,把酸味炒出来再倒上已经炸过的肉片,酸萝卜正好能解了肉片的油腻。


两道菜出锅,米饭也已经焖熟了。

大铁锅焖饭有一点好,挨着锅底的一层米烧出来跟锅巴一样,又脆又香的,顾启明最是喜欢。


他们今日忙到黄昏,等顾启明冒着汗把饭菜端进屋的时候已经很晚了。


大片的猪肉掺着酸萝卜丁,顾启明一口肉一口饭的往嘴里送,香喷喷的猪肉掺着腊肠别有一番风味。

林星盛了一勺猪耳朵盖进碗里,有些糯了,“猪耳朵炒的有些软了,再晾一会儿才好吃。”


晚饭吃的干,也没煮个粥熬个汤什么的,顾启明用家里仅剩的一把山楂干泡了壶茶水端进卧房里。


天转暖了些,家里又烧上了炕,昨晚上顾启明半夜热醒出了一身的汗,林星热的自己卷着被子睡在里头,离他远远的。


顾启明把棉被换掉一双,只留了一床被子在床上,晚上盖着就不会冷了,还省的压在身上沉的慌。


他披着外袍坐在炕上擦拭自己的弓箭,抬起头问林星:“明日我去田里看看麦苗,油菜地也该整整了,你跟我一起去不?”


“去。”好不容易雪化了,家里的地都好长时间没照料过了,林星心里头担心着呢,自然是要过去的。


正月底田里没什么活要干,也不怎么长草,两人过去看看也只是图个安心,等到二三月份才会忙起来。

冬小麦收的早,跟油菜是一个季熟的,四五月就能着手收小麦了,一年只收一茬,不像稻谷,他们这大多数一年能收两茬稻谷。


当然今年两人不打算只种稻谷了,杂粮也要种上一两亩,玉米大豆什么的,都是家里常吃的粮食。


*


第二天两人吃过早饭先下地看了一趟,白被子盖了一个多月,地里湿润润的不缺水,等返青了就不用多浇一次水了。


冬日下雪小麦要越冬,这段时间几乎是不长个的,等天暖了到了返青季,那才是一天一个样。


俩人回去的路上林星藏不住的高兴,今年雪下不错,麦苗没怎么挨冻。长得好收成就能好,整整四亩地的麦苗呢,他怎么能不高兴。


今日两人还要去镇上,驴车上,顾启明看着大片大片的麦地,转头对林星说:“今年就咱俩肯定是忙不完了,六亩地呢家里,油菜不好收,早早商量商量在镇上雇人两个汉子来家里帮吧。”


“好,”林星也想到了这茬,“正好家里现在修了房子,也有地方能住,再雇两个人就差不多了。”


“不过也不用着急,还有好几个月才收呢,农忙的时候镇上还有不少短工在,就是雇短工比盖房子花费多,要把人家请到家里做活,免不了要花上四五十文。”


顾启明心道四五十文算是便宜的了,一斤羊肉就能换一个汉子来家里做一整日的苦工了。年初盖房子的时候他就这么觉着了,不过十文钱就能请一个汉子来家里干上一整日,无论是在地里刨食的人家,还是在镇上做苦力的人家,想挣些钱当真是不容易的。


就是林星这般有些手艺的人,日子过的也是紧巴巴的。


他们林家村不富裕,这一年过能过的怎么样全看老天爷的眼色。

若是这一年收成好,那家里就能好过些,不说顿顿能沾些荤腥,要是想吃,那半个月一个月割上一点肉亦或是两个月杀上一只鸡是不成问题的。特别是大伙家里多多少少养的都有牲畜,不用换钱的话每日给小娃娃炖个鸡蛋羹是没问题的。


可若是收成不好,那一家人今年就要勒着裤腰带过日子了。

平日里最好的荤腥就是一道炒鸡蛋,若不是农忙,炒鸡蛋也难有,最多也就是给小娃娃两三日煮一个。


逢年过节一家人才能好好吃上一回肉。


要是再碰上林星这种家里养不起牲畜的,那更是里连个鸡蛋都吃不着。他们也不会愿意花钱去买鸡蛋,杂粮饭,玉米窝窝,野菜汤,这才是更多人的家常便饭。


而且,古往今来的通病,家里越是揭不开锅,越是想要孩子,还得是男孩,日子只会越过越紧吧,就是在现代的时候他们村这种人也不少。


想过好日子,就得没日没夜地出力干活,才能让家里人好过些。


他占了会打猎的便宜,占了一个好运气,占着他上辈子的见识,他们家这才能起来,才能不愁吃不愁穿,不必顿顿野菜汤窝窝头,冬日不会裹着稻草过日子,想干什么才有底气。


想吃肉了拿着铜板就能去割上一吊肉回来,想吃鸡了也能毫不犹疑地上后头杀上一只回来炖。


曾经他这个人向来得过且过,没什么上进心,再差的日子他也熬过去了。但是他现在不是一个人了,他不能让林星跟着他吃苦,不说荣华富贵,起码在林星想吃个糕点的时候他能毫不犹豫地买下来,而不是举棋不定,还要算计算计手头还剩多少余钱,能买上几块点心。


顾启明想的出神,驴车驶到了镇边上,林星喊了他三声才回神。


“想什么呢,喊你好几声了。”林星率先下车,仰着头看还在车上坐着的汉子。


顾启明低头撇见林星头上绑着的星星木簪,撑着驴车跳下来笑道:“没事,咱们走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