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奇小说>穿越重生>写皇帝的同人被发现后>第64章 【二更】捧在手心

  从白石书局出去时, 天色还早。

  韩悯想着,尽管韩礼这人不怎么样,但毕竟是自己把他带出来的, 还得自己把他带回去, 想来温言与楚钰虽然不喜欢他,但也不会太过刁难他,客气客气, 也就过去了。

  所以他重新去了一趟文渊侯府。

  他推门进去时, 楚钰与温言正挨在一起看东西,还拿着笔在改。

  一见他来,他二人就立即把东西收起来了。

  韩悯看他们这副模样就知道,肯定是在写起居郎的话本。

  不过他已经有了应对手段,他不在乎。

  韩悯背着手,得意地仰着头,走到他们面前,怜惜地抚摸着楚钰的头发,嘴角扬起神秘的微笑。

  楚钰不明就里,转头看他:“你做什么?”

  韩悯仍是笑,楚钰一把拍开他的手:“你出去一趟就傻了?”

  韩悯摇摇头:“没有。对了,韩礼呢?”

  “走了, 他知道谢岩靠两次科举,不是没考中, 而是考了两次状元之后, 愣了好一会儿。又想出去追你,又不好意思撇下我们两个。辨章好意,要留他吃中饭,但是他自己觉着害臊, 找了个借口走了。”

  “原来如此。”

  韩悯在他身边坐下,这时一张坐榻上,并排坐了三个人。

  最里边的温言推了推他们:“挤着我了。”

  韩悯与楚钰对视一眼,互相要把对方推出去。

  “我要挨着辨章坐。”

  “你出去。”

  争了一会儿,最后韩悯道:“你都在这儿待一天了,我都好久没见辨章了。”

  楚钰最后看了他一眼,不情不愿地到另一边去坐。

  韩悯挽住温言的手:“我的亲亲辨章。”

  温言皱着眉看他:“要坐就坐,不坐就出去,你话本子写多了?”

  韩悯住了口,安安静静地坐着。

  温言又问:“你怎么会把那种人带过来?”

  楚钰附和道:“就是,怎么会把那种人带过来?害得我方才要帮他洗地。”

  韩悯顿了顿:“是家里亲戚嘛。我在永安的时候,也是他照顾桐州那边的。”

  “他怎么照顾的?你给了钱没有?”

  韩悯点头:“应该是送了点东西,也时常过去看看。给了双倍的钱。”楚钰皱眉:“给了不就行了?他还要你帮他引见别人?你都带他见了谁?”

  “柳师兄,还有你们二位。”

  “那也没事,我们都懂得看人,也懂得把他和你分开。只是以后别总是带着他了,省得有什么坏事,牵连了你。”

  “我知道。”韩悯伸手挑了挑他的下巴,“我知道琢石担心我,你放心,我都懂得。”

  楚钰拍开他的手:“小傻子。”

  韩悯瘪了瘪嘴,转过头去,揽住温言的肩。

  “对了,我方才去书局见葛先生,看见之前那个在街上敲锣的人了。”

  温言了然:“他又因为你转写丞相,不高兴了?”

  “他指着那个卖鱼的木盆说,这条是御史大人,这条是探花郎。”

  韩悯一边说,还一边捉住他二人的手,悠悠道:“唉,都是松烟墨客养的鱼,左拥右抱的感觉真不错。”

  他捏住温言的下巴:“来,给松烟墨客吐一个泡泡看看。”

  下一刻他就被“两条鱼”丢到地上。

  温言反捏住他的脸:“请你给我吐个泡泡。”

  *

  韩礼就那样难堪地回去了。看清楚他的为人之后,韩悯虽然不大想理他,但是也怕他去打扰爷爷。

  所以没有在文渊侯府多打扰,他很快就赶回家去了。

  回去时,还没有看见他,只有院子里阴凉处摆着四张竹藤椅,韩爷爷与朋友们坐在一起说话。

  杨公公抱着韩佩,韩佩手里拿着一本书,两人坐在最中间的藤椅上。一群人围着他们,教他二人识字。

  老柳学官指了指书卷一角:“佩哥儿,刚学过的,这是什么字?”

  韩佩有些为难:“这个……”

  他将求助的目光投向杨公公,杨公公虽然是和他一起学的,但是也不记得了。

  “这……”杨公公一转眼,就看见韩悯,顺势放下书,“哟,我的悯悯回来了。”

  韩爷爷板起脸:“‘你的悯悯’?哪儿来的‘你的悯悯’?这是我的。”他朝韩悯招招手:“乖孙,来。”

  韩悯向老人家们问过好,便走到爷爷身后。

  “傻站着做什么?去搬把椅子来坐。”

  他便搬了两把椅子,和韩佩一同坐下。

  韩爷爷拿了一块点心给他,压低声音问道:“你不是和礼哥儿一起出去的么?怎么中午的时候,他一个人冷着脸回来了?出什么事了?”

  韩悯想了想,让韩佩去一边玩儿,然后将当时的情形原样说了一遍。

  “琢石大概也是一时兴起,才想要试试他。”

  听完这事,几个老人家都沉默了。

  柳老学官认得楚钰,只道:“不是一时兴起,楚钰自小生在富贵人家,什么样的人都见过,他会看人。”

  杨公公道:“那个韩礼,也实在是贪心不足。他昨日还拿着文章过来,老柳帮他看了一遍,还没说什么,他就火急火燎地想让老柳再收个徒弟,跪下就称‘老师’。要不是我拦住,说不定就叫他拜师了。”

  “后来又不知道从哪儿听说,我是悯悯的干爷爷,非要送我,还要认我做干爷爷。结果一听说我是内侍,又不肯了。指不定心里埋怨悯哥儿,怎么认个太监做爷爷呢?”

  几位老人家没忍住笑出声,而后觉得不好,都正经了神色。

  梁老太医道:“老杨,他这是夸你呢。你看别的太监都特别像太监,你看起来不太像,所以他认错了。”

  杨公公笑了一声,又嘱咐韩悯:“悯悯,你以后少跟他来往,小心被带坏……”

  韩爷爷打断他的话:“好了,打住,他既姓韩,我会管教的。”

  杨公公正经道:“反正我的悯悯不能被带坏。”

  韩爷爷应了一声,对韩悯道:“这件事你不用管了,以后该做什么就做什么,也不用带上他。其余的事情,爷爷来解决。”

  “好。”

  柳老学官道:“知道今日你在家,你去桐州的时候,寄养在老师这儿的那只猫,今天给你带过来了。”

  他望了望四周:“方才就在院子里跑呢,猫呢?”

  院子不大,看了一圈,最后看见韩佩抱着只胖胖的白猫,坐在台阶下。

  “在这儿呢。”

  韩悯看着它的背影,总觉得它长大不少。

  这是他的小猫?

  他暗中把系统喊出来:“统子,你看看,那是我们的小白猫?”

  这时老人家们也把韩佩喊过来了。

  韩佩抱着长毛白猫上前:“二哥哥,你看,一只长毛的小白猪。”

  油光水滑,体型肥美,肉眼可见的大了一圈。

  系统不敢相信地尖叫:“我的猫怎么变成这样了?”

  韩悯也有些迷惑:“老师,它怎么……”

  柳老学官道:“你那只猫拿过来的时候也太瘦太小了。就让梁老太医给它开了几个方子,补了补,现在看起来还不错。”

  他抱起猫,放在腿上,顺毛摸了摸:“这样抱起来多舒服。”

  “老师,你不觉得有点沉吗?”

  “还行。”

  柳老学官把猫放在他的腿上,韩悯对上白猫懵懂的眼神,不自觉湿润了眼眶。

  “谢谢老师,老师真好。”

  而后梁老太医将目光放到他身上,认真道:“你也太瘦了,应该多补一补。”

  进补警告!

  韩悯感觉不太妙,再说了两句话,就溜回自己房间。

  *

  这日夜里,吃过晚饭,韩爷爷就将韩礼喊到自己房里,说了好久的话。

  既然爷爷不让他管,韩悯也就不再管这件事,只是窝在自己房里看文献。

  系统正附在猫身上,在房里绕圈跑步,运动减肥。

  他一边跑,一边道:“当初还不如把猫交给傅询养呢。”

  韩悯道:“傅询哪里有空?其实也怪我没有说清楚,你慢慢减,我过几天给你弄一个仓鼠用的大号跑轮,跑几天应该可以恢复以前的体型。”

  系统哼了一声,继续跑步。

  而韩悯看了一会儿历代变法的文献,又拿出一叠稿纸,开始写新的话本。

  这已经是倒数第三本了。

  系统从他身后的书架上跳过,看了一眼,又问:“你以后真的不写了?”

  “嗯,写多了也没意思了,十册就足够了。况且天下未定,海内未平,我在朝中做官,往后要推行变法新政,也没有那么多时间来写这个。”

  “也是。”

  顿了顿,系统小心道:“其实,看了那么多文献,你也该知道,变法听起来热血,也不总是成功。”

  “我知道。不过是机会难得。”

  系统停下脚步,扭头看他:“机会?什么机会?”

  “天时地利人和。正是大齐国运昌盛的时候,傅询初登基,一番新气象,也难得他信任我。这就是很好的机会,先皇在时,我是不敢想的。”

  “原来如此。”

  “我来这里也有十几年了,总想着一定要试一试,留一点自己的东西才甘心。”

  系统若有所思,在原地做伸展运动。

  正说着话,外边忽然有人敲门。

  “悯弟,是我,我说几句话就走。”

  韩礼的声音。

  韩悯连忙将书稿收起来,上前给他开门。

  韩礼垂着头,很是沮丧的模样。

  “方才伯爷找我说话,训斥了我一顿,而今我都明白了。方才站在你房门外思来想去,还是要来跟你赔个罪,对不住,有些事情,是我做得不太好。”

  韩悯笑了笑:“没事儿,你安心准备科举就好了。都已经考到举人了,有多少人一辈子都停在秀才上呢?堂兄已经很好了。”

  “往后我就安心待在房里温书,你别生气了,不用为我操心了。”

  韩悯再安慰了他几句,就把他劝回去了。

  韩礼回了房,果真点起灯来,看了一会儿书。

  他撑着头想,还是急躁了一些。

  从桐州小城来,从没见过这样多的人物,不知道该讨哪个的欢心,一时间昏了头。

  如今韩悯也对他有了几分计较,往后可要再谨慎些才好。

  *

  如此过了十来日,便入了六月。

  温言腿上的夹板终于可以拆掉,他可以下地走动时,几个文人臣子,都被傅询召进宫来,要在私下开一个小会。

  福宁宫的书房里,午睡起来的韩悯扎起头发,用冷水洗了把脸,好让自己清醒过来。

  他抱着纸笔,在傅询身边坐下,拿起墨锭研墨。

  其他人都还没来,傅询玩着他的头发,有一下没一下地捋,从发根捋到发尾,最后用指尖在发尾绕两个圈。

  韩悯嫌他烦,脑袋歪了歪,一点都不想理他。

  傅询用他的发尾挠挠他的侧脸:“这么认真做什么?”

  韩悯认真道:“这或许是时代的里程碑、王朝的转折点。虽然不能立即让世人知道,但是可以先记录下来,供后人景仰。”

  傅询轻笑:“是吗?日后遍布天下的大齐纛旗足够他们景仰了。”

  “一时王朝,总有覆灭的……”

  韩悯自觉失言,不敢再说下去。

  正巧这时楚钰与温言到了,内侍引他二人进来,低眉垂首,恭谦温顺。

  楚钰却笑着道:“韩起居郎果然是盛宠,这样的话说出口了,圣上竟然半点反应也没有,真是羡煞楚某。”

  前几日他看谢岩状态不对,多问了谢岩几遍,谢岩就把韩悯知道他们在写话本的事情告诉他了。

  他朝韩悯眨了眨眼。

  ——此事可以加入《圣上与起居郎二三事》豪华事例阵容。

  而后温言扯了扯他的衣袖,两人站定行礼,在下首各自寻了位置坐下。

  不一会儿,江涣与柳停也一同到来。

  韩悯看见柳师兄,还有些惊讶。

  老师分明不让柳家子孙参与朝政,也不知道师兄这次来,老师知不知道。

  傅询看了他一眼,解释道:“柳老学官知道,这是柳停自己的意思。”

  人都齐了,便开始说事。

  因为是私下的小聚,宫人送来饮食茶点就下去了,也没有那么多的规矩。

  从此处官职最高的江涣江丞相开始,为变法新政提纲挈领,几乎囊括朝野上下所有方面。

  先皇平庸,恭王阴毒,将从前德宗皇帝推行的国策改得差不多了,如今要重新整顿,需要耗费不小的力气。

  而后在学宫执教的柳停开了口。

  “这是我爷爷和我共同商讨过的意思。当年德宗皇帝立永安学宫,只欲将永安学宫作为将立的各州府学宫的范例。数十年间,各州府的学宫只堪堪建起三处,而永安学宫徒负虚名,竟隐约成为学宫之首,凌驾于州府之上。”

  “而近三年,学宫也渐渐成了世家子弟的后院书房,学官一职,也成为有名的清闲职位。这实非德宗皇帝的本意,微臣奏请,加快州府学宫建立,恢复向寒士开放学宫的旧例,清查学宫冗官。”

  柳停作揖:“请陛下明鉴。”

  傅询点点头:“你还有话说吗?”

  柳停想了想,最后道:“还有一事。微臣小妹,请微臣一定奏请陛下,请陛下开女试。”

  傅询沉吟道:“此事不宜操之过急——”

  女试的事情,从前在建国寺,柳毓跟韩悯说过,韩悯当时同她说了好些话,她放在心上了。

  只是韩悯看傅询为难的模样,也知道这种事情,对真正的古人来说,还是不太容易接受。

  傅询思虑良久,最后抬手点了点桌案:“你回去之后,就请她写一封折子递上来,朕会看看。”

  韩悯对傅询的好感提升不止一个度。

  ——这皇帝简直太英明了,文人的梦中明君!

  傅询看见他闪闪发光的眼神,碍着众人在场,只在桌案遮挡下,握住他的手。

  柳停松了一口气,道:“微臣小妹此时就在宫门外等候,她已备下陈词,陛下若不嫌她年幼,请陛下召见。”

  “让她进来吧。不过此事一时难办,你不要让她觉得此事必成。”

  “微臣明白。”

  不多时,柳毓被兄长柳停领着进来。

  她一身女子衣裙,金钗挽发髻,站在一群男子之间,竟也毫不露怯。

  笑着朝韩悯眨了眨眼睛。

  ——你看,我说到做到。

  *

  给柳毓也增了座位。

  原本就是君臣私下谈话,没有那样多的规矩礼法,想到什么便说什么。

  在座人等,都不超过三十而立之年,所以谈起事情来,稳重而不失大胆。

  韩悯提着笔做记录,他拿着他的墨笔,在王朝巨浪前,绘下大齐的往后。

  不知不觉便到了傍晚,还有许多事情都没来得及讲。

  傅询摆摆手,把正要说事的楚钰喊停:“改日再议。今晚有宋国使臣出席的晚宴,朕要说件事。”

  楚钰叹气道:“唉,我还想提议整顿一下书局呢,他们整天印乱七八糟的话本。”

  韩悯咳了一声,朝他使眼色。

  楚钰朝他笑了笑,他才知道这是在开玩笑。

  而傅询也不知道他指的是韩悯,没把这件事情放在心上:“此事无妨。话本不至泛滥,无需整顿。”

  他道:“一件事情,那边的屏风后边,还有一个人。”

  众人循着他的所指望去,那是一扇木制的屏风,遮挡得严实,他若不说,也没人会知道那里有人。

  傅询淡淡道:“谢先生原本不愿出仕,朕请了他两回,今日朕最后请他过来走一遭,再请他定夺。”

  出身奴仆,两朝鼎元。

  谢岩沉浮挣扎了这许久,最终还是穿着一身素衣,从遮蔽隐藏的屏风后走出来,衣袖一翻,朝傅询作了个揖。

  “参见陛下。”

  傅询一抬手:“先生请坐。”

  连石头一样的谢岩都能请出来,韩悯看傅询的目光更不一样了。

  ——文人梦想中的终极明君!

  傅询又问:“方才他们说的事情,先生可都听明白了?”

  谢岩点头:“草民明白。”

  “古来变法,常常是朝廷自顾自的事情。如今朕先不封你做官,请你在山野寻访,你可愿意?”

  谢岩直起身子作揖:“草民愿意。”

  说完这件事,天色也不早了。

  晚上有为款待宋国使臣设的宫宴,群臣都要出席。

  所以江涣与楚钰、温言三人去偏殿稍作休整,而柳停与妹妹柳毓,还有谢岩一同出宫去。

  书房里,韩悯低着头整理书稿,高兴得身子左左右右、轻微地一晃一晃。

  原来傅询说的遍布天下的齐国纛旗,不是胡说的。

  傅询摸了一下他的头发:“你晃悠什么?”

  韩悯继续晃:“高兴。”

  “方才楚钰和你都没说事,过几日再来。”

  “好。”

  “还有一件事情要告诉你。”

  韩悯抬起头看他:“嗯,陛下请说。”

  现在傅询在他这里地位提高不少。

  “前几日你说,对宋国使臣,或拉拢,或逐个击破。前几日朕让安排在宋国宫里的细作,写了一份密信过来。”

  “怎么说?”

  傅询从案上拿了一张纸给他。

  韩悯仔细看了看。

  此次出使的广宁王赵存与荣宁公主为一母同胞,为宋国皇帝的芳美人所生,生母身份低微,并不受皇帝宠爱,连带着他二人也不受重视。

  芳美人病逝之后,两兄妹一直生活在冷宫。

  赵存封王开府,也是荣宁公主设计,引起皇帝注意的结果,否则这两人真要一同死在冷宫里。

  如此看来,他二人之间,荣宁公主确是主事的人。

  后来傅询登基,照从前的例子,宋国要贺齐国新君即位,宋君这才想起貌美的荣宁公主。

  蹊跷的是,在出使前夕,宋国君王暗中召见广宁王,两人谈了一个时辰的话。

  韩悯将信还给傅询:“你的人都安排到宋国皇宫去了,连宋国皇帝和儿子谈话谈了一个时辰都知道。”

  傅询轻笑:“不过是以彼之道,还诸彼身。”

  韩悯道:“这事确实是古怪。可以合理怀疑,皇帝瞒着荣宁公主,给广宁王下了别的命令,比如,一定要让荣宁公主留在永安。”

  “是,荣宁对她兄长并不设防。”

  “若如此,或许可以拉拢公主。她不曾受过宋君宠爱,对宋君大抵没有什么感情。对兄长,她兄长如今也要把她抛开。她如今在我齐国境内,我们可以许诺她的东西很多,或许可以帮她假死潜逃。”

  “那你想从她那里拿到什么?”

  “皇帝召见广宁王,广宁王要来永安,不会不把永安城中宋国细作的联络方式告诉他,这些细作终究是心腹大患,倒是可以挖出这个。如果她愿意回去一趟,能带回去什么,或拿到别的东西也未可知。”

  傅询望了望窗外天色:“不早了,要开宴了。”

  “诶。”

  韩悯正要起身,忽然又坐回去了:“我还有一件事情要问,陛下是怎么把谢岩请来的?”

  傅询面不改色:“朕一向礼贤下士。”

  见韩悯蹙眉,傅询问道:“怎么?不像吗?”

  韩悯摇摇头,认真地看着他:“对我就不像。陛下,你能让我也享受一下,那种被捧在手心的臣子的感觉吗?”

  “不行。”

  傅询断然拒绝。

  对你能一样吗?你自有别的享受。

  作者有话要说:悯悯:我也好想做一次皇帝心尖尖上的臣子啊

  老傅:老婆你在说什么疯话?

  定渊七子聚会了~那个口诀是江映柳,温对寒,楚探花,谢鼎元(柳是双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