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身上淡淡的兰花香味飘过。他这才注意到,她穿了一件藕荷色团花对襟褙子,露出葱黄百褶裙,而她的身量,显是比自己上次所见却又伸展了不少,脸上还带着未褪掉的孩童模样,可是眼角眉梢也隐隐露出几分少女的气度来。他强迫自己不去注意身边那窸窣的衣物摩擦声,心底却像是有一团小小的火苗在突突往上冒着,手上的动作却忘记注意轻重了,直到郭大少爷喊痛,他这才回过神来松了手,那人儿已走远了。

  巧姐重新回了水榭,复又在王熙凤身边坐下。王熙凤露出疑惑神色,怎么如此快便回来,碧儿低声在她耳边耳语了几句。王熙凤神色变了变,思及所在之处,不好发作,只拉了巧姐手握在手里,却再没集中心思在戏台上。

  扶巧姐的丫鬟悄悄到了北静太妃耳边回了两句话。北静太妃听了,脸色阴晴不定。好不容易熬到了这出戏完,北静太妃便吩咐住了戏,邀众人园子里逛去。

  贾母与几位老诰命腿脚不便,都说不去,傅夫人便留了下来陪着。北静太妃亲走到王熙凤身边邀她往园子里去,王熙凤便拉了巧姐起身进园子了。巧姐经过傅夫人身边的时候,正对上她投过来的目光,那相似的眸子,她才遇见过。傅越,她头一低,快步跟了王熙凤去了。

  北静王妃让众人走在前面,自己落在了后面,携了王熙凤的手,满是歉意:“今儿之事,确是我没考虑周到,倒叫大姑娘受了委屈。我这里向贾家太太赔不是了。”

  王熙凤忙道:“太妃言重了,我怎敢当。”只是心里怒气是有的,这女儿家的名节是最重要的。满是女眷之处竟有此等登徒子出没,传了出去,这北静王府的名声也有碍了。

  北静太妃正色道:“如今倒是我老糊涂了,竟连此等子事也出了。不敢求贾家太太原谅,赶明儿我亲登门赔礼道歉去。贾家太太放心,此事再无耳闻。”

  王熙凤自是知道北静王府的手段的,既然北静太妃敢这样保证,必是已经着手去做了。好在巧姐仅是受了惊吓,并没有受到实际的伤害,且年纪小,事情也容易揭过去。王熙凤也就不提了。

  北静太妃行了几步,瞧着前面巧姐的身段,突然心念一动,但也仅是心中所想罢了,今儿若是提了此事,怕王熙凤更要多心了。只是贾母那边,却还是要让她知晓此事的,多年世交,若因此事伤了和气,也是不好的。

  巧姐并不知道北静太妃与贾母尚有一番话讲,只是回家后,她瞧着北静太妃给的那些东西,竟失了兴趣,将布匹子赏了人,首饰之类的看也没看就锁了起来,从没戴过。她刚把东西收好,就听到外面平儿的声音响起:“刘姥姥,今儿怎么来了。可巧二奶奶还在老太太那儿呢,快进来坐坐。”

  刘姥姥!传说中巧姐的恩人。巧姐瞬间来了兴趣,将钥匙藏在枕头旁就出去了。她刚走出去,奶娘便迎上来,笑道:“大姑娘,老太太那边请你过去呢。”

  按照红楼梦的进程,刘姥姥此次入进贾府要住上两天的,那自己也就不急在这一时了。巧姐放下心来,跟了奶娘往荣庆堂去了。

  巧姐过来就开饭了。一时饭罢,周瑞家的来回王熙凤,声音有些大,偏叫贾母听见了,一叠声地叫刘姥姥来。

  宝玉已大好了,听闻贾母之话,喜得跑到了贾母旁边:“老太太,这庄稼人可就是书上所写那日出而作日落而归的?今儿我可要好好问问我那园子里新搭的蔷薇架子什么时候能开花。”

  宝钗用扇子掩嘴笑道:“宝兄弟,那庄稼人是种粮食的,哪里有时间伺候花儿粉儿的,那些又不能果腹的。”

  黛玉微微一笑:“难不成倒想抢了稻香老农的名号?大嫂子,莫若让与他去当两天。”

  李纨笑着点头:“这有何难。我那里地方又大,哪怕你种葡萄种西瓜我也不管你的。只别把房子拆了就成。”

  一时说笑着,刘姥姥已经过来了。进来她就干净利落地给贾母请安,起身后随手抓住了身后的板儿给贾母磕头。巧姐瞧着板儿那瘦弱的小身板儿以及与身子比例完全不协调的大头,暗暗叹息:自古以来,劳动人民都是地位低下备受剥削的。

  小丫头子搬了椅子让刘姥姥坐,刘姥姥只坐了个沿儿,板儿就靠在她的身边。贾母与她一五一十地说着话,刘姥姥虽没有见过什么大世面,但见识并不短,说起话来也是一套一套的,竟连王熙凤也听住了,湘云一劲儿地拍手,倒笑个前仰后合的。巧姐抿嘴一笑:这才是真正的人民本土艺术家啊,不带任何包装的原生态。

  一时贾母累了,刘姥姥起身欲家去,贾母亲留了她,并嘱咐王熙凤好好安顿,明儿带了她大观园里逛去。刘姥姥脚不沾地地就与王熙凤走了,板儿一路上紧挨着刘姥姥,生怕走丢了。

  回到家后,赖大家的来找王熙凤回话,刘姥姥与板儿就在屋子里面坐着。巧姐见板儿的目光老往那果子上瞄,还不住咽口水,便知她们是没吃饭的,起身出来让丰儿吩咐厨房多做些肉菜来,并一大碗碧莹莹的粳米饭。

  收拾妥当后,巧姐复又进了屋子,笑道:“姥姥,这奔波劳累的,去那边屋子里面歇歇脚归整归整吧。”

  刘姥姥站起来答应了,随了巧姐过去。巧姐只引了他们到门口,吩咐几个二等丫鬟好好地伺候着,自己回了屋子歇息。她靠在枕上,思绪飘散开去,那双眼睛又飘进了她的脑海里,颊上一热,她扯过被子蒙了头,歇下不提。

  一路走来都是金灿灿的菊花,映着绿水蓝天,分外耀眼。缀锦阁里笑语宴宴,刘姥姥的那些笑话,倒是叫人笑地捧腹,就连往常最端庄的宝钗也合不拢嘴。这些日子因着王夫人上次的事,众人都不敢触了这霉头,直到今儿才痛乐了一回。

  板儿昨天因着巧姐那一顿饭,与她相熟了许多。饭罢,他走在巧姐旁边,时不时问一句话。贾兰跟着李纨走在最后,抬眼望见前面景象,不由地握起了拳头,挣脱李纨的手,挤进了两人之间。

  作者有话要说:咳咳。。上章有亲说醉了的人是薛大傻子,考虑了一下,决定不抢柳湘莲的CP。有人问傅越是谁,他是我自己塑造的一个角色。。。

  、惹祸的贾兰

  在听到身后有声音之时,巧姐便略微侧了身子,贾环只是从她身边擦了过去,并没碰到她分毫。可是板儿身型本就瘦小,贾环那一撞使了十足的力,板儿冷不防被这么一撞,飞了出去趴在那泥地上摔了个狗啃泥。

  看到贾兰眼睛里的得意,巧姐不禁抚额,泥马小孩子哭是最难哄的啊。果然,震耳欲聋的哭声接着就传来了。巧姐心里冷冷地看了贾兰一眼:这黑锅,自己背。说到做到,巧姐立刻用手绢覆脸,嘤嘤地也哭了起来。

  贾兰这下才慌了,眼里的得意变成了慌张,他走到了巧姐面前。巧姐不想理他,硬是挤出了几滴眼泪,哭得更大声了。贾兰在她的身边转了好几圈,柔声道:“妹妹,妹妹你怎么了?”

  哭声早引得贾母等人注意了。湘云最喜欢带了巧姐一道玩,见此情景,忙过来揽了巧姐在怀里,拍她背道:“怎么了?”

  刘姥姥见到板儿哭得最大声,快步从泥地过来,不防那地滑,竟摔了一跤。周瑞家的忙扶起了她。刘姥姥只觉腿摔麻了,低声说板儿:“哭个什么劲儿,快别闹了吵着老寿星和小姐们。”

  两人均在哭,贾兰站在那里手足无措的,这始作俑者立刻就显出来了。李纨连忙上前来,拉了贾兰厉声道:“你怎么尽欺负起妹妹弟弟来了?平日里我是怎么教导你的?”

  贾兰只是不惯巧姐与板儿说话,见两人都哭,所有人都看向自己,早就觉得脸上挂不住了,如今被李纨这一训斥,顿时脾气上来了,含泪挣脱李纨的手:“我没有欺负他们!”

  众人均知小孩子合不来也是有的。贾母道:“好了别哭了。兰哥儿与环哥儿玩去罢,姐儿别哭了。这么大人了,没得让人笑话。”一面她对刘姥姥道:“刘亲家别恼,小孩子家一时闹将起来也是有的。琥珀,去寻大夫来,给刘亲家祖孙瞧瞧可摔着了。”

  刘姥姥忙道:“哪有这么金贵,我哪天不摔两跤,这孩子就更没事了。快别哭了。”说着扯了板儿一下。

  众人到了晓翠堂,丫鬟们调桌摆著布菜等等各司其职,人多却不乱。彼时刘姥姥与板儿均已换了干净衣裳过来,坐在那里看这些丫鬟来去便如那穿花蝴蝶一样眼花缭乱,分外好看。湘云最先瞧见刘姥姥愣神的样子,忙拉了宝钗黛玉看。宝玉见她们兴头上,忙凑过来,偏被王夫人拉了边去问这几日的饮食起居,眼睛只注意着湘云这边,心里猫抓似的。

  王熙凤已与鸳鸯商议好要捉弄刘姥姥。果然,席一开宴,刘姥姥瞬间闹了个大笑话。虽然在书里见过无数次了,可刘姥姥那神情那动作,叫人忍俊不禁,巧姐也扑哧一声笑了。贾兰一直注意着巧姐的表情,见她笑了,自己才放下心,目光又投向了板儿,鼻子里哼了一声,顾自地埋头吃饭。

  众人笑过了终于坐下来吃起了饭。一时饭毕,贾母等人去了探春那边闲话,王熙凤这边吃饭,巧姐就与板儿指着认这些花草虫鸟的。贾兰被李纨硬拖去,一步三回头地看巧姐,见她与板儿说话,心里又急又气,只撅了嘴不说话。

  一时众人又接着逛园子,薛姨妈笑着对贾母道:“今年的莲藕上来了,竟比往年的好。云儿请了老太太吃螃蟹,明儿请老太太吃全莲宴可好?只要借老太太这园子才是。”

  贾母笑道:“这有何难,一定要扰了姨太太这雅性。今年秋天倒是没下过几场雨,竟全是晴天。左不过是那些人,只不过是换了地方罢了。谁有空天天吃去。”邢夫人低头,唇边含笑。

  王夫人回头问王熙凤:“昨儿娘娘打发人出来,说要寻两匹纱,你就照了方才老太太说的那软烟罗送两匹进去吧。娘娘喜红,那银红的正好。”

  王熙凤答应了,贾母忽道:“凤丫头可瞧瞧,除了潇湘馆的窗纱,还有何处的窗纱也该换了。若有多的再送云儿两匹。那库里的布匹绢缎也理理,颜色鲜亮的也都拿出来做衣裳穿,把那颜色放败了可有什么有趣儿。”

  王夫人便不说话了。薛姨妈笑道:“可巧我那儿倒是前儿得了好几匹缎子,与她姐妹做衣裳正好。宝丫头不爱这些鲜活颜色,我本要送过来,这几日因着忙,倒混忘了。”

  王熙凤拍手:“那敢情好,我正愁没衣裳穿呢,如今倒得了两套了。”

  巧姐抿嘴一笑,并不答话。一时贾兰挤在巧姐身边唧唧喳喳,巧姐只是耐着性子随意答两句。贾兰见巧姐对自己爱理不理的,看板儿更不顺眼了。板儿得了探春房里的佛手玩,贾兰也要,硬是夺去了。巧姐只觉得无奈,自己索性走开去听黛玉宝钗说话。

  一时坐船,巧姐不愿与人争,就坐了后一条船。她刚一上去,便见到黛玉坐在船后头朝她笑。宝玉挨在她身边。巧姐回了个笑脸,因着黛玉喜洁,板儿又不惯生人,巧姐并未坐黛玉边上,只在船头坐了。贾兰本是要上第一条船,不见巧姐,闹着要坐第二条船。李纨无法,只得命了奶娘仔细跟着,自己扶了王夫人上第一条船去了。

  一时见到许多破荷叶,板儿突然道:“我前儿见他们挖出来的藕,竟比我的腿还粗。”说着还比划了一下。

  巧姐顿觉惊奇:“怎么种出来的?好吃不呢?”

  板儿挠了头不好意思地道:“也不是我家的,是庄子前头赵乡绅家的。”意思是他也没吃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