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学生的开学季, 也是拍片子的淡季, 片场的人手更不够了, 干杂役的人要多做一个人的活。尤其叶泾渭这种补缺的人,哪儿都缺人就补哪儿上, 更是忙得跟陀螺一样。

  平时在片场总会见到一面,往往叶泾渭会跟他打上一个招呼。这下,连见到叶泾渭的面都少了许多, 他总是被安排去做那些埋头苦干的活儿, 例如起重机器,布置场地,计量材料,当司机接送演员等等。

  叶泾渭在片场与服装师一同吃饭的时间也少了起来,若是他能和服装师一道吃饭, 定能碰上江浸川的。

  但是他在别人吃饭的时间里去送演员回宾馆休息了, 自然也省去了吃饭的时间。

  片场里,江浸川想着人物角色, 也想着那个人。

  算来,已经有十余天没有和他见过面了。

  匆忙得, 甚至一天只能看到他一两回匆匆的背影。消瞬即逝在面前。

  有一日, 江浸川在片场中无事地空闲下来, 看见叶泾渭拿着一大堆衣服从院门往车里装, 于是搭了一把手, “衣服送去哪儿?”

  “还, 还衣服, ……从这里去也就车程十五分钟的事情,不用麻烦,我自己可以。”叶泾渭惊讶,连忙抱起更多,怕江浸川帮他拿过多衣服。

  片场向来都是这样,演员和工作人员有别,演员外貌、工资、似乎连社会地位也比普通的工作人员要高出一些两些,更不用提演员的心气。所以普通的工作人员与演员总是“卑尊有序”的。

  玩不合,聚不来,更别说平时的交流。

  叶泾渭和他两人把所有的衣服搬到了小面包车上,叶泾渭上去开车,江浸川上了副驾驶上。

  叶泾渭一怔,听到对方很从容地系上安全带说:“你送到那边也是要卸的,带上我,多一个人手。”

  那个人受宠若惊,用小小的声音:“您下午没戏拍吗?”

  “没有,”江浸川说道。

  那个人放心了一点下来,还是心不在焉,“您不用背台词了吗,”

  “我早背会了,”平时也就看的是别的书。江浸川回答。

  车终于发动了,安静的氛围。

  两人把衣服送过去,未装卸下车的时候,下起了暴雨,半个世界像是天榻了下来,原本盛装了一水库的天,倒了源源不断的水下来。

  两人只好等雨停了再去搬运衣服下车。

  下了足足二十分钟,都未见雨小下来一些。

  雨色昏暗,狂风大作的。

  那个人趴在方向盘上,看着外面的雨,一会儿他又坐回车座上,枕着车座,江浸川看出了他,对他说道,“你睡会儿,雨停了叫你。”

  那个人想了想,像是答应了,点点头,就枕靠在车座上,闭过了眼睛去。

  江浸川口袋里有一本小的连环画册,巴掌大小,却特别厚,是他把那一系列全部钉起来,剪成同样大小,自己钉起来的。

  他不时地翻动着,最外面的封面和封底是他用小铁板做的,为了是保护书。如果有残页快要烂了,他会用透明胶全部粘上,几乎每一页都给他胶黏上,做到了一种别样的保护。

  他一边看着,偶尔抬头看看外面的雨势的大小,一边转头看那个人睡着的人。

  那个人的头侧歪到车窗的一角,头发低垂,眼角是很温顺的下弧度,肤色虽然日晒雨淋晒黑了好多,却依旧是在许多人中显得白那么一些。

  江一眼就能在片场中找到他。

  江浸川手里的连环画不知道翻到哪里了,眼睛也不在画的身上,而是在他座位旁边的人上。一会儿,他抬起手,想把车内的温度调高些,不让那人感冒。

  摸了好一通,他实在找不到面包车的空调开关。

  然后像是碰到了那个人的放在腿上的手。

  那个人的手稍微朝下地滑落了一下,江浸川抬头看他,他还在睡眠当中,眼睛阖起,显得睡觉都很温良。

  江浸川看到了那只手,在深色的裤料上,显得是柔白的,虽然浸过紫外线的艳阳天里,但是手心稍稍外翻,让人看到他手心的线以及曾经在片场里重活累活里受过的伤疤。

  江浸川伸出左手,勾住那个人的两根手指,那个人像是没有意识,手指微卷。任他的手去扣住。

  江浸川轻轻地握住了那人的手,指骨握在了那个人的手背上,手心交覆,指腹摩擦着那人的指关节和手背的位置。

  触碰那人的关节,手背到手指间的连接关节微微隆起,像是摸着小山丘一样。那个人手背的温度也许在车内过低的温度下,显得有些低体温。

  手背摸上去,平原似的平整。

  江浸川稍稍弯曲指关节,将那个人的手握住,捏在了手心中,感觉他手背如平原,手心柔软的,微热的,犹如是山腹。

  他是这样想的,如果那个人醒了,他不会松手,依旧抓紧那人的手。那个人就会惊吓地、错愕地望向自己的眼。

  于是,自己就能堂而皇之地告诉那人:

  我们在一起吧。

  江浸川等了许久,等停了雨,等出了彩虹,未等到那个人醒来。

  于是他打开了车门,自己下了车。

  叶泾渭醒来的时候,已经是过了到送货点之后的一个多小时后,他醒来第一件事就是去搬货,结果发现车上的衣服全部卸完了。

  他看向了那个人淡淡地在看连环画的人,“您,您卸的货?为,为什么不叫醒我,”带着极度的不好意思和懊恼。

  江浸川抬起头,看了眼,“看你这么困,不忍心叫你。”

  叶泾渭心里突突,又是另一方面的懊恼,“我居然睡了一个小时,太,太浪费你时间了,”想着江浸川可能要回去拍戏,又或者回去看剧本等。

  江浸川语气依旧淡淡的,“不浪费。”

  简短的三个字。叶泾渭心里怔怔,完全忘记了他待会儿还要干什么。

  ……

  夜里。

  叶泾渭和几个道具组的员工搬家了道具后,叶泾渭照旧地留下,等所有人放工离开片场,他再一一地检查机器是否关好,门锁好,然后再离开片场。

  他一个一个房间地门拉动一下,如果是松动能拉开的,他就反锁上去,再把门大力地合上。如果需要铁链钥匙的,他就会从身上一堆钥匙串找到对应地锁上链条。

  开关在他指尖的触碰下,一盏一盏地暗下来了。

  依旧是片场三三两两员工,骑着自行车,冲他喊拜拜。或者又半途折回来的员工,拿上自己的保温盒。向他道:“泾,下班咯,”

  叶泾渭朝他只能摇头,“还不是等你们,”

  所有房间检查过了,机器检查是否关闭,或者可以值夜不用关的,灯的开关一致安排上后,叶泾渭慢慢地收拾自己的东西。

  水杯,保温盒洗过后,放在了员工储物柜里。

  叶泾渭关上柜门,关上了最后一扇门,从片场大门离开。

  一出来,就看见柳梢下有个黑影,影子往前走出了几步,露在了路灯下,显得他身影又高又俊。

  “hi,”叶泾渭喜不自禁,朝他打招呼。

  江浸川淡淡地回一个声,“嗯,”

  他今晚等了他许久了。

  叶泾渭三步做两步地略带兴奋地走过来,看到江浸川,他心情大好,因为又能“顺路”回家了。

  路上没有太多交谈。

  因为叶泾渭以为他是淡泊、喜好安静的人,讨厌聒噪。怕自己多说几句话,就把他扰走。刚开始认识的时候,他留给叶泾渭的印象就是如此。

  相对叶泾渭的“慎重”考虑,江浸川只以为他是累了,不肯多说话。

  于是也不去叨扰那个人,在片场劳碌一天下来,还要讲话来哄自己,确实不妥。

  两个人安静地走在了夜里的街道上,这片并不是繁华城市,早在八九点上,街道的店铺几乎都打烊,留下一片漆黑和寂静。

  夜色如水,随着风游走在两人的衣袂和指间。

  即将到江浸川的家时,天翻起了云墨,顷刻间,豆大的雨砸下来,两人的衣服湿了好一片,两人赶到了那幢楼的楼下。

  雨仿佛是倾盘而下,雨势滔然。

  叶泾渭站在楼道间躲避,江浸川看见他抬头看外面雨的后影,“上去避下雨,”

  那人回过头来,稍有些惊讶。

  江浸川往楼梯走,那个人不得不连步跟上。

  二楼,三楼,四楼,两个人走到了五楼中,叶泾渭脚步自然地放缓,江浸川没有留意,叶知道他家楼层在五楼。

  江浸川掏出了钥匙,走到了三家中最边上靠外面的一家门口,打开了门。

  那是个简单的公寓,不分客厅也不分卧室,迎面而看的客厅也是主人卧。

  很干净的房间,迎面看去,很多书,影片。床是半米高的床垫铺在了地上,显得很矮,蓝白色的大格子的窗帘,因为没有关窗的缘故,被风吹得翩飞起来。

  书柜就落座在了床铺上一米位置,非常低的位置,上面摆满了许多碟片,还有磁带。

  因为灯光不足,看去,十分地像是他看过的文艺片卧底警·察男主角的房间,如果再养一只《蜡笔小新》里的小白狗,那么就十足那个影片的男主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