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完小麦后, 村民们本想按照村里排号的顺序将小麦往风染家里运,但风染却阻止了他们,村民们有些不解的同时又有些感动。

  风染在他们心中的形象又一次高大了起来。

  其实倒也不是风染不想要,而是她家实在是装不下, 院里就那么一点地方, 还有铁牛和明天在住, 分不出来地方给小麦。

  这天,村民们又来给风染送吃的来了,其中还有村民提出再帮风染家盖一所木房子,但是风染拒绝了。

  风染心道, 盖什么房子都熬不到两年后, 还不如以后再盖呢,而且洪涝后她也不一定在平凡村了, 她要带着涟漪去京畿赶考, 可能会换个地方生活。

  吴林这次拿了一条鱼,鱼是杀好的, 他知道风染不喜欢麻烦,便提前杀好了。

  “风染姑娘, 这次真是多谢你了。”吴林将鱼递给风染,笑道:“一条小鱼, 还请风染姑娘不要嫌弃。”

  “谢谢。”风染接过鱼放到灶屋里挂了起来。

  吴林刚走, 便又来了一户人家。

  差不多将近黄昏, 风染才得以空闲,她坐在院里桌前, 把涟漪面对面地抱到自己腿上, 吸着她身上的味道,叹气道:“好累。”

  涟漪轻轻拍着她的肩膀, 柔声道:“那今天就不读书了,休息休息。”

  “夫人真好。”风染看着面前的人,搂着她的腰,忍不住亲了亲她的脸。

  涟漪微眯着眼,任由风染亲着,笑道:“阿染,这么多东西,会不会放坏?”

  “漪漪说得有道理,”风染抱着涟漪站了起来,走向屋内,把她放在床上,柔声道:“我这就做饭去,漪漪等我一会儿。”

  “好。”

  待风染走后,涟漪坐到了梳妆镜前,她细细擦去眉间的花钿,镜中的女子容貌完好,明艳照人,涟漪摸了摸被风染亲过的地方,唇角勾起了一抹笑。

  三个月后,朝廷下旨免去了北州一带三年的赋税,同时向下发放大量赈灾银款,赋税的消息已下达,但赈灾银款却迟迟没有落实下来。

  平凡村的村民收了一季小麦,雨滴水未见,小麦便没有卖,因此一年之内倒是都没有为吃发过愁。

  大旱第二年。

  村民们为了节省力气,都在家里待着。几乎人人家里只余一点余粮,平常没什么事都不会出去。

  吴林家里的粮食算是比较多的,因为他家只有他一人。

  看着家里的几袋粮食,吴林算着日子,扛起一袋小麦打算给陈曦家送过去。

  他刚出家门口,突然有一滴水滴在了他的鼻子上,他摸了摸,反应过来,下雨了。

  巨大的喜悦充斥着他的脑子,吴林跑到陈曦家门口,拍了拍门,道:“伯父,下雨了!”

  这一声喊的其他人都听到了,大家拿出木桶,有站在院中接水的,有站在门外接水的。

  徐小天也看到了,他第一时间冲到了风染家,想把这个好消息告诉风染。

  风染此时正在院中逗明天,涟漪坐在桌前正在练字。风染见自己家门被推开,下意识往门口瞟了一眼。

  刚跑进来的徐小天就被风染的眼神吓住了,不知为何,他感觉风染越来越有压迫感了。

  见是徐小天,风染站起来,问道:“小天,你跑这么急是有什么事吗?”

  “哦,小染姐姐,”徐小天回了神,道:“我是来告诉你一个好消息的,下雨了,小染姐姐!”

  涟漪也放下了手中的笔,看向徐小天,道:“小天确定吗?”

  徐小天连忙点头。

  风染笑道:“你在说笑吧。”

  见徐小天不信,风染伸手在空中接了接,道:“只是虚无缥缈的小细雨,你可能要虚惊一场了,我昨晚看过天象,今天没有雨。”

  “啊,”徐小天很垂头丧气,他摸了摸自己的肚子,道:“唉,这可怎么办啊,地里的野草都被抢光了,我今天只吃了一个窝窝头,好饿啊。”

  风染眉头一挑,道:“你们小麦吃完了?”

  徐小天点头。

  “我家还有些红薯,”风染道:“我去给你拿一些吧。”

  徐小天疑惑道:“小染姐姐你们家不是没种红薯吗?”

  风染道:“对啊,没种,之前留的,没吃完。”

  风染说完,涟漪便从灶屋里拿了一筐红薯给徐小天,道:“小天你们先吃着。”

  “谢谢涟漪姐姐,”徐小天接过红薯,惊道:“这么多?”

  涟漪点头,她和风染这些日子吃红薯确实有些腻了,打算换一种主食吃。

  风染道:“小天,有一件事情需要你做。”

  “小染姐姐,有什么事情尽管说,不用跟我客气,”徐小天笑嘻嘻道:“是什么事啊?”

  “稍等,”风染拿过毛笔在纸上写了几行字,道:“你将这张纸贴在村里,然后叫几个人去宣称一下。”

  徐小天看了一眼纸的内容,看到了木头和绳子几个字,虽然心中有些疑惑,但是他没有多问,说了声好,便转身跑了。

  待徐小天走后,涟漪问道:“阿染,你写的什么?”

  风染拉着涟漪坐了下来,笑道:“最近我用占卜推算了一下,这场旱灾要持续两年多,两年多后有一场水灾,水灾会持续将近一个月的时间。”

  涟漪有点半信半疑,她道:“可你学习占卜不过才几个月吗,准确吗?”

  有的人学习占卜半辈子才出来给人算命,她感觉风染可能只是学了点皮毛,应该不会很准确吧。

  “漪漪不相信我?”风染有些受伤,原本的剧情走向说洪涝会在两年后发生,她占卜的结果晚了一些时候,但是无论怎样,水灾一定会发生,这是无法避免的。

  涟漪见风染一脸认真的样子摇了摇头,道:“不是我不相信,好吧,我相信你。”

  风染笑了,她道:“占卜是靠悟性的,可能我悟性高一点。”

  “哦,”涟漪想了想,道:“可是如果遇到水灾,我们不是应该去建防水的土坝吗,为什么要用木头?”

  “这场水灾很大,那些鸡肋的土坝大水一冲就倒了,不过也可以建,可能效果不会很大。”风染解释道。

  涟漪趴在桌子上看着风染,上一世她们被大水冲到了一处山丘上,她被风染保护的很好,倒是没受到什么伤害,但是平凡村的村民却死伤了大数。

  风染见涟漪在想事情,也学着她的样子趴在了桌上,看着涟漪愈发精致的眉目,风染情不自禁地伸手抚了抚她的脸。

  涟漪凑近,道:“怎么了阿染?”

  “漪漪,”看着涟漪的眼睛,风染心神动了动,道:“你真美。”

  涟漪笑了笑,道:“你也是。”

  ·

  翌日,风染那张纸的消息传遍全村,半晌午,风染家门口排满了人。

  刘小义排了好久终于排到了,他将一捆木头放下,看向风染,笑道:“风染姑娘,这是我捡的。”

  风染看了眼木头,道:“不合格,不予发放奖励,记住,我要的长度和宽度一定要符合纸上写的要求。”

  见大家看向她,风染走到了大家中间,道:“现在大家放下手中的东西,去看墙上贴的纸上面的要求。”

  风染话一落,几百个村民纷纷放下手中的木头,跑着去看墙上的纸。

  徐小天在旁边组织秩序,“大家排队,排队啊!”

  “你说这次风染姑娘要木头干什么?”

  “不知道,可能是有用吧,反正可以换东西吃,问那么多干嘛。”

  “有道理。”

  “我听说风染姑娘学了占卜,可能占卜的结果与木头有关。”

  “真的假的,占卜那是我们平凡人能学会的吗?”

  “反正我是学不会,风染姑娘一看就不是平凡人,这么做一定有她的道理。”

  “对,诶你别插队啊。”

  徐小天被风染委以重任,当起了派发奖励和组织的活,而风染自从出来那一次,便再也没有出来过。

  村民看过纸张,得知风染的要求后,专门找符合要求的木头,有些木头村里找完了,村民们便组队去外边找。

  靠着风染存的红薯,平凡村村民勉强又撑过了一年,在这一年中,有一部人既不愿向风染低头,也不想等死,便离开了平凡村。

  第三年年尾,赈灾银款才落实到县城,县令一步步落实,将银款换成大米分发给各个村子。

  叶生得到消息后,第一个就告诉了风染。

  风染皱眉,心道,效率着实不太行,原本半年内就应该到的,却被拖了几年。

  平凡村三百户人家,去年走了五十户,只余二百五十户,因此派发下来的大米有很多剩余,村民们都一致同意留给了风染家。

  风染也没拒绝,这一年下来,平凡村村民做了一百个竹筏,五十个小木船,风染则是亲手做了一所精致的小画舫。

  虽然村民对风染的行为很不解,但是信任风染已经成了他们下意识的一种行为,因此也没有多问。

  一天下午。

  涟漪刚喂好铁牛,明天就跑了过来。

  明天现在已经成为一只大黄狗,一身金黄色的毛在太阳底下亮得发光,身材被二人喂的非常健硕,那双黑色的眼睛异常锐利,尾巴摇晃着来到涟漪身边。

  “怎么了?”涟漪顺了顺明天背上的毛,道:“你是察觉到什么了吗?”

  明天“汪汪”叫了两声,用牙咬起涟漪的衣服就往屋里拽。

  风染听见声音立刻跑了出来,她叫了明天一声,明天立刻松开了嘴里的衣服,跑到了风染身边。

  涟漪走到屋里,疑惑道:“阿染,明天怎么了?”

  风染还没来得及回答,外面突然下起了大雨,风染笑道:“我想说的是,明天应该是闻到了空气中散发的湿润味道,想让漪漪去屋里闭雨。”

  涟漪看着外面的大雨,道:“下雨了。”

  作者有话要说:

  风染:突然多了一个技能。

  笑:作为一个未来的大能,就应该上知天文,下晓地理。

  涟漪:有道理。

  ~

  染子终于长大了!

  -

  么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