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了太孙妃人选,之后还有纳采、问名、纳吉、纳徵、请期、告庙等一系列环节,旷日持久。

  太孙婚事需上合天象。钦天监此前卜筮,太孙妃当出自济宁,正与胡善祥相合。又卜算日期,婚期定在了明年三月。

  胡尚宫要的,东宫已经给了。接下来便到了她为东宫效力的时候。

  永乐十三年五月皇帝下诏封汉王于山东乐安,到了永乐十四年九月,汉王还在京城没走。这一“收拾行李”,就收拾了近一年半。

  汉王敢这么拖延耍赖,无非是仗着皇帝还宠他。

  日子越拖越久,渐渐稀释掉皇帝当初被杨士奇勾起的疑虑,再加上汉王和王妃在皇帝面前侍奉殷勤,朱棣本就喜欢这个儿子,就索性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任由他赖着。

  民间有俗语,“惯子如杀子”,放在皇家,一样适用。

  自从下诏就藩以来,汉王最初几个月还夹着尾巴做人,后来摸清了父皇心思,便不再收敛,甚至越发恃宠而骄,变本加厉。

  太孙选妃之事落定没几天,京师地震。

  皇帝虽没说什么,却怏怏不乐。正好北京要建西宫,他在金陵呆得闷,便又起驾北巡。

  黑蛋照例带我侍驾跟随。汉王这次却反常留在了金陵。

  和黑蛋在皇帝马车里陪着说话,没有外人。

  皇帝说起婚事,黑蛋只闷闷地回几句。

  皇帝叹道:“你娘的眼界,还是太窄。若看得再远些,定不会在这件事上逼你。”

  黑蛋忙道:“母妃并未逼迫孙儿。是孙儿自己选的。”总不能对皇帝说东宫为了倒汉王才定胡氏,不管内里怎么争拗,对外东宫都是一体的。

  皇帝指指自己的脑袋,笑道:“你当皇爷爷老糊涂了?寻常人家老翁可以讨个老来闲,做个糊涂仙,唯独做皇帝的,到老这根弦都不能松喽。”又道:“你爹娘打的什么算盘,朕都知道,只是不愿说破罢了。宫里确实也该有个向着你们的人,不然一边倒向你皇叔,不只委屈了你们,也蒙蔽了朕。”

  “皇爷爷英明。”

  皇帝又看一眼我,说道:“朕知道你疼她,如今委屈了,定要加倍补偿。但既然胡氏也是你们东宫定的,也莫亏待了。你宠孙丫头朕不拦着,可若要宠妾灭妻,被天下人看笑话,朕不答应。”

  “孙儿/民女惶恐。”

  “朕上次凤阳谒陵时,还提了孙丫头一嘴,这回再去,还得对列祖列宗改口。你娘这事儿办得,唉……”

  我反复咀嚼皇帝那句“若看得再远些,定不会逼你”,却参不透。难道他是预料到将来黑蛋当朝时,会废掉胡氏么?

  到北京,长陵仁孝皇后灵前,朱棣也向皇后说了太孙纳妃的事。

  嘴上说的是纳胡氏,但两次带来上香的却是我,这场面说不出的尴尬诡异。所幸皇帝似乎并未这么觉得。

  此次巡视北京,朱棣为下一步系统营建京城做了考察,未多做停留。十月回程,路过凤阳,祀祖陵。回南京,又谒孝陵。

  谒陵回来没几天,龙颜大怒,差点将汉王废为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