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奇小说>耽美小说>【旌奚】十六事>第十六章 【风起长林】萧平旌传

  《十六事》完结篇。

  《南朝史·梁书卷三·长林世家·萧平旌传》

  萧平旌,武靖二十七年生金陵,长林王萧庭生之次子也,母萧言氏。

  时天下升平,盛世重华,四海无饥馁,耕织不相失,三代以降之承平治世也。

  平旌性飞扬,帝甚悦,亲教之。禀赋异奇,五岁能属文,六岁学骑射,七岁侍春猎,百步穿杨,满城叹服,未及弱冠尽通《五经》《三史》诸书。及九岁,帝以其生性逍遥,天资难弃,亲下旨,令上琅琊阁学艺。

  三十九年,武帝崩,皇太子萧歆继位,改元元兴。

  元兴六年,大渝奇袭,北境新乱。长林世子萧平章北上抗敌,未料大同府沉船,粮草不济。甘州困,世子危。长林王亲率部将北援,堪解甘州之困,北境安。然世子伤重,危在旦夕。平旌闻讯,心系长兄,驰甘州。时济风堂少堂主,林氏讳奚者,术精岐黄,枯骨更肉,终解世子之危。

  甘州困解,平旌领命彻查大同府沉船一案,路遇林奚,共往之。

  值莱阳王萧元启游甘州,平旌尝与元启友于金陵,三人共查一案。平旌甚敏而勇,终致案情大白。押甘州府尹入京,坐善柳营参将纪琛与中书令宋浮谋。时琅琊榜高手段桐舟伪府尹师爷,平旌尝与之战于京郊启竹溪,难胜之。

  元兴七年,北燕、东海使团相继入京。

  东海墨淄侯先潜金陵,为妹报仇,杀莱阳太夫人,致其经年罪发,元启甚哀之。北燕使团入京,太师濮阳缨与段桐舟谋,奇袭平旌于京郊,幸平旌机敏,北燕拓跋宇救之,平旌困解,段桐舟坠崖,亡。

  帝宴北燕使团,重华郡主谋,平旌错杀北燕惠王,押入天牢。长林王与世子彻查,复盘比武,重华郡主罪发,梁燕盟灭,使团归。

  时太师濮阳缨暗结病源,散播瘟疫,终致京西赤霞镇疫发。林奚看诊镇中,平旌往求之,拒走。平旌上报疫情,首辅荀白水下令封城,长林王府与之。平旌留济风堂,助林奚看诊。

  疫重,林奚病,甚危,平旌彻夜相守,终转圜。二人共抗疫情,晓肺火之因,疫困终解。

  疫后,平旌查夜秦旧事,见遗孤奇绣,甚异之。林奚欲助,未料济风堂内夜秦旧人谋,刺杀平旌于市,未果,平旌伤。

  逾三日,平旌毒发,无解,林奚恸。世子说,终得解毒之法。世子与濮阳缨持于玄灵洞,以命相抵,得一玄螭蛇胆,救平旌。

  平旌未醒,北境乱起,世子弃两全之法,北上援父,世子妃与之。

  平旌愈,知父兄困,慌,固驰北境,林奚元启共行。

  北境战起,世子甍,平旌大恸。然兄长已去,再难回寰。

  平旌知林奚所行之术,痛之悔之,罅隙已生。林奚与世子妃共赴琅琊,平旌北上甘州,二人分别,再见无期。

  明年,世子妃生产,幼子名唤萧策。

  是岁金陵,帝沉疴难起,忧身后事,乃召宗亲皇族入宫,当众托孤,令长林王辅政。元兴九年,成帝崩,皇太子萧元时继位,改元征和。

  月余,林奚去琅琊,之四海,遍尝百草,以践神农之志。后平旌上山,未见林奚,心怜之。临行,琅琊阁主蔺晨以一锦囊相赠。

  北境,大渝康王覃凌硕任皇属军主帅。康王好战,大渝异动,北境风起。平旌领长林军令,启锦囊,知日食将至,意以之击大渝。

  为悉军情,平旌亲潜磐城。逢林奚于佘山。经年重逢,相看泪眼,无语凝噎。

  时首辅荀白水与太后荀氏谋,请旨停战,以制衡长林。然北境情急,天机难失,平旌抗旨,长林出战。酣战数时,大渝败,皇属主力二十万悉数被斩。此役之后,北境数十年安定可保,况以少胜多,乃不世奇功也。

  平旌戴功之身,回京受审。

  首辅荀白水紧逼于朝,平旌中正,拒折腰。长林王为国为子,舌战群臣,慨言“长林王府无人恋栈权位”,声震朝野。然王积病已深,终吐血而倒。

  逾数日,长林王薨,遗言曰:“衣冠葬王陵,遗骨归梅岭。”帝捶胸顿足,以帝王礼亲祭之。

  军令收,编制撤,将府闭,良弓藏。平旌丁父忧,扶灵北上,后守孝琅琊山。

  后三年,林奚之琅琊。平旌求,小儿亲事白,银锁佳缘成。定婚期,娶佳人。

  会东海谋,金陵乱,莱阳反。禁军统领荀飞盏驰琅琊,请平旌。平旌深感己任,愆婚期。

  请军令,出良将,驰金陵,号令天下兵马,千里勤王。周旋数日,终攻入城内。时萧元启系帝宫中,平旌夜驰宫城亲救之。

  翌日,持奉天殿。

  萧元启知败局已定,请战平旌。

  平旌应战,破乌金水月,创萧元启。当是时,平旌意收押莱阳以待候审,然帝令斩立决。萧元启被数创,身死奉天殿。

  莱阳乱既平,平旌请归。帝三留之不得,平旌归隐。驰宫外,遇奚于长亭,愿许天涯。

  平旌携妻隐后,纵情山水,一览九州山河。好属文,好舞剑,自号揽山河居士。笔墨丹青,皆有所得,山水志之。尝以文易酒于姑苏登高楼,好雨知时节因之名声大噪,大梁名士争饮之。

  后携妻之南境,居滇州十年有余,育二子,女攸宁,子名简。

  二子皆长,平旌复携妻游,行踪不定,地方鲜有志。

  景和七十一年,长林王与王妃先后薨,合葬北境。其墓仿新月,北望佘山,南抱金陵,盖平旌一生心所系,莫若家国与月华如水尔。

  君子豹变,荣辱何尝。然平旌一生,赤子本心,虽九死其犹未悔。秉文兼武,琴心剑胆,进可沙场点兵,退可江湖纵横。有治世之才,怀出世之心;担鸿儒道义,撷老庄莲心。至忠至纯,至情至性,男儿表率,大梁一璧。

  谨按谥法,克定祸乱曰武,危身奉上曰忠,谥平旌曰忠武。

  -END-

  *谨以此传记我永远喜欢的少年,他和他的爱人、知交、子女,他们都有过长风万里的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