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奇小说>耽美小说>千年>第1章

文案:

高举策瑜大旗不动摇

这是听过 周瑜·定疆 以后的产物

不喜勿喷,随缘喜欢

我只是来存个故事

内容标签: 强强 虐恋情深 天之骄子 古代幻想

搜索关键字:主角:孙策,周瑜 ┃ 配角:孙权 ┃ 其它:

  千古风流

  (一)

  刚下过一场小雨,风裹挟着雨雾流过梨花淡白色的花瓣,有些清香也就黏在风里不肯散了。孙策和周瑜一骑红马一骑黑马并驾相行,兴致一起,实在地赛了一场。等二人跑乏了,发现已经到了官道以北的崖边,远处斜阳似火燃烧了流云,淌过天幕。

  孙策伸手勒了马缰,背对着周瑜说:“公瑾,若有一日天下为我所有,我要让山河安定,流离失所不再是百姓之苦;国家昌明,纵横六合皆朝我一国;四海一家,疆域随江河山川延绵不绝;天下太平,江山永固。”

  周瑜满腔的热血刚被火星燎了个口,还未等他把指点江山的年少意气挥发出来,孙策带着一脸笑回过头来,“公瑾,到那时我把江东与你,美人与我,可好”

  周瑜一腔豪情被打了个干净,嗔骂他“竖子!”

  少年鲜衣怒马,燃云霞,斗风刃,睥睨天下,不识人间苦。

  (二)

  孙策拿着一支竹笛慢悠悠的吹了段不知名的曲调,习武之人的手指都带着常年习武的薄茧,有些不显山露水的凌厉,而孙策的手指奏起笛来,行云流水间像是个世家公子的闲暇消遣,颇有几分贵气。周瑜觉得孙策也是个神奇的人,拿的起九尺神枪珩陆,也奏的了跟牧牛的小孩听来的竹笛小调。

  周瑜出神间,孙策已经停了笛,好整以暇的将青绿色的竹笛收入袖中,道“敢问公瑾此曲如何”

  周瑜精通音律,一曲间虽分了些神,仍能直击要害“此曲质朴守真,浑然天成,应是乡间野调,若第三节加入宫徵羽声变调合之,更显灵动。”

  孙策眼里带了些笑意,萦绕在挥之不去的桃花香里散不开,周瑜被他笑的奇怪,“你笑什么,可是我发冠歪了”孙策偷偷的从身后别下了枝桃花,依言正色回道:“嗯,低头,我帮你正冠”

  周瑜将头低下去的时候有些奇怪,便留了个心观察影子,发现头上多了个横横斜斜的玩意,哪还能不明白孙策作弄他,于是抄手就打,毫不留情。孙策只做防也不还手,周瑜打了一会儿觉得没趣,扔下孙策去找师傅习剑了。

  孙策看着他离开的背影,少年策马离去的背影融在远处的山水间,直到一点一点看不见了,他才回头看了眼满树的桃花,噙着笑意问一句:“花配美人,你说是也不是”花海兀自摇动,自然无人回答。

  半阙水,一重山,情思不解人间句,借花传与巫山云。

  (三)

  兴平二年,时间拿着一把淬过毒的刀子,硬生生地将孙策的少年骨从体内剜了出来。

  天下局势动荡,收到出征旨意的那天,孙策不想让父亲走,但为将者,当成国之利器,如今国家危急,岂能偏安第二日天未亮,孙策也不知道为什么就一定要起来练剑,不多久父亲来到院里,看孙策练完了一套剑法后,沉默了片刻,说:“策儿,此去路远,我不在府中,你为长子,要有担当”

  孙坚是那种沉默寡言的人,就这样几句简单的话,就把将军府的责任交给了他,孙策心里忽然有某种东西破土而出,而还没等孙策品出什么味来,父亲就永远留在了蜀地的战场上。

  葬礼那天,孙策看着家里来来往往的人,他们哭着喊着,好像将屋顶都掀了去,披着麻布的孙策没哭也没叫,他像被一层膜隔离在世俗外,冷冷的看着屋里的人想,这么里面有多少真情,有多少假意

  袁术看着不远处直挺挺跪着的孙策心里有点唏嘘,孙坚已死,这将军府最大的继承人十六岁。太小了,袁术想,十六岁,能做成统领三军的将领吗一股掌控不好的势力就是未来的隐患,如今将军府不成气候,孙坚一死,更不好掌控。袁术还没想好怎么办,就听见不远处的孙策对自己说:“臣孙策,愿承父命,为君征战拓疆,九死不悔”

  孙策匆忙地接过了父亲的遗业,开始习惯在烽火杀伐中入睡,至于此处,孙策的少年时光戛然而止。

  (四)

  孙策连年征战,大大小小的战役之后,竟以惊人的军事天赋稳住了局势,成为了当朝唯一的小将军,谁人提起来都要夸年少有为的那种,以十六岁的年龄坐镇三军,几年来隐隐展现出来的军事才能丝毫不逊色于孙坚,将门虎子,孙策听多了也麻木了,到底是为什么在坚持呢,他想,一次次在生死关头搏命,不过是因为父亲曾与他讲,要有担当。

  建安元年三月,将军府收到孙策寄来的信,说即刻班师回朝,勿念。将军打了胜仗回朝,那叫凯旋,袁术半是高兴,半是存着拉拢小将军的心,重赏了孙策。孙策简单地道了谢,回府。

  孙策好像几年没有回府了,引江东渡之后的战役太多,在生生死死的徘徊中飘荡,孙策也忘了什么是家的感觉。回家后好像没有什么区别,父亲的书房里的镇纸还是放在砚台后面,而从窗子望出去院子里还是那棵桐,无数的旧景,也不过是一遍遍提醒着他物是人非。

  孙策揉了揉眉心,觉得有些累。他将自己绷紧成一条线,时时刻刻用父亲说过的话鞭策自己,生怕自己一着不慎,将整个将军府赔了进去,他生怕自己撑不起这个府。如今他终于也算是稳定了。

  (五)

  院子里的风吹过那棵桐,孙策还记得小时候学爬树,其实那时候小孙策刚跟着夫子学了满肚子的之乎者也,觉得爬树不是君子所为,便隐隐向父亲说起周家那小子不学好,竟撺掇着自己与他一起爬树,孙坚听完哈哈大笑,笑还未止,窗边就冒出来一个小脑袋,笑弯着眼脆生生的说:“将军明鉴,我可是看伯符整日闷着太过无趣,才与他想个乐子。”

  可能是阳光照到书桌上太过暖和了,孙策迷迷糊糊的想着些陈年旧事,一会儿是父亲小时候教他习武,父亲对教他习武的事上格外认真严厉,如果孙策做错了什么,他不会像别的父亲一样责骂,而是给他加练,硬生生地练成了令行禁止的效果;一会儿是有些聒噪的小孩子在他耳边叨叨“我说你别天天闷在屋里成吗,哎,你过来,我爹说朋友之间都以表字相称,那以后你叫我公瑾,我唤你伯符怎么样……”

  耳边好像还有那个小孩子在耳边一遍遍聒噪地喊自己伯符,然后就听见一个不同版本的声音绕着春意盎然钻进耳朵:“伯符……”孙策半两拨千斤的带着笑意回了过去,转过头去,还是那个坐在树枝上拉着身边的小孩摘桃的伯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