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案: 

  

 每个城市都有无法消弭的罪恶和咒怨,它们的聚集之地,就是这个城市的穴。 

   擅闯入穴者,不可能化解,只有逃离 

    

   两个普通男人被困在一所突然陷入黑暗的县城医院里,靠着手电,一本记录,一份记录从过往的故事里寻找线索逃生,悬疑有,惊悚有,解谜有,伪*推理有。 

   小恐怖小轻松两男人打情骂俏的……没有。 

   原想走清水暧昧路线,但是主角相依为命逃着逃着产生了感情作者无力阻止,虽然很慢热。 

    

    

    

   第一个小时 六楼口腔科 

    

   桐花路中街的私立协济医院,去年年底才建成。 

   医院占地约有五百多平方米,共有三幢大楼,正前方的六层建筑,外铺一层九十年代流行的碎石子表面,然而很旧的正是主楼;主楼后并排着两幢五层高的大楼,右边一幢是经过改头换面的内科住院部,左边一幢崭新的粉色大楼就是外科部。 

   之所以建成不到一年的协济医院中会混杂有如此老旧的建筑,是因为协济医院的前身,是一间不景气的公立医院。 

   直到这间小县内唯一的医院易主,孙正都未曾造访过它。 

   他实在很厌恶管理混乱的公立小医院,空气里总是弥漫着不洁净的气息,仿佛每一颗微粒都是超爆炸姓病毒,无时无刻不威胁着他敏感的鼻。 

   公立小医院,本名桐花医院,惨淡经营十年后,一位路姓老板收购了医院,经过五个月的改造重建,终于再度投入了运营。 

   若不是孙正前几天磕碎了门牙,难看至极,想必他仍是不打算拜访这家医院。 

   原先公立医院略带中国风的大门被拆得一干二净,修成了如今大受欢迎的阔气的欧式米色大门,然而乍看之下,却如同房地产公司为吸引客户而刻意打造的金贵大门一般。 

   孙正走进那光线黯淡的主楼。 

   朝向不好,他皱眉。 

   的确如此。正因为朝向问题,桐花路中街上形成了奇特的局面。路的左边,即协济医院所在的一边,真正运作的系统只有一家,也就是协济医院。医院的左方原是一家海产品加工厂,出于各种各样的原因,早在五年前就倒闭了,至今此处仍是残缺不全的厂房,向街一面都是支离破碎的玻璃窗和千疮百孔的外墙。除此之外,医院的右方是一片荒芜的空地,被用作临时停车场。而这个大型停车场却属于对面的两家酒楼。与这边的惨淡经营相比,那边是生意兴隆,人来人往,火爆非常。 

   这样局面的形成,大概是因为桐花路始建于八十年代初,城市规划时地理方位和采光因素未得到充分考虑,导致桐花医院一天中有3/4 的时间见不着太阳。 

   总之,孙正四处打量之后,对协济医院的陈旧主楼作了简短的评估,结论是:风格过时,采光不足过于阴暗,整洁程度还行。 

   孙正在一楼挂号处稍微排队等候了一会,就挂到了号。 

   口腔科在最顶层六楼。 

   难得一家私立小型医院有如此热闹的时候,电梯的指示灯走走停停。 

   电梯大概仍是好几年前修的那个,相当古旧。外面一层绿色的漆,少部分已经剥落了,露出了银色的金属内里。按键也不甚灵光,按的人多了,表面起保护作用的透明塑料已经碎裂,向中心凹陷。孙正用力摁了好几次,终于显示了向上的键头,看来屏幕显示还比较完好。 

   电梯终于停在了一楼,果然太旧了,开门相当缓慢,像是一寸寸地向左右两边分开。 

   一位头发花白的老太太拄着拐杖半天才走了出来。 

   孙正又得出一个结论:电梯连关门都很迟缓。 

   路姓老板大概也并非什么财大气粗的主儿,否则如此上不了台面的主楼为何不彻底整修呢? 

   顺利到达六楼。 

   门又一寸寸地左右分开。 

   迎面竟是一面镜子!明晃晃的,映出缓缓分开的电梯门和孙正面部僵硬的模样。 

   多半是为了让患者检查自己的牙齿吧!孙正有些发牢骚地想道。 

   孙正走出电梯,镜子里映出电梯门渐渐合上。 

   他转过头来,是一条长廊,两边是淡蓝色的玻璃门,门里有几位穿着白大褂的口腔科医生在忙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