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奇小说>都市异能>冰上十七年[花滑]>第38章 

  ◎“会影响我滑冰吗?”◎

  二十分钟后, 首体医务室。

  路西躺在铺着蓝布的病床上,受伤的右脚踝已经做过初步固定,花滑队的队医和助手在和医务室的医生交流。邓畅站在路西身边, 手指搭着路西肩膀, 安抚般在他肩头轻拍。

  “从X光来看骨折是肯定的, 不幸中的万幸是程度不算严重,只是个小的移位, 可以保守治疗。”医生说,“还得关注肌肉和跟腱有没有其他损伤,教练还有多久到?”

  “十几分钟。”队医答。

  “那就等教练来,然后去大医院诊断。”医生说, “还有别的问题吗?”

  众人目光同时投向病床上的路西, 从刚才起,他虽然疼得满头冷汗, 但一直抿着嘴什么话都没说。

  这时路西才抬起眼,苍白小脸上一双眼珠跟洗过墨似的漆黑。

  他沉默了一会儿, 才低声问:“会影响我滑冰吗?”

  从问话里都能感觉出少年的紧张,医生温言安慰:“很多运动员都受过骨折甚至更严重的伤,一般来说, 只要做好恢复, 你完全康复后不会有太大影响。”

  “但康复过程对选手来说会比较难熬,尤其你受伤的位置是脚踝,意味着你可能要重新调整自己的发力方式。”

  “没关系。”路西稍微松了口气, “只要我还能跳四周就可以。”

  这时路西完全展现出他孩子气的一面, 脑海里单纯地只有对自己能不能跳四周跳的担忧, 队医忍不住摸了摸他头发, “放心, 做好康复,你还是可以很厉害。”

  “瓦里琴科髋骨骨折过两次,他今年刚拿了世锦赛冠军,别担心。”邓畅说。

  再多理论都没有现在世界排名第一选手活生生的例子来得靠谱,路西点了下头,脸上总算浮出一点笑意。

  ——

  转到医院做过全面检查后,做出了对路西最后的诊断,脚踝骨折加上大腿肌肉撕裂。

  陈岐听说不需要做手术总算是松了口气,因为动手术留给运动员的后遗症一定要比保守治疗更严重。

  “先住院两周。”医生说,“这两周是最初的恢复期,我们要时刻关注他的骨头,确保没有长错位,两周后,选手可以回去开始初步的康复训练,六周后开始加力量训练,但注意这都是针对普通人来说的,至于运动员级别的训练何时开始,就要看你们专业人士。”

  之后路西就被送到了单人病房,毕竟他是世界冠军,规格待遇很高。陈岐请了专门的护工来照顾他,饭也是从国家队食堂那边打。

  本来明天要回鹤城,现在也回不去了,要论到康复环境和医疗条件,帝都肯定比鹤城好太多。

  黄斌知道路西受伤之后急得鹤城队的事儿都不管了,直接买了第二天的票要过来陪他,然后被顾倩倩一顿暴打,问为什么不买今天晚上的。

  黄斌欲哭无泪:“老婆,真没票了啊!”

  包仲杰也很快知道了路西受伤的事,作为国家队总教练,除了例行公事地安慰路西之外,他还跟所有知情人说,路西受伤的事暂时别向外透露,否则会引发舆论。

  最好是小孩再次出现在公众面前已经是完全康复状态,不行的话也得瞒到最后一秒。陈岐考虑到路西受伤的事情要是被知道,外面那些说路西全国冠军和银河杯冠军是「水皇」的黑子估计能兴奋的庆祝三天,立刻对包仲杰的要求表示赞同。

  和周围人的忙碌相比,路西自己在睡觉。

  ——

  因为他实在是太累了,受伤本身就是极大的消耗,再加上担惊受怕,体力和精力都快到极限。跟护工大叔说了句「我睡一觉」之后,路西甚至都不记得护工大哥回没回复,就脑袋一歪睡了过去。

  再醒来已经是晚上八点半,路西懵懵地睁着眼睛,望着床对面的挂钟。

  他从小接受专业的花滑训练,运动员有非常规律的作息时间表,他从没有感受过晚上八点半睡起床的滋味。突然这个点起来,本能知道外面似乎是黑夜,但身处明亮的病房里,生物钟和大脑都不愿意接受这个现实,有点错乱。

  直到肚子「咕噜」叫了起来。

  路西:“……”

  还是肚子饿来的最准时。

  “大叔。”路西有点不好意思地冲桌子那边的护工说,“我……”

  刚说出一个字他就发现不对,坐在桌子那边的人影身形明显比大叔瘦不少,削薄的肩背姿态很挺拔,而且那件眼熟的白T——

  “醒了?”邓畅回过头来问。

  ——

  有那么半分钟,路西几乎说不出话。

  他没想到邓畅会在这里,在这样陌生的环境、陌生的时间,熟悉的人给了他很强的亲切感。

  不是说护工大叔不好,但是护工大叔和他毕竟不认识,两个人在病房里相面想想还挺尴尬的,但看见邓畅,可以和这个人说话,就好像又回到了熟悉的首体。

  路西发了好一会儿呆,语言功能才终于恢复:“大叔呢?”

  不是不想问「你为什么在这儿」或其他类似的话,但话到嘴边,却有种莫名赧然的情绪让他问不出口,只能把话题转移到大叔身上。

  “他要辅导女儿学习,我来替他一会儿。”邓畅说,看着路西变得担忧的眼神他又说,“放心,我和陈教练打过申请了。”

  “他就放心让你来看护我啊?”路西日常找茬,“他也不怕我出什么事?”

  “我看起来让人比较放心。”邓畅说。

  眼看路西非常不服地鼓起脸,邓畅弯了弯嘴角,又改口,“你看起来也不会出什么事。”

  路西这才满意了。

  ——

  “吃饭吧。”邓畅说,从书桌那边拎着一个装饭盒的塑料袋,放到路西身边,熟门熟路地按按钮把病床前半部分抬高,这样路西就能坐起来。

  “你好熟练哦。”第一次住院的路西诧异地左看看右看看,“以前住过院?”

  “没有。”邓畅说,“跟护士问的。”

  说完他把饭盒摆在路西面前的桌板上,帮他打开,除了队医给的健康配餐外,还额外加了只路西最喜欢的炸鸡腿,然后他又拿了瓶水给路西。

  按理说运动员不该接受除了教练之外任何人给的饮料,就算是队友也不行,但邓畅的话路西就没关系,别管是谁跟他说有关系都不行。

  路西本来很害怕的,他才十六岁,第一次受伤,连床都下不了,不知道未来会怎样。

  可是看到邓畅在边上,吃着邓畅给他带的饭,说不出为什么,他觉得好受了很多。

  “你在这儿呆了多久?”路西问。

  “放学就过来了。”邓畅说。

  路西知道市重点学业很繁忙,他已经看见邓畅桌子上摆着作业本。

  “谢谢。”路西低声说。

  “医院很顺路。”邓畅说,“又不麻烦。”

  “可是你还得去食堂打饭啊。”路西说。

  “啊。”邓畅顿了顿:“护工大叔打的。”

  路西一愣:“大叔还给我加了个鸡腿是吗?”

  邓畅:“嗯。”

  路西总觉得这鸡腿加的非常不护工大叔,反倒很有每次跟在他后面不许他多拿鸡腿的邓畅的风格。

  但是眼看邓畅又冻成了一张冰块脸,他识趣地决定不再追问。

  路西拿起鸡腿咬了一口,“那你今天不去训练吗?”

  邓畅看他一眼:“你是不是日子过迷糊了,现在休赛期。”

  “哦。”路西摸了摸鼻子,“我没训练也会去冰场的嘛。”

  说到「去冰场」,路西心情突然一低,嘴里鸡腿都不香了。

  虽然说得知自己滑冰应该不受影响,他没有之前那么担心,但毕竟现在右脚一点力气都用不上,也不知道之后会怎样,未知的感觉总是折磨人。

  “没事,下个月就能去了。”邓畅说。

  路西猛地抬眼。

  “卧床两周,然后可以开始试着走路,4到6周上力量训练,我问过崔哥,他说康复期就能上冰了,不过不能做难度动作,只能找冰感。”邓畅说。

  说来奇怪,看到邓畅神色淡淡地说这些,就像在很普通的背一段课文,路西第一反应居然不是「没多久就可以上冰了」,而是邓畅居然这么贴心,甚至帮他问了崔笑。

  还帮他带了晚饭,过来陪他,宽慰他说,世界排名第一的选手也两次受过骨折的折磨。

  他突然就说不出话来,胸口酸得发涩。

  ——

  虽然那一跤已经把路西摔得记忆都支离破碎,但有的画面还很清晰。

  他刚摔倒时,冰场门打开,邓畅和队医一起冲上来。

  队医穿的是防滑鞋,在冰面上勉强能奔跑,邓畅穿的就是普通运动鞋,几乎是连摔带滑没任何形象地到了他面前。

  他单膝跪在路西身边问他疼不疼,又和队医一起帮路西做好初步固定,把他抬上了简易担架。

  反射着冷白灯光的冰面,邓畅踉跄到狼狈的身形,还有扶着路西时,被低气温冻得冰凉发红的手指。

  这些应该是十年二十年、一辈子都忘不了的画面。

  这种想法路西无论如何也不可能说给邓畅听,低下头拼命吃饭。

  ——

  晚上十点多,护工大叔哄着女儿睡觉了,又回来看护路西,邓畅倒是没急着走,说是作业没写完。

  一直写到十一点半,护工大叔劝了他好几次:“娃儿你快回去休息吧,不是还要上学吗?”

  邓畅才收拾东西走了。

  第二天下午五点多,护工大叔前脚出门,后脚邓畅又来了,跟前一天一样,背着书包,带着晚饭。

  再晚点黄斌也来了,他得知路西受伤,急匆匆买了最早的车票,但因为路西是国家队队员,不是所有人都能探望,他又去首体找陈岐,办了一堆手续,才拿到了探视证明。

  一进门看见邓畅,黄斌愣了下,那张脸他是认识的,但他并不知道路西和邓畅已经熟到邓畅会在他病房陪护的地步,迟疑了一下才试探着叫:“邓畅?”

  邓畅在黄斌叫他名字之前已经站了起来,把自己手机递给路西拿着。

  他正在陪着路西看短视频,因为路西还是会时不时情绪低落,他收藏了一堆小猫小狗的视频给路西看。

  邓畅转向黄斌,说来奇怪,黄斌一直在鹤城,邓畅老家在隔壁雾原,训练在淞城,再加上身份不同、年纪相差更远,虽然彼此知道,但其实不算认识。

  邓畅在陌生人面前一向是冷淡不好接近的,但路西莫名觉得他看向黄斌时,略微低垂的视线和突然不知道放哪儿的手,竟然有点拘谨。

  “黄……”邓畅顿了顿,“叔叔好。”

  在黄教练和黄叔叔之间,他选了更近的那个称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