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谁?我又不认识你。为什么要跟你走?”华离争辩。

  那人似是在解释,说:“听说这山中有人制造了很多巧妙机关,善于攻械。我在来时路上,还听说这山上还有神人能飞天遁地,我不信有神,那必定真有高人,只是没想到这高人竟然是个孩子。”

  “我不是孩子,而且也不知道你在说什么。对不起大哥,我真的有急事要去水城,有缘咱们改日再会!”说完又要溜。

  “我送你去,不过办完事后,你必须跟我走。”男人十分坚定地说。

  华离想自己根本说不过这个疯子,既然他要送我就让他送好了,反正自己正愁盘缠不够,等他送我到了水城,逃跑的机会多的是。想来想去,也只好答应他了。

邂逅世王

  旻境一家驿站内,华离与那霸道男人正吃着馒头和小菜,一会儿准备继续赶路。

  华离吃饱肚子,问他:“喂,你还没告诉我你的名字呢,总不能老是让我‘喂’、‘喂’地叫你吧。”

  “韬不凡。”男人回答。

  “那你到底是什么人?找我帮你想做什么?”华离嘴里塞着馒头,口齿有点不清。

  “助我韬国抗敌。”华离抱怨这个男人说话总是这么惜字如金,一点也不可爱,这时她脑海里突然闪现那个在雾凇上站立的挺拔身影,也不知将来还能否再见,心中不禁有些黯然。

  

  在驿站的小酒馆中,此时南来北往的商旅客人们络绎不绝,这种地方好比信息大本营,吃饭的人多热衷于议论从各国探听到的见闻逸事。这时围坐在华离后面的桌子上那几个人,就正在兴致勃勃地聊着天。

  “哎,你们听说没有?华国皇上答应萧妃举办四国才艺擂台了,据说各国凡能歌善舞之人均能参加,赢的人皇上便可满足他一个愿望。”一个华国商人打扮的人说。

  “当今皇上好音律曲乐,举办什么擂台也没什么好惊讶的,萧妃也是投其所好而已。”另外一个同桌之人不以为然,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百姓之间对皇家宫廷之事总是充满了好奇之心,又一个年轻人问道:

  “两位大哥,请问这萧妃是谁啊?不是说皇上很宠爱冼皇后吗?”

  “年轻人,这你就不懂了吧?皇上宠爱冼皇后那只是表面上的,虽然她是和亲公主,又对华国这些年的农林水利多有建树,但是别忘了这冼皇后的外戚可是皇上的眼中钉——冼国王室,要不然皇后怎么再风光,怎么也没有半个子嗣呢,明白了吧?就怕……”欲言又止,那个华国商人只是用眼神示意了一下,年轻人好像似懂非懂了。

  “说起这萧妃,当年也就是乐府的一个舞妓,有点姿色再加上善于歌舞琴技,就被皇上看上了入了宫。哎!皇宫那种地方‘只见新人笑,不闻旧人哭’,只可怜那冼皇后了。”看上去这皇后还颇得民心,让人同情。

  “要不是当年冼皇后的陪嫁仙书,这几年大家才能有饱饭吃?不过歌舞升平总比打仗要好,看来这四国才艺擂台有热闹看了。”年轻人好像满怀期待的样子。

  只见那华国商人用力拍了拍年轻人的肩膀,笑道:“哈哈,傻小子,别净想好事。这打仗还不是早晚的事,你看这几年丰收的粮食,不尽往北方陇城送了么?至于冼国那边,皇上也一直不冷不热的,谁知道将来会不会战事又起?像咱们跑商的,还是尽量远离是非、求自求多福吧。”

  

  几个人还在有一句没一句地聊着。这边华离刚听了他们的谈话,脑子转了好几圈,终于想到了一个办法见家人。至于顺便带他们离开,可能就需要旁边这个“木头人”帮忙。想到这里,她看向韬不凡,从头到脚打量了一番问道:“韬不凡,你是韬国人?”

  “自然是。”

  “可我是华国人呐,为啥要帮你打仗?”华离眨着眼睛问。

  “我只要你帮我保护国土,并不是要你帮我侵略华国。”一番义正言辞好像很有道理的样子,韬不凡却连看都不看华离。

  华离心想自己是华国人,师傅又不让自己与旻国为敌,结拜姐妹又是冼国人,这个韬国木头人又请她帮忙,看来这些国与国之间的事还真不好办,事到如今她也只能先走一步算一步了。

  于是华离继续问他:“韬不凡,你是韬国的大官么?”

  韬不凡被她问得差点噎住了,还从来没有人敢这么问他。目光转向华离刚要骂人,却在触及那双能吸人的眼睛之后,草草地避开回答道:“算是吧。”心想,如果王也算一个官的话,那应该是大的了。

  华离一听眼睛就更亮了,赶紧说:“那我能求你一件事么?”

  “说吧。”

  

  华离把自己的计划大概告诉给他,意思就是:她这次要办的大事就是看望家人,要是有可能的话就顺便带走,可是华国人口出关限制得紧,即便出城又没人接应,所以需要韬国大官儿帮忙她全家移民。

  “没问题。”韬不凡爽快地答应下来,只是带几个人走而已,又能多难。

  见木头人答应得爽快,华离不禁胃口大好,又拿了一个馒头啃起来,还开心地说:“好,那你这就陪我去报名参加才艺擂台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