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奇小说>穿越重生>国色朝酣(重生)>第61章 青玉佩 ·

  陆太太笑眯眯地上前道:“孩子, 你感觉怎么样?”眼神中满是关切。

  敏心慢慢地坐了起来,看见陆太太的脸,她迷茫中带着几分意外:“您是……我这是, 怎么了?”

  陆太太侧身坐下来,握着敏心的手笑道:“你刚刚因伤有些昏迷。孩子,你别当心, 你身上的伤我已经叫曼娘帮你看过了,只要好好休养, 就没什么大碍。”

  敏心仍有些糊涂。纷杂的记忆和现实片段交错着闪现,她一时竟分不清,眼前这年轻的许氏, 究竟是她记忆里的婆母, 还是一位陌生的富家太太?

  她抿了抿干燥的嘴唇,抬眼环视了一周。

  她身处的这间小室, 显然是从供奉的佛堂里隔出来的。而从陆太太的身上依稀能闻到几分檀香。加上陆畅先前所说的, 敏心便判断此处应是位于大慈恩寺旁,许氏平日念经上香的禅房。

  敏心望向陆太太的身后,却只能看见守在门口的丫鬟的衣袂。

  她有些失望地收回了视线, 谨慎地问道:“敢问夫人您是?我这是在哪里?还有, 送我来的那位……陆公子,他?”

  陆太太笑意更深,她理了理衣裾,端正坐好, 含蓄道:“这里是我长包的禅房, 离大慈恩寺不远。我夫家姓陆, 你唤我陆大娘便可。至于送你来的,是我的儿子。他毕竟是个男子, 曼娘要为你医伤,他不好在场,我便把他赶出去了。”

  “你放心,我也是从小姑娘过来的。咱们女儿家的名声有多重要,大娘晓得。”陆太太笑着冲敏心使了个眼色。

  敏心脸上隐隐有些发热。她一个未出阁的少女,被一个男子抱着送到了男子母亲清修的佛堂来求诊,中途她还昏过去了。纵使这男子是她以前的夫君,眼前这夫人也曾是她的婆婆,但此时他们之间还没有这层关系。她方醒,便在问那男子的下落。寻常人自然晓得她许是要当面感谢,可落在有心人眼里,这便是一桩私相授受的丑闻。也怪不得陆太太要特地和她挑明了说,为了她的闺阁名声,在她醒来后,是不会再见到陆畅的了。

  敏心只好低声道:“是,多谢您。”

  陆太太瞧这小姑娘白净的面容上有了几分羞赧,知道闺阁女儿家脸皮薄,便换了个话题:“我儿已同我说说过了。孩子,你是和家里人走散了吗?你是哪家的姑娘?”

  说到家人,敏心想起从疯马闹市起至现在差不多半个时辰了,她都没有听到江氏的消息,顿时急了起来。

  “还有我娘!我娘和我被冲散了!”敏心原本就没有血色的嘴唇,一下变得更白了,“大娘,求求你,帮我去找我娘!”

  “别急,孩子。”陆太太尽心地安抚她,“你总得先告诉我,你家里人姓甚名谁,大娘才好派人去找呀。”

  这时香莲端着一碗刚熬好的汤药进来了:“太太,药好了。”

  陆太太接过,端到敏心面前,劝她:“好孩子,药熬好了,先喝药吧。这外头还乱糟糟的,便是要找人,一时三刻也急不了。咱们先把药喝了,养好了身子,还好去见你娘,啊。要不然做娘的看到女孩儿这般可怜模样,也会心疼呀。”

  褐色的汤药雾气氤氲,药材的苦味随着发散的热气蹿进敏心的鼻子里。

  她望着白色雾气后陆太太有些模糊的脸,想起了陆畅逝世后,许氏一夜之间衰老了十岁的模样。

  她定了定神,不用陆太太再劝,双手接过药碗就仰头咕噜咕噜一饮而尽。看得陆太太有些板滞。

  等敏心“砰”地一声把药碗放在香莲手上的托盘上时,陆太太才反应过来。

  她在心里嘀咕着,这花儿一样年纪的女孩儿,竟有不怕苦药的。

  陆太太笑着拈了一枚蜜饯放在敏心的手里:“来,吃点甜果子,压压味儿。”

  敏心默不作声地接过,塞进嘴里嚼。

  裹着糖霜的蜜饯被完全咽下喉咙后,敏心平静地看向陆太太:“大娘,您这儿可有纸笔,我写张字条。”

  陆太太笑道:“有,自然有。”转头吩咐香莲,“去取笔墨来。”

  香莲很快就送了一沓雪白的宣纸和笔墨来。

  敏心就伏在凭几上,手中狼毫蘸饱了浓墨,刷刷几笔便写就了一封短信。她把这张纸折成了方胜,另外又写了一张条子,拔下头上碧玉簪一并交予陆太太。

  “这封信是写给我娘的,玉簪是信物,若是在寺里寻不见我娘,还请大娘您派家仆去字条上的地址送信。小女感激不尽。”

  陆太太接过字条扫了一眼,见上面的地址是越溪春南市总店,有些意外地抬头瞅了敏心一眼。

  敏心镇定自若地捧着热茶一点点喝下去。

  陆太太顿了顿,扬声叫了个嬷嬷进屋,当着敏心的面把字条、折好的方胜和玉簪都一并交给了她,还特别强调了一定要用心仔细地去找。

  等嬷嬷领命离去后,敏心强撑着立了起来想给陆太太行礼,被陆太太慌忙按了回去:“好孩子,你好好坐着歇息,不用这般客气。”

  敏心再三挣扎着要道谢,都被陆太太笑眯眯地挡了回去。

  禅房外室里,陆畅看过敏心的手书,微微颔首,叫来了他的长随:“寄云,你也一道去。”

  寄云有些意外地抬头瞄了眼他这位年轻的主人,恭声应道:“是。”

  寄云和家中几个下人的身影消失在了门口。陆畅在檐下徘徊了片刻,终是拿定了主意,也推门出去了。

  陆太太在佛堂里推窗,正巧看到陆畅是往大慈恩寺方向去的。

  香莲悄声地出现在她身后:“太太,徐姑娘说脚腕上有些疼,曼娘在给她用针。”

  陆太太“嗯”了一声。

  香莲又道:“小柳儿说,他看到大爷往大慈恩寺去了。这……”

  陆太太微微颔首:“不用管了,随他去吧。”

  香莲迟疑:“大爷好像对今日这位徐姑娘,格外上心。在绍兴时他可从来不会过问这些闺阁事的。”

  陆太太笑了起来,望着窗外的眼神里,意味颇深:“若是畅儿今年秋闱顺利,明年春闱后,也该说亲了。要是有个他自己喜欢的,也省得别人都说我生了个木头儿子,只晓得读书。”

  陆太太说着便摇了摇头,感慨道:“不过现在说这些,为时尚早。畅儿说他要先立业再成家,只盼佛祖能保佑我儿,让他这一科顺顺利利地考中。”

  香莲跟着也念了声佛。

  江氏接到下人通报说有七小姐的消息时,当场喜得落下泪来。

  她顾不上什么体面,提了裙子便欢喜地奔出了大殿。只见外头立着一个婆子带着一个十一二岁的小厮,手中还拿着女儿戴过的碧玉簪。

  江氏几乎是扑上去夺过了簪子,拿在手里不停地摩挲。拆开方胜看,敏心在信里写道,她幸得一菩萨心肠的陆太太出手相助,才免得被卷入人群或是被拐子拐去,她暂时待在这位陆太太在山门下的禅房里,还请母亲不要忧心。

  江氏匆匆看完,便要跟着婆子去禅房接女儿。只留了一个丫鬟在佛殿里等着徐景芙烧香归来。即便出门就遇上了骚乱,但是徐景芙还是坚持要给长子烧炷香再走。

  望着这遍身绫罗穿金戴银的妇人千欢万喜地跟着嬷嬷离去,陆畅步伐一顿,最终还是没有跟上去。

  寄云气喘吁吁地问:“大爷,要不是您问遍了知客僧,咱们也找不到这儿来啊,您怎么不和那姑娘的家人一起回去?”

  陆畅道:“还是罢了。我要是出现在她家人面前,人多眼杂,难免会有流言。那位姑娘的清誉只怕也会因此受损。为她着想,今日救人的是太太,只当我今日没有见过她。”

  “敏儿!”

  敏心一回头,江氏半嗔半喜的脸出现在她面前:“你这孩子!跑哪里去了!叫娘好找!”

  江氏又是哭又是笑的,抱了敏心就不放手。

  还是陆太太劝道:“您且当心着,小姐手上有伤。”

  江氏连忙送开来,捧起敏心被包得严严实实的右手一瞧,大颗眼泪就滚了出来:“娘的敏儿,受苦了……”

  敏心赶忙劝她:“娘亲,我这伤不严重,养几天就好了。倒是您没事吧?”

  “娘好得很。你放心。”江氏抹了抹泪,和敏心互相问候了一番。

  见女儿身上虽有伤,但陆家已经延医来为她瞧过了,整个人看着精神也还不错,江氏便站起身来,朝陆太太福了又福,谢了又谢,直说得陆太太有些不好意思起来。

  还是敏心微露了疲惫,江氏这才紧张起来。

  江氏匆匆问过了陆太太一家暂住的地址后,留言说来日必有重谢,便携了敏心匆匆登上了马车离开了。

  却是等禅房门口的马车驶去后,陆畅才现身。

  陆太太看他一进屋便将一大杯白水一饮而尽,额上热得满是汗珠。便摇了摇头,叹道:“傻儿子!你便是进来又如何!”

  “总不好影响人家姑娘的清誉。”

  “这时候知道影响了。早先你抱人家小姑娘到你娘这儿的时候就没想过吗?”陆太太嗤笑一声。

  陆畅被亲娘这一通打趣,无奈道:“娘……”

  “好了,我不说了,你看看你这一身汗,都不晓得找个阴凉处避一避吗?一定要在大太阳底下硬晒吗?赶紧收拾一下回去沐浴吧。”

  马车辚辚驶向永泰侯府。

  敏心被林妈妈背着上了马车,一落座便觉得有东西硌着她。

  她有些艰难地伸手抖了抖衣袖。“啪嗒”一声,一枚温润的青玉佩滚落到了脚边。

  敏心一怔。

  绿莺捡起来,疑惑地问:“姑娘,这玉佩……”

  敏心赶忙夺了下来,冷淡道:“是我的。”

  绿莺张了张嘴,见敏心一副明显不想多说的样子,她还是闭上了嘴巴。

  敏心将玉佩拢在衣袖下,左手指腹一点点触摸着上面的纹路,一笔一画地勾勒出两个她无比熟悉的字来:

  陆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