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奇小说>穿越重生>国色朝酣(重生)>第6章 登船

  来者正是永泰侯世子徐徽宏。

  敏心原和晙哥儿、乳娘、晓夏同乘一辆车,此刻听见陈树惊喜的呼声,不由一愣,随即撩了车帘向外望去。

  只见徐徽宏一身宝蓝色的湖锦劲装骑在马上,外面系着一件兜头罩脸的褐色蓑衣,然而衣裳未遮住的地方几尽全湿,颜色都从宝蓝转为深黛。

  而后亲随气喘吁吁地策马赶上来,见到车队还在整装,喜得咧开嘴笑道:“幸好幸好,赶上了!”

  敏心见徐徽宏赶到,自然十分欢喜,一手把厢帘挂起,露出半张莹白的脸来,冲他喊道:“大哥来了!”

  徐徽宏策马上前,到了马车旁弯腰同她说话:“路遇急雨,来迟了,还望七妹不要怪罪。”

  敏心笑道:“怎会怪罪!大哥百忙中能来送我们一程已是十分不容易,更何况还另择了船。”说着又有些迟疑,“大哥离营出京,不会有人寻你的麻烦吧?”

  “这个你且放心,那位还未登大宝。”徐徽宏神色有些淡淡的,“京中风声虽紧,但正经差事还是要放人的。我此番出京就是领了差,来通州也是顺路,任谁也挑不出刺来。”

  “大哥有数就好。”敏心说,又见他衣裳湿透了,有些担心,“大哥可要换身清爽的衣服?箱笼里有几身达川没上过身的新衣,你同他身量仿佛,应是合体的。”

  徐徽宏拒了:“我是男子,淋场雨也不算什么,何况昔日在西北时,再多的苦都吃过,这不过是湿了衣服罢了,还是不必换了,免得耽误了发船吉时。”

  见徐徽宏拒绝,敏心只好作罢。

  他又问了许太太和晙哥儿的情况,得知一切都好,行李也都收拾齐全了,就骑马把车队从头到尾绕了一圈,方返回与敏心说:“我瞧着人也好马也好,都是养足了精神的,既是你们这边备好了,那便出发吧。”

  敏心应了,放了帘子回身坐好。

  陈树打了个响鞭知会后面的车把式,就卸了车轫,跟在徐徽宏背后,一路“骨碌骨碌”地出城向南往码头去了。

  到了码头燃灯塔下,盛家早有人在一旁候着,待见着徐徽宏骑在黑马上的高大身影,又看其后逶迤的车队,心知是陆家人到了,立刻挤过人群到了跟前,问道:“可是永泰侯府的亲眷?”

  陆家管事的应了,这人便上前给徐徽宏牵了马,引着这一行人往码头去。因后来的陆家人多是女眷,故码头前早有盛家人派人用帷帐围出来的通道,通道前还有可供马车停放的空地。

  敏心见到了地方,命晓夏给儿子仔细裹了层大毛披风才抱下马车,又回身扶了许太太下车。

  这时盛家人派了管事妈妈下船来迎接,双方互相拜见认识一番后,徐徽宏又送了他们上船。

  盛家包的这艘船是三桅平底大福船,共有三层,主人家住在第二层。

  男客由小厮引着去了盛大人临时起居的书房,女客则由管事妈妈带着去见盛家夫人。

  敏心命秋雁抱了晙哥儿,自己跟在许太太身后,踏上红漆木板的小梯到了二楼,只见楼梯口服侍的丫鬟低眉顺眼地为他们打起珠帘,才进去,就听见一个爽利的女声笑道:“陆家太恭人和恭人来了!”

  国朝惯例,授予大臣官职时除诰命外,还会增予大臣的母亲嫡妻同等品级的诰命。因陆畅生前是从四品佥都御史,故许太太为从四品太恭人,敏心为从四品恭人,若有同僚通家交游,均称品级。

  敏心抬头,只见一个身量颇高的妇人走出来,身穿一件月白色窄袖绫袄,石榴红绣瓜瓞延绵花样的褙子,下面系着一条墨绿镶淡红色襕边的挑线裙,头发是家常样式的宝髻,插一支赤金菊花头的花钗,并一把乌木嵌碧玺石的梳篦。并不是如何的富贵,只是家常的装扮,加上那一把爽朗的声音,令人只一个照面就心生好感。

  盛夫人看上去不过二十七、八岁的年纪,脸上带笑,上前就给许太太行了一个端端正正的福礼,笑道:“太恭人一路可还顺利?”

  许太太和敏心上前相互见礼一番,几人入了内室落座,有小丫头捧了托盘来上茶。

  而后不过闲谈寒暄了几句,话题一转就到了晙哥儿的名字上来。

  许太太望着敏心怀里的小孙子,脸上是慈爱的笑:“我这小孙儿单名‘晙’,从日夋聲,因落草时恰是日出时分,所以他父亲起名为晙。”

  盛夫人赞到:“果真是个好名字!”又示意身边的大丫鬟把见面礼呈上,说:“小小心意,给孩子戴着玩吧。”

  只见那乌木托盘上一幅黄灿灿的金锁项圈,累丝镶红宝工艺,十分名贵。

  敏心忙道:“这也太贵重了,他小孩子家……”

  盛夫人道:“您就收着吧!就当是给孩子补的周岁贺礼。我们两家有幸同船,那可是百年修来的缘分,不容易啊!”

  敏心见盛夫人如此说,想了想,笑道:“那就多谢夫人美意了!”

  正此时,门口进来一个小丫鬟,在盛夫人耳边轻轻说了几句,盛夫人就站起身来说:“我家老爷说,世子爷见安顿好了,要下船,还请恭人去送送。”

  “大哥竟这样快就要走!”敏心惊道。

  盛夫人说:“我家老爷苦留不住,本以为世子爷能留下用一餐便饭的,谁知世子爷道公务缠身,能抽空来送一程已是不易。既然世子爷着实要走,还是不留了。”

  许太太也叹道:“是呢,世子爷那样的大忙人,能来一趟是有心了。”

  语毕,众人一齐起身,到了甲板送徐徽宏。

  徐徽宏朝盛家夫妇和许太太行礼后,复又对敏心道:“我这边走了,你们一路小心,我留了几张侯爷的名帖给你,若有事,就着人送信给京里,家里能帮的一定帮。”

  敏心含泪道:“小妹知道了。大此去一别,大哥,保重。”

  徐徽宏深深望她一眼,又对其他人点了点头,系上亲随递来的披风,终是下船离去了。

  敏心一时心中怅然。

  盛夫人上前来挽了她的手,道:“好妹妹,世子爷既走了,我们这条船马上要起锚了,外面风大,还是回屋去吧。”

  敏心应了,于是盛夫人命了一个叫彩云的丫鬟来带许太太和敏心去她们的卧房。

  到了船舱,许太太住的是四间带小舱的套间,敏心住的是三间带小舱的套间,贴身的丫鬟住后舱室,其余下人们则住在三层。

  彩云笑道:“还请太恭人和恭人稍事休息,饭菜点心稍后就来,厨房也有热水备着,若需要洗漱命人去提了就行。贵府的箱笼已上了船,因近日风大浪大,水路不大好走,故这航程预备要走个二十来日,还请太恭人并恭人派了服侍的去把常用的贵重的挪出来,余下要送到底下去压舱。”

  许太太一路车马劳顿,已有些疲惫:“辛苦你来一趟。”

  彩云笑道:“这是奴婢的本分,哪里来的辛苦之说?”

  许太太见她进退有度,言语得体,就褪下手上一只绞丝银镯子塞给她,彩云推辞,许太太就道:“既是赏你的,你就接着吧!”

  一旁敏心也说:“好姑娘,你接着吧,你家太太又不会怪罪。”

  彩云见推辞不过,就笑着接了,半蹲朝她们一福:“奴婢谢太恭人、恭人赏!”

  敏心朝拂冬使了个儿眼色,拂冬心领神会,待彩云出了内室,就追上携了彩云的手道:“我叫拂冬,是我们大奶奶屋里的,我送送你。你同我讲讲这船上的事情吧……”

  *

  拂冬回来时,敏心正和许太太商议回绍兴后的诸事。

  “老家的宅子已快十余年没有住过人了,虽有陆大石一家子守着时时打扫,但没人住就失了人气儿,免不了腐梁朽窗,少不得要重新修缮一番……”

  有小丫鬟在屏风外请示道:“拂冬姐姐回来了。”

  敏心道:“快进来。”

  拂冬绕过屏风,半蹲着行了一个福礼。

  敏心叫起了,问她,“可打探出什么消息了吗?”

  拂冬道:“奴婢送了彩云回盛家夫人那,一路同她攀谈套话,彩云并不是十分机警的人,倒是很说了盛家的事。”

  敏心闻言来了兴趣,“具体如何?你且说来听听。”

  拂冬笑道:“彩云说盛大人是宁波人,庶吉士散馆后点了姑苏学政,此行是赴任前回乡省亲,盛夫人娘家姓房,是绍兴人,成婚数年只得了一个姑娘。”

  许太太若有所思:“姓房?那想必是出过一个翰林的房明公家的姑奶奶了。只是瞧她的年纪,却对不上是哪位排行的小姐?”

  敏心因与陆畅成亲后只回老家拜见过一次尊长,对当地姻亲关系并不是很熟悉,所以只是听着并不说话。

  “盛家包的这条船原是定的巳时出发,因等了我们家上船,所以推迟了,午初用饭,用完饭午时三刻从临时停靠的小码头出发,开到通州大码头采买补给,今夜仍歇在通州港,等后半夜雨云散了再正式起锚。”

  “怎地还要等半天?”许太太有些疑惑。

  “彩云说,一是因连日大雨,不好走船,听船老大说船上有经验的伙长看出今天夜里雨就要停,所以就推迟了时辰,二是盛夫人料想我们家多是北人,不常坐船,若有晕船不适的,先开到大码头,那有许多游医专卖晕船药的也便利,所以一来二去,就定好明天再走。”拂冬道。

  “既然如此,那让各房人理好箱笼后就都回去歇着吧,晚上就要开船了,这俩天大家也累了,早点睡吧。”许太太歪在床上,轻轻挥了手。

  敏心告罪一声,留了许太太身边服侍的丫头,带了剩下的婆子丫鬟退了出来。

  回房后敏心也累得恨不得倒头就睡,吩咐了一句让乳娘看好晙哥儿,让林嬷嬷到了用饭的时辰来叫她,就由秋雁服侍着卸了钗环,脱了小袄,倚在窗边的贵妃榻上睡着了。

  到了午初,林嬷嬷果然来叫了敏心起床,她静坐了半晌,然后开门唤人来与她打水洗漱,又重新梳妆。

  正巧儿许太太派了小丫鬟来请她去许太太那用饭,她又换了身家常的素净衣服,因不见外人,只是披了件白绢的褙子,戴了朵白花。出门前揽镜自照,见眼角虽红,但并不明显,妆容无不妥之处,就带了小丫鬟移步到了许太太房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