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奇小说>穿越重生>穿成皇子怎么破指封山下>第102章 皇子北归记2

  李茂一手端着饭菜,一手推开房门,卫允之缩在被窝里瞅着他,一双眼睛还没什么焦点。

  “冷吗?”

  李茂把桌子挪到床边,饭菜正冒着热气,闻起来很香。

  “不冷。”卫允之浑身上下只有脑袋露在外面,“你觉得昨天那个小姑娘眼熟吗?”

  “恩?”

  “那个跟我长得有点像的小丫头,陶大夫的女儿。”

  “哦,没注意。”李茂往空碗里盛了点汤,打算递给卫允之。

  卫允之从被窝里抽出一只手,端起汤喝了起来。

  “这是什么汤?!”卫允之喝了一口之后觉得味道好极了,埋头将剩下的一气喝干,“喝着好暖和!”

  “羊肉冬瓜汤,我再给你盛一碗。”

  “你也吃饭吧,好冷,饭菜很快就凉了。”

  卫允之坐在被窝里,李茂坐在床边,两个人围着小桌子吃了顿难得的热乎的早饭。

  “那个叫秋丛的小丫头,她跟我五妹差不多大。是五妹吧……也可能是六妹……呵呵,我也不记得是第几个了。”

  卫允之想起自己那几个几乎没怎么见过面的亲妹妹,他跟她们在一起相处过的时间,甚至还比不上昨天下午跟一对陌生的父女在一起闲谈的时间长。

  雪还在下,街上的积雪已经很深了,继续赶路显然是不现实的。

  李茂和卫允之一开始还呆在房里,后来冷的不行,索性都去了大厅里,那里好歹还有个火盆可以烤烤。

  陶大夫还是跟他女儿坐在一起,旁边还有几个没见过的面孔,可能是后来入住的。李茂特地看了那几个人,最后拉着卫允之坐到陶大夫对面,跟他们打了声招呼。

  “天真冷啊……”

  “是啊,也不知道这雪要下到什么时候,这都快过年了!”

  “急不来的,总不能一直下,等着吧。”

  “不等还能怎么办?唉……”

  烤火的几个人都在抱怨天气,卫允之和李茂交换了个眼神,笑了笑,什么都没说。陶大夫的女儿有意无意的总是会盯着卫允之看,被发现了就立马低头,好几次脸都红了,却还是要看。

  李茂原本没觉得一个陌生的民间小女孩跟卫允之能有什么像不像的,经卫允之那么一问,反倒上了心,陶秋丛盯着卫允之看的时候,李茂也在盯着陶秋丛看。

  第一眼看上去,似乎不那么像,可是撇过头之后又总觉得有些地方是挺像的,忍不住再去看第二眼。也许是鼻子,也许是眼睛,找不出具体相似的五官,但就是觉得像。李茂觉得有些荒唐,正巧和陶秋丛撞上了视线,小女孩这回没脸红,直接吓白了脸,好半天没敢抬头。

  李茂在收回视线的刹那感觉到一道不同寻常的、投射在自己身上的目光,顺着那道目光看过去,是一个年纪不明的男人,个头不高,一直坐在人群里没开过口。

  他朝李茂露出了一个有些让人不大舒服的笑,然后低下头,继续拿手里的柴禾棍子去挑火盆里的烧得通红的木炭。

  晚上还是冷得厉害,两人早早爬上床,挤在一起。

  卫允之除了雪天耽误赶路有点着急外没什么,李茂却有些心事重重的样子,这跟平日里的他大相径庭,卫允之不禁侧目。

  “你怎么了?”

  “今天碰到一个人,可能有些问题。”

  “大厅里那几个人?”卫允之也很担忧,如果是他们的踪迹被有心人发现了,那么回宫之路就更难了。

  “不,他是后来的,刚开始不在大厅里,我也不知道他什么时候进来的。”

  “会不会只是一时不察?今天那里人还挺多的。”

  “也许吧……”

  李茂不想卫允之为此担心,便没把后来的事告诉他。

  今晚去厨房取晚饭的时候,李茂又遇到了那个人。他们在狭窄黑暗的过道里碰上,李茂还没看清对面的人是谁,只是习惯性的侧身相让,那人却直接站到他跟前,脸上带着跟白天里一模一样的叫人厌恶的笑,贴着李茂的耳朵说:“小子,走到这里就可以了,不想死的赶紧滚,别再像条狗似的跟着你主子了。”

  李茂当时端着卫允之和他的饭菜,并没有跟那人翻脸,更何况,他不认为自己拥有跟对方翻脸的本事,那人不是他敌得过的。

  静谧的冬日夜晚,卫允之窝在李茂身边,睡得十分安稳。看着他安详的睡脸,李茂更加坚定了自己将要一直陪他走下去的决心。

  他在被窝里偷偷攥紧双手,默默发誓,谁也不能将他从卫允之身边赶走,谁都不能。

  第二天一大早,李茂被外面的光亮和声响一齐唤醒,天晴了。

  陶大夫拉着女儿在柜台处退房,刚把钱给掌柜的付上,李茂便背着个小包袱下来了,身后跟着卫允之。

  “两位小兄弟也要走了?”

  “是啊,天晴了,也该走了。”

  “咱们刚好做个伴,我们爷俩要走的路可比你们还要远呢!”

  “那就一起走吧。”

  四个人的旅途比两个人总要热闹些,尤其这四个人里还有一个半大的丫头片子,时不时找她爹要个冰糖葫芦红头绳,北归之路似乎也没那么无趣。卫允之倒是享受起来,他还想着,等回了宫,要跟自己素来不怎么亲近的妹妹多亲近亲近。

  李茂暗暗自嘲,就因为客栈里那混球的一句话,他竟真的感觉自己不大对劲起来,脑袋里像是多了些什么,晕乎乎的不清醒,到最后连眼睛都模糊起来。

  “哥,你怎么了?”当着外人的面,卫允之一直都是这么称呼李茂的。

  “没事,可能是没睡好,头有点晕。”

  “你先坐下,歇一会儿。”

  卫允之看李茂脸色苍白,大汗淋漓的模样,被吓到了,扶着他在路边一块大石头上坐下。

  “来,我来看看。”陶大夫在李茂身边坐下,给他扶起了脉。

  “陶大夫,没事吧?”

  “脉象虚浮,时快时慢,怕是……恩?这会儿为何又沉稳起来?”陶大夫把着李茂的手腕,看着他的脸色忽白忽青,脉象时起时伏,一时间也糊涂了。

  “陶大夫,家兄不会是得了什么不治之症吧?!”

  卫允之忽然发现,就在他满心关注着陶大夫的话时,李茂已经彻底晕过去了。

  “唉,实在是怪事!”陶大夫也是急得很,“我虽不是什么扁鹊转生,华佗在世,寻常的病却治得惯了,疑难杂症也见过不少,今天这……咱们别在这儿干耗了,赶紧去镇上,找个大夫再好好看看!”

  卫允之听了这话,俯下身就要去背李茂,陶秋丛很懂事,帮着背李茂身上的包袱,后来被他爹拿过去了。

  紧赶慢赶进了镇子,找了几家医馆药铺,给李茂把了脉的大夫都说他这病没见过,没法治。

  一时间,卫允之只觉得黑云压顶,前途无亮。

  “小兄弟,你先别急。依我看,令兄的病虽然来的怪,却并不急,你们既是家住东城,那里良医云集,想来医术精明者大有人在,只要早日赶回去,令兄治愈有望。”

  卫允之一想到自己如今的处境,他又如何能保证李茂安全回到东城呢?即使两人回了东城,他该去找谁?万一在卫齐之前有人找到他,那李茂岂不是被他了连累,此生无望?不行,他不能回去!原本回宫就是九死一生,没有李茂陪在身边,卫允之没有那样的自信,他不敢冒险,仅凭一己之力便能回到最初的位置……

  越是现在,越是不能回去,他不能带着李茂一起冒险。

  “小兄弟,我的话你听见了吗?”

  “陶大夫,你还有别的办法吗?”卫允之恳切的看着陶大夫。

  “怎么?你不打算带你兄长回东城医治?”

  “陶大夫走南闯北,见多识广,一定会有别的办法吧?不瞒你说,只我一人的话,暂时不便带他回去,还请陶大夫再给指条路!”

  “这……若是不去东城求医,那你们只能跟着我继续北上了。”陶大夫脸上露出了一丝志得意满的微笑,一闪即逝,卫允之毫无察觉。

  “再往北,何处才能觅得良医?”

  “小兄弟,你可听说过一个地方?那里云深雾罩,远离世俗,却又有无数俗世中人争相寻觅,莫说良医,医仙想必也是有的。”

  “世间竟有这等宝地?还请陶大夫赐教,这地方是在……”

  “卧龙山。”

  作者有话要说:

  终于把老六忽悠去了北边,坐等完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