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奇小说>穿越重生>女帝>第273章 比较平静

  澹台太后的死讯传出宫, 当晚又崩溃了一批人,也激怒了一些人。

  说什么伤心过度忽然薨逝,还不就是王妡杀的, 当别人都是傻了么。

  紧接着又是常山长公主萧卿雪被赐死,还褫夺封号贬为了庶人。

  赶尽杀绝啊, 这是赶尽杀绝。

  皇族宗室们都心惊胆战, 一整夜眼睛都不敢闭一下,就怕下一刻就有禁军破开大门把自己“赐死”。

  清晨, 三百声更鼓敲响,劫后沉静一夜的启安城复苏,四面十四座城门和三处水门全部打开,城门卒仔细勘验进出城的行人车马, 一切有条不紊,好似昨日的□□根本没有发生过一样。

  只是四处巡视的禁军提醒着启安百姓昨日发生的惨剧, 满城的素缟,不仅仅是国丧, 还有昨日失去亲人的门户也在治丧。

  “爹, 娘。”炭场巷廛市的一家薪行,一名身穿南监学子服的女郎跑进去,扑到了阿娘的怀里。

  “念波回来了!”妇人抱着女儿,见女儿没病没灾地回来, 提了一日夜的心终于放下来,眼泪一下流了出来,“回来了就好, 回来了就好。”

  昨日京城大乱,他们最担心的就是在南监读书的女儿。

  “阿姊,阿姊。”扎着两个小揪揪的男孩儿见到长姐, 欢喜地拍手。

  “怎么回来了?昨日南监还好么?没人为难你吧?”男人把薪行铺子的门关了,一家四口到楼上住家的地方去好生说话。

  “今日国丧,祭酒、司业他们都要进宫去哭灵,南监便放了假,国子监也一样。”女郎一手握着母亲的手,一手摸了摸小弟的小揪揪,对父亲道:“爹,娘,且安心,没人为难女儿。昨日虽然有人闯入南监,却是很快就被监士给打了出去,我们这些监生都挺好的,只一些人受了惊。”

  女郎说得轻描淡写,实则昨日闯南监的流民有百人之多。

  此处是王妡强令设下的,萧卿雪对这件事颇多微词,又有她的女儿被强逼着入南监读书,她从一开始就看南监不顺眼,特意叫了一群流民去闯南监,最好是冲撞一些重臣家的女儿,好叫天下看看,王妡是如何不顾惜天下女子名节的。反正她的女儿昨日没去南监,其他人的女儿若有什么损伤,那都是王妡的错。

  不过南监看起来配备与国子监无二致,实则比国子监多了一队监士。

  毕竟天下人看待女子总是存在着一些偏见,未免有人起歹心,坏了事,王妡特意李渐安排了监士,监士是从禁军中抽调出来的,专门护卫南监安全。

  这不,就用上了。

  “没事就好。”妇人轻拍着女儿的手,“如今国丧,不然娘给你做你最爱吃的炖肉。”

  “娘,女儿真没事儿。”女郎道。

  “就算人没事,吓也吓了个半死,昨日街上都……”妇人话说了一半咽下,不想吓到小儿子,对女儿道:“昨日你杨大父家的阿叔被乱民害了,待会儿咱们一家过去,给你阿叔磕个头,你小时候,他常给你买零嘴吃。”

  女郎“啊”了一声,刹那间眼眶就红了,低声说:“女儿听南监的同窗说,昨日的乱民是常山长公主的人,她趁皇后不在宫中想掌控了京城,就……”。

  “别想了,都过去了。”妇人劝女儿去梳洗一下,赶紧去杨大父家中。

  女郎应好,去梳洗换下学子服换上一身素衣,再下楼时手上提着奠仪,拉着弟弟,跟父母穿过几条街,往杨大父家走去。

  几条街上都有人家在办丧事,昨日的惨烈可见一斑,女郎轻咬着嘴唇把心底涌上来的悲愤压下。

  到了杨大父家中,亲族邻居来了不少,来帮忙治丧,一家人给逝者上了香,去了后面见杨家大父大母,两位老人家白发人送黑发人,已经哭得厥过去好几次。女郎才哭过一次,见此情形又忍不住眼泪,心底的愤恨也愈发浓烈。

  她不明白,高高在上的皇族要争权夺利,为什么要祸害他们这些普通百姓,为什么要在京城四处杀人放火,在他们眼里,蝼蚁的命不是命么?

  “爹娘在这里帮忙,你带着弟弟先归家去,外头乱,看住他别让他乱跑。”妇人嘱咐道。

  女郎应下,牵着弟弟先回家去,路上弟弟央求了好久想吃糖水巷李大娘家的果子,女郎拗不过弟弟,好在去糖水巷只要拐过洞元观就行,与家是一个方向,就是要多走些路。

  拐去了洞元观新郑大街,立在洞元观门前左侧的告示板前围了许多人,女郎有些好奇地叫住了一位从人群里挤出来的长衫郎君,问朝廷发了什么布告。

  “是大行皇帝的遗诰。”长衫郎君一脸愤怒的表情,“大行皇帝竟然禅了皇帝位给皇后王氏?一个女人当了皇帝,这可真是滑天下之大稽。”

  “女人怎么就不可以当皇帝了。”一名穿着粗布打短的老丈大声反驳长衫郎君,又对周围说道:“我看着女人当皇帝比男人当皇帝要强得多,不说其他的,咱们这几天的日子可是比以前好过多了,大伙儿说是不是啊!”

  他周围的看起来都是跟他相熟的,有老有少,他这么一说,应者不少。

  “不知所谓的田舍汉。”长衫郎君嫌弃地啐了一声。

  那老丈身板大嗓门大,火气也大,闻言立刻炸了,把肩上箩筐一放一个箭步上去就揪住长衫郎君的衣襟,“我看你是读书读傻了,我们田舍汉怎么啦,田舍汉知道好赖,知道谁让咱们日子好过。你个醋大知道什么,一张嘴说不出人话不如不要,今日我就替你爹娘教训教训你!”

  他一声招呼,周围好些人围了上来,对长衫郎君一顿拳打脚踢。

  “来来来,姑娘到这边儿来。”一位大娘赶紧把女郎和她低低拉到一旁,“别伤着你了。”

  “这……”女郎傻眼,她虽然对长衫郎君的话有些不认同,可这打人是不是……

  “别打了,别打了,武候铺的来了。”

  人群中一声喊,打人的老老少少作鸟兽散,跑得飞快,徒留鼻青脸肿的长衫郎君躺在地上哀哀叫痛。

  领头的队长看着那群人跑掉,指着躺地上的郎君,吩咐手下:“闹市滋事,疑似乱军同伙,抓走。”

  几个武候立刻过去把长衫郎君五花大绑,郎君大喊冤枉,被一团破布堵了嘴,拖走。

  队长对围观的百姓说道:“各位乡亲,若发现萧氏乱军,立刻报来武候铺,朝廷有赏。”

  朝廷有赏?还有这等好事?

  好些青壮拍着胸脯跟队长表示若发现了乱军,他们把人抓了送去武候铺。

  鸟兽散的打人者们最后都跑到糖水巷的一处小院子里,刚才拉女郎靠边的大娘也在,门一关,数落大嗓门老丈:“朱老六,你刚才冲动了些,文指挥使可没叫咱们打人。”

  朱老六把身上的一些伪装摘了,拍打拍打灰尘,呸了声:“就打那竖子了。一直骂骂咧咧嘴里不干不净,那些诋毁陛下的话,我朱老六听了都嫌脏耳朵。”

  “行了。上头叫咱们盯着城中各处,你别节外生枝啊。”大娘挺直了背脊,眼神半点儿不像老妪。

  “知道了,知道了。”朱老六在缸子里舀了一碗水咕嘟咕嘟喝完,舒爽地呼出一口气,“当初咱们这群人进了察查司,可没想到会有今天这样的造化。”

  一个瘦高个也舀了一碗水,坐在朱老六面对慢慢喝,问道:“你们觉得陛下的登基大典能顺利吗?”

  “等着吧。”很不老妪的“大娘”用匕首削着一块木头,“边关的捷报抵京,谁还能说出反对的话,谁还敢说?!”

  其他人皆一脸深以为然地点头。

  “嘿,你们说,大行皇帝是真的买国了吗?”朱老六问其他几人。

  瘦高个几人都懒得理他的废话,“大娘”把匕首一收,哼:“朱老六,就你有嘴会说话是不是!”

  朱老六立刻捂住自己的嘴:“不说了,不说了。”

  几人休息了一会儿,又改了乔装,陆陆续续出门去干活。

  大乱之后的启安城弥漫着悲痛,不时有些小小的骚乱,很快也平息下来了,总体来说比较平静。

  宫中也很平静。

  乾元殿前庭地上的血迹还没有人去清理,大臣们去甘露殿给萧珉哭灵,太妃和妃嫔们去庆安宫给澹台青浦哭灵,哭声一片,伺候的宫人内侍倒是神色如常,有条不紊地做着自己的工作。

  一夕之间,这天下了换了姓,然对天启宫里伺候的内官宫侍们来说,却感觉不到大的变化。

  王妡早就是这天启宫里说一不二的主人,是皇后还是皇帝,没什么区别。

  “陛下,殿中省尚衣局毕岭毕奉御请见,来为陛下量身。”凌坤殿女官卫岚翠进了暖阁通报。

  王妡放下手中的密报,问道:“只有毕岭?班峻呢?”

  卫岚翠道:“只有毕岭毕奉御。”

  殿中省尚衣局奉御二人,为王妡登基裁制大裘冕,需二人一同觐见,今日只来其一,就不知是毕岭还是班峻被人当枪使了。

  王妡没叫人进来也不打发走,倒是问起了另外一件事:“萧珩有没有去庆安宫?”

  “没有,听闻一整日都在府上没外出。”卫岚翠道。

  王妡道:“传朕口谕,澹台太后终究是嫡母,叫萧珩去庆安宫尽孝道。”

  “是。”卫岚翠等了片刻,见王妡没有其他吩咐,便退了出去,带人前往萧珩府邸。

  在凌坤殿外等召见的毕岭见到卫岚翠出来,连忙上前去问:“卫女史,陛下召见下官吗?”

  “陛下没说。”卫岚翠道:“怎么不见班奉御,是病了吗?”

  “这……”毕岭尴尬地笑了一下。

  不用他多说,卫岚翠明白了,“不跟你多说了,我等还要去传陛下口谕,叫萧珩萧三爷往庆安宫为太后守灵,以尽孝道。”

  毕岭瞪圆了眼睛。

  陛下这是杀人诛心呐,明知萧珩恨不得对澹台太后杀之而后快,竟还叫他去守灵。

  毕岭原本见王妡不召见自己就想先走算了,现在他哪里还敢走,老老实实站在凌坤殿外候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