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奇小说>穿越重生>女帝>第256章 王准致仕

  王准不了解自己这个嫡长孙女, 但他知道他这个嫡长孙女对猃戎的态度。

  在王妡年幼之时,梁与猃戎一场大战分明赢了,后续的和谈却出了问题, 和谈使臣竟答应输岁币与猃戎。

  那时她问王确:“父亲,明明我们打赢了, 为什么还要给钱给猃戎?”

  王确答不上来只能求助王准, 王准耐心地给小姽婳解释了两国局势和朝廷局势。

  “所以,沈将军打赢了敌人, 算是白打了是么?边关将士的血白流了么?朝中官员都觉得打仗劳民伤财,就放任边塞百姓被是么?边塞百姓不是国中之民么?他们的命不是命么?以一人之命换百人之命,朝中官员觉得这是划算的买卖么?人命是可以这样计算,国土是何意任人随意践踏的么?”

  小姽婳一连串的问题, 把王准问了个措手不及。

  孩子的世界更多的是非黑即白,王准即使有一千个权衡利弊, 面对小姽婳黑白分明的眼睛,他也说不出口了。

  小姽婳等不到祖父的解释, 体贴地不再追问, 小手一挥,很有气势地说:“我支持沈将军把猃戎打得落花流水,割地赔款。”

  那时候的王准摸着小姽婳的脑袋,叹道:“可惜了, 咱们家姽婳不是男儿郎。”

  如今王准看着端坐在独属于帝王的御案之后的王皇后,恭敬行礼,委婉地告诉她, 大梁至少三年之内难以支撑战争的巨大开销。

  他知道王皇后对猃戎的态度,也希望她能再三思量与猃戎邦交的每一步。

  国与国之间,不是非黑即白。

  王妡懂王准的意思, 叫其他人都散了,只将王准留下来说话。

  吴慎、左槐等人在退出庆德殿时,不约而同都将目光投向王准,直到这时他们才惊觉,这位同僚苍老太多了。

  再细细思量,这几年三司提拔了许多青年才俊,这一次制科经济特科中度支副使樊敬益一举夺魁,提到了度支使的位置上不说还贴了集贤殿大学士职,明显就是王皇后为王准之后职掌三司而储备的。

  樊敬益本官阶为户部员外郎差遣三司度支司副使,干了六七年,中间外放去了东南任一州知州,调回京后本官升做了户部侍郎依旧差遣度支副使,为人极不显山露水,有大小事情都是度支使在出面协调拿主意,这次升迁王妡拿掉了之前的度支使,樊敬益才真正算是在朝中崭露头角。

  这两年,王准少在朝堂上发言,连带着三司副使刘敏也低调了许多。

  刘敏如何别人未可知,王准……怕是要准备致仕了。

  年纪并不比王准小多少的吴慎和左槐心中有点儿空,先是王准,之后大概就是他们了吧。

  踏入仕途那一天,少有人会想过自己将来会以什么样的姿态离开朝堂,少年人总是意气风发的。中年之后,手握重权,一呼百应,风光无限。

  而今颓然老矣,回首这一生,少有人能做到问心无愧,亦有不少遗憾。

  “当年你来跟我说,你心悦太子非他不嫁时,我考虑过要不要让你突发恶疾。临猗王氏女不愁嫁,当年那般情形,你嫁与太子不仅不是锦上添花,还是把自己把全族拉进泥淖里。太子居心叵测要娶你,你却钻了牛角尖,女子一陷入情爱就迷失了,我当时真是恨铁不成钢。”

  王准走在王妡身侧,在秋日处处灿烂菊花的天启宫凌波池畔,缓缓说着往事。

  王妡放慢脚步,安静听着。

  “先帝驾崩那日,你在家门前杀了当时的殿前司都指挥使吕师,满手鲜血,冷酷狠厉的模样,祖父都吓到了。都不敢认这是自己的孙女。祖父不知道你在东宫都经历了什么,能让你手起刀落毫不犹豫。不过,当时那情景,要杀吕师控制殿前司,还真得由你亲自动手。”

  王妡轻笑一声。

  “后来祖父就看着你一步一步,手握权柄,掌控朝堂,凌驾万人之上。我曾说过,你是最肖我的孩子,后来我发觉错了,你是最不肖我的孩子。这样好,也好,不像祖父当断不断,该狠的时候狠不下心,该心软的时候又铁石心肠。你要走的路,容不下一丝犹豫心软,你这样就挺好。”

  王准停下脚步,因衰老而浑浊的双目定定看着王妡,许久,发出一声叹息:“姽婳,祖父老了。”

  王妡眼睫极细微地颤动了一下。

  在漫步到凌波池这边之前,王准就说了一句“殿下,臣老了”。

  前头论君臣,现在谈亲情,王妡已经知道王准要说什么了。

  “走了这么许久,想必祖父也累了,去坐着休息一下罢。”王妡说道。

  通翠亭早就有宫人打理好了,旁边的梅园还没开,亭边的各色菊花葳蕤鲜艳,靠水的两面帘帐放下,挡住了池面吹来含着水汽的凉风,又不影响赏景。

  只是亭中坐着的二人此刻也没什么心情赏景。

  “祖父为维持临猗王氏的盛名,苦苦支撑,多年艰辛,我是知道的。”王妡挥退宫人,亲自点茶端到王准跟前,指了亭边灿烂的菊花和不远处梅园光秃秃的梅树,“祖父你瞧,天有四时,花有四季,绚烂过后总会凋谢。”

  王准喝茶的动作一顿,想若无其事地继续,却怎么也喝不下这口茶,无奈放下杯盏,叹道:“这几个月,祖父总梦见年轻的时候,那时你父亲还没有迎娶你母亲过门,府里也算热热闹闹,一家子和乐融融。”

  王妡没有说话,她知道祖父是想叫她放过二叔王格,让王格一家回京来。

  就像王准自己说的,该狠的时候狠不下心,明知王格背后的那些于家族不利的小动作,依旧选择视而不见甚至为他擦屁。

  王准真的老了,老到他不断不断怀念从前,一直一直想儿孙都在自己跟前尽孝。

  而他注定要是失望了。

  “祖父,我曾经跟你说过,能留二叔性命,已是我仁慈。”王妡的眉眼长得与其他王家人不一样,更肖她的母亲谢氏,每一条弧度都藏着锋利,“祖父,我不喜一句话重复许多遍。”

  王准挺直的背脊登时垮了,他苦笑两声,点头:“你心肠硬,这很好……很好……祖父今后再难护你,你做任何决定前都先思量再三,莫要冲动。所谓治大国如烹小鲜,朝堂讲究的是一个平衡,这其中得由你自己衡量。当权者,用人不疑,疑人不用,不能盲目交付全部信任,该用得用,该防得防……”

  这个下午,王准絮絮叨叨说了近三个时辰,仿佛想将自己六十多年全部的人生经验一股脑儿都教给王妡,有用的,没有用,一直说到宫中快下钥了。

  “姽婳,”王准临走时,握着王妡的手,轻声道:“你要好好的。”

  王妡敛目,双手交叠放于左腰侧,微微俯身屈膝,给祖父行了个万福礼,道:“多谢祖父,孙儿省得。”

  王准点点头,双目微微湿润,转身出宫,机灵的小内侍立刻过去搀扶着他,将他送到玉华门外。

  王妡负手看着祖父的背影,直至消失在回廊拐角。

  “回吧。”她说。

  静鞭在前头开道,叫路上之人回避,仪仗簇拥着她,一路蜿蜒。

  那日之后再三日,三司使王准上疏乞骸骨还乡,朝堂震动。

  王准致仕,究竟是王准自己的意思,还是王皇后要对老臣们动手了?

  “吴公,您怎么看?”刘敏找上吴慎,他在三司副使这个位置上也已经很多年,如今顶头要挪了,说他一点儿想法都没有是不可能的。

  他的想法归他的想法,重要的是王皇后的想法,这让刘敏不安,王皇后这几年在三司着力提拔年轻官员,有传言,这次制科经济特科魁首樊敬益是王皇后定下的接任三司使的人。

  这个传闻让刘敏很难受,他论官声论资历,怎么都比樊敬益强多了,岂能让一小儿赶超在自己前头。

  “王伯平生了个好儿子。”吴慎风马流不相及地说了这么一句。

  “吴公,谁管荣国公生没生个好儿子,”刘敏一日之内就着急上火,嘴角还长了个好大的燎泡,实在不想再听一个顾左右而言他之言,就直截了当道:“荣国公退了下来,按理说三司最有资历接任的人就是在下,可皇后扶持年轻人,又在这个时候叫荣国公致仕,真的是因为荣国公身体不好了?”

  “欲讷,稍安勿躁,你在这里着急也没用啊。”罗仁说道:“那王确性格过于刚直,不是执掌财权的好人选,那妖后也清楚得很,所以才在三司中培养自己的亲信。妖后胆子倒是大,大量提拔年轻官员,也不想想,年轻人,冲动啊。”

  刘敏恍然大悟:“你是说……?”

  罗仁一笑:“我可什么都没有说。”

  一旁阮权有点儿羡慕嫉妒刘敏,操作得当的话,刘敏这厮说不定真能由副转正,不像他,蒋鲲都死了这么多年了,他还是个枢密副使,如今更是被一堆“知院”架空了权力,由在王皇后那里动辄得咎,搞得他现在是什么都不敢做了。

  “吴公,王准致仕对妖后来说,无异于自断一臂,”罗仁说道:“恐怕,接下来妖后会逼迫吴公您致仕。”

  如此,对妖后来说,朝堂才算平衡了。

  其他人都看着吴慎,不管多少,都有些担忧。

  不管个人的小九九,在对抗妖后擅权里,吴慎始终是众人的主心骨。

  吴慎道:“待王伯平致仕,就把那道奏疏当殿呈上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