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奇小说>穿越重生>穿越刘邦碰上重生吕雉>第136章 136章外交

  同曹参招招手,萧何道:“就算你不来,我也要找机会和夫人提一提。楚怀王既然说出谁先入关中者既为王。我们为沛公诸多准备,必能让沛公成为进入关中的第一人。关中咸阳之地,我无论如何也要去一趟,这是为了将来做准备。”

  有些话萧何就算心里早就已经打定主意,也是不能轻易说出口的。唯有隐晦的提及。而且有些事情也只能默默的做,等到将来有一天用上了才是他记大功的时候。

  “夫人是和你想到一块了。”曹参不是多嘴的人,他和萧何共事多年,对萧何知之甚深,自然明了,很多事情没有发生之前连说都不能说。

  “既然你来了,那就正好。事情交给旁人我不放心,交到你手里,我是放一千个,一万个心。”萧何的心中,信得过的人并不算太多,可是曹参绝对是第一人。

  曹参立刻随萧何而去,萧何想了想沉着的道:“另有一事我得叮嘱你。我们的这位夫人不是一般的女子,、。你也看到了,杀伐果断,为了帮助沛公,她可以不计一切,所以很多事情可以询问她的意见,她决定的事,听她的。”

  不用萧何提醒曹参也知道。点了点头,想起即将来临的大战,曹参问:“这一仗会如愿以偿吗?”

  “会的。不要忘了我们还有一个韩信。想必沛公处知道夫人的准备,必然也会做最坏的打算,若是夫人这里撑不住,他们兵入函谷关,正好可以围魏救赵。”打仗的事情,萧何未必懂得太多,可是说起计谋来,萧何绝对不比任何人差。

  “且放宽心,也让我们的兄弟们放宽心。”萧何叮嘱,军心若乱,可就一切都乱了,绝不能让这样的事情发生。

  曹参也是心里没底,所以才想从萧何这里讨一颗定心丸,既然萧何都这般说了,曹参也就放下心了。

  “说来还得小心一点,既然项家军一再咄咄相逼,这样的机会他们不会错过。”萧何同曹参提及另外一回事。

  从刘季离开沛县之后一再发生的事情,他们想忽视都忽视不了,更别说刘季也将赶往薛地后所发生的一切全都传达回来。虽然不知范增为何盯着刘季他们不放,但这样一个敌人绝对是他们无法忽视的。

  “项家军连连告捷,项梁攻城略地,一再立下战功。看看他们现在拿下的城池,他们也是冲关中而去。”萧何不敢不慎重,项梁有了范增一再兵不血刃的拿下城池,速度一点不比刘邦他们差。现在他们争的就是时间和速度。

  “所以我们不仅要小心应付秦军,也要提防项家军。”曹参明白萧何的意思,萧何道:“薛地这些日子看似太平,实则不然,就是我们,在各方的义军首领聚集在薛地的时候,夫人一再对大秦发动进攻,夺下好几个城池,对我们是好事,对他们却不是。”

  吕雉从来都擅长把握机会,在项梁用楚怀王的名誉召集天下各路义军的首领聚集在薛地的时候,大秦的军队何尝不是打着能够趁此机会将他们一网打尽的主意,所以几乎主力的军队都聚集在薛地附近,吕雉当然就趁此机会发兵攻城略地。

  明明在那样的时刻,秦军也没有对沛县松懈过,吕雉就是可以一边牵制秦军一边发兵,攻城略地,偏偏还做成了。

  外面的人或许会以为这一切都是刘季和韩信在离开沛县之前就计划好的,却不知一切都是吕雉的主意。指挥兵马应对秦军,攻城之策,都是吕雉起了头,他们这些人跟着补充,甚至实施的。

  “这个时候应该所有人都反应过来了,知道我们手中并非只有一个韩元帅。”会不会打仗,一两天或许看不出来,这些日子看下来了,韩信一直帮着刘季打下韩国的城池,绝不可能顾及得沛县之内的事,谁能看不明白沛县之中还有高人。

  “张扬外露,必然他们不可能再像以前一样的小看我们。”其实他们比谁都清楚,因为他们这群人的出身不高,所以在天下义军首领的眼里,他们都是不值一提的,那对他们来说是一个极好的机会。只要好好的把握住扮猪吃老虎,更有利于他们达到目的。

  “夫人要的就是他们再也不敢小看我们。”吕雉也有她的打算,面对每一个人轻视的眼神,吕雉全都记在心上,要的就是证明自身。

  话说到这个份上,萧何和曹参站定,四目相对,“凡事有利有弊。各路义军对我们的轻视,有时候是我们的机会;如今张扬外露,虽然我们手中的兵马和城池早就已经不畏惧任何一路义军,但如果各路义军拧成一股绳对我们出手绝不是好事。”

  萧何说出的担心,曹参心中也有同样的顾虑。深深地吸一口气,曹参道:“这些日子我们一味的攻城略地,并没有与其他的义军多有往来,这并不是好事。”

  吕雉也不知是不是认为自身强大便足够,根本没想外交。一味的收拢人才,一味的攻下更多的城池,那似乎就成了吕雉心中最重要的事,曹参和萧何既然正面提到了这个问题,就应该好好的考虑考虑怎么样提醒吕雉。

  “我回沛县一趟。”两人一商量,既然都觉得这是一个大问题,如何能够轻视。萧何就算要赶往刘季处,也必须要先把这个问题解决。

  曹参点点头,也认为需要有人和吕雉点明这一点,敌人现在是秦军不错,却不代表那些义军将来不会成为他们的敌人。

  **

  让曹参赶往丰邑代替萧何,吕雉沉下心思量该如何的应对即将到来的大战。一个人在书房,看着舆图,看着沙盘,吕雉许久没有动。

  “萧先生。”门外传来的问候声也让吕雉回过神,虽然奇怪萧何怎么会回来了,却也正色待之,等着萧何推门而入。

  此时的天早就黑了,吕雉想事想得入了神,连灯都没点,萧何进来作一揖道:“夫人。”

  “我以为肖先生会直接赶往函谷关。”跟随萧何进来的人,已经将屋内的烛火点亮。吕雉笑了笑如此说来。萧何答道:“有一事未与夫人提及,何不放心。”

  萧何说的坦率,吕雉立刻指了一旁的蒲团道:“萧先生有话不如坐下说。”

  说着话,她也走了过去跽坐下,萧何并不推辞,走了过去在吕雉的面前坐下。

  “夫人想过,天下的各路义军是否都应该像对待项家军一般小心提防?亦或者是在我们攻城之时与他们刀兵相见?”萧何也不赘言,如此提及一句,吕雉马上明白了萧何的意思。

  “与其与和天下的义军都成为了敌人,也该考虑合适的拉拢,不合适的再打。萧先生是此意?”吕雉询问,想要确定何的意思,萧何点了点头。

  吕雉看向萧何道:“萧先生是看到最近这些年,我们一味的攻城略地,并没有和其他的义军首领有所往来,颇让先生心生不安,嗯?”

  “先前我们名不见经传,就算有心和旁人相交,旁人也未必看得上我们。眼下不一样,我们的兵马城池和项家军不相伯仲,在项家有意宣扬的情况下,未必不会有人想趁我们如今既要出兵函谷关,又要牵制秦国主力之时出手。”萧何把发现的问题全都同吕雉说明白,希望能够让吕雉正视。

  吕雉确实忽略了这一点,毕竟她只想着如何的强大自身,倒是忘记一个道理:敌人,能少一个就少一个。

  少一个对他们来说都是一件好事。

  “现在还来得及吗?”既然萧何说出来了,吕雉也觉得的确需要改正一下行事风格,萧何竟然点出了问题所在,肯定也想明白了该怎么补救。

  “派人出使各路的义军,想要弄清楚各路义军首领的个性,只听传闻是不够的,必须要正面接触,随后才能判断对方是敌是友。”萧何也不是一个愿意坐以待毙的人,只要能够捉住机会,把握分寸,他们完全可以将一些不利于他们的局面完全扭转过来。

  “好,此事你认为谁适合去办就安排谁去。”吕雉大大方方的放权,全都交给萧何来办,想了想又补充道:“需要提供任何东西,只管明说。”

  既然是代表他们沛县出使,自然应该准备些礼物,各种各样的礼物。

  “墨承是一个极好的人选。”萧何的确早有准备,如今留在沛县的人合适的又能够自保,还有一颗忠心的人,墨承确实是一个极为合适的人选。

  吕雉既然说了由萧何举荐人,既然萧何认为墨承合适,吕雉点了点头,“好,其他事情你去安排。”

  有些分寸萧何把握得比吕雉还好,因此吕雉并不是事事都要握在手中的人,能够放手让对方去做,有时候比她一味地握在手上更好。

  “何这就去安排。随后何立刻赶往函谷关。”对外相交关系重大,所以萧何才会亲自回来一趟,事情如果办妥他便立刻赶往函谷关,无论如何也要将后续的事情安排妥当。:,,.